改革中學習反思中進步

2021-07-11 08:59:40 字數 890 閱讀 3172

作者:徐梅

**:《教書育人·教師新概念》2023年第05期

新課改以來,歷史教學乙個非常重要的變化就是注重模式的構建。從這些年各地各校的實踐來看,新模式的實施,對教學效率的提高的確有幫助,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處。現結合個人教學實踐,就歷史學科的教學現狀及改進方法談一些膚淺的認識。

一、當前教學模式中存在的一些問題

1.匯入新課環節的弱化

在新模式中,匯入新課大多由直接出示目標所代替。這樣做,學生可以在接受新知識之前就明確目標,從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教學的效率,但對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是有所欠缺的。對初中生來說,濃厚的學習興趣很重要。

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如果弱化了匯入新課的這一環節,那麼要想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還是比較困難的。

2.忽視對文字的深入閱讀

現行模式的重要特點之一就是使用導學案教學,在明確學習目標後,學生依據導學案自習、訓練、**。在這個過程中,看起來學生的主體地位是體現了,**活動也開展了,但現實情況是,這樣做一方面導致了學生對導學案的依賴,另一方面學生不再深入研讀課本,只重視導學案上提到的重點知識,對課本及其它教材如地圖冊、填充圖冊都很少關注,書上小字內容更是不太注意。加之教師講解又少,學生就很難形成全面的知識結構。

到了考試時,很多學生在閱讀理解能力上的欠缺直接造成較多的失分。

3.教學結果的無效

雖然新課改中提倡以學生為主,而且還要注重培養學生的能力,可是真正的效果卻沒有預想中的理想。學生不能很好地審題,不會分析歸納,不能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在中考中,這些問題暴露無遺。

江蘇省南通的中考,幾乎每年學生都反映歷史學科難。但在我們拿到試卷,仔細評析後發現試卷並不如想象中那樣難,而是比較靈活,試卷在對歷史主幹知識考查的同時,又特別注重了對學生能力的考查。學生之所以答不好,一是由於對課本上內容掌握不牢,二是能力的欠缺和對現實熱點問題的不關心。

在反思中進步

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 知困,然後自強也。這句話出自我國最早的教育著作 學記 中的一句,可見在很早以前我們的祖先已經意識到了教學反思對於我們教師來說是多麼的重要。最近反思性教學更是受到國內外的追捧。教學反思是教師以自己的活動為思考的物件,在腦海中回放過程的基礎上,對教學中的成...

教學在反思中進步

反思是我們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只有反思我們的教學才能進步,結合到數學系我談談反思的體會 導數是微積分的核心概念之一,它有及其豐富的實際背景和廣泛的應用。雖然函式的導數可以用極限概念 純數量 地去定義,但在中學裡我們強調在實際背景下直觀地 實質地去給出導數的描述,因而我們寧願把這個概念看成是數形結合的...

在學習中收穫在反思中進步

回來後,一直思考如何如何把學到的理論知識和自己的教學實踐聯絡起來呢?如何讓語文課充滿語文味,如何提高語文課堂的效率!各位名師們為我們指明了應該努力的方向!首先語文教師要有訓練意識。先考慮語文的目標,只有目標準確了 清晰了 才能提高課堂的有效性,才能讓我們的課堂真正成為學生學習的課堂。語文是素養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