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下語文聽課反思 10二泉映月 蘇教版小學學科網

2021-07-11 07:09:24 字數 2537 閱讀 3832

今天由向老師為我們執教的《二泉映月》,這是我校流動兒童習慣培養、課題組和資訊科技與學科整合課題組所舉行的又一次語文研討活動。

《二泉映月》是九年制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蘇教版教材第十冊第三單元中的一篇課文。它生動地記敘了阿炳創作二胡名曲《二泉映月》的艱辛歷程,文章真摯感人,曲子所表達的意境和內涵豐富,表現了阿炳熱愛生活、酷愛**、敢於同命運抗爭的精神。課文內容真摯感人,語言生動優美,意境高雅深遠。

現就我校進行語文學科學習習慣培養策略方面來談一下本節課給我的感受:《二泉映月》是典型的抒情類課文,抒情類課型的教學活動設計應考慮情感發展的順序;應該以感知為基礎;應該創造好情境;應關注語言文字的推敲;應遵循情感線索。今天向老師想方設法創設情境,如語境中朗讀,把學生帶入課文情境,揣摩阿炳的內心,體悟阿炳的情感,感悟阿炳形象。

這一點,很值得我學習。

作為一堂高年級的語文課,如何準確把握教材的育人價值,尤其是文字形式,針對高年段的目標引導學生進行語言文字的學習,語文學科學習習慣的培養是重中之重。

大家都認識到課堂教學是教學類課題研究的主要平台。我們學校這個學習習慣培養的課題研究,更應以學科課堂教學為研究平台展開和實施。

這堂課的課題研究重點是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這堂課主要是培養學生語文的預習習慣和圍繞中心聯絡上下文想象、體驗、感悟的基礎上有情有感地朗讀課文這一語文學習方法。

過去,我校對學生預習的要求僅偏重於詞語、課文的通讀,偏重於第一課時前的預習(生字、生詞要求能讀準音,生字會擴詞,課文能讀通),往往缺乏具體的要求。忽略了第一課時後、第二課時前的預習,也無具體的任務驅動和操作要求。在複習習慣的培養方面,傳統的方法是第一課時僅要求熟讀課文,沒有把與文字對話,抓住中心感悟和理解當作複習指標。

學生停留在機械的生字複習、課文朗讀上,既無操作程式,也無檢測要求。

一、詳細制定了年段的預、複習操作要求。

例如本節課布置學生課前找出描寫月光的詞語;給第5段分層,思考琴聲與阿炳內心的變化。讓學生找出分別描寫琴聲和心聲的句子。從單純讀課文的誤區中走出來,讓學生邊讀邊悟,自主與文字對話,能抓住其中的乙個中心點,持之以恆地培養,在方法指導中提公升學生與文字對話的能力。

二、朗讀習慣的培養是語文學科要培養的重要習慣。

一位老師說得好:「情感能實現師生心與心的融合,以情激情,啟用聽的情趣;以情導情,引導學生情感體悟;以情寓情,啟用學生與作者、與文字、與教師的情感共鳴。這篇文章的情感性很強,我們要求在朗讀時做到有情感體現在朗讀的語氣、情感、停頓來表達作者的心聲和讀者自己的心聲。

其中利用了教師情感朗讀的示範策略,這節課的教學中,向老師採用多種形式的教學方法來朗讀課文,伴樂朗讀,配設背景朗讀,向老師聲音渾厚,富有親和力,使學生讀書的興趣濃厚,在讀過程中解決教師的問題,聽聲音,談感受,讓學生體驗到**帶來的美。此外,向老師還對學生進行了在與文字對話後通過聯想、感悟基礎上的情感朗讀訓練。例如,由乙個「整天」對阿炳生活的想象,調動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把它嵌入到四個句子中去,啟用了學生的情感。

第五小節,給學生展開豐富的想象創造了空間。教師能夠及時抓住了這個契機,在學生理解語言文字的基礎上,****讓學生欣賞《二泉映月》,專心去感受,去聯想,去想象,伴隨著優雅的曲子,學生很快進入了愉悅其耳目激動其心靈,開發教材語言文字的意境和語境。這時,教師不失時機地讓學生說說聽了樂曲後彷彿看到了什麼。

可謂「一石擊起千層浪」學生情趣高漲,各抒己見。學生們的創造性思維得到了發展,作者與讀者的情感也融為了一體,教師與學生的情感融合了,朗讀起來就更能入景人情。可以感覺得到,良好的朗讀習慣就在教師的情感示範朗讀的傾聽平台中得到了提公升。

對於這些,我們流動兒童的課堂能做到這樣是不容易的,兩三年前學生的朗讀要麼逐字逐句地讀,要麼拖腔拖調地讀,在校領導和語文課題組成員的共同努力下,我們朗讀習慣的培養已經初見成效。我們深信,只要持之以恆,一定能有更大的提公升。

三、培養學生圍繞乙個中心聯絡上下文與文字對話的習慣。

在本節語文課上也滲透了這種學習方法,在本課中體現較多的是讓學生邊讀邊思邊蒐集資訊的習慣培養,讓學生用符號來表示資訊的收集。如在感悟《二泉映月》樂曲環境背景時,教師讓學生默讀後找出描寫「二泉映月「這道風景的語句,學生邊默讀邊畫出句子,教師在巡視中對學生這種讀書留痕的方法進行了肯定。在欣賞《二泉映月》這首曲子時,向老師要求同學們注意聆聽曲子的節奏、旋律,變化起伏、推進、延續,與此產生共鳴,充分調動學生的情感,在聆聽中有所思考。

引發學生去思考《二泉映月》和阿炳的生活有何關係?「曲由心聲」,**其實就是乙個故事的展現,一段感情的傾訴和傳遞。通過對問題的思考,學生就能體會到作者的思想感情,深入了解樂曲是如何展現阿炳內心世界的,並能聯絡自己的生活體驗飛到無錫惠山二泉池畔,從內心體會阿炳一顆蒼涼的心,乙個不朽的魂。

人無完人,每個人做一件事都會有不盡人意之處,向老師在上《二泉映月》中,我覺得她在整堂課中有些細節的方面還是做到不到位。例如,阿炳,這位舊社會的民間盲人藝人,離今天的孩子是遙遠的,教師沒有將課前收集的資料與課上情境相融合,來幫助學生理解當時的社會背景。向老師在課前布置了讓學生蒐集阿炳的資料和《二泉映月》的過程,我認為可以在上課之前出示一段曲作者的介紹,讓學生說說讀讀,做到有布置有檢查。

另外,相信學完這篇課文,學生們應該明白《二泉映月》這首曲子表現的不再僅僅是苦難,更應是有一種超越苦難,戰勝苦難的精神動力。老師應該在孩子們的心中悄然播下的精神「種子」,這才是對這首世界名曲的最好的詮釋。這是一些個人不成熟的看法,敬請大家批評指正。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10《二泉映月》教案

10.二泉映月 教學目標 1 能正確流利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 四 五自然段。2 學會本課19個生字,綠線中的10個生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3 能聯絡課文內容,理解文中描寫月夜景色和由琴聲聯想 二泉映月 樂曲豐富內涵的語句的意思,並能選用部分詞語寫一段話,來描寫自己所觀察到的月夜...

五年級下語文說課 10二泉映月 蘇教版小學學科網

各位評委老師大家好!我說課的題目是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當中的第9課 二泉映月 一 教材分析 二泉映月 這篇課文生動地記敘了盲人阿炳創作二胡名曲 二泉映月 的艱辛歷程,表現了他熱愛生活 熱愛 追求美好理想和敢於同命運抗爭的精神。對於 二泉映月 這篇文質兼美的文章,教師要引導學生體會其中蘊藏的內涵和意境...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二泉映月》教學反思

三 插圖留白,走進文字。新課程標準 中提到 文字不僅僅是課文教材中的文字,它也可以是由語言文字構成,也可以是語言文字塑造的形象以及有關影象,課文中的插圖也是文字。教材中的插圖是靜態的,反映的是某個瞬間的形象,要想使畫面 活 起來,教師必須引導學生通過觀察圖畫,進行再造想象和創造想想,以補充畫面上的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