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山虎的腳教學反思

2021-07-10 08:32:21 字數 1046 閱讀 5728

為了讓學生更加清楚地了解爬山虎,課前,我從學校的一面牆上摘了一些爬山虎。上課時,在學生學習第二自然段關於爬山虎的葉子時,我出示了爬山虎實物給他們看。學生通過仔細觀察,知道了爬山虎剛長出來的葉子是嫩紅的,長大了的葉子是嫩綠的、而且葉尖都是一順兒朝下,基本上不重疊。

這樣的直觀教具,加深了學生的印象,使得學生對於爬山虎的葉子的特點也了解得十分詳細。

在學習爬山虎的腳的部分時,讓學生自己畫一畫爬山虎的腳後,再次出示了爬山虎實物,讓學生仔細觀察它的腳,並與作者描寫的腳聯絡起來比較,理解課文內容,這樣學生對爬山虎的腳的特點印象就更為深刻了。

三、通過表演,讓文字活起來。

課堂教學過程中,常常會遇到一些細節的問題。學生面對課本的文字的理解,有一定的侷限性。可以運用具有一些表演性質的行為,展開想象的翅膀,讓文字活起來,更好的幫助學生的理解,從而拉近了他們與文學的距離,使他們在語文課上獲得更多的審美情趣。

學習爬山虎的腳是怎樣爬牆的部分,我讓學生先自讀並提出不懂的地方。讀完後學生提出了很多問題,我引導他們梳理出有思考價值的問題:如細絲怎麼變成小圓片的?

為什麼細絲巴住了牆,就彎曲呢?爬山虎是怎樣一腳一腳地往上爬的?……然後分小組表演爬山虎爬牆的過程,教師給予一定的指導,再指名上台表演,演完學生就有了更真實的感受:

當細絲觸著牆的時候,細絲頭上就變成了小圓片,這些小圓片就像吸盤一樣,緊緊地巴住牆,由於「巴」產生的力量,使細絲彎曲,這樣,細絲就拉動與它相連的嫩莖,嫩莖就朝牆上靠攏並貼在牆上。這樣就完成了「乙隻腳」爬牆的過程。然後它還會繼續長出腳來,又把嫩莖拉一把,爬山虎就是這樣一腳一腳地往上爬……學生通過自己表演,真實地感受到了「觸、巴、拉、貼」這幾個動作的連續性,而且深刻地體驗到這幾個動作的內在力量,同時還理解了爬山虎是怎樣爬牆的。

最後討論把「一腳一腳地往上爬」換成「一步一步地往上爬」行不行?通過討論,結合自己觀察所得,學生真正明白了爬山虎究竟是怎樣一腳一腳往上爬的,體會到作者用詞精確性和觀察的細緻。

課堂中的學習應該不拘形式,靈活多變,才能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我們要給學生提供廣闊的活動空間,通過畫一畫、看一看,演一演等多種形式,讓課堂活起來,提高學生的興趣,讓他們輕鬆地獲得知識,培養能力,享受到學習語文的樂趣,提高他們的語文素養。

爬山虎的腳教學反思

南台頭小學王麗麗 爬山虎的腳 這篇課文講了爬山虎的葉子 爬山虎的形狀和特點以及它是怎樣用 腳 爬的,啟發人們留心細緻地觀察周圍的事物。了解作者是怎樣用生動 準確的語言寫出爬山虎葉子和腳的特點,通過對詞句的理解了解爬山虎腳的特點,是本課的重點。爬山虎是怎樣向上爬的,是閱讀本課的難點。課文圍繞爬山虎的腳...

爬山虎的腳教學反思

南台頭小學王麗麗 爬山虎的腳 這篇課文講了爬山虎的葉子 爬山虎的形狀和特點以及它是怎樣用 腳 爬的,啟發人們留心細緻地觀察周圍的事物。了解作者是怎樣用生動 準確的語言寫出爬山虎葉子和腳的特點,通過對詞句的理解了解爬山虎腳的特點,是本課的重點。爬山虎是怎樣向上爬的,是閱讀本課的難點。課文圍繞爬山虎的腳...

爬山虎的腳 教學反思

爬山虎的腳 是葉聖陶的一篇文章。這篇課文主要寫了爬山虎的葉子 爬山虎腳的形狀和特點以及它是怎樣用 腳 爬的。讓孩子們了解作者是怎樣用生動 準確的語言寫出爬山虎葉子和腳的特點,通過對詞句的理解了解爬山虎腳的特點,是本課的教學重點。爬山虎是怎樣向上爬的,這是閱讀本課教學的難點。讀過幾遍課文,我發現課文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