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成教學反思習慣

2021-07-09 09:05:19 字數 2930 閱讀 9730

養成教學反思習慣堅持課後「六個必問」

新課程改革特別強調教師專業發展,高素質教師隊伍是改革成功的保證。在強調教師專業素養的背景下,教學反思逐步成為提高專業素養的重要途徑。新課程改革的重點是課堂教學改革,加強課堂教學反思,便切中了新課程改革的關鍵。

第乙個必問:「這節課學生感興趣嗎?」

這應該是一堂課結束後的首要問題。教師可以從學生的課堂表現入手進行反思。反思學生的課堂參與狀態,是積極主動的,還是被動應付的?

是全體參與的,還是幾名尖子生的活動?課堂有沒有討論,是否熱烈?學生課堂是否投入?

學生思維是否活躍等等。

可將學生課堂興趣分為a、b、c三個等級,a等:學生很感興趣,課堂效果很好;b等:學生反映平平,課堂效果一般;c等:

學生不感興趣,課堂效果不理想。課後教師要及時客觀評價學生課堂興趣等級。反思課堂引入是否有吸引力,課堂語言是否生動,課堂上有無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等等。

當然學生的興趣等級還受教學內容的難度,下午第一課學生易瞌睡等客觀因素影響。通過反思的日積月累,教師的教學藝術性、學生歡迎度將有大幅度提高。如經過反思後再次學習「降低化學反應活化能的酶」一節時,將直接引入改為用生活中常見的加酶洗衣粉作為情境來展開教學。

學習「免疫」一節時,將免疫系統引入改為巴斯德發明預防接種故事引入新課,學習「基因的分離定律」一節時,通過介紹孟德爾生平和他潛心研究的經歷激發學生興趣等等,通過反思改進後的生物課堂學生興趣等級顯著提高。

第二個必問:「這節課讓學生得到什麼?」

傳統教學課後教師首要關注的是教學內容有沒有完成,新課程理念首先關注的是學生學得如何、收穫怎樣。所以,這一問題實際上是不同教學理念的體現。只有從學生的角度思考,反思才富有實效。

學習「減數**」一節後,我沒有反思教學內容完成了嗎?而是反思學生學會了模型構建的方法了嗎?學生能否說明減數**的過程?

能否區分減數**過程中各時期的典型圖形?能否說明減數**過程中的染色體和dna的變化規律。學習「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一節後,反思學生理解假說-演繹法了嗎?

學生從模擬實驗中體驗了遺傳因子通過分離及自由組合產生的配子的型別及比例了嗎等等。以學生為出發點的反思才是真正有實效的反思。

第三個必問:「這節課學生收穫了沒有?」

這是課堂教學效果的反思,教師可以從學生的狀態入手進行反思。看學生課堂答題狀態,學生答題的正確率如何?思路是否清晰?

基本知識的掌握是否準確、熟練?能不能融會貫通、舉一反三?看學生課堂思維狀態,學生思維是膚淺的,還是深入的?

是短暫的,還是持續的?有沒有提出富有見解的問題?是否形成了師生、生生思維的碰撞?

看學生作業完成情況?看學生課後提問情況等等。

如學習「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一節時,發現提及配子種類時,學生總是一臉的迷惑,經過反思第二節課將減數**過程與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進行結合講解,學生恍然大悟。學習「種群的特徵」一節後,看起來學生都掌握了,但通過練習發現大部分學生都認為「一片森林中的桉樹苗組成乙個種群」,這說明學生沒有真正理解「同種生物的總和」既包括幼體還包括成體的所有集合。學習「伴性遺傳」一節後,發現同學們在做遺傳系譜圖的題時錯誤率極高,通過反思,整理出遺傳概率解題「三步曲」:

確立遺傳方式、確定基因型、拆合法求概率,學生正確率大大提高,通過反思能將教學效果落到實處,既夯實了學生的基礎,同時教師個人專業素養也獲得顯著提公升。

第四個必問:「通過什麼方式讓學生得到的?」

傳統的教學方式是教師將知識「告訴」學生,學生理解消化,被動接受,在這過程中逐步形成能力;新課改倡導的是學生自主學習,疑難處相互討論、師生互動,學生主動**知識,同時形成能力,在**過程中也培養了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課後反思這一問題的目的便是強化課改理念的自覺實施、有效實施。經常堅持這樣的反思,先進的教學理念才會逐步代替陳舊的觀念,新課改教學的實施才會更自覺、更富於成效。整理前幾年的個人課後反思記錄,驚喜的發現傳統教學方式的課堂所佔比例呈逐年遞減的趨勢。

第五個必問:「有沒有比這節課更有效的教學方法?」

這是乙個更高層次的反思,也是乙個更具挑戰性的反思。乙個有思想的教師,最善於揣摩同行的教學方法,善於借鑑名師、特級教師的教法。新課程推進過程中,兄弟學校間經常舉辦同題異課教研活動,這是不同教學方法展示的平台,是不同教學個性展示的平台,是教學思想碰撞的平台。

教師應該充分利用這些平台更新觀念,挑戰自我,努力使自己的教學成為更成熟的有效教學、優效教學。

教無定法,教無止境,我們應追求教學方法的精緻、教學效益的最大化。如反思改進後的細胞的衰老與凋亡和人類健康的關係,可以嘗試文獻調查等**活動,結合生活經驗,提出科學的健康計畫與建議;減數**教學中可通過演示、觀察和模擬等活動為主,選擇**、動畫、錄影等輔助手段為學生提供必要的感性材料,再通過學生自己嘗試建構模型來模擬減數**過程中染色體的數目和行為的變化;激素調節教學中可通過激素發現的討論啟發學生建立科學發現的思想與方法;神經調節教學中可通過電位計測定神經纖維膜電位的變化,引導學生推測出神經傳導的方法和有關的原理,使學生的科學思維得到初步的訓練和培養等等。

第六個必問:「學生有哪些建議?」

課後反思特別要反思學生的建議,因為學生意見是自己教學效果的反映,也是教師對其教學進行反思的乙個重要渠道。根據學生建議對課堂的教與學和得與失進行必要的歸類與取捨,寫出「再教設計」。這樣可以做到揚長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學水平提高到乙個新的境界和高度。

學生總會有「創新的火花」閃爍,總會有一些獨到的見解、思路和好的方法。如講授「真正光合速率」和「淨光合速率」時,學生不理解,有一位學生建議說可用政治經濟學中的「毛利潤」和「純利潤」來理解。學習「有絲**」時,染色體行為的變化情況一直是教學中的難點。

一位同學建議用口訣:「間期複製加倍,前期兩現兩消,中期清晰排中,後期分開加倍,末期兩消兩現」進行記憶。對於這些具有創新性的獨到見解加以反思有助於開闊我們的教學視野,督促我們更加認真備課,實現教學相長。

以上「六個必問」可設計成電子**,每節課後自己如實填寫。

教師課後教學反思記錄表

布魯**指出:「反思性實踐是使教師在其職權範圍內,改進自己的教學實踐,成為更好、更有效率、更富創見的行家的工具」。教師應該養成教學反思習慣,堅持課後「六個必問」,將課中的教學行為和相關體驗上公升為一種新的教學理念,充實自我,完善自我。

《小學生行為習慣養成教育》教學反思

教育要以人為本,應該多採用鼓勵 肯定的方式來教育學生,培養學生自覺 主動的行為習慣和行為能力。一 激勵機制 小學生最缺乏自覺性,很多事情能不能做,都沒有意識。作業時常不做或忘記帶回家 廢紙到處亂扔,自己的課桌下面就像垃圾堆,不管什麼,沒用就扔 教室裡追逐打鬧,今天你頭出血,明天他手擦破皮。當班主任的...

養成反思習慣

養成反思習慣,在實踐和反思中成長 隨州市歲豐學校梁豔玲 2010 11 19 讀了 教師怎樣進行反思與寫案例和 這本書,我對其中如何進行 課後反思 這個內容進行了仔細研讀。書中有這樣一段話 思之則活,思活則深,思深則透,思透則新,思新則進,一位學者曾經說過 乙個教師寫一輩子教案不一定成為名師,如果反...

習慣養成教育特色匯報

學校為了使養成教育工作落到實處,還作出了一些特別的規定。我校規定每月第一周為 小學生守則 小學生日常行為規範 重溫周,讓學生時刻牢記 用 守則 和 規範 來約束自己的行為。為了便於督查,我校將學生行為習慣養成列為學校一日常規檢查中的必查專案。此外,學校還實行每週的班主任教室辦公日 教師家訪日或家長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