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誦國學經典誦讀教案 六年級下冊

2021-07-06 03:35:56 字數 4079 閱讀 3350

《國學經典誦讀》指導課教案一

一.誦讀內容:1、《詠柳》2、《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二.教學目標:

1.熟讀會背這兩首古詩

2.了解這兩首古詩意思及出處。

3、激發學生朗讀、背誦的興趣,培養學生的朗讀、背誦、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教學重點:熟讀會背。

四.教學難點:理解與背誦。

五.指導過程:

1.談話激趣(略)

1.明確誦讀內容:1、《詠柳》2、《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2.提出誦讀的要求:(1)讀正確,讀通順,有感情。

(2)讀、想、交流古詩意思及用處。

3.檢查效果及指導:

(1)指名讀並評議:正確、通順、有感情。

(2)讀的方法:停頓的長短,語速的快慢,聲調的高低,聲音的輕重。

(3)朗讀示範。

(4)學生自由讀。

(5)抽查理解及用處。

(5)背誦:

六、課堂小結:(略)

《國學經典誦讀》指導課教案二

一.誦讀內容:3、《詠柳》(曾鞏)4、《幼學瓊林(七)人事》

二.教學目標:

1.會背《詠柳》(曾鞏)。熟讀《幼學瓊林(七)人事》

2.了解這兩篇古文意思及出處。

3、激發學生朗讀、背誦的興趣,培養學生的朗讀、背誦、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教學重點:熟讀會背。

四.教學難點:理解與背誦。

五.指導過程:

1.談話激趣(略)

1.明確誦讀內容:3、《詠柳》(曾鞏)4、《幼學瓊林(七)人事》

2.提出誦讀的要求:(1)讀正確,讀通順,有感情。

(2)讀、想、交流古文意思及用處。

3.檢查效果及指導:

(1)指名讀並評議:正確、通順、有感情。

(2)讀的方法:停頓的長短,語速的快慢,聲調的高低,聲音的輕重。

(3)朗讀示範。

(4)學生自由讀。

(5)抽查理解及用處。

(5)背誦:

六、課堂小結:(略)

《國學經典誦讀》指導課教案三

一.誦讀內容:5、《桃夭》(詩經)6、《題都城南庄》

二.教學目標:

1.熟讀會背這兩首古詩

2.了解這兩首古詩意思及出處。

3、激發學生朗讀、背誦的興趣,培養學生的朗讀、背誦、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教學重點:熟讀會背。

四.教學難點:理解與背誦。

五.指導過程:

1.談話激趣(略)

1.明確誦讀內容:5、《桃夭》(詩經)6、《題都城南庄》

2.提出誦讀的要求:(1)讀正確,讀通順,有感情。

(2)讀、想、交流古詩意思及用處。

3.檢查效果及指導:

(1)指名讀並評議:正確、通順、有感情。

(2)讀的方法:停頓的長短,語速的快慢,聲調的高低,聲音的輕重。

(3)朗讀示範。

(4)學生自由讀。

(5)抽查理解及用處。

(5)背誦:

六、課堂小結:(略)

《國學經典誦讀》指導課教案四

一.誦讀內容:7、《大林寺桃花》8《幼學瓊林(八)飲食》

二.教學目標:

1.會背《大林寺桃花》。熟讀《幼學瓊林(八)飲食》

2.了解這兩篇古文意思及出處。

3、激發學生朗讀、背誦的興趣,培養學生的朗讀、背誦、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教學重點:熟讀會背。

四.教學難點:理解與背誦。

五.指導過程:

1.談話激趣(略)

1.明確誦讀內容:7、《大林寺桃花》8《幼學瓊林(八)飲食》

2.提出誦讀的要求:(1)讀正確,讀通順,有感情。

(2)讀、想、交流古詩文意思及用處。

3.檢查效果及指導:

(1)指名讀並評議:正確、通順、有感情。

(2)讀的方法:停頓的長短,語速的快慢,聲調的高低,聲音的輕重。

(3)朗讀示範。

(4)學生自由讀。

(5)抽查理解及用處。

(5)背誦:

六、課堂小結:(略)

《國學經典誦讀》指導課教案五

一.誦讀內容:9、《蜂》(唐*羅隱)10、《觀蟻》(北宋*楊萬里)

二.教學目標:

1.熟讀會背這兩首古詩

2.了解這兩首古詩意思及出處。

3、激發學生朗讀、背誦的興趣,培養學生的朗讀、背誦、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教學重點:熟讀會背。

四.教學難點:理解與背誦。

五.指導過程:

1.談話激趣(略)

1.明確誦讀內容:9、《蜂》(唐*羅隱)10、《觀蟻》(北宋*楊萬里)

2.提出誦讀的要求:(1)讀正確,讀通順,有感情。

(2)讀、想、交流古詩意思及用處。

3.檢查效果及指導:

(1)指名讀並評議:正確、通順、有感情。

(2)讀的方法:停頓的長短,語速的快慢,聲調的高低,聲音的輕重。

(3)朗讀示範。

(4)學生自由讀。

(5)抽查理解及用處。

(5)背誦:

六、課堂小結:(略)

《國學經典誦讀》指導課教案六

一.誦讀內容:11、《蟬》(唐*李商隱)12、《幼學瓊林(九)貧富》

二.教學目標:

1.會背《蟬》(唐*李商隱)。熟讀《幼學瓊林(九)貧富》

2.了解這兩篇古文意思及出處。

3、激發學生朗讀、背誦的興趣,培養學生的朗讀、背誦、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教學重點:熟讀會背。

四.教學難點:理解與背誦。

五.指導過程:

1.談話激趣(略)

1.明確誦讀內容:11、《蟬》(唐*李商隱)12、《幼學瓊林(九)貧富》

2.提出誦讀的要求:(1)讀正確,讀通順,有感情。

(2)讀、想、交流古詩文意思及用處。

3.檢查效果及指導:

(1)指名讀並評議:正確、通順、有感情。

(2)讀的方法:停頓的長短,語速的快慢,聲調的高低,聲音的輕重。

(3)朗讀示範。

(4)學生自由讀。

(5)抽查理解及用處。

(5)背誦:

六、課堂小結:(略)

《國學經典誦讀》指導課教案七

一.誦讀內容:13、《寄人》(唐*張泌)14、《宿駱氏亭寄懷崔袞》

二.教學目標:

1.熟讀會背這兩首古詩

2.了解這兩首古詩意思及出處。

3、激發學生朗讀、背誦的興趣,培養學生的朗讀、背誦、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教學重點:熟讀會背。

四.教學難點:理解與背誦。

五.指導過程:

1.談話激趣(略)

1.明確誦讀內容:13、《寄人》(唐*張泌)14、《宿駱氏亭寄懷崔袞》

2.提出誦讀的要求:(1)讀正確,讀通順,有感情。

(2)讀、想、交流古詩意思及用處。

3.檢查效果及指導:

(1)指名讀並評議:正確、通順、有感情。

(2)讀的方法:停頓的長短,語速的快慢,聲調的高低,聲音的輕重。

(3)朗讀示範。

(4)學生自由讀。

(5)抽查理解及用處。

(5)背誦:

六、課堂小結:(略)

《國學經典誦讀》指導課教案八

一.誦讀內容:15、《夜雨寄北》 20《幼學瓊林(十)疾病死喪》

二.教學目標:

1.會背《夜雨寄北》。熟讀《幼學瓊林(十)疾病死喪》

2.了解這兩篇古文意思及出處。

3、激發學生朗讀、背誦的興趣,培養學生的朗讀、背誦、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教學重點:熟讀會背。

四.教學難點:理解與背誦。

五.指導過程:

1.談話激趣(略)

1.明確誦讀內容:15、《夜雨寄北》 20《幼學瓊林(十)疾病死喪》

2.提出誦讀的要求:(1)讀正確,讀通順,有感情。

(2)讀、想、交流古詩文意思及用處。

3.檢查效果及指導:

(1)指名讀並評議:正確、通順、有感情。

(2)讀的方法:停頓的長短,語速的快慢,聲調的高低,聲音的輕重。

(3)朗讀示範。

(4)學生自由讀。

(5)抽查理解及用處。

(5)背誦:

六、課堂小結:(略)

經典誦讀六年級

經典誦讀 六年級 千家詩 選讀1 蜂羅隱 不論平地與山尖,無限風光盡被佔。採得百花成蜜後,為誰辛苦為誰甜?2 樂遊原李商隱 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3 元日王安石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4 泊船瓜洲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間,鍾山只隔數重...

六年級國學經典誦讀活動教學計畫

教學目標 1 通過誦讀中華經典 大學 感受祖國語言的魅力,拓展學生的知識層面,汲取知識營養,打下紮實的文字功底,提高學習能力,為終生發展奠定基礎。2 通過誦讀,使學生閱讀經典,親近書籍,享受閱讀的樂趣,美化學生心靈,開發學生心智,在誦讀中提公升境界。3 通過誦讀,弘揚優秀的傳統文化,培育民族自豪感,...

六年級國學經典誦讀活動教學計畫

學府小學 教學目標 1 通過誦讀中華經典 大學 感受祖國語言的魅力,拓展學生的知識層面,汲取知識營養,打下紮實的文字功底,提高學習能力,為終生發展奠定基礎。2 通過誦讀,使學生閱讀經典,親近書籍,享受閱讀的樂趣,美化學生心靈,開發學生心智,在誦讀中提公升境界。3 通過誦讀,弘揚優秀的傳統文化,培育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