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診斷學》複習精要

2021-07-04 09:44:58 字數 4603 閱讀 8651

實驗診斷部分

一、實驗診斷的概念:是指運用物理學、化學和生物學等實驗技術,對病人得血液、體液、分泌物、排洩物及組織細胞等進行檢驗,以獲得病原體、病理變化及臟器功能狀態等資料,從而協助臨床進行診斷、觀察病情、制定防治措施和判斷預後的方法。

三.hb,rbc參考值,臨床意義

rbc(紅細胞計數hb (血紅蛋白

成年男性(4.0-5.5)×1012/l120-160)g/l

成年女性(3.5-5.0)×1012/l110-150)g/l

初生兒 (6.0-7.0)×1012/l180~190)g/l

臨床意義:1、紅細胞和血紅蛋白減少①生理性 ②病理性:a紅細胞生成減少,見於造血原料不足b紅細胞破壞過多 c失血等

2、紅細胞和血紅蛋白增多:①相對性增多:見於大量出汗、連續嘔吐、反覆腹瀉、大面積燒傷、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尿崩症等。②絕對性增多:a繼發性 b原發性

四.wbc計數及分類計數參考值,臨床意義

wbc:**(4~10)×109/l 兒童(5~12)×109/l 新生兒(15~20)×109/l

dc中性桿狀核0.01~0.05,中性分葉核0.50~0.70,嗜酸粒細胞0.005~0.05,

嗜鹼粒細胞0~0.01,淋巴細胞0.20~0.40,單核細胞0.03~0.08

臨床意義1.白細胞數量的變化:(1)生理變化:年齡、時間、環境、身體狀況等

(2)病理變化:主要受中性粒細胞等各類細胞數量的影響

2.中性粒細胞異常

增多—反應性:急**染或炎症,嚴重的組織損傷或壞死,急性溶血、急性失血,急性中毒,惡性腫瘤

異常增生性:白血病,骨髓增殖性疾病

減少—感染,血液系統疾病,理化損傷,單核-吞噬細胞系統功能亢進,自身免疫性疾病:sle

3.嗜酸性粒細胞

增多:過敏性疾病,寄生蟲病,**病,血液病及某些惡性腫瘤減少:見於傷寒,副傷寒等

4. 淋巴細胞

1)增多:感染性疾病:病毒、胞內感染。淋巴細胞性惡性疾病。腎移植早期。其他 :免疫性疾病、急性傳染病恢復期。相對增多 :再障、粒細胞減少

2)減少: 相對減少

絕對減少(接觸放射線、應用腎上腺皮質激素、某些藥物、免疫缺陷性疾病等)

五.核左移、核右移、異體增多、中性粒細胞變性各有何意義

核左移:病原體感染、大面積燒傷、機體反應性低下、血液病、惡性腫瘤晚期

核右移:骨髓造血異常、應用抗代謝藥物、炎症恢復期

異體增多:見於急、慢性粒細胞性白血病,骨髓增殖性疾病如真性紅細胞增多症、原發性血小板增多症和骨髓纖維化等。

中性粒細胞變性:見於各種嚴重感染、中毒、惡性腫瘤急大面積燒傷等,空泡變性尤以敗血症最常見。

六.何謂貧血?rc(課件2第35頁)、pw各有何意義?

單位容積迴圈血液中紅細胞數、血紅蛋白量低於參考值低限,通常稱為貧血。

七.引起止血和凝血障礙的原因

(一)血管壁的止血作用

1.血管壁的完整性: 血管內皮細胞的結構功能完整和血管內皮細胞之間連線緊密

2.血管內皮下層:良好的彈力纖維---保持血管壁的柔韌性;健全的神經纖維---維持血管壁的舒縮性;帶負電荷的膠原纖維---啟動凝血過程

3. 血管內皮細胞產生

(二)、血小板在止血機能中的作用,包括黏附作用,聚集功能,分泌(釋放)功能,促凝血活性,血塊收縮功能,維護血管內皮的完整性

(三)、凝血因子與凝血過程:血液由流動狀態變為凝膠狀態稱血液凝固。

(四)、正常抗凝及纖溶系統:細胞抗凝機制、體液抗凝機制和纖維蛋白溶解系

八.出血性疾病常用的檢查方法,各有何臨床意義?

(一)、毛細血管抵抗力試驗:意義 —本實驗觀察血管壁、血小板的綜合止血作用

1.異常提示:毛細血管脆性、通透性 2. 常見於:①血管壁結構與功能異常②血小板質與量異常

(二)、出血時間(bt):意義—

1.bt長短主要受血小板因素和血管壁因素的影響

2.bt延長: 血小板明顯 <50109/l、 血小板功能異常:

血小板無力症或藥物影響(如阿斯匹林、潘生丁)、血管壁異常:遺傳性毛細血管擴張症、綜合:血管性假性血友病(vwd)、dic

3.bt縮短:① 某些嚴重高凝狀態或血栓性疾病 ② 心梗、腦梗、dic高凝期

(三)、血小板計數意義

1.血小板減少① 生成障礙:再障、白血病、骨纖、放射病② 破壞過多:淋巴瘤、系統性紅斑狼瘡、脾亢③ 消耗過多:脾腫大,血液被稀釋

2.血小板增多① 一過性增多:急性大出血、溶血或脾切除術後② 持續性增多骨髓增生性疾病:慢粒、真紅、原發性血小板增多症

(四)、血塊收縮試驗(crt)

1.主要用於血小板功能測定的初篩試驗

2.退縮不良見於:a) 血小板功能異常或量(尤其<50109/l)b) 纖維蛋白原嚴重減少

c) 嚴重纖維蛋白原或其他凝血因子缺乏

(五)、凝血時間(ct):內源性途徑因子測定的初篩試驗

延長:1. 因子ⅷ、ⅸ、ⅺ嚴重減少,如血友病 2. 凝血酶原嚴重減少,如嚴重肝病,阻塞性黃

3. 纖維蛋白原嚴重減少,如dic、纖溶亢進、先天性缺乏

縮短:高凝狀態,如血栓性疾病

(六)、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 (aptt):與ct意義相同

延長:1. 主要檢測內源性途徑的凝血因子缺陷如ⅷ、ⅸ、ⅺ/血友病甲、乙、丙)

2. 其次檢測第

二、三階段因子,如凝血酶原、纖維蛋白原 3. 嚴重肝病、dic.

4. 迴圈中抗凝物質增多 5.普通肝素應用的首選監測指標

縮短:高凝狀態(腦血栓、心梗、dic高凝期)

(七)、血漿凝血酶原(pt):為外源性途徑的篩選試驗

延長:1.因子ii、v、vii、x 單獨或聯合缺乏2.嚴重纖維蛋白原降低(尤其<1g/l時)

3.vit k缺乏症、嚴重肝病4.纖溶亢進(如dic後期)

5.迴圈中抗凝物質增加,如 sle 6.口服抗凝劑的首選監測指標:inr 2-3

縮短:高凝狀態

(八)、凝血酶凝固時間(tt)

主要檢測凝血過程第三階段 1.纖維蛋白原質與量異常 2.fdp增多,如纖溶亢進

3.迴圈中抗凝物質增多,如at-ⅲ、肝素樣物質4.異常球蛋白增多,如多發性骨髓瘤

(九)、纖維蛋白原定量

減少:1.先天性纖維蛋白原缺乏症2.dic(消耗過多3.嚴重肝病

增高:1.高凝狀態:血栓性疾病,急性炎症、術創傷、惡性腫瘤等

2.生理性:部分正常老人,妊娠晚期

(十)、血漿魚精蛋白副凝試驗

陽性:1.提示血中fdp增多,見於dic/纖溶亢進 2.溶栓**後

3.假陽性:大出血(創傷、手術、咯血、嘔血),惡性腫瘤、人工流產等

陰性:1.正常人 2.原發性纖溶3.dic晚期

九.骨髓細胞學檢查對哪些疾病有診斷作用?

(一)診斷造血系統疾病:1、對各型白血病、惡性組織細胞病、巨幼細胞貧血、再生障礙性貧血、多發性骨髓瘤、原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典型的缺鐵性貧血等具有決定性診斷意義

2、對增生性貧血、粒細胞缺乏、類白血病反應等具有輔助診斷作用

(二)診斷其他非造血系統疾病:對某些感染,如瘧疾,傷寒等;某些代謝疾病,如戈謝病等;某些骨髓轉移瘤等

十.留取尿液標本應注意什麼?

1、清洗、清毒:成年女性留尿要避開月經期,且要清洗外陰;男性包莖者要求包皮翻開洗淨;留中段尿時先清洗外陰、尿道口,將標本留於消毒試管。

2、時間:通常以清晨第一次尿標本最理想;特殊檢查則應按實驗的要求留取;

3、儲存 :收集的新鮮尿液最好半小時內送檢

⑴低溫(4℃)冷藏。 ⑵加防腐劑:甲醛:管型甲苯:蛋白定量鹽酸:腎上腺素,17-o,17-oh檢測。

十一、尿液增減各有何臨床意義

1.多尿(polyuria)24小時尿量大於2.5l稱為多尿。在正常情況下多尿可見於飲水過多或多飲濃茶、咖啡。

精神緊張、失眠等情況;也可見於使用利尿劑或靜脈輸液過多時。病理性多尿常因腎小管重吸收障礙和濃縮功能減退,可見於:

(1)內分泌病:如尿崩症、糖尿病等。尿崩症時,由於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或腎小管上皮細胞對adh的敏感度降低(腎源性尿崩症),從而使腎小管重吸收水分的能力降低,此種尿比密很低(常小於1.

010)。而糖尿病尿量增多為溶質性利尿現象,即尿中含有大量葡萄糖和電解質、尿比密高,藉此可與尿崩症區別。

(2)腎疾病:慢隆腎炎、腎功能不全、慢性腎盂腎炎、多囊腎、腎髓質纖維化或萎縮,腎小管破壞致使尿濃縮功能減退,均可導致多尿。其特點為晝夜尿量的比例失常,夜尿增多。

(3)精神因素:如癔病大量飲水後。

(4)藥物:如噻嗪類、甘露醇、山梨醇等藥物**後。

2、少尿或無尿可見於:各種原因所致休克、創傷、嚴重脫水、急性重型腎小球腎炎,各種原因所致腎小管壞死、慢性腎衰竭終末期、各種原因所致尿路梗阻,膀胱尿瀦留等。

(1)腎前性少尿:①各種原因引起的脫水如嚴重腹瀉、嘔吐、大面積燒傷引起的血液濃縮。②大失血、休克、心功能不全等導致的血壓下降、腎血流量減少或腎血管栓塞腎動脈狹窄引起的腎缺血。

③重症肝病、低蛋白血症引起的全身水腫、有效血容量減低。④當嚴重創傷、感染等應激狀態時,可因交感神經興奮、腎上腺皮質激素和抗利尿激素分泌協加,使腎小管再吸收增強而引起少尿。

(2)腎性少尿:①急性腎小球腎炎時,濾過膜受損,腎內小動脈收縮,毛細血管腔變窄、阻塞、濾過率降低而引少尿,此種尿的特性是高滲量性尿②各種慢性腎功能衰竭時,由於腎小球濾過率析度減低也出現少尿,但其特徵是低滲量性少尿;③腎移植術後急性排異反應,也可導致腎小球濾過率下降引起少尿。

2019考研《中醫診斷學》考點精要

2016年研究生入學考試 中醫診斷學 考點精要表1 中醫診斷學發展簡史 表2 中醫診斷學發展簡史 溫熱病 表3 問診 問診的一般內容 表4 問診 問現在症狀 表5 望診 得神 少神 失神的臨床表現與意義 表6 望診 假神的臨床表現與意義 表7 望診 神亂的臨床表現與意義 表8 望診 靈樞 五色 面部...

診斷學考試複習

診斷學考試試卷 一 一 名詞解釋 每題3分,共30分 1.棒狀小體 為白細胞胞質中出現紅色細桿狀物質,乙個或數個,長約1 6um,故稱為棒狀小體。一旦它出現在細胞中,就可診斷為急性白血病。2.aptt 在受檢血漿中加入部分凝血活酶磷脂懸液,在ca2 的作用下觀察血漿凝固所需要的時間,是內凝系統的篩選...

中醫診斷學學習精要

緒論 學習要點 1 中醫 診斷 診法 診病 辨證 病案 證 病 症 等概念。2 中醫診斷的基本原理 司外揣內 見微知著 以常衡變的含義及應用。3 中醫診斷的基本原則 整體審察 診法合參 病證結合的含義及應用。4 中醫診斷學的主要內容。包括診法 診病 辨證 病案。5 中醫診斷學的發展簡史。明確中醫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