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教師的建議讀後感 徐進龍

2021-07-02 04:02:28 字數 4568 閱讀 6950

本人感悟:我一直非常堅持的充實自己的頭腦。我自己就非常能夠體會到作為一名教育技術出身的學生,教一門不是自己本科學習的通用技術課程是多麼「痛苦」的經歷。

對於通用技術的每一堂課,我往往要花一整天甚至的時間來學習新課、收集資料、備課。原因顯而易見——我對這門課了解的不夠多。

所以我第一年的時間總是很緊張,但是隨著我對通用技術的了解慢慢的深入,現在我備課所花的時間慢慢的減少,備課的感覺也不再壓抑了。

雖然,與其他老師相比,我走了些彎路,但是我相信,這些彎路讓我更加深刻的體會到教師如果每天想要更多的時間,那麼不斷的讀書、學習是必須的。

觀點:①兒童在學習中遇到困難的原因,就是知識在他們那裡常常變成不能活動的「貨物」,積累知識好象就是為了「儲備」,而不能「進入周轉」,知識沒有加以應用。

②知識就意味著能夠應用。只有當知識成為精神生活的因素,佔據人的思想,激發人的興趣時,才能稱之為知識。

建議:請你能力做到,使學生的知識不要成為最終目的,而要成為手段;不要讓知識變成不動的、死的「行裝」,而要使他們在學生的腦力勞動中、在集體的精神生活中、在學生的相互關係中、在精神財富交流的生動的、不斷的過程中活起來,沒有這種交流,就不可能設想有完美的智力的、道德的、情緒的、審美的發展。

本人感悟:回想當時我的高中時代,學習知識的目的很可憐——為了高考,當高考結束後,這些知識對我來說已經無所謂了,我已不在乎它們在我頭腦中的去留。但是,上了大學,我慢慢的學著讓自己學到的知識能夠帶來更多的知識,更多的機會,甚至是生產力、財富。

現在我國的教育制度還不夠完善,高考作為選拔學生的乙個手段不可能在乙個很短的時間改變,學生在這樣的制度下,學習知識僅僅是出於高考這樣的乙個目的也不可避免。但是,像我們這些小學科,並沒有大學科那樣的高考壓力,所以在我們這樣的小學科中能夠交給學生用知識作為合法合理的一種手段是非常必須的,這有待我們小學科的老師去努力**、開拓。

教一門學科時,應安排學生從事一些實踐活動,這些實踐活動主要是將學生所學的所有知識點在這裡綜合運用。

觀點:在開始教學工作以前,就把本門學科整個教學階段中讓學生從事的積極活動的內容做好安排。

方法:每一位教師在準備一門學科的教學時,都把學生參加的積極活動加以規劃。我們相信,沒有人和自然的和諧相處、相互作用,人的智力發展就是不可思議的。

有經驗的教師在準備時就要思考:以什麼方式、通過何重勞動、組織什麼活動來綜合運用這些知識、來揭示這些知識的內在聯絡。

本人感悟:就我教的學科而言,當我帶領學生們在實驗室裡運用已經講過的知識去解決一些問題,去實際的做些作品出來時,即使在實驗室裡又「髒」又「累」,學生不僅僅在情緒上是無比興奮的,而且在學習效果上,也是值得肯定的。所以,希望老師們能夠仔細分析教材,發展教材,能夠設計出一些能夠讓學生在很快樂的實踐活動中學到知識的案例來。

觀點:①所謂能力和知識關係失調,表現為學生還沒有具備作為掌握知識的工具的能力,可是教師已經源源不斷地新知識硬塞給他:快掌握,別偷懶!

這樣的學生就好比沒有牙的人,被迫的把沒有咀嚼的東西囫圇嚥下去,開始感到胃不舒服,以後就生病了。

②凡是沒有學會流利地、有條理地閱讀的人,他是不可能順利掌握知識的。

方法:①怎樣才能使兒童學會流利地、有條理地閱讀,使他能即用視力又用思想快速地感知一組在意思上連貫起來的詞呢?要做到這一點,必須有一系列練習。

②眼睛一刻離不開書的閱讀,不能算是真正的閱讀。

③到了某一階段,學生應該掌握迅速書寫的技能,以便做到一邊書寫一邊思考。沒有這種同時聽、寫、思考的技能,知識的擴充是不可能的。

④多年的教育告訴我們,收集加工事實是一種特殊的技能,有了這種技能,就能使知識經常地處於發展之中。通過收集和加工資訊,學生就走上了自我智育的道路。

本人感悟:「高分低能」類似的對教育制度的批評我們已經聽了很久了,但願,在我們教師的努力下,這樣的批評的聲音可以越來越小。

問題的提出:每乙個教師都希望學生在自己課堂上對學習感興趣。怎樣才能把課上得有趣呢?興趣的源泉在**?

方法:①對知識的興趣的第乙個源泉,就在於教師上課時要講的教材和要分析的材料所抱的態度。我在備課時,總是思考和理解那些結合點和線索,因為只有抓住這些思想的結合點,才能在認識周圍世界的真理、規律中揭示某些出人意料的東西,學生才有興趣。

如,在講植物的根系及其在植物生命中的作用時,他的結合點就是:那些很細的根是怎樣在土壤裡吸取植物所需的物質。

②興趣的源泉還在於把知識加以運用,使學生體驗到理智高於事實的「權力感」,課堂上所講的東西就能把學生「頭腦中已有的」東西弄得更加清晰。

本人感悟:為了能夠讓學生在我的課堂上能夠集中注意力,我總是會找到一些學生日常生活中不能理解,不能解釋的地方,學生只有在聽了我的這節課後才能夠解釋。這樣學生的注意力明顯的得到了提高。

觀點:無論年輕時候充滿了多麼緊張的勞動,但是還是能抽出時間來,逐步地、一步一步的積累我們的精神財富。要做的事很多,但必須點滴的積累作為乙個教育者的智力財富。

在你個人的藏書裡,應該有馬克思、恩格斯、列寧關於社會、革命和關於教育的著作。形成自己的共產主義世界觀。這樣,我們每天都帶著這樣的問題去教書:

怎樣生活?怎樣才能成為自己學生的楷模?怎樣才能使理想的光輝照耀學生的心田?

年輕的朋友,我建議你每個月買三本書:(1)關於你所教的那門學科方面的書;(2)關於可以作為青年們學習榜樣的那些人物的生活和鬥爭事蹟的書;(3)關於人(特別是兒童、少年、男女青年)的心靈的書(即心理學方面的書)。每過一年你的科學知識就變得更豐富,你才可以說:

為了上好一節課,你是一輩子都在準備的。請你象尋找寶石一樣去尋找那些關於傑出人物生平事蹟的書,把他擺在你的個人藏書最崇高的地位,因為你不僅是自己學科知識的教員,而且是學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導師和道德的引路人。教育如果沒有美,沒有藝術,那是不可思議的。

如果你會某一種樂器,或有強有力的文藝手段,你就占有優勢。年輕教師必須多讀書、多思考。有經驗的教師,他積累了相當多的代數和幾何習題,用於對學生的個別作業。

本人感悟:教師讀的書不僅僅是自己專業領域之內的,還需要讀些對學生心智成熟有幫助的書。

觀點:學習別人的東西是一件複雜的事,是一種創造。在你工作的學校,有的人常常受表揚,有的人卻默默無聞,而還有的人還被指出有這樣那樣的缺點。

你幾乎能夠向每位教師學到東西,哪怕比你早幾年。但學習要講究技巧,注意節約時間。

方法:建議你先看看這些教師的學生的練習本,如果學生練習本工整、格式好、錯誤少,你就到這個班去聽課吧。

向優秀教師學習,不是把他的方法照搬,而是要移植其中的思想,學習優秀教師的某種信念。

你會得出結論:在教育工作中沒有一種結果是單靠某一項措施能取得的,往往是由於上十種、百種跟研究、觀察、探索相關的,在研究的過程中就積累了,主要是自己進修,付出努力,提高個人勞動素養。沒有個人思考,沒有對自己勞動尋根究底的研究精神是不可能的。

本人感悟:和我同時入校的老師中,有個老師,經常去聽自己師傅的課,他得到了很快的成長,終於在青年教師大賽課中拔得頭籌。

(1)寫乙份管用好幾年的遠景計畫。計畫包括:

a、兒童在這段時間裡應當閱讀的數目。

b、兒童在學校裡應當欣賞的**作品。

c、要跟兒童進行談話時使用的繪畫作品。

d、要求學生背誦的課文和文藝作品的片段。

e、最低詞彙量,也就是學生應當牢固掌握而長遠熟記寫法的詞彙。

f、為了擴充學生的知識面需要閱讀的科普及書籍和小冊子的書目。對指定給學習困難學生單獨閱讀的那些是,要單列出來。

g、「思維課」的主題,即帶領學生到思維和祖國語言的源泉去參觀的課題。

h、在整個階段要寫的作文題目。

j、教師和學生要製作的教具的題目。

k、在整個階段要組織哪些參觀。

(2)每個教師還要寫課題計畫和課時計畫。課時計畫中,教師應當把要講的內容裝在腦袋裡,不需要做詳盡筆錄,計畫裡只寫對教材進行創造性加工的東西,同時要經常考慮到大綱和說明書及遠景計畫,經常加以對比。

(3)班主任還應當寫乙份教育工作計畫(德育計畫)。

本人感悟:青年教師不僅僅要教好書,還需要有個長遠的教育計畫,這樣才能成為好的老師。

教育素養是由什麼構成的呢?首先是指教師自己對所教的學科有深刻的認識。教師在學校教的是基礎學科,他應該能夠分辨清楚這門學科上最複雜的問題,能夠分辨那些處於科學思想的前沿問題。

如果你教的是物理,那麼你就應該對基本離子有所了解,懂得一點場論。教生物的教師則需要懂得遺傳學發展的歷史和現狀,熟悉生命起源的各種理論,知道細胞內部發生的生化過程。教育素質就是由此開始並在此建立起來的。

關於學校教學大綱的知識對於教師來說,應當只是他的知識視野中的起碼常識。只有當教師的知識視野比學校教學大綱寬廣得無可比擬的時候,教師才能成為教育過程的真正能手、藝術家和詩人。

你將會發現,那麼在講述新教材時應當使用的直觀教具和說明性材料(如在歷史、地理、生物課上要用的文藝作品中的形象),好象是人為的附加在課的內容上的,所以這些都從學生思想的表面上滑過去了(有時候教師甚至忘記了使用他挑選的和準備好的東西)。為什麼會得到這樣的結果呢?這是因為,處於教師注意中心的只是教材內容,而不是教育過程的各個細節。

教師使足力氣去想講述的過程,他的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在自己的思考和教材的內容上。學生要領會這樣的內容是困難的,這種課堂上沒有不隨意識記。

當談到教師信念的問題,有知識並不意味著有信念。這樣把兩者對立起來是毫無道理的。所謂真正的有知識,這就是對知識有深刻的理解並且把知識多次的反覆思考過。

而如果對知識有深刻的理解並且把知識多次的反覆思考過,如果知識變成了學生主觀世界的一部分,變成了他自己的觀點,那就意味著知識已經變成了信念。那麼在什麼情況下知識才能觸動學生個人的精神世界,才能成為乙個人所珍視的智力財富和道德財富呢?只有在這種情況下——用形象的話來說,就是在知識的活的身體裡要有情感的血液在流淌。

《給教師的建議》讀後感

給教師的101個建議 一書,對於乙個年輕教師來說,多方面的吸取別人的經驗是有必要的,而多讀書,讀好書便是其中的一條途徑。孫老師把自己經年累月積累的經驗毫無保留地向青年教師進行了傳授,他的建議涉及面很廣 教師應具備哪些素質,教學的目的 意義,課程標準,教材 教學方法 教學評價 改革與創新,幾乎涉及了教...

給教師的建議》讀後感

暑假放假之際,學校給每位老師發了一本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著的 給教師的建議 這位具有30多年教育實踐經驗的教育理論家針對中小學的實際問題寫成的作品 給教師的建議 深受一代又一代教師的喜愛。書中每一條談乙個問題,有生動的實際事例,也有精闢的理論分析,很多都是蘇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學中的例項,全面反映...

《給教師的建議》讀後感

永恆的經典 寒假裡翻出之前一直沒有看完過的蘇霍姆林斯基的 給教師的建議 上學時多受非主流的影響,總覺得大家都推崇的名家必定是道貌岸然,索然無味的。剛剛上班時也翻著看過幾頁,可又覺得太教條,什麼看書啦,愛學生啦,大家都會這麼說。但當我正真從事了教師職業,並從中得到樂趣而熱愛上它的時候,再翻開此書,從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