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制度與稅法的差異案例集

2021-06-28 06:52:26 字數 4564 閱讀 3386

綜合案例分析部分

,經過審查,獲得如下資料:

一、 企業有關情況

巨集大公司被稅務機關認定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會計核算健全,生產經營情況良好。2023年12月31日股本總額4000萬元,固定資產原值2000萬元(其中機器裝置1000萬元,房屋、建築物600萬元、其他固定資產400萬元),在職人員610人(其中生產人員500人),主要生產不銹鋼絲簾線。

其他有關情況及說明

1、 本例中涉及的金額單位均為萬元,計算結果按四捨五入法保留小數點後兩位數

2、 核定該企業銷售稅金乙個月為乙個納稅期,增值稅核算按現行稅法和財務會計制度進行。各月「應繳稅金——應繳增值稅」科目均為貸方餘額,並按規定結轉至「應繳稅金——未繳增值稅」,2023年1月20日,「應繳稅金」各明細科目及「其他應繳款——應交教育費附加」科目無餘額。

3、 企業所得稅稅率為33%。企業2023年帳已結,損益表中全年利潤總額為3763萬元。因上年度虧損,稅務機關同意本年度不預繳所得稅,於年末終了後45日內一次申報繳納,然後由稅務機關統一匯算清繳。

結帳時,企業仍未提取所得稅費用。利潤表有關資料如下表

專案金額專案金額

主營業務收入 18000 營業利潤 3577.98

主營業務成本 12000 投資收益 180.02

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 150 補貼收入 15

主營業務利潤 5850 營業外收入 80

其他業務利潤 500 營業外支出 90

營業費用740 利潤總額 3763

管理費用870 所得稅0

財務費用1162.02 淨利潤3763

4、 城市維護建設稅率為7%,教育費附加適用3%的徵收率

5、 審核企業有關帳冊資料,與所得稅有關的會計差錯和納稅調整專案除下列提供的資料外,其他均無問題,視為全部正確。

6、 實行限額計稅工資標準,主管稅務機關核定的計稅工資標準為960元/人.月

7、 執行新企業會計制度與現行稅收政策。

二、 有關資料

1、 審查「短期投資」、「投資收益」等明細帳戶,年初「短期投資——國債投資」借方餘額20萬元,該國債為2023年8月份購入,期限一年,年利率為3%,2023年4月**國債40%,售價10萬元,剩餘60%於2023年8月份到期,收回本金及利息12.36萬元。「短期投資——金融債券」期初餘額15萬元,2001年9月份收回本金及利息18萬元。

企業帳務處理為:

**國債

借:銀行存款

貸:短期投資——國債投資

投資收益——處置國債收益20000

到期收回國債:

借:銀行存款

貸:短期投資——國債投資

投資收益——國債利息   3600

收回金融債券:

借:銀行存款

貸:短期投資——金融債券

投資收益——金融債券利息  30000

[解析]

帳務處理正確,無須調帳,但國債處置收益和金融債券利息應徵稅,到期收回國債取得的利益免徵所得稅,應調減納稅所得0.36萬元

2、「長期股權投資」明細帳反映企業對乙、丙兩企業有投資業務,其中對丙企業投資佔丙企業實收資本的10%,該項投資系巨集大公司於2023年投入,丙企業適用所得稅稅率15%,企業採用成本法核算丙企業投資。2023年4月5日,丙企業宣告分派2023年度利潤80萬元。4月5日

借:應收股利80000

貸:投資收益80000

對乙企業投資情況如下:2023年3月1日,巨集大公司以一幢生產廠房投資於乙企業,佔被投資單位實收資本的30%。房產原值300萬元,已提折舊40萬元,評估確認價290萬元,未發生相關稅費。

企業按權益法核算該項投資,投資時乙企業所有者權益總額1533.07萬元,股權投資差額按10年攤銷。2023年乙企業實現稅後利潤600萬元,企業所得稅稅率為24%。

3月1日

借:長期股權投資——乙企業(投資成本) 2600000

累計折舊400000

貸:固定資產3000000

借:長期股權投資——乙企業(投資成本) 1999200

貸:長期股權投資——股權投資差額1999200(15330700*30%-2600000)

12月31日

借:長期股權投資——乙企業(損益調整1500000(6000000*30%*10/12)

貸:投資收益1500000

借:長期股權投資——長期股權投資差額 166600(1999200/10/12*10)

貸:投資收益166600

[解析]

對丙企業的投資,應於企業宣告分派時,即被投資企業帳務上實際作利潤分配處理時,確認股息所得。這部分所得應單獨計算補繳稅款,首先應調減分回所得8萬元,然後計算補繳稅款:

應補稅款=8/(1-15%)*(33%-15%)=1.69(萬元)

對乙企業投資,當年度會計上確認的投資收益,不計入投資所得,這部分所得應予次年乙企業宣告分派時再確認。因此,本年度應調減所得額166.66萬元

3、 審查「應收帳款」、「應收票據」、「壞帳準備」等帳戶,「應收帳款」期初餘額3200萬元,期末餘額4500萬元,「應收票據」期初餘額200萬元,期末餘額150萬元,「壞帳準備」期初餘額90萬元,本期發生壞帳10萬元(已經稅務機關審核確認),本期收回前期已沖銷的壞帳20萬元,企業按帳齡分析法提取壞帳準備,提取的範圍包括應收帳款和其他應收款,經計算期末應保留壞帳準備200萬元,本期提取100萬元。

[解析]

稅收規定的壞帳準備扣除限額=[(期末應收帳款+期末應收票據)-(期初應收帳款+期初應收票據)]*0.5%-本期實際發生的壞帳+本期收回已核銷的壞帳=[(4500+150)-(3200+200)]*0.5%-10+20=16.

25萬元

本期實際增提的壞帳準備100萬元,應調增所得額=100-16.25=83.75萬元

4、 6月30日,公司庫存滯銷產成品——x 數量500件,帳面單位成本0.5萬元/件,估計可**金額0.4萬元,提取存貨跌價準備50萬元。

10月5日,銷售產成品——x 200件,每件不含稅售價0.6萬元,增值稅稅率17%

6月30日

借:管理費用——計提的存貨跌價準備 500000

貸:存貨跌價準備500000

10月5日

借:銀行存款1404000

貸:產成品1000000

應繳稅金——應繳增值稅(銷項稅額) 204000

其他應付款200000

[解析]

6月30日計提存貨跌價準備帳務處理正確。10月5日銷售產成品x帳務處理有錯誤。當存貨處置時應同時結轉存貨跌價準備,

借:存貨跌價準備

營業成本

貸:存貨

帳務調整如下:

借:其他應付款 200000

存貨跌價準備 200000

貸: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400000

會計上提取的存貨跌價準備不得扣除,應調增所得50萬元,當存貨處置時應按結轉數調減20萬元。本例,在填製所得稅納稅申報表時,調增收入120萬元,調減營業成本80萬元。同時,對存貨跌價準備調增所得額30萬元。

5、6月20日,公司以產成品與另一企業產成品相交換,換入的產成品作為原材料使用,換出產成品帳面成本50萬元,計稅價60萬元,換入的原材料原帳面成本40萬元,計稅價50萬元,計稅價等於公允價,收到補價10萬元。雙方互********。由於收到補價佔換出資產公允價值的比例小於25%,公司按非貨幣**易準則進行帳務處理

非貨幣**易收益=10-10/60*50=1.67萬元

借:銀行存款100000

原材料433700

應繳稅金——應繳增值稅(進項稅額) 85000(500000*17%)

貸:產成品500000

應繳稅金——應繳增值稅(銷項稅額)102000(600000*17%)

營業外收入——非貨幣**易收益 16700

6月25日,公司又將換入的原材料全部對外轉讓,不含稅售價65萬元,價稅合計76.05萬元

借:銀行存款760500

貸:其他業務收入650000

應繳稅金——應繳增值稅(銷項稅額110500

借:其他業務支出433700

貸:原材料433700

[解析]

巨集大公司應按產成品公允價值與帳面價值的差額確認資產轉讓所得,同時對非貨幣**易收益不再確認所得,以免重複徵稅。換入原材料的計稅成本應按公允價值50萬元確定。**原材料應轉讓所得額=65-50=15萬元,會計上確認的其他業務利潤=65-43.

37=21.63萬元,差額部分應調減應納稅所得

本例合計調增所得額=60-50-1.67+15-21.63=1.7萬元

5、 公司因一時資金周轉困難,於4月1日向乙企業借款2500萬元,借款期限三個月,年利率按10%計算。6月30日公司一次性還本付息2562.5萬元,利息全部計入財務費用.

稅務機關規定,同期同類銀行貸款利率按8%確定.

[解析]

巨集大公司與乙企業存在關聯方關係,按照《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辦法規定,納稅人從關聯方取得的借款金額超過其註冊資本50%的,超過部分的利息支出,不得在稅前扣除。

會計制度與稅法的差異案例集

綜合案例分析部分 經過審查,獲得如下資料 一 企業有關情況 巨集大公司被稅務機關認定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會計核算健全,生產經營情況良好。2001年12月31日股本總額4000萬元,固定資產原值2000萬元 其中機器裝置1000萬元,房屋 建築物600萬元 其他固定資產400萬元 在職人員610人 其...

會計制度與稅法差異比較

一 銷售額確定的差異 稅法與會計制度在應稅消費品銷售額的認定上存在很大的差異。會計上的銷售額僅僅指商品的售價,沒有包括價外費用。稅法上銷售額是指納稅人銷售應稅消費品應向購買方收取的全部價款和價外費用,其中價外費用包括價外收取的 集資費 返還利潤 補貼 違約金和手續費 包裝費 儲備費 優質費等等。此外...

固定資產會計制度與稅法差異

03 17 小企業會計制度 制度 的固定資產折舊及後續支出的會計處理方法,與現行的有關稅收法規的處理要求,有著明顯的差異。首先是在固定資產的折舊範圍和固定資產折舊方法上形成差異。制度 規定,小企業的固定資產除已提足折舊仍繼續使用的固定資產 按規定單獨估價作為固定資產入賬的土地外,均應計提折舊 小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