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會議制度提高管理素質

2021-06-24 19:39:42 字數 1647 閱讀 4036

當前,一周一次教師例會,安排學校具體工作已成為農村中小學校常規教學管理的一項主要內容。這種教師會議制度都是由學校領導事先研究好一周內的主要工作然後把教師集起來傳達部置,使教師的教學工作在學校統一領導下有條不紊地按擬定計畫開展。教師會議制度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學校領導的指導思想、工作思路和具體工作方法。

但是,這種教師會議制度的實質只能是通知、傳達、執行式的「會」,而其中「議」的成分很少,甚至根本就沒有「議」。因此會產生許多弊端,造成領導的思路與教師的工作實際相矛盾,使一些工作無法正常開展。

為了適應新時期教育發展的需要,進一步改善管理方法,提高管理素質,強化改革意識,加快教改步伐。我認為,這種傳統的教師會議制度應改為具有民主性、現實性、創造性的教師「議會制」,以議論、商討為中心,突出乙個「議」字。通過教師「議會制」,充分發揮教師的群體作用,調動教師的積極性和創造性,讓每一位教師都能積極參與教學管理,積極參政議政,都能與學校領導同心協力,共謀發展大計。

這種教師「議會制」在促進和協調學校整體工作中會產生巨大的推動作用。

一、教師「議會制」可以溝通領導與教師的思想,在認識上達成共識

我們知道,學校工作是乙個群體性、複雜性、系統性工作,領導對教師的教學實際並不一定十分了解,因此,安排工作不可避免會出現失誤。教師「議會制」在一定程度上能避免或減少領導上意料不到的失誤,更加貼近教師的教學實際,通過「議」讓教師積極參與,獻計獻策,使領導和教師能在平等位置上進行思想交流,相互交還意見,以達到統一思想、統一認識、順利完成教學工作的目的。同時,由教師群體共同參與的各項工作無論有多大難度,教師都會樂意接受並認真執行,從而在學校內部形成教育「合力」,消除牴觸因素。

二、教師「議會制」可以大大調動教師各方面的積極性,發揚教師的主人翁精神,使每一位教師都有表現自己、貢獻才智的機會,會啟用教師隊伍,增強學校內部的凝聚力和戰鬥力

俗話說得好:「三個臭皮匠,賽過乙個諸葛亮」,這正說明了集體的智慧型力量無窮。作為領導,如果閉關自守,不善於接納群眾意見,不善於集思廣益,憑自己的主觀意識只讓教師參加「會」而不讓教師參加「議」,就會使教師中許多良好的方法和建議得不到採納和實施,積極性受挫。

這樣的集體就不可能形成團結協作的開拓精神,上下不一心,步調不一致,就會失去戰鬥力。《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明確指出:「振興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興教育的希望在教師」。

由此可見,只有把教師的積極性充分調動起來,才能更有力地推動面向二十一世紀的教育向前發展。

三、教師「議會制」可以協調領導和教師之間的互尊、互敬、互幫、平等相待的同志關係,加深相互間的思想感情

事實證明:學校領導和教師都是構成學校人際關係的重要因素。教師與領導之間的關係如何很大程度上制約和影響著學校的整體工作,決定著學校的校風校貌以至教學質量的高低。

在教學實際中,領導與教師由於思考和處理問題的出發點不盡相同,往往會由於認識上的不一致而引發矛盾。如果領導在管理過程中不尊重、不信任教師,不讓教師充分發表自己的意見,搞「家長制」、「一言堂」,主觀主義瞎指揮,必然會導致領導與教師關係的惡化,造成教師對領導安排的工作敷衍塞責,對領導工作中的失誤袖手旁觀,幸災樂禍,與領導之間產生緊張和對立關係,使工作處於被動癱瘓狀態。

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我們強調要突出以學生為主體,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直接參與教學全過程。那麼,在教學管理過程中,其主體毫無疑問應該是教師。面向21世紀的教育必須讓教師參「議」,我們只有通過教師「議會制」把教師的積極性調動起來,讓教師主動參與到教學管理中,學校的各項工作才會有聲有色,學校才有可能在新世紀的市場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

深化課堂教學改革提高學生素質

摘要 素質主張在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下,廣泛地讓主動參與,積極思考,親自實踐 培養自我意識 競爭意識和創新意識。課堂上要留給一些機會讓充分發展自己的思維,帶著思考題充分預習,嘗試做例題和簡單的練習,基本上掌握了有關知識點後,教師再實施。關鍵詞 教育改革學生素質 從 應試 轉向 素質 這是當前教育改...

改革課程設定提高中職學生人文素質

摘要 大多中職學校在培養學生綜合職業能力過程中,忽視人文類學科教學,在實際教學中既缺少足夠的課時安排,又缺少足夠的師資力量。中職學校要想培養出全面發展的技能人才,就必須重視人文素質教育,並結合學校實際,精心設定人文課程,改革教學方法,提高教師的人文素質,促進學生全面發展。關鍵詞 中職生人文素質課程設...

教育改革的關鍵是提高教師素質

溫明孝教育改革的目的是為了提高教育質量,培養出高水平的人才。而高水平的教師,才能教育培養出高水平的學生,高水平的學校負責人才能發現使用好高水平的教師。因此,教育改革的關鍵是提高教師和學校負責人的素質。然而,長期以來,在教育改革問題上,沒有很好地抓住關鍵問題。而是在學校公升格合併上下工夫,中小學撤了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