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堂提問技巧

2021-06-13 15:04:10 字數 5068 閱讀 4349

在以往的課堂教學中常常看到這種現象,新授之後教師問學生:對剛剛講的知識還有什麼問題嗎?學生通常都沒什麼問題,這裡的"問"純粹是走過場,沒任何意義。

我們的課堂提問是師生互問、生與生互問,讓學生在質疑、交流、爭辯的過程中主動獲取知識,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培養學生問的勇氣、問的方法、問的能力,以達到培養創新人才的目的。

一、創設氛圍,給學生問的勇氣

思維是從問題開始的,有問題才有思考。古人云:"疑是思之始,學之端。

"學有所疑,才會學有所思、有所得,才會產生興趣,形成動力。可見,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是創新教育的起點。陶行知的 「六大解放」告訴我們在教學中,要解放學生的大腦,讓他們敢想,解放學生的嘴巴,讓他們敢問。

更重要的是要培養學生質疑的興趣,以趣生疑。由疑引發好奇心,由好奇引發需要,因需要而進行積極思考,進而促使學生不斷發現問題。在數學課堂上,教師努力創設寬鬆、愉悅的課堂氛圍,讓學生敢想、敢問,敢於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

教師要通過自己的語言、動作、情感傳遞給學生親切、信任、平等的資訊,使學生感到教師是與我們平等相處,一起探索、研究。課堂上,教師允許學生有比較自由的坐姿,不強行要求學生個個正襟危坐,當有疑問或不同見解時,允許學生不必舉手就可站起來發言、插話。因為,情不自禁發表出來的意見,往往是學生智慧型火花的閃現。

若因未得到老師的許可而失去發言的機會,這火花隨即熄滅。當學生回答不出教師提問時,允許他自己請另外的同學幫他回答。若學生提出的問題與教學內容相差甚遠或問題提不到要害處,這時教師要先給予積極鼓勵,讚揚他敢於提問的勇氣,而後再給予點撥和啟發,讓他們帶著成就感體面地坐下。

二、設計情境,教會學生問的方法

愛因斯坦曾經說過:「提出乙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乙個總是更重要。」在數學課堂教學中,鼓勵學生質疑問難,培養學生善於質疑問難的能力。

任何發明創造都是從"發現問題"、"提出問題"開始的。對創新學習而言,問題的提出更重要。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善於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去探索、猜想、發現,讓學生在問題解決中學習,使學生的學習過程本身構成乙個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

教師要設計一些探索性和開放性問題,為學生積極思維創設豐富的問題情境,讓每個學生在主動參與中得到發展。如在教學「時、分的認識」時,我在課堂上問:「小朋友們,你們想一想古時候人們是如何計算時間的?

」、「如果沒有鐘錶你還會看時間嗎?」學生對此問題都爭先恐後地互相討論、提問、質疑。有的學生說,可以看太陽知道時間,立刻就有學生反駁說沒有太陽時怎麼辦?

有的學生說可以看滴水,立刻就有學生說如果走路沒法帶著。有的……又如在教學退位減時,當數字上的數不夠減時,怎麼辦?教師先不說,鼓勵學生自己質疑、自己來討論解決。

學生以提的問題越多越好,越與眾不同越好,在努力尋找答案的同時,想象力和思維能力得到發展,學生質疑問難的能力也隨之逐步提高。

三、引導探索,培養學生問的能力

要使學生善於提問,教師就要為學生做如何提問的示範,並啟發學生在平時的學習中尋找問題的方法,特別是在自己思考後還不明白、不理解的地方尋找問題,多問幾個"為什麼?"課堂上,要給學生表達自己想法的機會,留給學生充分思探索的時間,尊重學生以不同的方式理解和解答問題。經常給學生提供合作交流的機會,讓學生互相質疑或向教師提問,准許學生有疑就問,就是在教師講授過程中也允許學生插話、提問,不怕打亂原來的教學程式。

特別是對學生提出的問題具有創新個性的要給予積極的評價,使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快感。例如:在教學"角的認識"概念時,教師啟發學生問:

"為什麼角要有乙個頂點,兩條邊?"這一關鍵處設問,就揭示了這一概念的實質。

巴爾扎克說過:「開啟一切科學的鑰匙,毫無異議的是問號。」在呼喚創新人才的今天,培養學生問的勇氣、問的方法、問的能力,才能喚起學生創新意識,激發學生創新慾望,啟用學生創新思維,提高學生創新能力,從而造就符合時代要求的創新人才,完成新時代賦予數學課堂教學的使命。

課堂提問是中小學課堂教學中普遍採用的一種教學方法。它對於激發學生的思維、活躍課堂氛、集中學生的注意力、鞏固所學的知識以及培養學生口頭表達能力,都起到積極的作用。教師會不會問,問什麼,怎麼問,直接反映著教師教的藝術和學生學的質量。

一課堂提問的問題型別

1,判斷性問題。其基本形式是:"對不對?

""是不是?"教師舉出一些容易搞錯的似是而非的問題,讓學生比較、辨別,確定它的是與非。這種提問對判斷的要求有高低之分,如果是要求判斷恰當而有根據,對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加深理解所學知識是在益處的。

那種把答案已經在問題中說了再問"是不是"的提問,則是沒有思考價值的低階提問方式,不宜提倡。

2.敘述性問題。其基本形式是:"是什麼?""怎麼樣?"要求學生通過回憶或思考對問題作出敘述性回答,它有利鞏固已學的知識,培養學生對問題的分析綜合能力。

3.述理性問題。其基本形式是:"為什麼?

"要求學生講清道理,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這類問題的回答,有的是教學內容的再現,有的是根據教學內容進行推理的結果,它有利於培養學生的記憶力和抽象邏輯思維能力。

4.擴散性問題。其基本形式是:"除此之外,還有什麼不同的想法?

¨'解決這個問題,有哪些方法?"教師提出這類問題,追求的目標不是唯一正確的答案,而是使學生產生盡可能多、盡可能新的想法和見解,從而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二、課堂提問的主要方式

1.提出問題點名答。就是教師提出問題點名讓某一學生回答。教師為了檢查學生對已學知識的鞏固程度和對新知識的理解掌握程度,可抽個別學生來回答,通過個別學生的回答可使全體學生加深記憶和理解。

其次當個別學生上課注意力不集中時,也可通過提問的方式以引起他本人和大家的注意。

2.提出問題大家答。就是教師提出問題後,讓全體學生共同回答。讓大家一起回答的問題,通常是比較簡單而又比較重要的問題。

通過大家的回答,教師可了解大家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其次對正在講授的某一內容或問題,也可採取這種方式來了解大家是否能跟上思路或思路正確與否。

3.提出問題自己答。就是在講授過程中教師自問自答。當教師提出問題後,通過觀察學生的神情,估計大多數學生都不能回答時,在學生思考的基礎上,再給學生乙個明確、正確的答案。

對一些已學過的知識需要回顧利用時,也可採取自問自答的方法,使大家在回顧思考的基礎上,得到正確的答案。教師有時為了節省時間,也可採取自問自答的方式。

4.提出問題暫不答。就是教師提出問題後,暫不讓學生回答,讓學生在閱讀教材或聽講後,再作回答。讓學生帶著問題讀書講,可充分調動大家學習和思考問題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另外,在一堂課臨近結束時,教師提出與下次課講授內容有關的問題,讓大家來思考,等下次上課再作回答,這種方法有利於學生養成良好的自學習慣,為上好下次課打下良好的基礎。

三、課堂提問的基本要求

1.提問的用語應簡單明確。除特殊要求的可有多種答案問題以外,一般的問題都應使學生清楚地理解教師要求回答的是什麼,不應使學生摸不著頭腦,產生理解上的模糊性和隨意性。如某教師講朱自清的散文《春》,其中有對春天的山、水的描述。

為了讓學生理解春天裡河水的"水漲起來了",提了乙個問題的問學生:"冬天的水是怎樣的呢?"這個問題就不夠明確。

教師的意思是想要學生答"冬天水枯了"來反襯春天水漲的描述。由於問題不夠明確,學生可以答:"冬天水清亮了","冬天水冷","冬天水結了"等等,不容易一下想到"冬天,水枯了"。

2.提問要有一定的坡度和層次。教師要按照學生認識過程的規律和教材內容的邏輯層次,由易到難,由表及裡,逐步提高問題的難度。如某教師講《變色龍》一課,教師提問奧楚蔑洛夫的基本性格是什麼?

學生答:"善變"。接著問:

"善變的明顯特點是什麼?"回答:"一是變得快,一瞬間對狗的態度變了5次;二是變得蠢,愚蠢的理由和荒唐的邏輯。

"教師接著問:"奧楚蔑洛夫'善變',但萬變不離其宗,這'宗'是什麼呢?""見風使舵,趨炎附勢,媚上欺下的奴才本質。

"最後教師提出什麼因素促使"變色龍"一變再變?作者為什麼要塑造"變色龍"這一形象?經過短暫討論,學生回答出"左右奧楚蔑洛夫反覆無常的因素是將軍的威勢。

作者諷刺的鋒芒指向一般靈魂卑劣的'變色龍",而且也指向造成這種社會病態的根源--沙皇**的反動統治。"這種提問,由淺入深,由易到難,有利於鍛鍊和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力。

3.提問要富有啟發性。好的課堂提問,應具有啟發作用,導學生去思考、去探索、去發現。如某教師講《將相和》時,問學生"'和'是什麼意思?

學生答"和好"。教師又問:"這說明他們以前曾經有過不和,對嗎?

"學生答"對。"教師再問:"為什麼他們不和?

為什麼後來又和好了呢?"寥寥數語,把學生的思維一下子給調動起來了。相反,如果問題提得不好,就無法使學生的思維跟隨老師轉。

如某教師在講天花板時,問學生:"你頭上是什麼?"學生答:

"頭髮。"教師又問:"你頭髮上面是什麼?

"學生答:"帽子"。教師以為快到了,再問了一句:

"你帽子上面是什麼??學生想了想,答道:"是老鼠咬的兩個洞"。

顯然,這種提問毫無啟發而言。

4.要注意保護學生回答問題的積極性。對學生的回答,教師要多肯定、少否定,多表揚、少批評;不能有任何看不起的表現,更不能妄加全盤否定和諷刺;對有創造性的見解,要給予讚揚和鼓勵。如某教師在講了《狐假虎威》之後,問學生:

"這則寓言故事告訴我們什麼?"大多數學生都答道:"狐狸太狡猾,老虎不該上它的當。

"老師正作小結時,學生李強卻站起來發表了與眾不同的見解,他說:"我說狐狸很聰明,它面對兇惡強大的老虎毫不畏懼,開動腦筋,利用老虎的弱點,保護了自己。"老師聽後搖搖頭:

"大家說得對,狐狸是壞蛋的形象,狡猾無比,老虎就上了它的當,我們可別上當。李強的奇談怪論,該不是上了狐狸的當吧廣教師一席話說得李強面紅耳赤,無地自容。其實李強從另一角度提出了與眾不同的看法,言之有理,創新可喜,教師應充分肯定、褒獎才是。

另外,教師的課堂提問應當面向全體學生,不應只抽優生回答問題,不同難度的問題可由不同水平的學生回答,較難較深的問題,由優生回答;一般的問題,由中等生回答;較易較淺的問題,由差生回答。教師還應注意課堂提問的時間控制,既不能浪費時間,又要給學生必要的思考問題的時間。

課堂提問的技巧

一、具有開放性的引進式提問法

在教學中,教師提出條件或結論具有開放性的問題,或者對課堂中某些問題適當延伸,拓寬,不僅會使課堂教學充滿生機和活動,而且有利於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問題的解決,能使學生體驗到**和發現數學知識的樂趣,感受到數學的魅力,領悟到數學的真諦。為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提出的問題應具有開放性,在開放式提問的推動下,學生必然會展開多角度,多方向的思維活動,在產生大量答案的同時獲得新奇獨特的反應。

引進式提問法就是暫時迴避書本上的理論知識,能過名人名言,資料漫話,寓言趣事或現實生活中存在的奇怪現象等,創設情境,發問學生,進行思考,尋求真諦。而這些問題我們可以設計成具有開放性的問題情境,讓學生從問題情境出發,多角度,多層次地去**問題。

談談課堂提問技巧談談課堂提問技巧

作者 楊福平 新課程 教育學術 2010年第05期 摘要 課堂提問是實施教學步驟的基本手段。課堂提問激發學習興趣,賦予學習動機,教學中巧妙的提問,可以一下子開啟學生思維的閘門,提問為學生創設了思考的情境,提供思索的空間。關鍵詞 提問技巧 問題要明晰提問時間 問題層次給予提示準確評價 一 物理課堂提問...

課堂提問技巧

提問是一種啟發式教學方法,是組織課堂教學的重要環節。它不僅能啟發學生思維,活躍課堂氣氛,而且有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提問是一種技巧,更是一門藝術。它駕馭著參差不齊 瞬息萬變的學情,制約著學生思維的發展,也是對教師知識和能力的展示。提問效果如何往往成為一堂課成敗的關鍵,而決定...

課堂提問技巧

課堂是學校完成其基本教育職能的中心地域,在這一有限空間中,要求所有參與教學的人員,包括教師與學生,調動起自身的所有能量,盡最大可能最高效地完成教育教學任務。新的教育理念要求我們摒棄以往 滿堂灌 的教學方式,積極探索 創新,將課堂塑造成為教師與學生雙向優質互動的平台,於是,以教師為主導的 以有效提問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