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中小學教師教育技術水平考試 中級 教學評價複習要點

2021-06-12 21:34:21 字數 1504 閱讀 3251

1) 形成性評價是在某項教學活動過程中,為了更好地達到教學目標的要求而進行的評價,可以及時了解階段教學的結果和學生學習的進展情況、存在問題,及時調整和改進教學。為了做到及**價、及時反饋,形成性評價一般次數較多,概括性水平較低,評價內容和範圍主要是每個形成性單元的內容與目標。借助的主要手段有平常作業、學生成長檔案袋、日常觀察和形成性測驗等。

2) 總結性評價又叫事後評價,一般是在教學活動結束後為了解教學活動的最終效果而進行的評價,如期末考試,目的是檢查學生的學業是否最終達到了教學目標的要求。並對整個教學活動的效果進行評定,重視的是結果。總結性評價一般次數較少,期中、期末、考試、會考屬於此類。

3) 形成性評價是一種持續的、診斷的評價,目的在位教與學提供反饋資訊已提高學習成績。總結性評價更多體現為選拔功能。將兩者有機結合,進行綜合評價。

4. 常用評價方法的作用及適用範圍。(詳見考試說明p129-p130)

1) 常用的評價方法有作業與測驗法、問卷調查法、訪談法、觀察法和反思法。

2) 作業與測驗法是對行為樣本客觀和標準化的測量。可了解學生認知目標的達成情況,適用於階段性的知識目標方面的評價。

3) 問卷調查法是通過預先設計的問題,請有關人員進行口述和筆答,從中了解所需資料。可了解學生的學習興趣、態度、習慣、志向,了解各方面對教學過程和教學效果的意見,從而為改進教學或學習資源提供依據。一般適用於對現時問題,較大樣本、較短時期的調查,接受調查的物件年齡不宜過小。

4) 訪談法也叫研究**談,以口頭形式根據被詢者的答覆收集客觀的、不帶偏見的事實材料,以準確地說明樣本所要代表的總體的一種方式,適用於教育調查、諮詢等,等多用於個性、個別化研究。

5) 觀察法是在自然地教育場景下了解觀察物件的方法,適用於研究者需要對正在進行的教育教學活動的過程作出描述時。

6) 反思法式教師以自己的教學活動過程作為思考物件,通過觀察、回顧、診斷等方式,審視和思考教學活動中的成績與不足,並提出改進方式,適用於教師專業發展。

5. 研究性學習評價的特點及評價設計。(詳見考試說明p137-p138)

1) 研究性學習是學生在教師指導下,從自然、社會和生活中選擇和確定專題進行研究,並在研究過程中主動積極地獲取知識、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學習過程,強調學生從學習生活和社會生活中確定自己感興趣的專題,從而陪培養常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研究性學習可泛指學生主動研究的學習活動,適用於學生所有學科的學習。

2) 研究性學習評價的主體從單一轉向多元化,評價內容從過分倚重學業成績轉向注重綜合素質,從指關注結果轉向同住關注目標、條件和過程。

3) 研究性學習評價需要利用多種評價工具,如電子檔案袋、概念圖、評價量表等,進行綜合評價。

4) 評價量表是以評價主體、評價過程和評價內容等不同組合關係為維度所設計的一系列針對評價物件的評價**,每個**中的包含了該評價維度的評價項。

5) 利用評價量表,將評價物件按照待評價維度分門別類,將繁瑣的評價過程變為簡單的評價量表的填寫過程,提高了研究性學習評價的可操作性。同時利用評價量表,可記錄研究成果中的資訊,易於過程性評價的實現。正由於這些方面的原因,評價量表在一段時間的實踐過程中得到了良好的反饋,對提高研究性學習的評價的可操作性、簡化評價流程有顯著作用。

全國中小學教師教育技術水平考

全國中小學教師教育技術水平考試 教學人員 中級 2012 05 20 21 25 35 全國中小學教師教育技術水平考試 教學人員 中級 操作部分歸納整理及相關資料 自編。可能有錯誤地方歡迎指正 考試前一晚忙到凌晨3 40左右終於把考前輔導手冊中的操作題及一些零散的相關操作內容都整理出來了。但由於是臨...

全國中小學教師教育技術水平考試模擬試題 整理1

1 課堂氛圍一般可以分為 b 民主和放任 三種型別。2 1996年,教育部全國中小學計算機教育研究中心推廣 d 幾何畫板 軟體,以此軟體為教學平台,開始組織 cai在數學課堂中的應用 研究課題,從而開始了課程整合的實驗。3 用滑鼠單擊 c.幻燈片放映 按鈕,即可放映幻燈片,在放映的過程中,如果想不按...

全國中小學教師教育技術水平考試題型示例

摘自 考試大綱 說明 試卷按乙個教學過程的主要環節來組織。每套試卷的前面,有一段關於教學內容 學生情況 所處環境等的說明文字,是教師制定教學策略的基礎。考生可反覆翻看這段內容。本部分只給出可能出現的題型,並非完整的試卷。以下是試卷前面的說明 教學內容 杜甫律詩 登高 人教版高中語文第三冊第二單元,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