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險評估和控制管理制度

2021-06-03 04:38:56 字數 4506 閱讀 4312

1.目的

識別企業在生產(管理)、服務、活動過程中能夠控制與可能施加影響的危害,評價和確定一級風險、二級風險和重大風險,以確定一般危害和重大危害,作為制定安全標準化目標的基礎與依據,並進行有效控制。

2.範圍

公司全體員工。

3.內容

3.1評價組織及職責

(1) 本公司成立風險評價小組

組長為本公司安全第一責任人,副組長為分管安全生產的副總經理,成員為相關部門負責人和總務部成員。

(2)職責

組長:直接負責風險評價工作。組織制定風險評價程式;審批《重大風險及控制措施清單》。

副組長:協助組長做好風險評價工作。負責風險評價管理的具體工作;負責組織進行風險評價定期評審;

成員:對各單位上報的《工作危害分析(jha)記錄表》、《安全檢查(scl)分析記錄表》進行調查、核實、補充完善,確定公司的重大危害和重大風險並編制《重大風險及控制措施清單》和重大隱患專案治理方案;負責相關方風險評價和風險控制。

3.2風險管理

(1) 危害識別

1)在進行危害識別時,應充分考慮:

①火災和**;一切可能造成時間或事故的活動或行為

②衝擊與撞擊;物體打擊,高處墜落,機械傷害;

③中毒、窒息、觸電及輻射(電磁輻射、同位素輻射);

④暴露於化學性危害因素和物理性危害因素的工作環境;

⑤人機工程因素(比如工作環境條件或位置的舒適度、重複性工作、 照明不足等);

⑥裝置的腐蝕、焊接缺陷等;

⑦有毒有害物料、氣體的洩漏;

⑧可能造成環境汙染和生態破壞的活動、過程、產品和服務:包括水、氣、聲、渣、廢物等汙染物排放或處置以及能源、資源和原材料的消耗。

2)同時還應考慮:

①人員、原材料、機械裝置與作業環境;

②直接與間接危險;

③三種狀態:正常、異常及緊急狀態;

④三種時態:過去、現在及將來。

(2)人的不安全行為:

違反安全規則或安全常識,使事故有可能發生的行類別:

1)操作錯誤(忽視安全、忽視警告)。

2)安全裝置失效。

3)使用不安全裝置。

4)手代替工具操作。

5)物體(成品、材料、工具等)存放不當。

6)冒險進入危險場所。

7)攀坐不安全位置。

8)在起吊物下作業(停留)。

9)機器運轉時加油(修理、檢查、調整、清掃等)。

10)有分散注意力的行為。

11)不使用必要的個人防護用品或用具。

12)不安全裝束。

13)對易燃易爆等危險品處理錯誤等。

(3)物的不安全狀態:

使事故可能發生的不安全物體條件或物質條件(防護、保險、訊號等裝置缺乏或有缺陷;裝置、設施、工具、附件有缺陷;個人防護用品用具缺乏或有缺陷;生產場地環境不良。)

1)物質:火災、**性物質;毒性物質;

2)物體:防護、保險、訊號等裝置缺乏或有缺陷;裝置、設施、工具、附件有缺陷;個人防護用品用具缺少或有缺陷;生產(施工)場地環境不良。

(4)有害作業環境:

1)作業場所缺陷:間距不足;訊號、標誌沒有或不當;物體堆放不當。

2)作業環境因素缺陷:採光不良或有害;通風不良或缺氧;溫度過高或過低;濕度不當;外部雜訊;風、雷電、洪水、野獸等自然危害。

(5)安全管理缺陷:

1)設計、 監測方面缺陷或事故(件)糾正措施不當;(人機工效學);

2)人員控制管理缺陷:教育培訓不足;雇用不當或缺乏檢查 ;超負荷;禁忌作業等;

3)工藝過程、作業程式缺陷;

4)相關方管理缺陷。

3.3危害識別的範圍

(1)規劃、設計和建設、投產、執行等階段;

(2)常規和異常活動;

(3)事故及潛在的緊急情況;

(4)所有進入作業場所的人員的活動;

(5)原材料、產品的運輸和使用過程;

(6)作業場所的設施、裝置、車輛、安全防護用品;

(7)人為因素,包括違反安全操作規程和安全生產規章制度;

(8)丟棄、廢棄、拆除與處置;

(9)氣候、**及其他自然災害等;

(10)後期服務活動。

3.4危害識別的方法

危害識別以事先分析為主的思想為指導,採用工作危害分析法(jha)、安全檢查表(scl)、現場觀察法等多種方法,可單獨或聯合使用。

(1)工作危害分析法(jha):從作業活動清單中選定一項作業活動,將作業活動分解為若干個相連的工作步驟,識別每個工作步驟的潛在危害因素,然後通過風險評價,判定風險等級,制定控制措施。

(2)安全檢查表(scl):安全檢查表分析方法是一種經驗的分析方法,是分析人員針對擬分析的物件列出一些專案,識別與一般工藝和操作有關的已知型別的危害、設計缺陷以及事故隱患,查出各層次的不安全因素,然後確定檢查專案。再以提問的方式把檢查專案按系統的組成順序編製成表,以便進行檢查或評審。

(3)現場觀察法:由專家和諮詢師組成現場調查組,通過現場實地觀察、詢問、交談,從而快速識別出部門的環境因素;

3.5危害識別的步驟

(1)總務部負責設計危害識別所用的《工作危害分析(jha)記錄表》、《安全檢查(scl)分析記錄表》**,發至各部門;

(2)各部門負責組織人員,從本部門班組的活動、產品和服務中識別出具有或可能具有危害,填寫《工作危害分析(jha)記錄表》、《安全檢查(scl)分析記錄表》,經本單位負責人審批後,報送總務部;

(3)總務部對各部門識別出來的危害進行整理、彙總、分類,分類形式可按不同的危害分類;

(4)總務部組織人員進行調查、核實、補充完善,經風險評價小組討論後制定相應的控制措施。

3.6風險評價

(1)風險評價範圍

1)生產經營活動;

2)生產裝置;

3)儲存設施;

4)檢維修作業;

5)新改擴建和技術改造專案工程;

6)拆遷工程;

7)後期服務活動。

(2)評價準則的依據

1)有關安全法律、法規要求;

2)行業的設計規範、技術標準;

3)企業的安全管理標準、技術標準;

4)合同規定;

5)企業的安全生產方針和目標等。

(3)評價準則

採用事件發生的可能性l和後果的嚴重性s及風險度r進行,r=l×s

1)事件發生的可能性l參照表1來制定

表1 事件發生的可能性l判斷準則

2)事件發生後果的嚴重性s參照表2來制定

表2 事件後果嚴重性s判別準則

3)風險的等級判定準則及控制措施和實施期限參照表3來制定

表3風險等級判定準則及控制措施

(4)風險等級的確定

1)在進行風險評價時,應從影響人、財產和環境等三方面的可能性和嚴重程度分析,重點考慮以下因素:

①火災和**;

②衝擊和撞擊;

③中毒、窒息和觸電;

④有毒有害物料、氣體的洩漏;

⑤其他化學、物理性危害因素;

⑥人機工程因素;

⑦裝置的腐蝕、缺陷;

⑧對環境的可能影響等。

2)在確定重大風險時,應考慮:

①有關法規、標準的要求;

②風險發生的可能性和後果的嚴重性;

③企業的聲譽和社會關注程度等。

3)按風險度r=可能性l×嚴重性s,計算出風險值。

風險值r≤8的確定為一級風險;

風險值r在9~12的確定為二級風險;

風險值r在15~16的確定為**風險;

風險值r在20~25的確定為重大風險。

3.7危害的分級管理

(1)危害管理分為二級:

對判定為一級風險和二級風險的危害,作為一般危害,由其所在單位制定相應的控制措施進行控制管理;

對判定為**風險和重大風險的危害,由其所在單位制定相應的控制措施,並報公司總務部備案,總務部負責對各單位上報的控制措施進行整理、彙總,形成本公司《重大風險及控制措施清單》,報本公司評審小組組長批准。並將批准後的本公司《重大風險及控制措施清單》反饋到各單位。

(2)對確定為重大風險的應制定《重大風險及控制措施清單》。

重大風險及控制措施清單

(3)對確定為重大隱患的專案的風險,本公司應制定隱患治理方案,明確責任人、責任部門、技術方法、資源、時間表,並定期對方案的實施情況進行檢查,確保隱患治理方案的有效實施。重大隱患專案治理結束後,有關部門應進行驗收,形成報告。

本公司對重大隱患的專案應建立檔案,對專案的立項、治理、竣工驗收等過程進行管理。檔案應包括以下內容:評價報告與技術結論;評審意見;隱患治理方案,包括資金概預算情況等;治理時間表和責任人;竣工驗收報告。

3.8風險的控制

(1)本公司應根據風險評價的結果及經營運**況等,確定優先控制的順序,採取措施消減風險,將風險控制在可接受的程度,預防事故的發生。

本公司在選擇風險控制措施時,應該先考慮消除危害,再考慮抑制危害,修訂或制定操作規程,最後採用減少暴露的措施控制風險;同時還應考慮:控制措施的可行性和可靠性、控制措施的先進性和安全性、控制措施的經濟合理性及企業的經營運**況、可靠的技術保障和服務。

(2)控制措施的選擇應包括:

1)工程技術措施,實現本質安全;

2)管理措施,規範安全管理;

3)教育措施,提高從業人員的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識;

風險評估和控制管理制度

1.目的 對公司所有經營 服務 作業過程活動的人員 場所 設施以及執行 作業裝置產生的危險源進行辨識,評價風險的重要程度,確定 更新重要危險源,以及對其進行管理並為公司建立職業健康安全目標 方案及執行控制提供依據 2.適用範圍 適用於公司範圍內危險源的辨識 風險評價和風險控制的策劃。3.職責 3.1...

風險評估和控制管理制度

1 為了明確風險辨識與評估的職責 方法 範圍 流程 控制原則 回顧 持續改進等,更好的對風險進行控制 防範危險發生,特制訂本制度。2.本制度適合用於我院範圍內的風險辨識 風險評估和控制管理。3.院長負責風險辨識 風險評價和控制管理的領導 組織 協調 分工等職責,由院長批准發布 重大危險源清單 4.後...

風險評估和控制管理制度

1.目的 為了明確風險評估的目的,選擇適當的風險評估方法,明確風險評估程式,特制定本制度。2.職責 2.1主要負責人負責風險評估管理工作。2.2安全辦公室負責風險評估的組織。2.3生產部門 技術部門 維修部門 安全辦公室等部門參與相應的風險評估活動。3 內容 3.1風險評估的範圍 3.1.1常規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