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小班角色遊戲材料投放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2021-04-16 01:31:52 字數 3549 閱讀 8588

好的材料承載著教育者的期望和智慧型,是吸引幼兒注意、幫助幼兒學習、引導幼兒互動、延續幼兒興趣的媒介。然而,在幼兒園小班的角色遊戲中由於材料的投放目標不夠明確,設定不夠合理,缺乏系統性、科學性,制約了幼兒的主動發展,教師在指導過程中更是困難重重。那麼,在小班角色遊戲材料的投放上到底存在著哪些問題呢?

在我帶教小班角色遊戲的過程中,通過角色遊戲實踐案例觀察與記錄,剖析反思了材料投中存在的問題與原因,從而得到一些小班角色遊戲材料有效投放的策略,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一、角色遊戲材料投放存在的問題

角色遊戲材料投放成為活動的頸瓶,根據對幼兒角色遊戲的追蹤觀察記錄和分析,我將幼兒在角色遊戲中的困難和教師在指導過程中的問題概括為以下幾種:

1來自幼兒的「爭搶玩具」現象、無人問津」現象、「游離遊戲」現象、「喜新厭舊」現象、「無序活動」現象。

2.來自教師的「適時調整」問題、「取捨材料」問題、「盲區指導」問題、「無從下手」問題。

二、角色遊戲材料投放存在問題的原因分析

每一種現象的背後都有原因,如果找出原因就可以有的放矢地採取相應的對策從而提高角色遊戲活動的質量。我認為,上述問題產生的跟角色遊戲的材料投放不夠合理、不夠科學有必然的聯絡。

1.從幼兒問題分析出的原因。表現為材料投放不符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材料投放不夠形象生動、情景性不夠,不能激發幼兒活動的願望;材料投放數量不夠,無法開展平行遊戲;材料投放簡單劃一,沒有層次性,不能滿足不同發展水平和興趣需要的幼兒;材料投放混亂,各種材料混合擺放,造成幼兒活動中的混亂。

2.從教師問題分析出的原因。表現為材料投放沒有及時更新,致使幼兒沒有興趣參與活動或是活動無法深入開展;材料投放從教師考慮的角度出發,缺乏幼兒角色材料選擇的參與度;材料投放源自生活但不等同於生活,教師要從遊戲的角度出發投放材料,但也要考慮高於生活;材料投放缺乏隱性指導作用,不能較好的促進幼兒遊戲中的發展;材料投放沒有起到一定的提示作用,幫助幼兒形成角色意識,確立角色行為責任。

三、角色遊戲材料投放的對策

綜上所述,我園小班角色遊戲材料投放之初存在如上的現狀,後續我們教研組通過實踐與反思,就如何科學投放小班角色遊戲材料有了較多的思考,使我們的角色遊戲材料做到有效投放。以下就通過實踐剖析的方法從中思考與解析,繼而得到一些科學的策略。

對策一:投放足夠多數量的遊戲材料,避免遊戲中「爭搶玩具」的現象。小班幼兒喜歡玩角色遊戲,遊戲內容比較單一,對角色的動作有興趣,逐步從獨自遊戲發展到共同遊戲,各組之間開始聯絡。

所以小班供給相同種類的玩具數量要稍多些。如:遊戲中娃娃家裡,王語彤和高梓涵一邊拉扯著「娃娃」的衣服,一邊在爭吵,兩人爭著要抱抱娃娃,王語彤說:

「我帶了媽媽的牌子,娃娃是媽媽抱的。」高梓涵也說:「奶奶也可以抱娃娃的,媽媽要上班的。

」兩個孩子因只有乙個娃娃而出現了爭搶的現象,我們後續及時在娃娃家中又添置了乙個娃娃,遊戲又可以順利開展了。

對策二:投放材料前要學會先和幼兒的溝通,避免「無人問津」的現象。當材料適應孩子的特點和需要時,才會積極主動地去使用材料,在與材料的互動作用中獲得發展。

如果所提供的材料孩子並不喜歡,他們就會不願意去該區遊戲或只能被動地去適應它。結果往往會事倍功半,得不到幼兒遊戲的共鳴。如:

在「小醫院」的遊戲開始之初,願意去玩的孩子寥寥無幾,小「醫生」被動地在老師「病人」的角色支援下遊戲,沒有自己遊戲的主動觀念。究其原因,在日常生活中,孩子們最怕的地方是**?就是醫院。

所以,在孩子們的主觀情緒中,他們還不太願意作為「醫生」的角色出現,所以在遊戲之初投放這樣的區域是不適宜的,應該予以捨去。因此,我們在開展遊戲前,應先組織孩子討論,了解孩子們喜歡的角色遊戲是什麼?聽取他們的意見,集中大家的智慧型。

所以,材料投放之始,並不一定要有醫院,可以等待幼兒的經驗成熟,對醫院有正面資訊的了解然後再開設此活動區似乎更加合理。

對策三:投放材料前捕捉孩子的遊戲興趣點,避免「游離遊戲」的現象。幼兒在遊戲中他真正的投入,卻經常是無意識的,乙個小主意、乙個小想法往往是一閃而過的.而作為有心人的老師就要很善於捕捉,並進行有意識地引導,抓住幼兒無意識的、稍縱即逝的乙個想法把握完善,最後變成幼兒自己的乙個主題。

如:有一次我班乙個孩子帶來了一部假的照相機,角色區的孩子們都邀請他過去給他們拍照,大家開心極了。於是,我就及時抓住了孩子們的這一興趣點,和孩子們一起張羅布置了「照相館」,由於遊戲內容來自的幼兒的興趣,遊戲一開始孩子們就玩得不亦樂乎。

這裡需要老師具有靈活性以及正確兒童觀點,時刻認識到「遊戲是孩子們的遊戲,遊戲滿足的是孩子們的需要而不是教師的」。會站在幼兒立場看問題,更需要老師豐富的知識,會從孩子中獲得靈感,並將之化為孩子們容易接受的東西。

對策四:投放材料應根據幼兒認知發展水平,避免「喜新厭舊」的現象。活動主題以及遊戲材料的設定不是不變的,它不需要一步到位,可以根據教育的目標隨時補充或更換,也可以隨著遊戲的不斷進行而不斷豐富變化。

隨著幼兒遊戲水平的不斷進步,教師也需及時地調整更新材料,為促進幼兒的遊戲發展提供支援。如:在公共汽車遊戲的開展過程中,我根據幼兒遊戲中發現的問題對材料進行了反覆的調整,使遊戲得到了較好開展。

第一次投放材料:孩子們非常喜歡新投放的公共汽車,都願意上去坐一坐,但沒過幾天,孩子們就沒有了遊戲的熱情。孩子們的興趣怎麼這麼快就沒了呢?

為什麼沒有孩子願意做駕駛員呢?得到的原因:車體很逼真,但是車內除了方向盤就沒有其他的材料。

孩子們除了上車就是下車,沒有其他的情節匯入。而且上車後想上就上,想下就下,沒有限制性,也沒有站點的概念。駕駛員在空空的車箱內要堅持遊戲很辛苦,他們不能自由走動。

於是作了及時地調整:在公共汽車上增投了刷卡器和錄音片段,在錄音片段中介紹站點及各個站點下去後可參加的遊戲有哪些。第二次投放材料:

來的孩子稍微多了些,但是留下的時間不長,而且還是得不到大部分孩子的共鳴。於是又反思:後期增投材料是否有即時的效果?

得到的原因:錄音比較**化和社會化,符合社會中公共汽車的概念,但是在角色遊戲的開展中似乎還是缺乏一定的趣味性,孩子們在車子上能做還是上車和下車,材料增投後在本質上沒有促進遊戲的發展。再次地調整:

豐富了錄音內容,將一些語言遊戲(如猜謎)、故事、歌曲等加在了每個站點的後面,這樣孩子們在汽車上可以一邊坐一邊唱唱說說,遊戲更有趣了。孩子們在車上一路看「風景」,一路唱歌,好不開心!他們的聲音和錄音機的聲音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孩子也來參加這個遊戲了。

對策五:投放材料重視材料角色的標示作用,避免「無序活動」的現象。小班幼兒的行為受具體形象思維的限制,要使材料體現間接指導的作用,促進幼兒遊戲的順利開展。

如:他們沒有整理的規則意識,教師要在材料投放中應及時地添置相應的物品標示。在剛開始的遊戲中,娃娃家裡的玩具亂糟糟,孩子們還不清楚哪樣玩具應該放到什麼地方,所以玩起來也是沒有頭緒,只能看到什麼玩什麼。

後來我及時地根據投放的材料提供相應的圖示,這個問題就迎刃而解了。又如:他們的角色意識不明顯,「娃娃家」裡只有「媽媽、爸爸」自顧自的玩,沒有人照顧「孩子」。

「點心店」裡只有夥計在做點心、炒菜,沒有「前台服務」等等。他們只滿足於操作材料的樂趣,而沒有更多角色行為的深入。為了進一步確立幼兒角色職責,促進其遊戲行為,我在各個活動區為孩子們準備了相應的角色標示掛牌。

孩子進區前先掛上他(她)今天想做的角色的標示牌,然後再進行遊戲。這樣一來,不但使幼兒有了一定的角色概念,教師在指導時也能有的放矢,根據角色豐富幼兒相應的遊戲經驗,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小班角色遊戲材料投放中出現的問題,也使我們看到,有些問題不是馬上就能迎刃而解的,甚至有些問題還是一直在困擾著我們的老師。怎樣培養教師在遊戲觀察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等等,需待以後繼續研究。

幼兒園中班角色遊戲方案

主題 花店 菜市場 風味小吃 醫院等。遊戲目的 1 初步學會創造性地使用材料,發展遊戲情節。2 進一步明確角色職責,按職責扮演好角色。3 學習較客觀地評價同伴的遊戲行為。4 在遊戲中會運用禮貌用語進行交往。遊戲準備 1 知識經驗準備 事先請家長帶幼兒去參觀去參觀花店,觀察賣花的人配花 賣花,初步懂得...

幼兒園托班角色遊戲計畫

一 遊戲情況分析 我班共有22名幼兒,由於是托班的孩子,隨著年齡的限制,他們對角色的扮演還是比較模糊,托班幼兒又以平行遊戲為主,因此我們增設了一些與其生活相關的遊戲區域 小醫院 餐廳 一方面結合幼兒平時的生活經驗 另一方面增強幼兒的角色意識,幼兒的遊戲空間就更大了。我們以引領和推動幼兒角色遊戲的能力...

幼兒園美工區投放哪些材料

投放材料 1.繪畫類 繪畫工具 蠟筆,水彩筆等 和材料 顏料,紙張 軟筆 棉籤棒 各種拓印材料 印章,動物的腳掌印章 等。2.手工類 陶泥 各色橡皮泥 彩泥的顏色不宜過多 麵糰 漿糊等 一些簡單的 僅需要對邊折 對角折的狗頭 牛頭等摺紙的示意圖。簡單的圖形貼上畫和輪廓清晰可以用手撕的圖形 塑料管 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