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教育從經典誦讀」教學案例

2021-04-14 16:11:54 字數 4014 閱讀 6206

中華經典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影響和教育了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直到今日她的魅力仍經久不衰。國學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家園,是中華文明的深厚積澱。

在我國社會轉型與經濟飛速發展的今天,國學教育重新被人們重視,舉國上下掀起了一股學習經典,修身立志的國學風。為傳播國學文化,建設和諧校園,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我校開展了實施了「啟蒙經典誦讀教育」活動。各年級老師結合學生特點和興趣愛好,精選喜歡的經典詩文,如《詩經》《大學》等,在課前、課間、放學時採取不同形式組織學生誦讀學習,引領學生體味國學經典文化。

實施國學經典誦讀活動以來,各班通過自習課、主題班會組織學生收集、閱讀、講述古今名人在治國、修身等方面的故事,把國學啟蒙與道德教育結合了起來。積極營造「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的育人環境,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和行為習慣,讓學生在特定的氛圍中去思考、感悟、理解,淨化靈魂,昇華人格,完善自我。

小學教育是義務教育的初級階段,也是乙個人成長的乙個重要時期。從教育心理學角度來說,這個時期學生對一切事物都有著強烈的求知慾,是最易接受教化的。因此,我們應當抓住這個**時期對學生進行正確的人生觀教育。

那如何進行國學教育呢?國學經典往往是以古文形式展現的,而現代社會的語言形式與之有太大的出入,如何使學生接受深奧晦澀的古文成了乙個重要的問題?現代社會市場化,競爭與效益成為了人們追求的主題,如何讓處理好國學的智慧型與現代文明的關係又是乙個重要話題?

在現代的生活方式中,人們習慣了快節奏的做事,更加注重外在的表現,學生們又將如何做到內外兼修,提高內在的素養呢?國學與現代社會似乎充滿了矛盾,但中國的瑰寶不能丟,且在今天仍然有重要的意義。我們要做的是引導而不是灌輸,要讓學生真正去理解國學,踐行國學。

我嘗試著從教學理念與方式的轉變上解決這些問題,最終達到普及國學,育人達人的目的。

一 、誦讀與理解結合,讓學生接受國學。

讀經要不要解釋?這是一直困擾著我的問題。我就此請教孔子文化考級的老師。

他們是不主張解釋的,教學方法是念誦復念誦。愚見則不同。《大學》艱深的內容固然不宜講解至深,但對這類經典,我們需要讓孩子們讀,更需要讓孩子們思考,還需要讓孩子們感悟。

大學裡「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首先要讓孩子明白其所以然,能夠知其所止,然後意志才能有定力,直到有了定力,心才能靜下來。可以說知是誦讀國學的第一步,當然知頌結合是最好的學習方式。

學生只有理解了其中的意思,才能去思考,進一步產生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通過大量誦讀與講解,學生可以深切的感觸到國學的魅力,為進一步學好她做準備。

在這方面要注意現代與古代的區別,做到古今一體,講解的內容通俗易懂。在這過程中可以穿插一些小故事,也可以讓同學們自己講述一些有關的典故,以此提高大家對國學的人同點。

二 、誦讀學習要採取正確的方式方法。

在具體的讀經教育中,我一直堅持著乙個要求:眼看書,口發聲,耳聽聲。眼看書,心才有所繫著,才容易安靜下來,而且看著書念,更容易體會到書中滋味。

即使會背了,還是要求孩子看著書念,否則光隨口背誦,很容易就背的流滑了,課本的內容只通過嘴,不通過心。口發聲才能把內容記得真切,所謂熟讀成誦,這個讀,絕對是要張開嘴、發出聲來的。耳聽聲則更進一步把孩子的注意力集中到學習的內容上,把整個身心都投入到經典的誦讀之中。

」讀書百遍,其義自見。也可結合各種方式,感官參與,營造良好的氛圍。比如在課堂教學中配上**,書聲朗朗,琴韻悠悠;又比如,課本裡詩詞的部分可以用傳統的吟唱的方式教給孩子。

根據遺忘規律,背過的東西很容易遺忘,可以利用課前,課間,放學,路隊抽空強化記憶,讓經典內容熟記於心。

三 、 要引導學生學以致用,加深理解。

「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明德」「至善」正是我們教育的目標之一。現在孩子們在我的解說下了解了"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人生理想,明白了以自我完善為基礎,才能治理家庭,直到治理天下的道理。

經典的學習還對於孩子甚至對於我們**有巨大的益處------修身。有許多孩子學習後對我說:開始我懶洋洋地讀,覺得很沒意思,但當我明白了其中的意思後,我開始對它產生興趣,它裡面包含著多少道理呀!

對於《大學》的字句深奧,我總是在自己先學習了之後,字句解釋給孩子們聽,孩子們從中受到潛移默化的教育。 這裡舉兩個例子。趙順??

是乙個性格不羈的孩子。他在班裡年齡是最大的,以前是常常與同學打罵、有時不做作業,可這學期我察覺了他細微的變化。那天正值我分飯,看端飯的孩子一直沒下來,我獨自提著滿滿一桶的菜吃力的走向教室。

這時見乙個高個子的男孩向這邊跑來,仔細一看是趙順??。他看見了我馬上迎了上來,一把搶過桶去,快步走進教室,放下桶,又飛奔著去端其他的飯菜了。在以後的幾天裡,我發現每次端飯總是他最積極的,主動承擔了一大部分的班級勞動。

雖然他依然像匹沒有韁繩的野馬,上課會貪玩,有時和班幹部作對,但是他每天都認真做家庭作業,再沒有孩子來給我拉他和誰打架了的警報,我開始審視這個與眾不同的孩子,他何時變了?通過調查訪問,原來學校誦讀國學活動的功勞。這學期的國學教育,使他接觸到了很多勵志故事,修身警句,他的家長也積極配合我們的工作,督促他每天背《三字經》,他說從中學到很多做人的道理,知道了愛護小同學,熱愛勞動等事是一種美德。

在學校老師講的《大學》裡"所謂修身在正其心者",點明了修身之道。他這樣對我說「以前我貪玩好耍,成績不好,現在我端正了學習態度,成績也好了」。這就是正其心吧!

背經典不但教給孩子做人的道理,使行為好轉,心地向善,修養提高,而且對提高兒童記憶力,培養讀書興趣,增加對歷史,地理等人文知識的的求知慾有所增加。我們班的班長劉建法同學,因為他成績優秀,被選為學校誦讀班的小選手,在誦讀班裡他是年裡最小的成員之一,但要和比他年齡大許多的高年級的大哥哥,大姐姐一樣接受同樣的背誦任務,無疑是乙個巨大的挑戰。自尊心很強的他產生了畏懼心理,幾次愁眉苦臉的找到我,有時甚至流淚了,說:

「平時,老師只要背一小段感覺很輕鬆,現在要求和高年級的同學一樣,一背就是一長篇,自己吃不消,說要放棄這次難得的機會。」針對這一情況,我耐心的和他談了幾次話,主要是讓他放下思想壓力,告訴他要把背誦看成是一項輕鬆快樂,並富有挑戰的事情,激發他的鬥志,並幫助他定下目標,與他一起總結出一套適合他的背誦方法。他也嚴格按方法去做,先熟讀然後記開頭句子的第乙個字,然後每天晚上把書讀熟,第二天早上起來背,必要是可以放輕**讓心情愉悅些,心情放鬆的背誦。

果然效果良好。他對我說現在他把背經典當成是生活中一件快樂的事情,而且堅持不懈,只要有一天不背心理就難受,在課堂上要求背誦課文他總是第乙個背過。他經典考級中自己一次考過**被評為誦讀小明星。

他還在我們班組織成立了背誦小組。

現在,我們班背誦古典**已蔚然成風,為使學生不把背誦視為枯燥的事情,啟發他們背誦熱情,我採取了多項措施,如常規誦讀和課外誦讀相結合。一方面,通過每天的早讀、午讀的誦讀指導,注意內容的選擇、讀法的指導;另一方面,通過課外誦讀活動的紛呈開展、齊頭並進、多方薰陶,如開展班級和年級經典誦讀比賽等活動,有些班級為鼓勵學生們讀經典,還進行「加分」、「誦讀小明星」評選等獎勵制度。嚴格要求與激趣促學相結合。

我採用帶印油的小章子,學生背誦到哪兒,就幫他在末尾蓋個章印,籤上教師的名字和蓋章日期。這樣學生有了成就感,也方便了我的教學管理,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也可以同學之間互背,在書上籤上彼此的名字。

每次學生背誦後,老師幫他簽名,獎勵他一張「好卡」,一周後或兩周後計算他們的「好卡」數目,100張「好卡」換一張笑臉,攢齊十張好卡的同學獲得小文具作為獎品。

另外,積極與家長溝通交流,可以有效促進學生的國學學習。通過家長會等形式,宣傳學國學,誦經典的重要性,對學生人生的影響,端正了家長的讀書觀,贏得家長的支援。讓家長認識到:

學生階段是人生讀書的**時光,幫助學生養成讀經典,背經典,學經典的好習慣,家長的支援配合至關重要。每學期末班級評選五位「中華經典誦讀優秀家長」,實現父母與子女同讀、同寫、同感悟、共交流良好氛圍。

在這個過程中,我以產生過許多困惑與思考,同時深深認識到自身的不足。以身師範,作為乙個老師,首先是自己有豐富的知識,在與學生一起學習的過程中,我也學到了很多。學生的需求是不同的,性格各異,要想把國學教育深入下去,標準化、灌輸式的方式顯然是不合適的。

因材施教是根本的教育方式,也是最好的教育方式,但在現在的教育環境來說,實現起來還是有一定的困難的。

文化是民族的靈魂, 教育是民族的生機。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教人修德,以德養慧;慧智雙運,培賢育聖。

教中寓學,德養心性;學中寓教,道德復興。我將把「誦讀中華經典、營造書香環境」的讀書活動深入地開展下去,並不斷地探索、追求,讓中華傳統文化經典刻在每乙個孩子的心靈深處,「沐浴書香之氣,享受閱讀之樂,書香溢滿校園,經典潤澤童年。」

經典誦讀教學案例

明集一小孫月梅 誦讀祖國優秀的傳統文化,可以讓學生在誦讀過程中獲得古詩文經典的道德薰陶和修養,接受中國傳統美德潛移默化的影響和教育,提高學生的文化和道德素質,增強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鑑於上述的認識,我校開展了轟轟烈烈的經典誦讀活動。小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直面經典,誦讀經典,感受經典,對豐富民靈 培育...

經典誦讀的教學案例

實驗小學王乾芳 語言素養體現在對語言的理解 品味 積累 實踐諸多方面。對詩的語言的理解是讀詩的基礎。許多老師都指點學生自己看注釋 查資料,或聯絡上下文把字詞的意思讀懂。如 風景舊曾諳 讓學生理解 諳 是熟悉的意思,從中知道詩人曾經很熟悉江南,現在很懷念江南,因而才抒發 能不憶江南 的感情。又如 感時...

經典教學案例反思

事件 育才小學校長陶行之在校園看到學生王友用泥塊砸自己班上的同學,陶行之當即喝止了他,並令他放學後到校長室去。無疑,陶行知是要好好教育這個 頑皮 的學生。那麼他是如何教育的呢?放學後,陶行之來到校長室,王友已經等在門口準備挨訓了。可一見面,陶行知卻掏出一塊糖果送給王友,並說 這是獎給你的,因為你按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