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灸學感想

2021-04-14 05:40:20 字數 1340 閱讀 2635

以上是對經典的乙個膚淺的認識,下面我就《八脈交會穴歌》中的「公孫衝脈胃心胸,內關陰維下總同」談談我自己的看法。

內關是手厥陰心包經的絡穴,公孫是足太陰脾經的絡穴。兩穴通於奇經八脈的陰維和衝脈,共同匯合於胃、心、胸,手厥陰絡穴從內關處上行,「繫於心包,絡心繫」,從經絡循行和感傳現象可知內關和「心」有密切關係,此處的「心」有三層含義:1,心臟,2,心神,3,心口部。

內關具有寧心安神、和胃降逆、寬胸理氣鎮靜止痛之功。因為內關穴可以疏通經絡,**心包經及前臂諸疾,心主血脈,又主神明,心包與心本同一體,其氣相通,心包為心之外膜,絡為膜外氣血通行的道路,心包絡是心臟所主的經脈,心不受邪,由心包代心受邪而為病凡邪犯心包影響心臟的神志病和氣滯脈中心絡瘀阻所致病症皆取本穴。情致失和、氣機阻滯而致肺氣上逆、胃氣上逆以及氣滯經絡、氣滯血瘀等病症亦屬本穴主治範圍。

公孫穴具有調氣機、理公升降、扶脾土、調血海、和沖任、理下焦的功效。由此可知,公孫和胃腸關係密切。內關以清洩心胸鬱熱,使水逆之氣下行為主,公孫以調理脾胃,公升舉清陽為安,內關專走上焦,公孫專行下焦,兩穴相合,直通上下,理氣健脾,寬中消積之功亦彰。

內關通於陰維,公孫通於衝脈,二者相合,對胃,心,胸,腹多種疾患均可起到**作用。

當然了,談及針灸首先要從經絡說起,在《針灸學》學習中,我們一定要對針灸理論進行很好的掌握,如經絡系統的十二經脈,奇經八脈,十五絡脈等,對於腧穴進行必要的理解,特定穴一定要牢記。對於針灸技術這一塊,針刺手法是乙個重點,包括進針手法,進針的角度和深度等。《難經七十八難》說:

「知為針者,信其左,不知為針者,信其右。」《標幽賦》中進一步闡述:「左手重而多按,欲令氣散右手輕而徐入,不痛之因。

」等一些原文我們要深刻理解其中的內涵。然後是行針手法和補瀉手法,這些在臨床上都是經常要用到的。關於補瀉手法,以我個人理解,是以提插捻轉補瀉為主,配合呼吸,迎隨,深淺,輕重四法,但依具體情況施以不同手法。

如四肢穴多用提插捻轉補瀉手法,配合迎隨補瀉。最後一塊是針灸應用,也是我覺得最難理解的一塊內容。因為我總覺的配穴很神奇,自己又不能尋找規律來掌握這些。

如**月經不調,取關元調沖任,以安血室為主穴,配以三陰交補脾胃以資生血之源,其中血熱者加血海用瀉法,配支溝用瀉法;血虛者加陰陵泉用補法,以健脾養血,配曲池用補法,以調血中之氣。還有一些如肩隅配曲池治一切鬱熱氣結,脘悶燥煩,呃逆納差等證,通裡配足三里**失眠,隱白配三陰交**崩漏等。雖理解了選穴原則和配穴方法,但人不能很好的掌握,不能琢磨明白隨證配穴的道理。

期年之後,我們中的相當一部分人會成為臨床大夫,正如《素問針解篇》所雲:「如臨深淵者,不敢墮也。手如握虎者,欲其壯也。

神無營於眾物者,靜志觀病人,無左右視也。義無邪下者,欲端其正也。必正其神者,欲瞻病人目制其神,令氣易行也。

」這是醫者必備的素質,更是我們在行針時必須做到的。願我們每個人都能學好針灸,杏林春暖。zcx

針灸學重點總結

針灸總論 腧穴總論 1腧穴的概念和分類 腧穴是人體臟腑經絡之氣輸注於體表的特殊部位。腧穴 是對穴位的統稱 輸穴 是對五輸穴中的第三個穴位的專稱 俞穴,專指特定穴中的背俞穴。分類 十四經穴 奇穴 阿是穴三類。1 十四經穴 是指具有固定的名稱和位置,且歸屬於十二經和任脈 督脈的腧穴。主治本經病症的共同作...

《針灸學》課程梳理與感悟

6 十二皮部 十二皮部是十二經脈功能活動反映於體表的部位,也是絡脈之氣散布之所在。二 經絡的標本 根結 氣街 四海 經絡與全身各部的聯絡是複雜的,經氣的執行也是多樣的,除了前面所介紹的內容之外,還有標本 根結 氣街 四海等理論。3 經絡的作用和經絡學說的臨床運用 1 作用 聯絡臟腑,溝通氣血 執行氣...

針灸學學習感悟

對於大學知識的學習,和高中確乎頗有不同。在以前,雖說每學期都有新的課程,但科目總還是不變的。而如今,每一學期都是新的幾門課程,這就時常讓自己陷入了探索新的學習方法的困境。於是,我們便往往有這樣的困惑 到了期末了,這門課也才開始入門了。其實,細細想來,這也是很正常的。就醫學來說,從課堂上學到的東西畢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