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灸學重點總結

2021-12-25 08:33:50 字數 3339 閱讀 5099

針灸總論

腧穴總論

1腧穴的概念和分類

腧穴是人體臟腑經絡之氣輸注於體表的特殊部位。

「腧穴」是對穴位的統稱;「輸穴」是對五輸穴中的第三個穴位的專稱;俞穴,專指特定穴中的背俞穴。

分類:十四經穴、奇穴、阿是穴三類。

1)十四經穴:是指具有固定的名稱和位置,且歸屬於十二經和任脈、督脈的腧穴。主治本經病症的共同作用。(361穴)

2)奇穴:是指既有一定的名稱,又有明確的位置,但尚未歸入或不便歸入十四經系統的腧穴。這類多數對某些病證有特殊的療效。又稱為「經外奇穴」。

3)阿是穴:是指既無固定名稱,亦無固定位置,而是以壓痛點或病變部位或其他反應點等作為針灸施術部位的一類腧穴,又稱「天應穴」、「不定穴」、「壓痛點」等。

2腧穴的**及主治規律。

作用:1)近治作用:是指腧穴具有**其所在部位區域性及鄰近組織、器官病證的作用。這是一切腧穴主治作用所具有的共同特點。

2)遠治作用:是指腧穴具有**其遠隔部位的臟腑、組織病證的作用。十四經穴,尤其是十二經脈中位於四肢肘膝關節以下的經穴,遠治作用尤為突出。

3)特殊作用,是指某些腧穴具有雙向的良性調節作用和相對的特異**作用。例如:天樞穴:腹瀉——止瀉,便秘——通便。

主治規律:1)分經主治規律

手三陰經

手三陽經

足三陽經

足三陰經

任督二脈

2)分部主治規律(略)

3)四肢部經穴以分經主治為主,頭身部經穴以分部主治為主。

3特定穴

1)特定穴的意義:十四經中具有特殊效能和**作用並有特定稱號的腧穴。

2)特定穴的分類和特點:

a、五輸穴:井穴——分布在指或趾末端,為經氣初出。

滎穴——分布於掌指或柘趾關節之前,為經氣開始流動。

輸穴——分布於掌指或柘趾關節之後,為經氣漸盛。

經穴——多位於腕、踝關節以上之前臂、脛部,其經氣盛大流行。

合穴——位於肘膝關節附近,其經氣衝盛且合於臟腑。

b、原穴、絡穴:

臟腑原氣輸注、經過和留止於十二經脈四肢部的腧穴,稱為原穴。十二原穴多分布與腕踝關節的附近。

十五絡穴從經脈分出處各有乙個腧穴,稱為絡穴,又稱「十五絡穴」。十二經脈的絡穴位於四肢肘膝關節以下;任脈絡穴鳩尾位於上腹部;督脈絡穴長強位於尾骶部;脾之大絡大包穴位於胸脅部。

c、郄穴:十二經脈和奇經八脈中的陰蹻、陽蹻、陰維、陽維脈之經氣深聚的部位。郄穴共有16個,除胃經的梁丘之外,都分布於四肢肘膝關節以下。

d、背俞穴、募穴

臟腑之氣輸注於背腰部的腧穴,稱為「背俞穴」共12個背俞穴均位於背腰部足太陽膀胱經第一側線上,大體依臟腑位置的高低而上下排列,並分為冠以臟腑之名。

臟腑之氣匯聚於胸腹部的腧穴,稱為「募穴」,又稱為「腹募穴」,共有12個。募穴位於胸腹部有關經脈上,其位置與相關臟腑所處部位相近。

e、下合穴:六腑之氣下合於下肢足三陽經的腧穴,稱為「下合穴」又稱「六腑下合穴」其中胃、膽、膀胱的下合穴位於本經,大腸、小腸的下合穴同位於胃經,三焦的下合穴位於膀胱經。

d、八會穴:髒、腑、氣、血、筋、脈、骨、髓等精氣聚會的8個腧穴,稱為八會穴。八會穴分散在軀幹和四肢部,其中髒、腑、氣、血、骨之會穴位於軀幹部;筋、脈、髓之會穴位於四肢部。

e、八脈交會穴:十二經脈與奇經八脈相通的8個腧穴,又稱「交經八穴」均位於腕踝關節的上下。

f、交會穴:兩經或數經相交會的腧穴。多分布於頭面、軀幹部。

4腧穴的定位方法

習題a型題

1.腧穴大體上可分為三類,這三類是c ]

a.十二經穴、經外奇穴、阿是穴b十四經穴、經外奇穴、特定穴

c.十四經穴、奇穴、阿是穴d.經穴、絡穴、阿是穴

e.絡穴、郄穴、五輸穴

2.足三陽經腧穴主治病證相同的是a ]

a.神志病 b.胃腸病 c.胸部病 d.咽喉病 e.前陰病

3.足三陰經腧穴主治病證相同的是e ]

a.神志病 b.胃腸病 c.胸部病 d.咽喉病 e.前陰病

4.任督兩脈穴位都可以**d ]

a.熱病 b.頭面病 c.腰背病 d.**病 e.咽喉病

5.現時採用的骨度分寸上以哪本書為基礎e ]

a.《素問》 b.《針灸甲乙經》 c.《千金要方》 d.《難經》 e.《難經》

6.根據骨度分寸法,下列哪項兩者距離不是9寸d ]

a. 兩完骨間 b.天突至歧骨 c.腋前後紋頭至肘橫紋 d.歧骨至臍中 e.兩頭維之間

7.根據骨度分寸法,印堂至大椎為a ]

a.18寸 b.15寸 c.12寸 d.10寸 e.8寸

8根據骨度分寸法,股骨大轉子至膕橫紋為e ]

a.12寸 b.13寸 c.16寸 d.18寸 e.19寸

9.一夫法是指將患者食指、中指、無名指和小指併攏,四指的寬度為3寸,其量取標準應按以下e ]

a.食指遠端指節橫紋 b.中指遠端指節橫紋 c.無名指遠端指節橫紋

d.小指近端指節橫紋 e.以上都不是

10.兩手虎口自然平直交叉取列缺,屬於c ]

a.活動標誌定位法 b.中指同身寸法 c.簡便定位法 d.拇指同身寸法

e.骨度分寸定位法

b型題a.16寸 b.19寸 c.12寸 d.13寸 e.18寸

1.眉間至後髮際正中第7頸椎棘突下e ]

2.肘橫紋至腕橫紋c ]

3.恥骨聯合上緣至股骨內上髁上緣e ]

4.膕橫紋至外踝尖a ]

x型題1.腧穴的主治特點是abe]

a.近治作用 b.遠治作用 c.區域性**作用 d.相對特異**作用

e.特殊作用

2.可主治神志病的經脈有acd]

a.手厥陰、手少陰 b.手三陽經 c.足三陽經 d.任督二脈

e.特殊作用

大綱要求

1、 十二經腧穴的主治概要。

2、 下列常用經穴的定位、主治及刺灸方法。

(1) 手太陰肺經:尺澤、孔最、列缺、太淵、魚際、少商。

(2) 手陽明大腸經:合谷、曲池、肩髃、迎香。

(3) 足陽明胃經:承泣、地倉、頰車、頭維、下關、梁門、天樞、梁丘、犢鼻、足三里、條口、豐隆、內庭、厲兌。

(4) 足太陰脾經:隱白、醫學.全**.太白、公孫、三陰交、陰陵泉、地機、血海、大包。

(5) 手少陰心經:少海、通裡、神門、少府、少衝。

(6) 手太陽小腸經:少澤、後溪、養老、小海、天宗、顴髎、聽宮。

(7) 足太陽膀胱經:睛明、攢竹、天柱、風門、肺俞、心俞、膈俞、肝俞、膽俞、脾俞、胃俞、腎俞、大腸俞、膀胱俞、次髎、委中、志室、秩邊、承山、飛揚、崑崙、申脈、至陰。

(8) 足少陰腎經:湧泉、太溪、照海、復溜。

(9) 手厥陰心包經:曲澤、郄門、間使、內關、大陵、勞宮、中衝。

(10) 手少陽三焦經:關衝、中渚、外關、支溝、肩髎、翳風、絲竹空。

針灸學感想

以上是對經典的乙個膚淺的認識,下面我就 八脈交會穴歌 中的 公孫衝脈胃心胸,內關陰維下總同 談談我自己的看法。內關是手厥陰心包經的絡穴,公孫是足太陰脾經的絡穴。兩穴通於奇經八脈的陰維和衝脈,共同匯合於胃 心 胸,手厥陰絡穴從內關處上行,繫於心包,絡心繫 從經絡循行和感傳現象可知內關和 心 有密切關係...

《針灸學》課程梳理與感悟

6 十二皮部 十二皮部是十二經脈功能活動反映於體表的部位,也是絡脈之氣散布之所在。二 經絡的標本 根結 氣街 四海 經絡與全身各部的聯絡是複雜的,經氣的執行也是多樣的,除了前面所介紹的內容之外,還有標本 根結 氣街 四海等理論。3 經絡的作用和經絡學說的臨床運用 1 作用 聯絡臟腑,溝通氣血 執行氣...

針灸學學習感悟

對於大學知識的學習,和高中確乎頗有不同。在以前,雖說每學期都有新的課程,但科目總還是不變的。而如今,每一學期都是新的幾門課程,這就時常讓自己陷入了探索新的學習方法的困境。於是,我們便往往有這樣的困惑 到了期末了,這門課也才開始入門了。其實,細細想來,這也是很正常的。就醫學來說,從課堂上學到的東西畢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