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廚房生產管理

2021-04-08 21:51:09 字數 6649 閱讀 4920

第一節廚房行政管理和裝置配置

一、廚房行政管理

1.廚房主要崗位分工

(1)中心廚房管理組織形式(大型和特大型)

(2)大型飯店廚房管理組織形式

(3)中型飯店廚房管理組織形式

2.廚房主要工種職責

(1)行政總廚

全面負責各廚房生產管理組織工作:設計選單;安排技術崗位;保持和餐廳、宴會部的聯絡;聽取賓客意見;食品質量;貨源;採購計畫;合理使用原材料,控制成本;創新菜點、技術培訓。

(2)行政副總廚

協助行政總廚:負責各廚房日常管理和技術管理。勞動力安排,檢查生產組織安排,生產流程和質量,保持和餐廳聯絡,聽取意見,改進廚房生產管理。

(3)大廚

負責乙個廚房的日常生產管理和技術管理:分派工作任務,組織生產,及時提出請購計畫和簽發領料單。保證產品質量,掌握本廚房的原材料出料率標準,控制成本消耗。

(4)主廚

在大廚領導下,負責本班組日常管理工作,每天分派工作任務,監督生產任務完成,對廚師做好登記,上報大廚;有問題及時和大廚商量。

(5)後鑊崗

食品原料精加工和日常宴會、酒會、各種風味菜點的烹製。後鑊有多種等級,熟悉本廚房各種熱菜烹製,能指揮和烹製高階宴會和酒會各種菜點,掌握各菜的售價和毛利核算。

(6)砧板崗

各種食品原料細加工。熟悉各種原材料,掌握各種食品原料的出料率,能隨時變換菜式,掌握售價和毛利核算,日常能指揮和配置高階宴會和酒會,負責原材料保管和使用,根據生產需要製成半成品。日常負責原材料細加工,配之菜點,保證爐灶烹製需要,砧板崗在分工不細的中小型飯店往往和後鑊崗合二為一。

砧板崗也負責爐灶製作。

(7)上什崗

負責湯類製作,並負責部分餐飲產品的蒸、燙、炸、燉等製作和高階乾貨入鮑魚、海參等漲發工作。

(8)打荷崗

各種菜式的上粉、穿、卷、包、貼等工作和造型,掌握煎、炸、滾、煨、燜等加工製作和宴會、酒會的小菜、粉面的跟單出菜和菜式造型。

(9)水台崗

粗加工,掌握宰殺技巧和分檔拆卸及生猛原料處理,懂得保養飼養技術。

(10)熟食崗

冷葷廚房各種冷盤製作,蔬菜各種雕刻造型、食雕藝術和冷葷食品的造型和拼盤技術。

(11)燒滷崗

冷葷廚房各種冷菜級宴會、酒會各種食品的燒、烤、滷、浸等烹製工作,形成熟食製品。

(12)蒸籠崗

中餐或西餐各種點心。麵點師

(13)爐灶部門

將配置成的半成品烹製成菜餚,並及時提供給餐廳。

(14)冷菜、凍房部門

負責冷菜的製作和**。西廚凍房不僅負責冷菜製作,還負責色拉、水果盆等生冷食品的製作。

二、生產管理裝置配置

1.熱菜廚房裝置配置

原料加工間:洗滌裝置、案板和刀具、盛器;

切配加工間(與爐灶區相連):案板和刀具、櫥櫃和冰箱、配菜裝置與用具(天平、盛器)、水池;

爐灶間:爐台、燃氣爐灶、火源控制開關、照明裝置、抽油煙排風裝置、上水管道、汙水排放管或溝(西餐:烤爐、烤箱、微波爐、鐵扒煎灶);

洗碗間:洗碗機、洗滌水池、消毒池和消毒櫃、餐具櫃

2.冷葷廚房裝置配置

洗菜間:相當於原料加工間

加工間:(上灶前的加工和烹製完成後的刀工處理)除切配加工間裝置,還有消毒裝置

爐灶間:同熱菜廚房

3.麵點廚房裝置配置

麵點加工區:機器裝置(和麵機、包餃子機)、案板和廚具、存放裝置

爐灶烹製區:蒸鍋、煮鍋、煎鍋

三、生產管理流程安排

重點解決:

1.各道工序要合理分工

2.各工序高度銜接和協調

3.正確處理廚房和餐廳銷售的關係

第二節生產場所的安排與布局

一、生產場所布局的基本要求

1.保證工作流程通暢、連續,避免回流現象

2.廚房各部門盡量安排在同一樓層並力求靠近餐廳

3.兼顧廚房**功能

4.作業點安排緊湊

5.裝置盡可能兼用、套用

6.創造良好的工作條件

7.符合衛生和安全要求

二、生產場所整體布局安排

布局設計者、管理者、生產者、裝置專家研究決定

中小型飯店:綜合性大廚房

大型飯店:若干不同功能的分點廚房

1.廚房面積的確定

(1)以餐廳就餐人數為引數

廚房面積規格

廚房供餐人數

平均每位用餐者所需的廚房面積(平方公尺)

1000.697

2500.48

5000.46

7500.37

1000

0.348

1500

0.309

2000

0.279

(2)以餐廳或餐飲面積作為依據,來確定與它們之間的面積比例。

通常廚房除去輔助間之外,其面積應是餐廳面積的40%~50%

餐飲各部門面積比例表

部門名稱

所佔比例(%)

餐飲總面積

100餐廳 50

客用設施

7.5廚房 21

倉庫 10

清洗 6.5

員工設施

3 辦公室

2 2.餐飲生產場所的區域安排

定義:指根據餐飲生產的特點,合理地安排生產先後順序和生產的空間分布。

一般而言,根據產品和工作流程,生產場所分為三個區域:

(1)原料接收、儲藏及加工區域

此區域應該靠近原料入口,區域中有幹藏庫、冷藏庫、冷凍庫,還有相應的辦公室和適當規模的加工間

(2)烹調作業區域

包括冷菜間、點心間、配菜間、爐灶間、小型冷藏室和周轉庫。

(3)備餐清洗區域

備餐間、餐具清洗間和適當的餐具貯藏間(小型:工作台)

廚房與餐廳平面設計的介面——備餐間

功能:採用餐具的存放及已使用餐具的待洗處;點選單進廚房及成品菜出廚房的登記、檢查區域;隔絕廚房油煙氣、工作噪音的重要手段。

第三節廚房生產的標準化控制

對生產質量、產品成本、製作規格進行數量化,並用於檢查指導生產的全過程。

一、標準量器

指用標準的用量單位來衡量配料。借鑑西餐的標準容器。

1.標準用杯

塑料或玻璃,刻度:1/2杯、1杯、1又1/2杯、2杯。量取需要量較大的原料,如麵粉、糖、水、湯、油等。一杯液體重量為8盎司,相當於240克。

1盎司=28.350克

容量單位換算表

2.餐匙和茶匙

1餐匙相當於1/2盎司。規格:2餐匙和1餐匙。

1茶匙相當於1/2餐匙,1/4盎司。規格:1茶匙、1/2茶匙、1/4茶匙、1/6茶匙、1/12茶匙。

用來量取各種標準配方中的調料,如鹽、糖、胡椒粉等。

二、標準菜譜

目的:質量達標、保持穩定性、控制成本

1.定義:標準菜譜指廚房針對每乙個菜品制定的標準化的製作程式,包括菜餚的名稱、標準份額、菜品的烹製份數、標準的原料搭配及其用量、標準的生產程式以及每份菜的標準成本。

2.標準菜譜包括以下4種標準:

(1)份額標準

某菜譜以一定**銷售給顧客的規定的數量。如200克

作用:減少顧客不滿;防止成本超額

(2)配料量標準

規定生產某菜餚所需的各種主料、配料和調味品的數量,即標準配料量。

(3)烹調程式標準

菜譜的標準烹調方法和操作步驟。需要什麼炊具、工具,原料加工切配方法、加料的數量和次序、溫度和時間、餐具、拼擺方法。

(4)每份菜的成本標準

控制成本的工具,菜品定價的基礎。

3.標準菜譜卡:將標準配料、標準份額、標準生產規程記錄在一張卡片上,註明每份菜的標準成本(如圖)

作用:(1)保證產品質量標準

(2)便於控制菜餚的生產成本

(3)有助於菜餚**的確定

三、標準菜品製作

1 加工標準

數量質量標準,漲透程度

2 配置標準

用料數量、品種標準,營養成分

3 烹調標準

調味品的比例

4 標準菜餚

統一製作程式、器材規格、裝盤形式、用餐程式等

第四節廚房生產折損率的控制

毛料—淨料揀洗、漲發、宰殺、拆卸、加工切配、燒煮

目的:掌握成本、控制成本

一、一料一用原料加工切配折損

原料在加工切配過程中的折損量與毛料量的比例:

折損率=1- 淨料重量 / 毛料重量×100%

例:50kg活雞,經過宰殺、去毛、清內臟後,得淨料重量35kg,折損率為:1-35/50×100%=30%

反覆試驗——標準折損率——計算菜譜中各配料的淨料成本金額

淨料成本=毛料成本/ (1- 標準折損率)

若冬筍的標準折損率為40%,毛料**為3元/kg,則淨料價:

3/ (1-40%)=5/kg

二、一料多用原料加工切配折損

經加工切配後分各個檔次,次級原料——掌握成本

淨料成本=(毛料總價值- 其他檔次價值總和)/淨料重量

通過試驗來確定淨料成本:整塊整切—烹調所需形狀—稱重為了提高淨料成本計算

的精確性,加工切配試驗要多做,從得到的資料中求出平均值,作為標準淨料成本。

三、烹調折損

烹調過程中燒煮和燒烤失重,去除骨、筋、肥肉——**。

烹調折損試驗,記錄在烹調試驗卡上。

烹調折損率=

(烹調前重量-烹調後重量)÷毛料總重量×100%

烹調後切割折損率=

(切割前重量-切割後重量)÷毛料總重量×100%

標準淨料重量=毛料總重量×

(1-標準加工切配折損率-標準烹調折損率-標準烹調後切割折損率)

四、控制折損的作用

1.便於對原料的採購和驗收進行控制

2.控制加工切配的技術和方法

3.控制原料的綜合利用效果

4.計算原料的標準成本便於確定菜餚的**

5.利於菜品創新

五、成本係數

**變化——便於計算,避免重新進行試驗

每kg成本係數=淨料每kg成本÷毛料每kg**

每份菜成本係數=每份菜成本÷毛料每kg**

調整後每kg淨料成本=每kg成本係數×每kg毛料的新**

調整後每份菜淨料成本=每份菜成本係數×每kg毛料的新**

第五節廚房生產質量控制

一、廚房生產的質量

產品或工作的優劣程度:餐飲產品質量、廚房生產工作的質量

二、餐飲產品質量內涵

主要來自兩個方面,即食品菜餚本身的質量和外圍質量:

本身質量指提供給客人的食品應該無毒、無害、衛生營養、芳香可口且易於消化;食品的色、香、味、形俱佳,溫度、質地適口,客人用餐之後能獲得滿足。

外圍質量指產品的服務、銷售態度好,服務工作熱情、及時、周到而有效率,就餐環境要舒適,能滿足客人獵奇、享樂的心理需求,體現其身份和地位。

三、影響廚房工作質量的因素

1.人——素質的培養、技能的提高

2.設施、裝置

3.原材料

4.方法

5.環境——廚房的生產環境

四、質量控制的基本要求

1 制定菜點生產的操作規程和質量標準

2 提高廚房人員的技術水平——多層次、多型別、多途徑培訓

3 建立餐飲產品質量檢查制度——成立質量檢查小組

4 加強生產裝置管理

五、食品的質量標準控制

1 原料質量控制

原料的營養成分和質地優劣:品種、產地、收穫季節、動物行原料的年齡、性別

原料的成熟度:色澤、形狀、質地的軟硬

原料的衛生控制:防止汙染

原料的新鮮度:形狀、色澤、水分和重量、質地、氣味

2 加工烹調的質量控制

程式控制點:

加工、配置、烹調的每套工序的最終點,終點的生產者為質

量控制者。

(1)食品粗細加工控制

粗加工:標準折損率指標

細加工:成形是否合規格數量以銷售**為依據

(2)配份控制

標準配料量,使用計量控制工具經常稱重憑點選單配料

(3)烹調控制

執行標準菜譜操作烹調程式少量多次

出菜檢查員——在成本向餐廳送出前進行檢查

3 成品放置的質量控制

一般大多菜點在剛製作完成時達到質量的最高峰,應做到:

(1)盡量縮短放置時間

盡量縮短服務路線

(2)放置溫度要合適

肉類(烤) 59~64℃(嫩肉不超過59℃)

湯、咖啡機其他液態食品 85~90℃

沙拉及冷盆 4~7℃

冷凍食品(冰淇淋)-13~-9℃

冷菜10℃

熱菜70℃以上

熱飯65℃以上

砂鍋100℃

(3)放置濕度要合適

肉類——顏色變暗蓋好

油炸類——紅外燈乾燥

4 廚房生產過程的衛生控制

(1)加工食品

確保乾淨、安全、無異物

放置於衛生清潔處

避免任何午飯和意想不到的造物掉入

罐頭的使用——先清潔表面,用專用開啟刀

蛋、貝類的去殼

容易腐壞的食品加工要盡量縮短清洗加工時間

大批量加工應逐步分批從冷藏庫取出

加工環境溫度不能過高

(2)配置食品

盛器清潔專用切忌作為生料配菜盤

不能及時烹製的要立即冷藏

配置盡量接近烹調時間

(3)烹調加熱食品

加熱中分殺滅細菌

盛裝是餐具要潔淨

(4)冷菜生產的衛生控制

同生菜製作分開

裝盤後不能上桌的用保鮮紙封閉

剩餘食品及時收藏

第四章生產管理與控制

第一節生產計畫 考點一生產計畫 一 生產計畫 常考點 生產能力核算方法 1.單一品種生產條件下生產能力核算 1 裝置組生產能力的計算 m f.s.p 或m f.s t 即 裝置組的生產能力 單位裝置的有效工作時間 裝置數量 單位裝置單位時間產量定額或裝置組的生產能力 裝置組的裝置台數 單位裝置的有效...

第四章安全生產管理方案

一 安全管理機構 我處將立即組建專案安全管理機構,制定並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由專案經理任主任,主持安全工作。同時由專案副經理擔任常務副主任,負責日常安全文明施工生產。成員由各施工隊負責人組成,安全組織機構見圖。二 安全管理制度 施工人員必須進行崗前培訓和施工安全教育,經考試合格後,才可上崗。實行安全...

第四章績效管理

第一節績效考評指標與標準設計 第一單元績效考評指標體系設計 一 簡答題 1.採用問卷調查法設計績效考評指標體系的具體步驟有哪些?14分 2.簡述績效考評指標體系設計的程式以及績效考評標準的設計原則。12分 二 參 1.採用問卷調查法設計績效考評指標體系的具體步驟有哪些?14分 p326 327 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