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戰略管理名詞解釋彙總

2021-03-28 20:59:54 字數 4915 閱讀 3748

企業戰略管理複習資料整理:

一、名詞解釋

1.戰略——戰略一詞最早是軍事方面的概念。戰略的特徵是發現智謀的綱領。

在軍事術語裡面,指軍事將領指揮軍隊作戰的謀略。在西方,戰略(strategy)這一術語是於西元前約508—507年在雅典產生的。在中國,戰略一詞歷史久遠,「戰」指戰爭,「略」指謀略。

春秋時期孫武的《孫子兵法》被認為是中國最早對戰略進行全域性籌畫的著作。戰略同樣有其生物起源,達爾文提出物競天擇,適者生存,自然競爭是漸進的,而戰略競爭是激進的。在現代「戰略」一詞被引申至政治和經濟領域,其涵義演變為泛指統領性的、全域性性的、左右勝敗的謀略、方案和對策。

戰略具有指導性、全域性性、長遠性、競爭性、系統性、風險性的特點。

2.企業戰略——企業針對環境和自身特點,為謀求競爭優勢和實現長期生存發展目標而對自身經營方向、資源配置等方面進行的總體性謀劃。

3.經營範圍——企業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領域,即產品和市場的範圍。

4.資源配置——企業擁有的資源和技能在時間、專案和業務等方面進行配置的水平和模式。它需要解決企業在投資型配置與戰略型配置之間的平衡。

5.競爭優勢——企業在市場上形成的優於競爭對手的競爭地位,是企業獲得更高利潤率的基礎。

6.協同作用——企業從資源配置到經營範圍的決策中所能尋求到的各種共同努力的結果。它包括投資協同、銷售協同、管理協同。作業協同。研發協同和採購協同六種型別。

7.戰略經營單位——公司根據其經營業務戰略的相似性或者差異性而劃分成的戰略經營實體。

8.企業戰略管理——是在分析企業外部環境和內部條件基礎上,確定企業使命和戰略目標,並為其實現而採取一系列戰略決策、實施和控制活動的動態管理過程。

9.公司級戰略——也即總體戰略。它是企業戰略中的最高層次。

主要回答企業應該在那些領域進行生產經營活動以便使企業長期盈利最大化問題。涉及經營範圍和資源配置等要素。經營領域的不同,反映了各公司對自身優勢與劣勢以及對世界政治與經濟等環境因素所帶來的機會和威脅有不同的評判。

它具體包括成長型戰略、穩定型戰略和收縮型戰略三種,其中,成長型戰略包括一體化戰略和多樣化戰略。

10.經營業務級戰略——也叫經營業務戰略或經營單位戰略,是企業總體戰略的具體化形式,是企業生產經營活動所在行業與市場上所運用的戰略,有助於企業形成競爭優勢,達成經營業務目標。通常企業會在內部劃分若干個戰略經營單位,每個單位分別採取不同的經營戰略。

具體包括競爭戰略和合作戰略,競爭戰略又包括成本領先戰略、差異化戰略和集中戰略。

11.職能級戰略——主要涉及企業內各職能部門,如營銷、財務和生產等,如何更好地為各級戰略服務,從而提高組織效率。

12.全球戰略——對於乙個跨國公司來說,它的全球戰略既要考慮公司級戰略,又要考慮經營級戰略和職能級戰略。同時,也要考慮到獨特戰略。

如與國際化程序相關的出口戰略、合資戰略和獨資戰略;與國際經營哲學相關的本國中心主義戰略、他國中心主義戰略、全球性戰略和區域性戰略。

13.戰略管理者——是企業戰略管理的主體,他們是企業內外環境的分析者、企業戰略的制定者、戰略實施的領導者和組織者、戰略實施過程的監督者和結果的評估者。戰略管理者包括企業幾乎所有人員,如董事會、高層管理者、各事業部經理、職能部門管理者以及專職計畫人員和所有其他員工。

14.企業使命——企業區別於其他組織而存在的原因或目的,它是對企業經營業務、願景和目的、經營哲學與公眾形象等方面的綜合性描述,是戰略決策的總體方向和基礎前提。它主要回答以下問題:

我們的企業是什麼?我們的顧客群是誰?顧客的需要是什麼?

我們用什麼特殊的能力來滿足顧客的需求?如何看待股東、客戶、員工和社會的利益?

15.企業願景——是乙個企業的員工長期共同努力的方向,是一種對企業發展的共同願望和未來成長方向的願景展望,它在一定程度上會反映出企業的戰略意圖。企業願景具有長期性和變化性。

16.企業目的——它是乙個多層次的體系。在試圖實現願景的過程中企業還會有一些相對更具體的前進方向,這些前進方向構成了企業的主要目的。

包括企業的經濟目的、社會目的等多方面。在企業中,生產、增長、獲利是典型的經濟目的。通常討論的股東利益最大化也是企業目的的一種表現。

17.企業經營哲學——是對企業經營活動本質性認識的高度概括,是包括企業的基礎價值觀、企業內共同認可的行為準則及企業共同的信仰等在內的管理哲學。

18.企業形象——是企業內外對企業的整體感覺、印象和認知,是企業狀況的綜合反映,它是人們通過企業的各種標誌而建立起來的對其他的總體印象,是企業精神文化的一種外在表現形式,是社會公眾與企業接觸過程中所感受到的總體印象。它通過企業理念形象、企業行為形象和企業視覺形象三個層次來體現。

19.戰略目標——是對企業戰略經營活動預期取得的主要成果的期望值。戰略目標的設定,同時也是企業宗旨的展開和具體化,是企業宗旨中確認的企業經營目的、社會使命的進一步闡明和界定,也是企業在既定的戰略經營領域展開戰略經營活動所要達到的水平的具體規定。

戰略目標與企業其他目標相比,具有巨集觀性、長期性、相對穩定性、全面性、可分性、可接受性、可檢驗性和可挑戰性。

20.戰略規劃——所謂戰略規劃,就是制定組織的長期目標並將其付諸實施,它是乙個正式的過程和儀式。制定戰略規劃分三個階段,第乙個階段是確定目標,第二階段就是要制定這個規劃,最後,將戰略規劃形成文字,以備評估、審批。

21.企業宗旨——從根本上定義就是企業所從事的事業。它是關於企業存在的目的或對社會發展的某一方面應作出的貢獻的陳述。

企業宗旨不僅陳述了企業未來的任務,而且要闡明為什麼要完成這個任務以及完成任務的行為規範是什麼。企業的宗旨陳述應該包括以下基本內容:企業形成和存在的基本目的;為實現根本目的的應從事的經營活動的範圍;企業在經營活動中的基本行為規則和原則。

22.企業外部環境——對企業外部的政治環境、社會環境、技術環境、經濟環境、自然環境等的總稱,具有唯一性和變化性的特點。從外部環境對企業的影響是否直接來區分又可分為一般環境和具體環境兩大類。

一般環境是指能影響某一特定社會中一切企業的巨集觀環境,對企業的影響比較間接。具體環境是指能更直接地影響某個企業的微觀環境。

23.行業分析——是指根據經濟學原理,綜合應用統計學、計量經濟學等分析工具對行業經濟的執行狀況、產品生產、銷售、消費、技術、行業競爭力、市場競爭格局、行業政策等行業要素進行深入的分析,從而發現行業執行的內在經濟規律,進而進一步**未來行業發展的趨勢。行業分析是介於巨集觀經濟與微觀經濟分析之間的中觀層次的分析,是發現和掌握行業執行規律的必經之路,是行業內企業發展的大腦,對指導行業內企業的經營規劃和發展具有決定性的意義。

24.行業集中度——在乙個行業中,若干最大企業的產出占該行業總產出的百分比。一種典型的度量方法是四企業集中度,即最大的四家企業的產出佔總產出的百分比。

絕對集中度反映乙個行業得壟斷程度。根據貝恩分類法,前4大企業市場份額之和cr4<30或cr8<40為競爭型;否則為寡占型。

25.轉換成本——轉換成本是潛在進入者進入障礙的主要影響因素之一。轉換成本是指購買者變換**者所支付的一次性成本。

其表現形式有重新培訓業務人員;增加新裝置;調整檢測工具等。轉換成本會造成購買者對變換**者進行抵制,新進入者要用大量時間和特殊服務來消除抵制。

26.退出障礙——也稱退出壁壘,是指現有企業在市場前景不好、企業業績不佳時意欲退出該產業(市場),但由於各種因素的阻撓,資源不能順利轉移出去。

27.進入障礙——也稱進入壁壘,是影響市場結構的重要因素,是指產業內既存企業對於潛在進入企業和剛剛進入這個產業的新企業所具有的某種優勢的程度。換言之,是指潛在進入企業和新企業若與既存企業競爭可能遇到的種種不利因素。

進入壁壘具有保護產業內已有企業的作用,也是潛在進入者成為現實進入者時必須首先克服的困難。

28.規模經濟——規模經濟(economics of scale)又稱「規模利益」(scale merit),指在一定科技水平下生產能力的擴大,使長期平均成本下降的趨勢,即長期費用曲線呈下降趨勢。規模指的是生產的批量,具體有兩種情況,一種是生產裝置條件不變,即生產能力不變情況下的生產批量變化,另一種是生產裝置條件即生產能力變化時的生產批量變化。

規模經濟概念中的規模指的是後者,即伴隨著生產能力擴大而出現的生產批量的擴大,而經濟則含有節省、效益、好處的意思。

29.範圍經濟——範圍經濟(economies of scope)指由廠商的範圍而非規模帶來的經濟,也即是當同時生產兩種產品的費用低於分別生產每種產品時,所存在的狀況就被稱為範圍經濟。只要把兩種或更多的產品合併在一起生產比分開來生產的成本要低,就會存在範圍經濟。

1、指由於乙個地區集中了某項產業所需的人力、相關服務業、原材料和半成品供給、銷售等環節**者,從而使這一地區在繼續發展這一產業中擁有比其他地區更大的優勢。2、指企業通過擴大經營範圍,增加產品種類,生產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產品而引起的單位成本的降低。

30.學習經驗曲線——也稱經驗學習曲線,表示了經驗與效率之間的關係。當個體或組織在一項任務中習得更多的經驗,他們會變得效率更高。

31.戰略群體——也稱戰略集團,是指乙個產業內執行同樣或類似戰略並具有類似戰略特徵的一組企業。

32.企業資源——是指企業經營活動所需的各種有形的和無心的投入,包括有形資源、無形資源和人力資源等。

33.企業能力——企業對各項資源進行有效組合以實現某種生產經營目的和效益的才能或本領導。其中,能力是指企業分配資源的效率,這些資源被有目的地整合在一起,以達到一種預想的最終狀態。

34.職能分析法fja——就是從工作活動單元職能作用的角度,對工作進行分析的一種方法。在這種方法中,分析者把工作行為單元劃分為三類:

(1)對人員作用;(2)對實物作用;(3)對資料(資訊)的作用。然後每一類的功能作用又按由低到高的水平劃分為若干層次,最後對所分析崗位的工作功能,作出具體的評判。用以分析非管理性工作最常使用的一種方法,它既適用於對簡單工作的分析,也適用於對複雜性工作的分析。

這種方法的關鍵之處在於其系統性,從而為培訓專案的設計提供充分的資源依據。

35.價值鏈——哈佛大學商學院教授麥可·波特於2023年提出的概念,波特認為,「每乙個企業都是在設計、生產、銷售、傳送和輔助其產品的過程中進行種種活動的集合體。所有這些活動可以用乙個價值鏈來表明。

」企業的價值創造是通過一系列活動構成的,這些活動可分為基本活動和輔助活動兩類,基本活動包括內部後勤、生產作業、外部後勤、市場和銷售、服務等;而輔助活動則包括採購、技術開發、人力資源管理和企業基礎設施等。這些互不相同但又相互關聯的生產經營活動,構成了乙個創造價值的動態過程,即價值鏈。

企業戰略管理名詞解釋 2

簡述題1 簡述戰略管理的特點。p12 答 第一,戰略管理具有全域性性。第二,戰略管理的主體是企業的高層管理人員。第三,戰略管理涉及企業大量資源的配置問題。第四,戰略管理從時間上來說具有長遠性。第五,戰略管理實質上是使企業的資源和經營活動與其外部環境匹配協調,即尋求戰略匹配性。第六,戰略管理也是以企業...

企業戰略管理 重點名詞解釋

1.企業戰略管理 是企業長期表現的一系列重大管理決策和行動,包括戰略的制定 實施 評價和控制,是企業制定長期戰略和貫徹這種戰略的活動。是企業在處理自身與環境關係中實現其宗旨的管理過程。2.進入壁壘 起到阻止行業外企業進入的因素 3.退出壁壘 企業進入乙個行業時未來可能遭受的風險 4.核心競爭力 是能...

戰略管理名詞解釋

名詞解釋 戰略管理企業確定其使命,根據組織外部環境和內部條件設定企業的戰略目標,為保證目標的正確落實和實現進行謀劃,並依靠企業內部能力將這種謀劃和決策付諸實施,以及在實施過程中進行控制的動態管理過程。戰略管理系統是指企業按照管理過程的要求設立的戰略管理組織 機構和制度的總稱。企業戰略管理者是企業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