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屬的化學性質觀課有感

2021-03-25 10:30:14 字數 800 閱讀 4819

司恩領收看杜老師的《金屬的化學性質—專題複習》這節課,很受啟發,自己真真切切感受到了杜老師在新課改形式下的新方法和新思路,通過學習自己找到了需要學習和改進的方向,明確了自己教學中不足之處。值得學習的地方:

1. 重視教學情境的創設

本節課從開發非智力因素入手,運用直觀、形象、生動的**創造情景,先讓學習氣氛輕鬆起來,使學生感受到接下來一定會是乙個快樂的化學之旅,讓學生感到學習是一種樂趣和享受,能主動地、積極地學習,培養了學生科學的學習態度,使其真切地體驗到**學習的樂趣,從而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2. 建立活力課堂

本節課老師把 「建立快樂課堂、建立活力課堂」理念溶進整節課中。巧妙設計每乙個教學環節,使整個課堂精彩紛呈。擬人化的故事講述,使金屬與氧氣、與酸及與鹽溶液的反應平添了幾分趣味,更與教學內容緊密相扣,使學生自然而然記牢金屬的三點化學性質。

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整堂課自然流暢,課堂氛圍愉快和詣,學生學習熱情高漲,教學效果非常明顯。

3.重視學生能力的培養

教學過程中老師能利用多種渠道幫助學生解決問題,在教學設計上把**知識的自主性留給學生,為學生提供主動探索的空間,使學生在知識的形成和發展過程中,養成科學的態度,獲得科學的方法。在本節課的最後,和學生一起走進生活,現場鑑定 「金戒指」的真假,激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引導學生把所學的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

這次觀課 ,使我意識到自己還有很多學習的地方,結合課堂教學的具體內容,採用直接講解、間接滲透、學生相互交流等方式,活動的內容和形式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和生活經驗;接近現實生活的實際情況,在實踐活動中提高他們動手的能力。注重培養學生積極的學習態度、濃厚的學習興趣和良好的學習習慣。

金屬的化學性質

學情與教材分析 本節教材從學生熟悉的日常生活中常見材料 金屬材料的應用入手,引出金屬的物理性質,進一步通過實驗驗證金屬的化學性質,最後歸納出置換反應的概念,層層深入,符合學生從感性認識上公升到理論知識的認知規律。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 認識生活中常見金屬的一般物理性質,2 通過實驗 金屬的化學性質...

金屬的化學性質

教學目標 1 了解金屬和非金屬的反應,探索金屬的性質和金屬的原子結構的關係。2 初步學會從實驗的角度探索和認識物質的化學性質的本領。3 通過演示 實驗,學會觀察 記錄實驗現象,以及從分析現象中得出結論。教學重點 鈉在不同條件下與氧氣的反應及其產物的比較分析。教學難點 鋁為何可以在空氣中穩定存在。教學...

金屬的化學性質

一 創設情境,匯入新課 在現代考古中,發現從地下出土的文物裡金銀器具總是比鐵器儲存得完整 完好,而且年代比鐵器早。你知道為什麼嗎?二 實驗 探索新知 1 結合學案回顧鎂 鐵 銅與氧氣反應的現象和化學方程式,完成學案中的 本環節目的是引導學生從反應的難易和劇烈程度上討論比較三種金屬活潑性的差異,同時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