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物質方法學

2021-03-12 21:05:11 字數 4894 閱讀 2356

● 主要內容

1、有關物質檢查方法建立的研發思路

2、有關物質方法的建立和方法學驗證

2.1、原料藥和製劑的相關理化性質

2.2、有關物質分析方法的選擇

2.3、有關物質分析方法的驗證

2.4、有關物質雜質的定量方法

3、有關物質雜質的分析

4、有關物質雜質限度的制訂

有關物質檢查方法建立的研發思路

● 研發思路:有關物質檢測方法的建立重點是測定方法的先進性、準確性、可行性。

● ⑴首先有關物質的方法選擇,對於仿製藥有ep、bp、usp等質量標準的藥品,首選以上的色譜條件進行篩選,尤其關注的離子對試劑的使用。

● ⑵選用不同色譜條件進行對比研究,如果方法一是等度測定的,方法二最好選用梯度色譜條件,比較兩種方法測定結果的雜質個數及雜質含量等。確證有關物質測定方法的準確性。

● ⑶對所篩選的方法進行系統的方法學研究,比較不同檢測方法的優劣,選擇較好的色譜條件作為本品有關物質檢查的測定方法。

● ⑷對於仿製藥同時要將自製樣品與市售原研樣品進行全面的質量比較,分析其雜質的種類和含量,確保自製樣品與市售原研樣品的雜質在同一水平。

● 原料藥和製劑的相關理化性質

● 在建立有關物質檢查方法前,需首先了解原料藥和製劑的相關理化性質。

● ⑴對於原料藥,了解原料藥的基本性質和結構特點。了解原料藥合成工藝過程中的起始原料、副產物、副產物產生的雜質、中間產物或可能產生的降解產物等。結合相關已知的雜質來確定有關物質檢測的條件。

● ⑵對於製劑,可能影響藥物有關物質的重要因素有輔料、劑型、儲存條件等,主要了解輔料對有關物質檢測的干擾情況,不同劑型在不同存貯條件下可能產生的雜質等。對於複方製劑,同時要考慮到複方中原料的相互作用可能產生的雜質等。

● 有關物質分析方法的選擇

● 有機雜質的檢測方法包括化學法、光譜法、色譜法等,因藥物結構及降解產物的不同採用不同的檢測方法。通過合適的分析技術將不同結構的雜質進行分離、檢測,從而達到對雜質的有效控制。目前普遍採用的雜質檢測方法主要有:

● ⑴高效液相色譜法(hplc) 目前採用的分析方法主要以高效液相色譜法為主,為常用的分析方法。選擇不同的色譜柱對雜質進行有效的分離。

● ⑵薄層色譜法(tlc) 是色譜法中的一種,是快速分離和定性分析少量物質的一種很重要的實驗技術,但準確性較低。

● ⑶氣相色譜法(gc) 氣相色譜法主要是用於能氣化的物質的檢測和分離。一般用於有機殘留溶劑的檢測和分離。也可用於一些能揮發的雜質的檢測。

● ⑷毛細管電泳法(ce) 毛細管電泳法是以彈性石英毛細管為分離通道,以高壓直流電場為驅動力,依據樣品中各組分的淌度和(或)分配行為的差異而實現各組分分離的一種分析方法。其應用比較廣泛,但該方法測定精密度不高,專屬性不穩定,且ce儀器**較高。

● 由於各種分析方法均具有一定的侷限性,因此在進行雜質分析時,應注意不同原理的分析方法間的相互補充與驗證,如hplc與tlc及hplc與ce的互相補充,反相hplc系統與正相hplc系統的相互補充,hplc不同檢測器檢測結果的相互補充等。

● 有關物質分析方法的驗證

● ①檢測波長的選擇

● 有關物質檢測波長是結合主成分與雜質的最大吸收波長進行選擇。

● 測定方法:分別稱取待測供試品、對照品、空白輔料、市售對照樣品適量,用流動相溶解並稀釋到一定濃度,配製成對照品溶液、供試品溶液以及空白輔料溶液,分別於採用hplc法測定,採用dad檢測器進行,確定待測物質中各雜質的最大吸收波長、主峰的最大吸收波長以及空白輔料的干擾情況等,有雜質對照品的同時進行掃瞄,或hplc進行測定。必要時可將供試品溶液適當破壞後測定各降解產物的最大吸收波長。

● 判斷結果:根據測定結果確定有關物質測定的檢測波長。

● 有關物質分析方法的驗證

● ②專屬性試驗

● 專屬性係指在其它成分可能共存的情況下,採用的方法能準確測定出被測雜質的特性

● ⑴對於原料藥,可根據其合成工藝,採用各步反應的中間體(尤其是後幾步反應的中間體)、立體異構體、粗品、重結晶母液等作為測試品進行系統適用性研究,考察產品中各雜質峰及主成分峰相互間的分離度是否符合要求,從而驗證分析方法對工藝雜質的分離能力。

● ⑵根據藥物的化學結構特點、製劑的處方與工藝、儲存條件等選用合適的酸、鹼、光、熱、溼、氧化反應等加速破壞性試驗來驗證分析方法的專屬性。

● ⑶強制降解試驗在試驗過程中,應注意破壞性試驗要適度,應著重考察敏感條件。如在一定條件下穩定,則無必要再提高條件的劇烈程度進行重複試驗。破壞試驗的程度暫無統一要求,一般以強力破壞後主成分的含量仍佔絕大部分為宜。

要達到這種破壞程度,需要在研究過程中進行摸索,先通過初步試驗了解樣品對光、熱、溼、酸、鹼、氧化條件的基本穩定情況,然後進一步調整破壞性試驗條件(如光照強度、酸鹼濃度、破壞的時間、溫度等),以得到能充分反映降解產物與主成分分離的結果和圖譜。

● 有關物質分析方法的驗證

● ③檢測限與定量限

● 檢測限係指試樣中的被分析物能夠被檢測到的最低量,是反映分析方法靈敏度的乙個重要指標;最低檢測限不得大於該雜質的報告限度,以保證檢出需控制的雜質。

● 測定方法:取待測物質對照品適量,加流動相配製成一點濃度的對照品溶液,按倍倍稀釋法,以訊雜比為3:1時相應的濃度或注入儀器的量確定檢測限。

同時將訊雜比為3:1的樣品溶液進樣6針,以峰面積計算相對標準偏差。

● 判斷結果:最小檢測限濃度下樣品峰面積的相對標準偏差應≤20%,以最小檢測限來確定供試品溶液配製的濃度作為依據。

● 定量限是指被測雜質能夠被定量測定的最低量。定量限體現了分析方法是否具備靈敏的定量檢測能力。雜質定量試驗,需考察方法的定量限,以保證含量很少的雜質能夠被準確測出。

● 測定方法:取待測物質對照品適量,加流動相配製成一點濃度的對照品溶液,按倍倍稀釋法,以訊雜比為10:1時相應的濃度或注入儀器的量確定檢測限。

同時將訊雜比為10:1的樣品溶液進樣6針,以峰面積計算相對標準偏差。

● 判斷結果:定量限濃度下樣品峰面積的相對標準偏差應≤10%。

● 有關物質分析方法的驗證

● ④系統適應性系統適應性試驗主要是考察主成分與雜質的分離情況以及主峰引數資訊,如理論塔板數、拖尾因子、分離度等,均應符合測定要求。

● ⑤精密度試驗精密度試驗包括:重複性試驗、中間精密度試驗等。

● ⑥溶液穩定性試驗考察樣品在配製溶劑中的雜質與主峰的穩定性,取一定濃度的樣品溶液,分別於不同時間取樣測定雜質與主峰的峰面積,以相對標準偏差來表示不同時間測定結果的穩定性。判斷結果:結果rsd,%≤2.

0%,在測定時間內的樣品溶液穩定性良好。

● ⑦耐用性試驗耐用性試驗是指測定條件發生小的變動時,測定結果不受影響的承受程度。一般系統變化條件:分別考察流動相比例變化±5%、流動相ph值變化±0.

2、柱溫變化±5℃、檢測波長變化±5nm、流速相對值變化±20%以及採用三根不同批號的色譜柱進行測定時,儀器色譜行為的變化,每個條件下各測試兩次。可接受的標準為:各雜質峰的拖尾因子不得大於2.

0,雜質峰與其他成分峰必須達到基線分離;各條件下的雜質含量資料(n=6)的相對標準差應不大於2.0%,雜質含量的絕對值在±0.1%以內。

特殊樣品如果色譜條件變化比較敏感的,可適當降低變化範圍。

● 耐用性試驗部分還包括樣品萃取(提取)穩健性:可理解為提取方法的重複性良好。即提取方法的確定驗證試驗。

● 有關物質雜質的定量方法

● 有關物質雜質的定量方法根據雜質與主成分的最大吸收波長及校正因子來確定。若雜質與主峰的吸收波長基本一致,則一般採用自身對照法或峰面積歸一化法;若雜質與主峰的吸收波長差異範圍較小,校正因子在0.9~1.

1之間,則可採用不加校正因子的主成分自身對照法;超出該範圍,校正因子在0.2~5.0範圍以內時,採用主成分自身對照法的定量方式,須用校正因子進行校正;若雜質與主峰的吸收波長相差較大,校正因子在0.

2~5.0範圍以外時,不能通過校正因子校正,則要採用外標法進行測定。

● ①外標法(雜質對照品法)

● 外標法定量比較準確,採用外標法進行測定時,應進行相應的方法學研究。

● a 檢測波長的選擇檢測波長的選擇測定方法參照紫外-可見分光光度法(中國藥典2010版二部附錄ⅳa)進行測定,或採用hplc法,dad檢測器進行測定。同時考察輔料干擾等。

● b 標準曲線線性關係應在設計的測定範圍內測定。可用一貯備液經精密稀釋,或分別精密稱樣,製備一系列被測物質濃度系列進行測定,至少製備5個濃度。以測得的響應訊號作為被測物濃度的函式作圖,觀察是否呈線性,用最小二乘法進行線性回歸。

● 有關物質雜質的定量方法

● c 精密度試驗儀器精密度試驗主要是考察測定方法在所用的試驗儀器測定結果的偏差,精密度一般用偏差、標準偏差或相對標準偏差表示。

● 測定方法:取一定濃度的雜質對照品溶液,連續測定次數至少6次,以峰面積的測定結果計算相對標準偏差,考察儀器測定的。

● d重複性試驗重複性係指在同樣的操作條件下,在較短時間間隔內,由同一分析人員測定所得結果的精密度。重複性測定可在規定範圍內,至少用9次測定結果進行評價,如製備3個不同濃度的試樣,各測定3次,或100%的濃度水平,用至少測定6次的結果進行評價。常用的測定方法時採用100%的濃度,測定6次,計算測定結果的相對標準偏差。

● 測定方法:按含量測定的方法,分別平行稱取6份樣品,按外標法測定雜質的含量,以雜質含量測定結果計算相對標準偏差。

● e 中間精密度中間精密度係指在同一實驗室,由於實驗室內部條件改變,如時間、分析人員、儀器裝置、測定結果的精密度。驗證設計方案中的變動因素一般為日期、分析人員、裝置。考察在不同因素變動的條件下,測定結果的標準偏差。

● 有關物質雜質的定量方法

● 測定方法:按含量測定的方法,分別由不同的人員、時間、不同儀器按外標法測定樣品雜質的含量,以雜質含量測定結果計算相對標準偏差。

● f **率試驗**率試驗來驗證測定方法的準確度。試驗設計需考慮在規定範圍內,製備3個不同濃度的試樣,各測定3次,即測定9次,報告已知加入量的**率(%)或測定結果平均值與真實值之差及其可信限。並考察不同濃度下測定結果的相對標準偏差。

● 測定方法:按含量測定的方法,按加樣**率測定方法,在已知雜質含量的樣品中加入不同濃度的雜質對照品,按外標法分別測定不同濃度樣品中的測的量,計算測的量比加入量的百分含量(即**率),以不同濃度下的**率計算相對標準偏差。

有關物質方法學

主要內容 1 有關物質檢查方法建立的研發思路 2 有關物質方法的建立和方法學驗證 2.1 原料藥和製劑的相關理化性質 2.2 有關物質分析方法的選擇 2.3 有關物質分析方法的驗證 2.4 有關物質雜質的定量方法 3 有關物質雜質的分析 4 有關物質雜質限度的制訂 有關物質檢查方法建立的研發思路 研...

有關物質方法建立與驗證

以下內容適用於有較強的紫外吸收 用常規反相色譜法可良好分離的被測物的純度檢查。以常用的c18和c8柱為例。1 溶解度考察 考察被測物在水 甲醇 乙腈 冰醋酸 乙酸乙酯 二氯甲烷 正己烷等幾種常用溶劑中的溶解度,判斷被測物極性強弱。2 紫外光譜繪製 考察被測物在水 甲醇 乙腈等常用溶劑中的紫外吸收情況...

有關物質分析方法驗證的可接受標準簡介

摘要 本文介紹了在對有關物質檢查所用的分析方法進行方法學驗證時,各項指標的可接受標準,以利於判斷該分析方法的可行性。關鍵詞 有關物質檢查分析方法驗證可接收標準 藥品中的有關物質泛指在藥品的生產與儲存過程中產生的工藝雜質或降解產物。由於這些有關物質的存在會影響到藥品的純度,進而可能會產生毒 所以有關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