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少年發展狀況統計資料分析報告

2021-03-04 09:59:51 字數 5172 閱讀 9428

【摘要題】青少年社會調查

【正文】

中國擁有世界上最為龐大的青少年人口群體。統計表明,2023年中國14~35歲人口有4.65億,佔總人口的36.

25%。對於任何社會來說,青少年都是民族的未來與希望。中國社會正處於改革開放的時代,現在的青少年是變革的弄潮兒、受益者和風險承擔者,他們正在經歷著我國社會經濟等方面的重大變革,發展變化的速度很快。

客觀、準確地了解和掌握青少年的現狀,才能從實際出發,制定有效的政策,從而正確引導青少年,把青少年一代培養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新人。本報告主要是依據統計資料對近年來中國青少年發展狀況進行分析,所採用的資料均為撰寫本報告時(截至2023年7月31日)中國青少年發展狀況指標體系中各項指標所能獲得的最新資料。在本報告中青少年採用14~29歲和14~35歲兩種年齡統計口徑。

一、青少年人口狀況指標

1.青少年人口總數及比重

2023年人口變動抽樣調查資料顯示,全國14~29歲青少年共有311,217,923人,佔總人口的24.25%。其中男性158,338,086人,女性152,879,837人,分別佔總人口的12.

34%和11.91%,性別比為103.57。

14~35歲青少年共有465,259,674人,佔總人口的36.25%。其中男性235,453,157人,女性229,806,517人,分別佔總人口的18.

34%和17.90%,性別比為102.46。

2.青少年人口性別年齡構成

分性別年齡結構反映的是男女不同性別人口的年齡分布情況。2023年中國青少年分性別人口的年齡分布基本一致,無論是男性還是女性,在其總人口中都是30~35歲人口所佔比例最高,其次是14~20歲人口。人口年齡結構在20~30歲之間出現凹陷,除了自然的人口變動規律(如受人口慣性發展的影響)以外,與該年齡人群的漏報也有較大關係。

因為這一年齡段人群處於流動活躍時期,而流動人口的漏報是統計中很難避免的。同時,我**人也主要集中在這個年齡段,而軍人人數是不在統計資料中反映的,這也加大了凹陷的程度。

3.青少年人口分布狀況

人口的分布狀況主要由地區構成和城鄉構成兩項指標來衡量。2023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時,14~29歲的青少年人口廣東省為最多,達2900萬人,**最少,僅為82萬人。各省市青少年佔總人口的比重集中在24.

01~34.03%區間範圍內,廣東省比重最高,達34.03%,最低的為江蘇省,佔24.

01%。14~35歲的青少年人口數分布與14~29歲的青少年人口數分布接近,比重略有差異。各省之間青少年人口差異與各省總人口和它們過去的生育率、死亡率、遷移率的變化都有密切關係。

2023年14~29歲青少年人口31,122萬人,居住在城市的有7817萬人,佔青少年人口的25.12%,居住在鎮的有4718萬人,佔15.16%,居住在鄉的有18,587萬人,佔59.

72%。14~29歲青少年人口城鎮化水平40.28%略低於我國40.

53%的城鎮化水平。14~35歲青少年人口46,526萬人,居住在城市的有12,165萬人,佔青少年人口的26.15%,居住在鎮的有7234萬人,佔15.

55%,居住在鄉的有27,127萬人,佔58.31%。14~35歲青少年人口城鎮化水平41.

69%又略高於全國平均水平。

4.青少年人口的遷移

2023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時,我國遷移人口有12,466,250人,其中14~29歲6,749,193人,佔遷移總人口的54.14%,14~35歲8,396,246人,佔遷移總人口的67.35%。

遷移原因以務工經商、學習培訓、婚姻遷入為主,佔遷移總人口的七成之多。從全國遷移情況來看,學習培訓、分配錄用、婚姻遷入、務工經商主要是以青年人口為主,均佔80%以上。

5.青少年人口的受教育狀況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受教育程度普遍提高,14~29歲青少年人口有98.33%受過小學以上教育,14~35歲青少年人口比例略低一點(97.14%),但仍以初中教育程度為主,分別佔55.

13%和50.34%。這與青少年正處於學習求知年齡不無關係。

從全國總人口受教育情況來看,青少年人口受教育程度明顯好於其他年齡人口,初中以上各級文化程度人口中,14~29歲人口基本佔40%左右,14~35歲人口基本佔60%左右。

6.青年人口的婚姻狀況

青年人正處於組建家庭時期,15~29歲青年未婚人口佔64.03%,有配偶佔35.53%,隨著年齡的增長,有配偶的比例逐漸增大,15~35歲青年未婚人口佔43.

36%,有配偶佔55.02%。青年人口婚姻關係比較穩定,無論是在15~29歲青年人口中還是在15~35歲青年人口中,喪偶、離婚和再婚有配偶的比例都非常低,分別為0.

7%和1.62%。

7.青年人口生育狀況

青年人口不同於老年人口和少年兒童人口,隨著其生理和心理的發育成熟,開始組建家庭哺育後代。從生育的年齡分布來看,青年正處於生育高峰期。根據2023年全國人口變動抽樣調查資料計算,全國一般生育率為38.

01‰,總和生育率為1.4‰,29歲組累計生育率為1164.79‰,35歲組累計生育率為1375.

93‰。

8.青少年人口死亡狀況

青少年人口處於風華正茂、生命力旺盛、死亡率水平最低時期。青年人口死亡率隨著年齡的增長略有增長,但增長幅度不大,基本在0.28~1.

38‰的小區間範圍內波動增長。根據2023年全國人口變動抽樣調查資料計算,全國死亡率水平為6.05‰,青少年人口死亡率遠遠低於全國平均水平,14~29歲的死亡率僅為0.

85‰,14~35歲的死亡率為0.95‰。

9.青年人口的民族狀況

我國是乙個多民族國家,在960萬平方公里土地上居住著56個民族,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青少年人口。2023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時,漢族仍是我國的主體民族,14~29歲青少年人口中有90.58%為漢族,9.

42%為少數民族;14~35歲青少年人口中漢族比例略高,為91.09%,少數民族佔8.91%。

少數民族中壯族、滿族、回族、維吾爾族、苗族、彝族、土家族、蒙古族、藏族人數最多,人口比例均佔0.5%以上。

二、 青少年受教育狀況指標

1.教育事業基本情況

2023年我國有普通高等學校1552所;普通中等學校89398所,其中普通中等專業學校3065所,普通中學79490所(高中15779所,初中63711所),職業中學6843所。普通高等學校專任教師72.5萬人;普通中等學校專任教師502.

5萬人,其中普通中等專業學校專任教師19.9萬人,普通中學專任教師453.7萬人(高中專任教師107.

1萬人,初中專任教師346.7萬人),職業中學專任教師28.9萬人。

從招生情況來看,2023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382.2萬人;普通中等學校招生3353.4萬人,其中普通中等專業學校招生183.

9萬人,普通中學招生2947.4萬人(高中招生752.1萬人,初中招生2195.

3萬人),職業中學招生222.1萬人。

從在校學生數來看,2023年普通高等學校在校學生1108.6萬人;普通中等學校在校學生9613.8萬人,其中普通中等專業學校在校學生502.

4萬人,普通中學在校學生8583.2萬人(高中在校學生1964.8萬人,初中在校學生6618.

4萬人),職業中學在校學生528.2萬人。

從畢業生數來看,2023年普通高等學校畢業187.7萬人;普通中等學校畢業2737.7萬人,其中普通中等專業學校畢業148.

4萬人,普通中學畢業2453.7萬人(高中畢業458.1萬人,初中畢業1995.

6萬人),職業中學畢業135.5萬人。

2.各級各類學校數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教育事業也獲得了長足的發展。從2023年到2023年,我國普通高等學校數增加了近一半,由2023年的1075所增加到2023年的1552所,平均每年增加37所普通高等學校。近十幾年間,在普通高等學校規模增加的同時,普通中等學校的規模卻在不斷縮減,已由2023年的100777所減至2023年的89398所,共減少11379所普通中等學校,其中主要是初中學校數的減少造成普通中等學校大規模的減少,初中在2023年到2023年十四年間減少了8242所,佔所減少的普通中等學校的72.

4%。3.各級各類學校教職工數

與各級各類學校規模變化不同的是教職工人數的總體增加。2023年到2023年,普通高等學校教職工由100.6萬人增加到145.

3萬人,增加了44.7萬人,增長了近一半。普通中等學校規模雖縮減了,但教職工人數仍增加了,由2023年482.

6萬人增加到2023年624.4萬人,增加了141.8萬人,增長了29.

4%。值得關注的是,普通中等學校教職工人數的增加主要是以普通中學教職工增加為主,而社會所需的中等專業學校(包括中等技術學校和中等師範學校)教職工人數卻是在減少。

4.各級各類學校專任教師數

各級各類學校教職工數的變化主要是專任教師數的變化導致的。2023年到2023年,普通高等學校專任教師由39.5萬人增加到72.

5萬人,增加了33萬人,增長了近一倍。普通中等學校專任教師也由2023年的349.2萬人增加到2023年的502.

5萬人,增加了153.3萬人,增長了43.9%。

同樣的,普通中等學校專任教師人數的增加主要是以普通中學專任教師增加為主,而社會所需的中等專業學校(包括中等技術學校和中等師範學校)專任教師人數卻是在減少。

5.各級各類學校在校學生數

自從2023年擴招以來,我國無論是普通高等學校,還是普通中等學校在校學生人數都有了顯著增長。2023年到2023年,普通高等學校在校學生由556.1萬人增加到1108.

6萬人,增加了552.5萬人,增長了近一倍。普通中等學校在校學生增長幅度雖不如普通高等學校,但也由2023年的8518.

5萬人增加到2023年的9613.8萬人,增加了1095.3萬人,增長了12.

9%。值得關注的是,在各級各類在校學生普遍增加的情況下,中等師範學校在校學生非但沒有增加反而減少了,2023年到2023年間,減少了16.9萬在校生,2023年在校生數僅為2023年在校生數的78%。

6.各級各類學校招生數

2023年以來,普通高等學校和高中的招生規模都有了很顯著的擴大,分別由2023年的220.6萬人和472.7萬人擴大到2023年的382.

2萬人和752.1萬人,幾乎都翻了一倍。初中和中等師範學校的招生規模卻在縮減,尤其是初中,由2023年2263.

3萬人縮減到2023年2195.3萬人,縮減了3%的招生規模。

7.各級各類學校畢業生數

近幾年來,普通高等學校和普通中學的畢業生都有所增加,分別由2023年的95萬人和1908.6萬人增加到2023年的187.7萬人和2453.

7萬人,普通高等學校的畢業生幾乎翻了一倍;而中等專業學校和職業中學畢業生有所減少,分別由2023年的150.7萬人和176.3萬人減至2023年148.

4萬人和135.5萬人。

中國GDP統計資料之謎

gdp至上惹的禍 除了重複計算和 差異的因素之外,地方 所謂的 gdp至上主義 是造成資料偏差的又一重要原因。陝西省統計局原 計師楊永善對新華社記者說,地方gdp加總數與全國核算數有些出入本是正常的,但地方資料長期單向偏高較多的狀況就不正常了。楊永善說,國家統計局的許多資料自己收集 統計,比較準確。...

第25次中國網際網路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

cnnic發布 第25次中國網際網路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 會議現場 我國網民規模達3.84億手機網民增長1.2億 2010年1月15日,中國網際網路絡資訊中心 cnnic 在京發布了 第25次中國網際網路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 以下簡稱 報告 報告 資料顯示,截至2009年12月,我國網民規模已達3.84...

6中國網際網路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

2006年7月 中國網際網路絡資訊中心 中國網際網路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 2006 7 中國網際網路絡資訊中心 cnnic 中國網民人數 網民分布 上網計算機數 資訊流量分布 網域名稱註冊等方面情況的統計資訊,對國家和企業動態掌握網際網路絡在中國的發展情況,提供決策依據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199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