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歌比較鑑賞

2021-03-04 09:59:51 字數 4951 閱讀 9571

複習目標:1.了解高考詩歌整體閱讀、比較鑑賞題的考查內容及題型。

2.學習答題思路,掌握詩歌思想情感、表達技巧比較鑑賞的方法。

3、學會規範答題。

複習重點:1、學習答題思路,掌握詩歌思想情感、表達技巧比較鑑賞的方法。

2、學會規範答題。

課時安排: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體閱讀整體鑑賞是著眼於詩的全域性,區域性的鑑賞為整體鑑賞服務。

【答題格式】分點區域性鑑賞+總結賞析。

【典型例題】

1.閱讀下面這首宋詩,然後回答問題。

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其二) 陸游

三萬里河東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遺民淚盡胡塵裡,南望王師又一年。 這首詩豐富的感情蘊涵在景物與人物活動的描寫之中。

結合全詩,對此作簡要分析。

答這首詩前兩句用誇張手法寫祖國山河的雄闊壯麗,飽含熱愛之情,並為進一步抒情作了鋪墊;第三句「淚盡」二字將亡國之恨宣洩無遺;第四句乙個「望」字寫出遺民對南宋軍隊收復失地的企盼,乙個「又」字則曲折地表達出對苟且偷安的南宋朝廷遲遲沒有收復失地的失望與埋怨。

(考查鑑賞和理解古典詩歌的能力, 能力層級為d級。其實此題的題幹已經告訴考生答題的方向與方法:首先,考生要回答作者在詩中的景物描寫與人物活動描寫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其次考生要注意「結合全詩」四字,這要求考生對詩的每一句所蘊含的情感都進行賞析。

)2.閱讀下面這首詩,然後回答問題。

初入淮河四絕句(三) 楊萬里

兩岸舟船各背馳,波痕交涉亦難為。只餘鷗鷺無拘管,北去南來自在飛。

【注】淳熙十六年十二月,金人派遣使者來南宋賀歲,楊萬里奉命送金使北返途中,來到原為北宋腹地,現已成為宋、金國界的淮河時,感慨萬端,作詩以抒懷。 請從「虛實」關係的角度賞析這首詩。

答【答案講評】前兩句實寫淮河兩岸舟船背馳、波痕接觸也難以做到,虛寫作者對國家南北分離的痛苦與無奈;後兩句實寫鷗鷺可以南北自由飛翔,虛寫作者對國家統

一、人民自由往來的強烈願望。

[前兩句實寫船隻各自背道而馳,水波相碰也難成功的情景,暗地裡表達的是作者對「原為北宋腹地,現成為宋、金國界的淮河」的感傷。後兩句實寫鷗鷺無拘無束、自由自在的翻飛情形,暗地裡要表達的是作者對祖國南北統一的渴望。所以,這首詩,實寫的是淮河的景致,虛寫的是作者的傷痛和渴望。

對照分析:「虛實」關係的角度實質上就是深層和表層關係的角度,「實」往往就是表層,「虛」往往就是深層。這樣來鑑賞詩歌,就是由表及裡的鑑賞。

這樣由具體到抽象的鑑賞,是符合詩詞鑑賞習慣的。採分點也容易到位。]

小結:鑑賞古詩詞時要注意整體閱讀

首先要四看:一看詩題;二看作者;三看詩歌正文;四看注釋。整體把握作品,應當始終把作品看成乙個整體系統,注重從整體上思考。

對作品某乙個區域性或某一方面的思考,都應該放在整體中進行。一般而言,古代詩歌往往有景有情,虛實相生,應注意整體感知,切不可斷章取義。對詩歌作較深入的理解感悟,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去考慮:

第一,捕捉畫面,體味意境。古典詩歌多數都有景物描寫,鑑賞時首先要找出詩中描寫了哪些景物,這些景物構成了怎樣的畫面。然後,設身處地地去想象,體會畫面的色彩、氣氛和情調。

最後,作一些理性的思考和推斷,即體味這樣的畫面要表達的是詩人怎樣的一種思想感情,把握詩歌的意境。

第二,理解題目,品味語言。詩歌的題目往往是詩歌內容的概括。正確理解詩歌題目,是進行詩歌鑑賞的必備步驟。

在通過題目了解到詩歌所寫的大致內容後,就要細細地去品味詩歌的語言。詩歌語言形象凝練, 富有極強的表現力。 品味語言一是要品味詩人「煉字」的妙處,一是要品味重要語句的作用,因為關鍵字詞和重要語句就是詩歌的眼睛。

第三,**技巧,關注背景。詩歌表達的意境和形象,大都與其所運用的表達技巧有關,如修辭的運用、情景的結合、虛實的結合等。所以,**技巧既可感到形式的妙處,也有助於對內容的理解。

與表達技巧一樣需要關注重視的,還有詩歌的相關背景,如詩人的人生遭遇、風格特點、作品的創作動機等。了解這些,必將有助於我們對詩歌的鑑賞。

第四,因聲求氣,吟詠詩韻。從「因聲求氣,吟詠詩韻」角度鑑賞詩詞,需要我們在接觸作品之初,首先要掌握其節拍、用韻等詩律特點,然後才能領悟其中的韻律感和**美。中國上古時期的詩歌作品,都是配樂演唱的,或者原來就是歌詞,所以並沒有特別的詩律規定,其**性主要表現在節拍和押韻等方面,考場鑑賞時,可以在心中默讀,把握作品的韻腳和節拍。

其次,還要細心揣摩作品中詞句聲音上的情感色彩和作者情緒的變化,在緩急、曲直的語調默誦吟詠中,融入自己的情感,以充分體現出作品的**美、情韻美。中國古代詩人在創作時,大多是因情選詞,按詞定韻。一般來說,韻字開口度越大者,越容易表現昂揚之情;開口度小,音阻大者,則易與淒婉之情吻合。

鞏固練習:

閱讀下面的古代詩歌,完成題目。(7分)

春暮西園(高啟)

池芳草滿晴波,春色都從雨裡過。知是人家花落盡,菜畦今日蝶來多。

請任選乙個角度賞析本詩。

答案角度提示:

從語言的角度:可分析總體語言風格;也可抓住滿過知等字分析煉字的精彩。

從形象的角度:可聯絡詩中意象作具體分析,也可以聯絡寫景狀物分析虛實相生,動靜皆備的特色。

從表達技巧的角度:可分析白描渲染襯托等藝術手法,也可在句法上分析承接的特點。

從評價作品思想內容的角度:可分析作者對春暮的態度,也可評價末句暗點西園的用意。 如答案不在以上角度內,但言之成理也可。

示例一(思想內容角度): 這首七言近體絕句,描寫的是暮春時節的「西園」景色,表現了詩人詩意盎然的田園生活情趣,寄託了他對生活的無限熱愛。首句萃集了西園的典型意象——綠池、芳草、晴波,充分展現了西園的面貌;次句自然承接,既是對首句的概括,又揭示了春色滿園的由來;三四句繼續緊扣詩題,推進一層,點出時令,描寫菜畦和蝴蝶。

這兩句在前兩句的基礎上顯出變化,畫面由靜而動,並採用擬人手法,把眾多蝴蝶翩躚菜園的情調寫活了,整首詩因此而充滿盎然的情趣。

示例二(語言特色角度): 這首七言近體絕句,以自然、本色、清新、活潑的語言,描摹生活觀察,表達詩人對於田園生活的無限熱愛。本詩題為《春暮西園》,詩作以典型的菜園意象——綠池、芳草、晴波、菜畦、蝴蝶等——入詩,緊扣詩題,自然本色,清新活潑,絕無雕琢斧鑿之感;園景是清新的,語言也是清新的,以清新之語繪清新之景,可謂契合無際,相得益彰。

尤其是末二句,用擬人寫法表現蝴蝶紛聚菜園的情景,活潑生動,充滿盎然的生活情調。

示例三(表達技巧角度): 這首七言近體絕句,表現的是詩人田園生活的樂趣。這種生活情趣的成功表達,得益於作者恰到好處的表達藝術。

一是起承轉合的結構藝術。全詩四句:首句「起」,點題取象;次句「承」,扣題提煉,交代由來;三四句「轉」「合」,仍緊扣詩題,選取典型意象,但化靜為動,表現了「西園」的盎然氣象,也透露出作者積極、愜意的生活態度與情調。

二是白描手法的匠心獨運。全詩通篇採用白描手法,擷取「西園」的典型意象——綠池、芳草、晴波、菜畦、蝴蝶等——來表現「西園」暮春時節明麗生動的園田景象;並且是動靜結合,相得益彰。

詩歌鑑賞表達技巧--------虛實結合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掌握古詩歌中虛景與實景的概念;

2、能力目標:掌握詩歌鑑賞中「虛實結合」的表現手法。 正確運用詩歌表達技巧中的「虛實結合」的鑑賞術語規範答題。

3、情感目標: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自主**,主動總結規律的習慣。 教學重難點:

掌握古詩歌中虛景與實景的概念,正確運用詩歌表達技巧中的「虛實結合」的鑑賞術語規範答題。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1、匯入: 請大家看一幅畫,齊白石老先生的《蛙聲十里出山泉》 。 這幅畫中只有蝌蚪,你們說說它符合畫題的要求嗎?

(符合,因為隨著泉水的流淌,時間的流逝,小蝌蚪會變成青蛙,到時候就可以聽到十里外泉水裡的蛙聲了)

同學們說的很好,我們看到的蝌蚪是實景,而蛙聲確是我們想像出來的,是虛的。在鑑賞這幅畫的過程中我們用到了虛實相生的手法。 的確,在**和美術作品中,我們往往會使用虛實相生的技法。

同樣,我們中國古典的詩詞也經常用到這種手法,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下詩詞鑑賞中的虛實相生。

2、初步體驗

1、有備而來: 回顧:詩歌鑑賞表現手法類題型答題步驟:

①、說明是什麼技巧。 ②、結合詩歌分析技巧。 ③、表達了什麼感情。

2、 步步深入。 詩中的實:客觀世界中存在的實象、實事、實境。 詩中的虛:看不見摸不著,虛象。是詩人主觀意識中存在的,是通過詩人主觀想象得到的部分。

3、 小戰熱身:

找出下列詩詞中的虛和實: ①、霓為衣兮風為馬,雲之君兮紛紛而來下。虎鼓瑟兮鸞回車,仙之人兮列如麻。 (虛) ②、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 (虛)

③、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虛) ④、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虛) ⑤、執手相看淚眼, 竟無語凝噎。 (虛) (實)念去去千時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

⑥、飛流直下三千尺, (實)疑是銀河落九天。 (虛)

◆小結 1:詩中的虛有哪幾種型別?

①幻想:神仙鬼怪世界和夢境 ②想象:設想的未來之境 ③回憶:已逝之景之境 ④聯想:由此及彼,從對方的角度寫

3、鏈結課本,總結規律。

比較這兩首詞虛實結合的手法的運用有何區別,分別有何作用?試分析詩歌中的虛實手法。 例 1:讀柳永的《雨霖鈴》

寒蟬淒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執手相看淚眼, 竟無語凝噎。

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去經年, 應是良辰好景虛設。

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參***: 「寒蟬淒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

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描寫了離別時淒清的環境和兩人難捨難分的情景,寫的是現實之景,是實寫。 「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

「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是想象中的別後所見景象和淒清孤寂的生活情景,是想象之景,是虛寫。 本詩虛實結合,豐富了詩歌離別的內容,拓展了詩歌淒清的意境,渲染和強化了詩歌詞人與戀人離別時的傷感,孤獨,無奈的感情。

從虛實結合的角度分析詩歌。

例 2:讀姜夔的《揚州慢》 淮左名都,竹西佳處,解鞍少駐初程。過春風十里,盡薺麥青青。

自胡馬窺江去後,廢池喬木,猶厭言兵。漸黃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賞,算而今、重到須驚。

縱豆蔻詞工,青樓好,難賦深情。二十四橋仍在,波心蕩冷月無聲。 念橋邊紅藥,年年知為誰生?

古代詩歌鑑賞比較鑑賞

2011屆高考專題練習 古代詩歌鑑賞 三 比較鑑賞 1.閱讀下面的詩詞,根據提示,完成賞析。三月晦日偶題 秦觀節物相催各自新,痴心兒女挽留春。芳菲歇去何須恨,夏木陰陰正可人。點絳唇元好問 醉裡春歸,綠窗猶唱留春住。問春何處,花落鶯無語。渺渺予懷,漠漠煙中樹。西樓暮,一簾疏雨,夢裡尋春去。1 詞多富情...

高考詩歌比較鑑賞

古代詩歌對比鑑賞練習 閱讀下面兩首寫夕陽的詩詞,做題。渭川田家王維 斜光照墟落,窮巷牛羊歸。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荊扉。雉雊麥苗秀,蠶眠桑葉稀。田夫荷鋤立,相見語依依。即此羨閒逸,悵然吟式微。浣溪沙 宋 晏殊 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台。夕陽西下幾時回?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

詩歌比較鑑賞專題

把握題幹中要考查的表達技巧的角度。典型例題 閱讀下面兩首唐詩,然後回答問題.華清宮吳融 四郊飛雪暗雲端,惟此宮中落旋幹。綠樹碧簷相掩映,無人知道外邊寒。過華清宮李約 君王遊樂萬機輕,一曲霓裳四海兵。玉輦 人已盡,故宮惟有樹長生。兩首詩描寫了不同時期的華清宮,請指出二者主要運用了哪種相同的表現手法,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