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歌鑑賞之比較閱讀二

2021-03-03 22:03:19 字數 2862 閱讀 1158

14、閱讀下面兩首詩,然後回答問題。

春夜喜雨春雨

杜甫周邦彥

好雨知時節 ,當春乃發生耕人扶耒語林丘,花外時時落一鷗。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欲驗春來多少雨,野塘漫水可回舟。

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

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

(1)這兩首詩都表現了詩人對「春雨」的喜愛之情。請用自己的話概括兩位詩人喜愛「春雨」的理由。

(2這兩首詩抒發的情感相近,但在藝術表現上卻有很多不同之處。你喜歡哪一首?請自選乙個角度,略作分析,說說自己的理由。

15.閱讀下面兩首唐詩,然後回答問題。

送魏二淮上與友人別

王昌齡鄭谷

醉別江樓橘柚香,江風引雨入舟涼揚子江頭楊柳春,楊花愁殺渡江人。

憶君遙在瀟湘月,愁聽清猿夢里長數聲風笛離亭晚,君向瀟湘我向秦。

(1)王詩前兩句中哪個字最能體現離愁?試找出來並作簡要分析。鄭詩分別通過哪些意象表現離情?

(2)同是送別,但兩詩在「虛」「實」手法的運用上各具特色,試作簡要分析。

16、.閱讀下面一組唱和詩,完成後面的題目。

夢微之酬樂天頻夢微之

白居易元稹

晨起臨風一惆悵,通川湓水斷相聞山水萬重書斷絕,念君憐我夢相聞。

不知憶我因何事,昨夜三更夢見君我今因病魂顛倒,惟夢閒人不夢君!

[注] ①唐元和年間,白居易謫江州,元稹貶通州,兩地迢迢數千里,難通音信。

(1)記夢以表達對朋友的思念是古詩中常見的手法,而這兩首詩卻能巧妙構思,翻出新意。試分別簡述這一特點。

(2)清人劉熙載在《藝概》中說:「常語易,奇語難,此詩之初關也;奇語易,常語難,此詩之重關也。香山用常得奇,此境良非易到。

」你認為元稹的這首詩,從語言上看,屬於「初關」還是「重關」?為什麼?

17.閱讀下面兩首詞,然後回答問題。

野步野步

(宋) 周密清) 趙翼

麥壟風來翠浪斜,草根肥水噪新蛙峭寒催換木棉裘,倚杖郊原作近遊。

羨他無事雙蝴蝶,爛醉東風野草花最是秋風管閒事,紅他楓葉白人頭。

(1)從人物形象的角度,談談兩首詩分別呈現了怎樣的乙個野步者的形象。

(2)這兩首詩的

三、四句都重點運用了同一種表現手法來表達作者的內心情感,請作簡要賞析。

18、.閱讀下面李益的兩首詩,回答問題。

夜上受降城聞笛春夜聞笛

回樂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寒山吹笛喚春歸,遷客相看淚滿衣。

不知何處吹蘆管,一夜徵人盡望鄉。 洞庭一夜無窮雁,不待天明盡北飛。

(1)《夜上受降城聞笛》一詩中,前兩句運用了何種修辭手法?展現了一幅怎樣的畫面?

(2)兩詩均寫到「聞笛」,表達的情感是否相同?試分析。

19.閱讀下面兩首詩,回答問題。

江寧夾口三首(其三舟下建溪

王安石方惟深

落帆江口月黃昏,小店無燈欲閉門客航收浦月黃昏,野店無燈欲閉門。

側出岸沙楓半死,繫船應有去年痕倒出岸沙楓半死,繫舟猶有去年痕。

兩首詩的首句均用了「月黃昏」三個字,且用意基本相同。請問,兩詩藉此營造的是一種什麼氛圍?表達的又是怎樣的心緒?請結合詩的具體內容簡要賞析。

參***

14、參***:(1)杜詩:春雨下得及時,春雨默默地滋潤萬物。

周詩:春雨有利於農民耕作,春雨水量可觀。(2)杜詩要點:

直抒胸臆的抒情風格(「好雨知時節」);借助擬人修辭塑造形象(「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展開想象,寄託感情(「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

虛實結合,富於變化(以時間為線,眼見與想像相結合);言有盡而意無窮(由「紅溼」「花重」聯想到春雨滋潤萬物)。周詩要點:含蓄委婉的抒情風格(全詩不見乙個「喜」字) ;側面描寫的表達效果(「耕人」「花」「鷗」的作用);結構布局的變化性(先言他物,側面表現,後見主體,正面突出「春雨」,前後呼應,彼此補充)。

15、參***:(1)「涼」字最能表現離愁,「涼」寫秋風秋雨的「涼」意,是身體的感覺,同時又是心裡的感受。(或「醉」字最能表現離愁,「醉」字暗示「酒深情亦深」,體現離愁之深。

)鄭詩通過楊柳、楊花、風笛等意象體現濃濃離別之愁。

(2)王詩由實而虛,在敘寫離別場景後,用一「憶」字,虛構分別後朋友月夜泊舟、夢中聽猿的情景,表現惆悵別情。鄭詩從視聽兩個方面實寫離別,借眼前景依依楊柳、濛濛楊花、悽怨笛曲,抒發綿綿離愁別緒。

16參***:(1)白詩不說因自己想念微之而「夢見君」,而說因微之過於想念自己而使自己「夢見君」,這就有新意。元詩又不同於白詩,白詩記夢以寫思念之情,元詩寫不能成夢的淒苦,是以事所罕有,寫人之至情。

(2)元詩自然屬於「重關」一類,因為他用平常的語言獲得了新奇的意思,比鍛鍊出新奇的句子更為難得。

17、參***:(1)第一首詩給我們呈現的是乙個陶醉於春天美景,悠然漫步於郊野的隱逸者形象;第二首詩給我們呈現的是乙個在陣陣秋寒中帶著哀愁,只能依杖在近郊漫步的老者形象。

(2)兩首詩

三、四句都運用了擬人的手法:周詩賦予蝴蝶以人的感情,和煦的春風讓紛飛的蝴蝶陶醉了,「爛醉」二字形象地表現出蝴蝶沉醉花叢,留戀不去的如醉形態,也把作者目睹此景時的陶然之情和盤托出;趙詩將「秋風」擬人化,認為它是「管閒事」的傢伙,染紅了楓葉,染白了人頭,一年年秋風吹走了一年年時光,它撩起人的種種愁緒,作者用擬人化的手法將自己老之將至之感形象地表達出來。

18、參***:(1)詩的開頭兩句採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寫登城時所見景象:

遠望回樂城外面烽火台前的沙地,在月光的照射下,沙子像積雪一樣潔白;高城之外天上地下滿是秋霜那樣令人生寒的月色。

(2)不同。前詩表達的是戍邊將士聽到蘆笛聲聲而引起的對故鄉的無盡思念之情;後一首詩,詩人自稱「遷客」,不是寫士卒的鄉愁,而是抒發遷客的歸怨。

19、參***:「月黃昏」三字為兩詩營造氛圍、表達心緒定下了基本色調。客船、無燈、野 (小)店、半死楓樹,這一切都籠罩在昏黃的月光中,暗淡朦朧,營造了一種淒迷、蕭索、沉寂的氛圍,表達了詩人孤寂悵惘的心緒。

古典詩歌閱讀比較鑑賞

詩歌鑑賞練習 1 閱讀下面一首宋詩,完成下題。州宅堂前荷花 范成大 凌波 仙子靜中芳,也帶酣紅學醉妝。有意十分開曉露,無情一餉斂斜陽。泥根玉雪元無染,風葉青蔥亦自香。想得石湖花正好,接天雲錦畫船涼。注 范成大 1126 1193 蘇州人,晚年退居家鄉石湖。此詩為范成大外任地方官時所作。凌波 水面之上...

詩歌比較鑑賞

複習目標 1.了解高考詩歌整體閱讀 比較鑑賞題的考查內容及題型。2.學習答題思路,掌握詩歌思想情感 表達技巧比較鑑賞的方法。3 學會規範答題。複習重點 1 學習答題思路,掌握詩歌思想情感 表達技巧比較鑑賞的方法。2 學會規範答題。課時安排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體閱讀整體鑑賞是著眼於詩的全域性...

古代詩歌鑑賞比較鑑賞

2011屆高考專題練習 古代詩歌鑑賞 三 比較鑑賞 1.閱讀下面的詩詞,根據提示,完成賞析。三月晦日偶題 秦觀節物相催各自新,痴心兒女挽留春。芳菲歇去何須恨,夏木陰陰正可人。點絳唇元好問 醉裡春歸,綠窗猶唱留春住。問春何處,花落鶯無語。渺渺予懷,漠漠煙中樹。西樓暮,一簾疏雨,夢裡尋春去。1 詞多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