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的前世今生》讀後感

2021-03-04 00:48:58 字數 1068 閱讀 5861

好久沒有寫點東西了,在比較清閒的時光裡就萌生了一些蠢蠢欲動的idea,總覺得在經歷了重大事件多發的2023年之後,我應該在2023年有點改變來開始我精彩的後半生。

於是讀書,於是記錄。不知道能堅持多久,總之心動不如行動。

《建築的前世今生》愛德華·霍利斯(英)2014

作者是個在學校搞學術研究的、主管室內設計課程的建築師,怎麼感覺好像不那麼專業(囧b)。本書研究的是歷史建築,不需要掌握多麼高深的現在建築理論和設計手法,於是乎不那麼專業的不同視角和切入點讓它變得奇異而豐富。

緒論從《建築師之夢》這幅畫入手,描繪了建築師們心口永恆的那顆硃砂痣。建築與完美,建築與永恆,建築在時間的洪流中或傲然聳立唯我獨尊,或改頭換面繼續爭寵,亦或在人們的遺忘中苟延殘喘……

骨骸已化為珊瑚,

眼睛已變為珍珠,

他的一切並沒有損減,

只是經歷了大海的洗禮,

而變得奇異卻豐富。

————《暴風雨》莎士比亞

設計者進行建築創作時總是希望它能成為永恆經典,然而建築的存在時間遠遠長於設計者的想象,然後,當建築從直接的功用與主人意圖的枷鎖中解脫出來之後,便獲得了自由。建築會遭受無盡的拆減、增建與大量的仿建,很快的,建築的形式與功能不再有任何關聯。建築的永恆與自由是建築理論永遠的矛盾。

由此,作者提出了本書的觀點:「建築是會改變的,也可能應該改變。」

本書講述了13個著名建築演變的歷史過程,以講故事的形式向我們展示著這些建築的經歷,它們是如何在不同時期不同人物的安排下扮演著不同的角色。建築的生命通過改建與重新使用達到重塑與永恆。「建築的美恰恰來自於其難以**的生命。

」正如建築的靈魂來自於活動在其中的人,沒有人建築也就不復存在。

當我們明白這個道理,我們開始肆無忌憚的對建築進行改建,然而,時代不同,材料與技術不同,建築師的觀點也在不停的變化,而且不一定變得更好。建築的每次改變都烙有那個時代的鮮明特徵,我們總是希望改變即為永恆,可實際上它還是會不斷地改變來延續它的生命,而我們無法控制,就像我們現在大量使用的玻璃,在2023年之後可能根本不會用於任何建築。

忽然覺得有些人提出的建築設計要適應以後的改建云云都是自以為是的幻想,建築的改變永遠不會按照前人的設想來執行。這是個多麼有個性有氣質的孩子o(∩_∩)o。

ORACLE ERP的前世今生

乙個偉大的公司必有乙個偉大的產品。如果說資料庫是oracle在上世紀最後二十年賴以起家並奠定江湖地位的旗艦產品,那麼,企業應用產品 或曰erp 則毫無疑問是oracle在本世紀初的這近十年,征戰疆場 所向披靡的核心 有關oracle資料庫的傳奇故 事,相信對於大多數程式設計師或it技術人員來說,已經...

輪機的前世今生

輪機是以連續流動的氣體為工質帶動葉輪高速旋轉,將燃料的能量轉變為有用功的內燃式動力機械,是一種旋轉葉輪式熱力發動機。中國在公元十二世紀的南宋高宗年間就已有走馬燈的記載,它是渦輪機 透平 的雛形。1791年英國人巴伯首次描述了燃氣輪機的工作過程 1872年,德國人施托爾策設計了一台燃氣輪機,並於190...

p53的前世今生

細胞生物學課程作業 聚焦p53基因,30年回顧前世今生 p53基因的研究探索歷程 學院 姓名 專業 學號 聚焦p53基因,30年回顧前世今生 p53基因的研究探索歷程 p53基因是一種腫瘤抑制基因,又稱人體抑癌基因。由於該基因編碼一種分子量為53kda的蛋白質,故命名為p53基因。由這種基因編碼的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