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的層次見識

2021-03-04 00:41:53 字數 4757 閱讀 4796

知識的四個層次

我們學習的只有大致可以歸為四個層次:能夠講給別人聽,能夠做給別人看,能夠交給別人學以及能夠創造新知識;知識的這四個層次和個人能力發展的四階段是一致的:知情、知理、知行和知變。

我們常說的知識包含了兩層意思:知道和見識。「知道」是了解事實,明白道理,掌握正確資訊的能力,這是乙個客觀層面的能力,是對客觀知識的記錄與獲取;「見識」則更進一步,是對客觀知識的加工,對所「知道」內容的應用,這是乙個主觀層面的能力。

人人都能夠「知道」,但並不是所有人都能正確使用「知道」的內容。

實際上知識的價值就在於「應用」;如果不能將所學的知識應用到實際中則等同於無知,或者稱之為「學而不識」。例如有人喜歡收集蝴蝶標本,達到一見某種蝴蝶就能叫出名字、科目以及產地的能力,但也就僅僅停留在這個層次上,並不能將這些知識應用到實際中去,最終這些知識對他和周圍的人來說僅僅算作個人娛樂,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知識。

知識具有主觀和客觀兩類,應該如何劃分它層次呢?很多人都使用「知情、知理、知行和知變」來描述個人能力發展的過程,這四個過程恰好就代表了知識體系的四個層次。也許這聽上去有些複雜,讓我們將這四個層次對映到更加通俗的四種說法之上:

能夠講給別人聽,能夠做給別人看,能夠交給別人學以及能夠創造新知識。

一、能夠講給別人聽(知情和知理)

能夠講給別人聽—是知識層次中的基礎層次,它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知情和知理。知情意味著知道事情的發生,了解事情的全部過程和事情相關的所有資料;知理意味著知道事情的原理,知道為什麼會發生這件事情。

1、知情(what)

怎樣才能算做知情,了解問題的簡單過程和知道問題的詳細資料都可以算作是知情。衡量是否知情的方式是看乙個人能否和他人就某個話題溝通交流,順暢的交流則代表你已經具備該領域的基礎知識。具備交談能力不需要你全面了解領域的知識,但你必須具有基本框架和足夠的碎片資訊。

這些資訊是完備知識的基礎,是深入學習的前提條件。

知情能力看似基礎,但實際是乙個要求很高的能力。能夠和他人交流則表示你已經掌握了基礎的知識體系,僅僅知道一些概念是不足以和別人順暢交流的。我們可以參照下面兩個例子來衡量你所了解的知識是否已經達到了基礎級別。

1、普通員工對公司以及所有部門的經營活動的了解。

(他們了解公司做什麼,部門在幹什麼;與之相比的非公司人員僅僅知道公司所從事行業。)

2、日常生活中,普通人對法律的了解。

(人人都了解基本的法律知識,都能判定是否犯法。)

在知情這一點上人們常犯的錯誤是將知識和大量的事實等同於一起,或者說很多人認為知情就是知識的全部。基於這種錯誤認識,很多人注重於事實的收集,他們往往會耗費很多時間是收集資料、整理資料、驗證資料的正確性並將資料製作成漂亮的圖表。這些工作雖然重要,更重要的應該是歸納、整理、分析和比較,找到問題的根本原因。

2、知理(why)

知理是對問題的總結和概括,是知情的進一步發展,它意味著你應該知道事情發生的來龍去脈,或者說應該知道為什麼會發生某些事情,所發生事情的原理是什麼等等。它強調的資料中所隱含的知識,著重從資料或狀況的分析與比較去找出因由或道理,再找出應用的難易或情勢的利害,由此而辨別出潛在的機會與威脅,並引申出更高階別的知識。

二、能夠做給別人看 (知行how)

做給別人看—是執行力的體現,執行力是乙個系統性的工程,除了你自己了解的領域知識外還需要綜合很多其它領域的知識才能保證任務的完成,因此在知識的層次中,它比簡單的知道要更進一層。知道和行動之間有很大的差別,那是一種知識和技能、理論和實際之間的差別,知易行難正說明這個道理。

為什麼理論和實際間的差別如此之大呢?這主要是因為現實世界中變數太多,而理論模型僅僅能夠考慮其中很少的變數。那為什麼不考慮所有的變數呢?

考慮所有的變數是不可能的,變數的增加必然會導致計算複雜度的增加,即使採用超級計算機也不可能得到結果。因此永遠不要期望在行動之前能夠考慮周全,同樣也不要期望現實和理論是一致的,真正需要的做是培養處理問題的能力。

所以說如果知識未引出見識,無法落實於行動,就無所謂價值,如果行動未說明方法或對策,就會變得漫無目的,像無頭蒼蠅亂衝亂闖,得不到結果,也同樣看不到執行力,看不到執行力說明知識僅僅處於初級層次。

三、能夠教給別人學(知行how+)

做給別人看—只是知行的主要部分,教給別人學—則是其中較高層次的知識,它超越了完成任務的界限,需要對領域知識有深度和廣度的了解。常識告訴我們作為一名老師,他的知識層次必須比學生希望學到的知識深入乙個層次,而教育應該是乙個需要極高技能的行業,它開始於「能夠做」,同時還要加上較強的人際溝通能力和人格洞察能力,以及較強的理解和學習能力。因此總的來看「教給別人學」是乙個比實際行動更高乙個層次的知識。

四、能夠創造新知識(知變)

講解、執行和教育都是基於現有知識之上,如果僅僅學習而不去創造新的知識,知識很快就會被學完,人類的知識之所以能夠無限增長是因為有很多人在不斷的創造新知識。創新的過程是極度需要創造力的過程,因此它處在了知識的最高層次。創新可以通過監測外部環境的變化而改變自身,閱讀專業文章尋找新的發現和發明並做一些原始性研究,參加會議接受專家的講座,當然還可以自己動手實驗,獲取第一手資料。

創新對應於 「知變」,要求能溫故知新,能夠前瞻、應變與發展,代表乙個人的競爭力。我們通常所說的人才,就在於他擁有這方面的能力。

五、知識層次模型的作用

知識層次模型看上去是乙個非常抽象的框架,正如這篇文章自己講的那樣,如果沒有將它應用到實踐中,了解這個模型就沒有太多的意義。層次模型的作用來自於巨集觀和微觀兩個層面:

1、指明學習方向

這是乙個巨集觀作用,很多學習能力很強的人,有時也會陷入學習的陷阱中,反反覆覆學習自己熟悉的知識,這和知情階段反覆收集驗證資料是類似的。例如有些計算機從業人員,反覆學習不同的程式語言,但實際情況是這些語言具有極大的相似性,掌握其中的一種即可很容易地學習其它語言。反覆學習的過程必然將自己的知識限定在乙個比較低的層次之上。

跳出迴圈的辦法是專研知識的本質意義並常試講知識用到更為廣泛的地方。

2、增加溝通效果

這是乙個微觀作用,需要使用微觀層次模型。微觀層次模型是如何有效增強溝通效果的呢?讓我們以常見的報告為例,高明的報告必須具有一定的創造性,能指出正確的目標和應有的對策,說明行動的策略和明確的計畫等。

而這些又是高效領導者必備的基本功力,沒有這種能力無法擔任高階的職務,無法指揮或帶動團隊的運作。因此越想要高階高位,越需要了解知識的層次,學會文字溝通的能力。許多**或高階人物,一再地遭受無能的批評,基本就是這個緣故。

在職場工作,撰寫報告同樣也是一件重要的事。企業內許多重要的資訊,必須向上呈報或分享給有關人物,不把它變做便於閱讀的文字,資訊就無法傳送。掌握資訊的原始者,倘若沒能力用文字表達見識,那就難以立足於職場。

那報告的重點就在它的使用價值:

1、內容是否具有價值?(資料是否正確)

2、是否清楚地轉達資訊?(具有適當整理)

3、是否有效地解說見識?(具有適當的行動建議)

4、是否讓收到資訊的對方有所受益,或知道採取應有的行動?

5、是否讓對方看到自己的價值?

動筆表達就是為了說服或影響對方,倘若言不能盡其意,只有白費工夫。我們經常看到一些演示文稿者,提供許多數字資料,再把資料化作美麗的圖表,讓人賞心悅目,然而,這些資料究竟具有什麼意義?對大家有何利益?

演示文稿者將採取什麼行動或接收訊息者應該怎麼做?都沒做進一步的說明,這就顯示不出價值。資訊屬於知識的一種,在任何是後不能僅僅專注於資料與資訊這些低層次的知識,而忽略較深的層次,只有對知識層次有充分的認識才能編寫出正確的報告。

我們常說的知識包含了兩層意思:知道和見識。「知道」是了解事實,明白道理,掌握正確資訊的能力,這是乙個客觀層面的能力,是對客觀知識的記錄與獲取;「見識」則更進一步,是對客觀知識的加工,對所「知道」內容的應用,這是乙個主觀層面的能力。

人人都能夠「知道」,但並不是所有人都能正確使用「知道」的內容。「見識」指明智地、正確地作出判斷及認識的能力

實際上知識的價值就在於「應用」;如果不能將所學的知識應用到實際中則等同於無知,或者稱之為「學而不識」。例如有人喜歡收集蝴蝶標本,達到一見某種蝴蝶就能叫出名字、科目以及產地的能力,但也就僅僅停留在這個層次上,並不能將這些知識應用到實際中去,最終這些知識對他和周圍的人來說僅僅算作個人娛樂,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知識。

知識具有主觀和客觀兩類,應該如何劃分它層次呢?很多人都使用「知情、知理、知行和知變」來描述個人能力發展的過程,這四個過程恰好就代表了知識體系的四個層次。也許這聽上去有些複雜,讓我們將這四個層次對映到更加通俗的四種說法之上:

能夠講給別人聽,能夠做給別人看,能夠交給別人學以及能夠創造新知識。

一、能夠講給別人聽(知情和知理)

能夠講給別人聽—是知識層次中的基礎層次,它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知情和知理。知情意味著知道事情的發生,了解事情的全部過程和事情相關的所有資料;知理意味著知道事情的原理,知道為什麼會發生這件事情。

1、知情(what)

怎樣才能算做知情,了解問題的簡單過程和知道問題的詳細資料都可以算作是知情。衡量是否知情的方式是看乙個人能否和他人就某個話題溝通交流,順暢的交流則代表你已經具備該領域的基礎知識。具備交談能力不需要你全面了解領域的知識,但你必須具有基本框架和足夠的碎片資訊。

這些資訊是完備知識的基礎,是深入學習的前提條件。

知情能力看似基礎,但實際是乙個要求很高的能力。能夠和他人交流則表示你已經掌握了基礎的知識體系,僅僅知道一些概念是不足以和別人順暢交流的。我們可以參照下面兩個例子來衡量你所了解的知識是否已經達到了基礎級別。

1、普通員工對公司以及所有部門的經營活動的了解。

(他們了解公司做什麼,部門在幹什麼;與之相比的非公司人員僅僅知道公司所從事行業。)

2、日常生活中,普通人對法律的了解。

(人人都了解基本的法律知識,都能判定是否犯法。)

在知情這一點上人們常犯的錯誤是將知識和大量的事實等同於一起,或者說很多人認為知情就是知識的全部。基於這種錯誤認識,很多人注重於事實的收集,他們往往會耗費很多時間是收集資料、整理資料、驗證資料的正確性並將資料製作成漂亮的圖表。這些工作雖然重要,更重要的應該是歸納、整理、分析和比較,找到問題的根本原因。

知識見識膽識成功 職場指南

知識是基礎 沒有知識是恐怖的人生 見識是昇華 是積累後的綜合和爆發 膽識是行動 目標明確的實踐和創造 人人都渴望成功,人人羨慕成功,走向成功到底靠什麼?有多少科學家在研究這個命題,人們從不同的角度作出了不同的解釋 有人說成功靠恆心 靠天賦 有人說成功靠信念 靠機遇 有人說成功靠習慣 靠心態 著名投資...

終於見識到了最牛的銷售技巧

1 如果客戶說 我沒時間!那麼推銷員應該說 我理解,我也老是時間不夠用。不過只要3分鐘,你就會相信,這是個對你絕對重要的議題 2 如果客戶說 我現在沒空!推銷員就應該說 先生,美國富豪洛克菲勒說過,每個月花一天時間在錢上好好盤算,要比整整30天都工作來得重要!我們只要花25分鐘的時間!麻煩你定個日子...

知識性工作思考的層次和維度

思維導圖 1.1目標 願景 願望。方向往那裡去 1.2原則 標準 硬性限制。硬性的 規則的 客觀的 難以改變的限制條件 1.3任務 目的 要完成 得到什麼 做什麼事 1.4意義 影響。完成任務後有什麼影響和意義。明確意義,才有動力。1.4.1對直接相關者的影響。自己 客戶等 1.4.2對所處環境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