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級管理學讀一本書有感

2021-03-04 00:07:55 字數 5344 閱讀 5495

讀《班主任專業成長的途徑》有感

魏書生老師說:「我屬於願意當班主任的那類教師。我總覺得,做教師而不當班主任,那真是失去了增長能力的機會,吃了大虧。

」我一開始覺得很驚訝,很奇怪,當乙個老師只要教得好,受學生歡迎就夠了,何必一定要當班主任呢?而且現在的學生越來越有個性,覺得他們會很難管理,所以,對於班主任這個崗位,我是有點敬畏。可今年上《班級管理學》時,老師要求我們看一本關於班主任的書,並寫觀後感,於是我挑選了張萬祥老師主編的《班主任專業成長的途徑——40位優秀班主任的案例》。

我花了幾天細細品讀,在書中,我看到了一段段辛酸而幸福的經歷,他們每個人都具有鮮活的成長經驗和感人的成長故事,40篇精心寫作的文字,就是40個精彩的故事,40首教育的詩歌。我看到了剛剛上崗的班主任如何「摸著五顏六色的石頭過河」;看到了工作6年到10年的班主任,如何「褪盡青澀,走向成熟」;看到了擔任班主任11—15年的班主任,如何「毛蟲破繭」化蝶飛;看到了擔任16-19年的班主任,如何進行「智慧型的教育」;看到了經過二十幾年磨練的班主任,怎樣體會「生命綻放的美麗」。他們把自己特殊的經歷,特殊的感受,特殊的痛苦,特殊的快樂,特殊的經驗,特殊的方法一一展現出來,如此生動,如此形象……

看過老師們的故事,我才知道:大家都是從年輕、幼稚、不成熟走過來的,每位老師初當班主任時,都帶著美好的憧憬走上工作崗位,躊躇滿志,心中萌生著乙個又乙個的設想,心想,憑著自己的一股熱情及愛心,一定能把班主任工作做好。但是,實際工作遠非想象中那樣順利。

他們把全身心都投入到班級中,每天在校園裡面「練競走」——每天緊跟著學生早讀,做操,衛生,課堂紀律,課間活動安全,作業情況,自習……直至學生回家了,都還得待在辦公室忙。可是這樣的蠻幹,付出很多,收效卻甚微。有人遲到,有人上課思想開小差,有人作業以抄襲為主,有人考試作弊……一件一件,使老師的付出並沒有得到回報,有的反而被學生誤解,甚至記恨。

朱一花老師講到她在帶領小學一年級的孩子的時候,為了能夠讓他們在較短的時間內養成學習習慣,天天盯著他們,讓他們在她設定的規矩中學習,遊戲。她戲稱「她自己簡直成了會唸咒語的巫婆」。孩子們愛打報告,她有求必應;他們不會值日,她陪著掃了乙個學期;學校舉行班容布置比賽,她卻成了主角……她就像一台被榨乾了油的機器,每天昏昏沉沉地回到家裡,等待著她的,又是充滿勞累的明天……這樣日復一日,消磨了班主任的激情,使他們陷入無限的苦惱之中。

班主任工作之苦,每一位做過班主任的老師都深有體會,不少人得出的感受是「苦海無邊」;班主任工作之累,每一位做過班主任的老師都能說出個「一二三四」。 與學生交往,無異於天天上考場:考驗的是乙個班主任的綜合素養啊!

然而,越是和學生鬥智鬥勇,班級管理卻越是讓人頭痛。學生和班主任之間,成了老鼠和貓之間的遊戲,互不信任,互相牴觸甚至敵對。面對這些困難,他們感到迷茫時,很多老師都進行了反思,思索著班級管理失敗的原因,思索著為什麼自己對學生很好而他們還要和自己作對!

在反思中成長,在反思中成熟。每個人都有年輕的時候,而區別就在於你能否快速吸取教訓,總結經驗,讓自己快速成長。萬瑋老師說:

「每一名成熟的班主任回過頭看,都會發現自己必經這些過程:失敗,反思,再失敗,再反思。。。如此幾個回合,終於有一天猛然大悟,茅塞頓開。

」這40位優秀班主任的案例驚人的相似,從開始充滿激情、滿懷抱負的認真負責,到矛盾重重、打擊自信,到後來認真反思、總結經驗教訓;從不了解到真正了解學生的心理及他們的需要,改變剛開始時一味的嚴格、嚴厲的風格,學著柔和的處理事情,學著遇到班級事務時認真思考,最後的成功證明了他們的成長與進步。

回看他們的故事,這些優秀的老師的做法極為一致:遇到失敗、挫折時,並沒有被嚇倒,也沒有退縮放棄,而是理智的選擇了反思、總結、學習。深刻的反思、切實的總結、深入的學習,每一步都走得很認真,很用心。

這個過程就好像閉關修煉,潛心提公升自身的素質,加上一些與生俱來的激情、熱情、才氣,再加上最重要的「愛」----對學生、對教育充滿「愛」! 乙個缺乏愛心的人,是不適合做班主任的。我想起以前看過老師體罰學生的各種招數:

打手掌,原地轉圈,扇耳光……班主任每天都會遇到很多意料之中而又棘手的事情,乏愛而麻木的老師往往只會用簡單粗暴的手段解決教育問題。老師一旦不能把學生當人來尊重,當自己的孩子來看待,師生關係肯定就會對立起來,所謂的「教育」都僅僅是說教罷了。我想起周彬老師在他的《叩問課堂》中的一段精彩的表述:

「決定師生關係的並不是教師是否應該愛學生,而是教師對學生付出的愛,能夠喚回學生對教師的愛的比率。」學生的心靈是脆弱的,那些暫時後進的學生更需要老師的精神關懷。後進生是班級裡的「弱勢群體」,與一般學生相比,他們遇到的挫折更多,受到的批評也更多,他們體會不到哪怕一點點的成就感,他們比一般的學生更需要老師的關心和幫助。

陸雯英老師在文中提到她班裡的一位特別生——張奇:小時患過腦膜炎,故智力低下,說話口齒不清。以前的老師和學生大多把她納入「被遺忘的角落」。

但陸老師與她的多次接觸,發現了張奇身上有很多閃光點:為人真誠,樂於助人;活潑好動,積極參與班級活動;心思細膩,文章寫得很真實……看到這,我想起了大一的時候和系裡的同學一起去潮州的啟智小學義教,這所學校的學生比較特殊,他們或許曾經因為智障而被歧視、鄙薄過,因此第一次見到他們,他們對我們心存戒備,惡狠狠地看著我們。但是與他們接觸,我發現他們很真誠,他們的眼睛會微笑,他們會拉著你的手告訴你他剛創作出來的作品,他們會送你他認為做得最好的摺紙……是誰說過「智障兒童就是孤僻的、仇視外界的」呢?

而我覺得,只要你愛他們,他們會更愛你;只要你懂他們,他們會更懂你!

教育不能沒有愛,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愛是教育的靈魂。老師只有熱愛學生,才能正確對待、寬容學生所犯的錯誤。「人非聖賢,孰能無過?

」我們要用發展的眼光去看待每一位學生,要有一顆對學生寬容的心。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我們的教育物件的心靈絕不是一塊不毛之地,而是一片已經生長著美好思想道德萌芽的肥沃的田地,因此,教師的責任首先在於發現並扶正學生心靈土壤中的每一株幼苗,讓它不斷壯大,最後排擠掉自己缺點的雜草。

」當其他老師都快要對那些屢次犯錯誤的學生絕望了的時候,作為班主任,我們應該從他們的心靈出發,用自己的「愛」教育他們、轉化他們。毛春鏵老師跟我們分享了他的「好孩子推定」原則:老師在教育過程中,不管發生了什麼事情,無論事情會有多麼嚴重,都要堅持這樣乙個信念:

每乙個孩子都是好孩子,只不過不小心犯了錯誤,正是這個時候,他們需要老師的教育智慧型,需要老師的耐心和關愛。當我們堅持這樣乙個信念的時候,就會發現,即使看起來是很棘手的問題,解決起來也能得心應手。也許每個班級裡總會有那麼一兩個很調皮的孩子,他們愛玩,愛搗亂,不做作業,他們不會因為老師的「狂風暴雨」而「善待」作業,不會因為老師的斥責而上交優秀的答卷……但是如果老師能堅持這個「好孩子推定」原則,降低對孩子的要求,從孩子的優點入手,使孩子感受成功與喜悅,加上耐心,一定能感化孩子!

陶行知先生告訴我們:「教育是從愛里產生的,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倘若沒有「愛心」這個強大的精神支柱,也許很多孩子就會被耽誤了,而事實證明,在博大的愛心面前,沒有什麼是不可以的。

李微老師班裡有一名全校最出名的「雙差生」,經過觀察,***覺得這個學生最缺少的是尊重、理解、信任和關愛。因此她從這名學生進班那時起,就要求自己無論在什麼情況下,都努力做到不衝動,不指責,不訓斥,堅持用微笑的表情、信任的目光。熱情的態度對待他,用積極的語言鼓勵他,盡自己所能幫助他,讓他感受到愛。

日復一日,這名學生和***親近多了,有什麼話都找她說,把她當成知心人,***也不厭其煩地對他說:「你能行。你很聰明,只要努力,就一定大有作為。

」這名學生在老師的鼓勵下,積極性越來越高,真的變了乙個人:在支援甘肅災區的募捐活動中,他中午沒吃飯,跑著到北倉村挨家挨戶去買棉衣服,往返三次抱著送回學校,累得滿頭大汗。他捐獻了41件棉衣,是學校捐得最多的。

讓學生擁有犯錯的機會,讓他們的成長變得精彩。經歷、感知、體驗錯誤也是一種學習,一種進步,一筆人生成長不可或缺的財富。經歷錯誤才能汲取成長的營養,才能學會經受挫折並最終走向成功。

乙個有愛心的班主任,處處留心皆學問。他會從學生乙個不經意的眼神中,讀懂學生的需求,並且深處熱情的雙手去幫助孩子;會從學生似舉非舉的小手中,讀懂學生的忐忑和缺乏自信,從而鼓勵孩子勇敢地舉起手;會從學生含淚的雙目中,讀懂孩子的困惑和疑問,並且帶給學生以鼓舞和力量。。。

教育,就是教導學生做人,培育學生心靈。老師要對學生有一顆慈母般的愛心。這樣,學生才能從老師的眼前走入老師的心裡。

老師才會對學生充滿信心,才能想為學生想,急為學生急,做為學生做,才能充分尊重學生的人格,對學生多理解、多寬容、多關心、多幫助……才能使學生感受到老師的關心、愛護、尊重、信任,從而激發出積極向上的熱情和力量。

書中的老師他們都有乙個共同的經歷,就是當遇到挫折時,他們會通過書尋找答案,以書為友,與大師對話。蘇霍姆林斯基在《給教師的建議》中說:「教師要想從繁重的工作中解脫出來就是讀書,每天不間斷地讀書,跟書籍結下終身的友誼。

」李鎮西老師的《愛心與教育》,可以讓我們明白乙個老師應該給學生什麼樣的愛,讓我們明白真正發自內心的對學生的愛可以讓他們有徹頭徹尾的改變;張萬祥老師的《班主任工作創新藝術100招》,讓我們明白班主任工作是一門藝術,不能僅憑著一腔熱情蠻幹、苦幹,是需要運用智慧型出效果的工作;萬瑋老師的《班主任兵法》讓我們懂得班主任工作不僅需要愛心和勤奮,更需要教育智慧型……老師教書,不能僅僅把視野限制在教育學、心理學方面,也要讀一些其他學科的書籍,比如企業管理學,借鑑其他學科的理念和工作方法,這些對班主任工作會有很大的促進作用。有一些鄉村教師,因為環境落後封閉,教學資源有限,所以連讀書看報都會遇到困難。比如段惠民老師為了借書,經常把家鄉土特產、「用不著」的福利副食券,「送給」圖書館管理員,既謀得優惠的借書條件,還可以時不時「另拎」回《中國教育報》、《人民教育》等一捆捆、一本本破舊報刊。

三更燈火五更雞,半床明月半床書,認認真真地讀,一絲不苟地記,翻來覆去地悟。就是這樣的辛勤耕耘、艱難付出,才使他多次榮獲河南省優質課一等獎。腹有詩書氣自華,博覽群書方成大家。

張萬祥先生語云:每個班主任心中要裝有100個故事,100句格言,逢境育人,逢情開導。

文中的這40位老師他們還有乙個共同的身份——張萬祥老師的網路**。他們很多人正是在師傅的教導和「教育**」論壇的引領下,逐漸摸索總結出一套適合自己的教育管理方法。認真閱讀張萬祥先生的書籍,寫心得筆記;拜張先生為師,聆聽他的親自教誨。

在網上與志同道合的網友們一起讀書,一起寫作,彼此鼓勵,相互溫暖;深入觀察、了解學生,每天細心記錄發生在學生身上的事,寫教育隨筆,撰寫德育小**,在記錄的過程中,並加以梳理、剖析、研究和提煉。美國心理學家波斯納提出了教師成長的公式:成長=經驗+反思。

不斷總結與反思,在反思中積累做班主任的智慧型,一步步地實現自我提高與突破。葉瀾教授曾經講過:乙個教師寫一輩子教案不一定成為名師;如果堅持寫3年的反思,有可能成為名師。

在前輩的指引下,在同行的幫助下,在自己的反思下,使自己歡快地馳騁在教育的原野上。

老師愛學生,就會用心去教學;就會發現,每天發生在身邊的事情,都是值得去琢磨,去研究的課題;就會主動地去閱讀、去反思、去總結,去擁有教育智慧型;就會想出教育學生的辦法來;就能把普通的小事做細做精;就必然會收穫愛的成長!

班主任工作的確是一門藝術,需要我們不斷地為之修煉。作為一名準教師,我們需要在自己的成長過程中,不斷充實自我、完善自我、超越自我。所有的語言都是蒼白的,只有對學生的愛是最真實最強烈的!

四十位優秀的老師演繹的不同的故事帶來的是震撼與感動,是快樂與歡欣。展望未來的班主任之路,我又多了些許信心。我會努力追求把班主任工作變成幸福之旅,讓學生們因為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也讓我因為學生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

讀一本書的感受

高爾基說過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沒錯,有許多道理在書上上是體會不到的,只有在課外書籍裡才能深深體會到。當我們在看一本課外書時,能沉醉其中,我們就真正懂得了書中描繪的感 彩。最近我就看了一本有著豐富色彩的書 淘金兄弟 這本書使我領悟了許多人生道理。淘金兄弟 是 我的兒子皮卡 這一系列的其中一本,是著...

讀《我的第一本書》有感

當我們在明朗的教室裡舒舒服服的讀書時,當我們在用多 生動形象地上課時,請讀 我的第一本書 吧!它將會讓你深有感觸,受益終生的。我的第一本書 是我國著名作家史成漢寫的,它主要記敘 我 的第一本書不同尋常的經歷,記錄了在元貞因家裡窮而沒錢買書時,我 為了元貞吧一本書撕成兩半,而最後卻考第一名的這一段友誼...

「師生同讀一本書」方案

平度市崔召中學 2014.2 崔召中學 師生同讀一本書 計畫 一 指導思想 師生同讀一本書,給學生以一種榜樣的力量。用教師閱讀的興趣激發學生閱讀的興趣,以教師閱讀的情激起學生閱讀的情,引導學生走進書中,感悟語言與生活,讓閱讀成為伴隨學生終生學習的生活習慣,讓閱讀成為他們人生旅途所必經的精神跋涉。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