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歌鑑賞文言文現代文

2021-03-03 22:17:58 字數 4936 閱讀 8135

一、複習指要

詩歌鑑賞一般可以從三個角度進行,及鑑賞字詞、品鑑思想感情、賞析表達技巧,在考試中要全面考慮這幾個部分,並抓中其中最有特色的部分重點品鑑,最後組織語言,將之以合理的表達呈現出來。要注意的是,中國古典詩詞鑑賞中是有一些固定術語的,在平時練習中有意識的積累,規範用語,會給考試大大加分。

(一)鑑賞字詞

1、動詞:在鑑賞詩歌時,我們要重點注意動詞,特別是具有「多重含義」的動詞。例: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濺」、「驚」二字,不僅用字新鮮,而且增添了詩人感時恨別的內心痛苦。

2、修飾語:大部分為形容詞,它在詩詞鑑賞中也是關注的重點物件。例:

「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乙個「孤」字,寫盡環境之孤苦,戍邊者不得還鄉的怨情也表現得淋漓盡致,悲壯蒼涼,慷慨蘊藉。

3、特殊詞:在詩文中,有一些詞本身與眾不同,讀者能很快找到它們:

(1)疊詞:疊詞作用不外兩種:增強語言的韻律感或是起強調作用。「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唱歌聲。」(《其一》劉禹錫)

(2)描寫顏色的詞:顏色一般表現心情,增強描寫的色彩感和畫面感,渲染氣氛。欣賞時,或抓住能表現色彩組合的字眼,體會詩歌的濃郁的畫意與鮮明的節奏: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黃、翠、白、青四種顏色,點綴得錯落有致,而且由點到線,向著無限的空間延伸,畫面靜中有動,富有鮮明的立體節奏感。

(3)虛詞:在古典詩詞中,虛詞的錘煉恰到好處時,可以獲得疏通文氣,開合呼應,悠揚委曲,活躍情韻,化板滯為流動等美學效果。

(二)品鑑思想情感

古代詩詞中常見的思想情感有:

憂國傷時:如揭露統治者的昏庸腐朽 ;反映離亂的痛苦 ;同情人民的疾苦;對國家前途擔憂。

建功報國:如建功立業的渴望;保家衛國的決心;報國無門的悲傷;山河淪喪的痛苦;年華消逝,壯志難酬的悲嘆;揭露統治者窮兵黷武;理想不為人知的愁苦心情。

思鄉懷人:羈旅愁思;思親念友;邊關思鄉;閨中懷人。

生活雜感:寄情山水、田園的悠閒;昔勝今衰的感慨 ;借古諷今的情懷;青春易逝的傷感;仕途失意的苦悶;告慰平生的喜悅。

(三)賞析表達技巧

1、藝術手法: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諷今、欲揚先抑、先聲奪人、動靜結合、虛實相生、比興、用典、象徵、對比、烘托等

2、表達方式:詩詞中主要運用敘述、描述、議論、抒情四種表達方式,這其中描寫、抒情是考查的重點。描寫方式有動靜結合、虛實結合等的不同;抒情方式主要有直接抒情和間接抒情兩種方式,具體的說,就是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兩大類。

3、修辭手法:比喻、借代、誇張、互文、對比、等。

4、結構形式:詩歌的結構形式,常見的首尾照應、開門見山、先總後分、卒章顯志、先景後情、過渡、鋪墊等。

(四)強化書面表達

在進行詩歌鑑賞訓練時,應注意加強詩歌鑑賞的書面表達訓練。書面表達的訓練要求就是捲麵清爽、層次清晰、邏輯合理、表述嚴密,不能顧此失彼,更不能前後牴牾。一般來說,採用

一、二、

三、四或者首先、其次等標誌明顯的樣式,往往會得到條理清晰的評價。

二、古典詩詞鑑賞常見題型解答思路

題型一、營造了一種怎樣的意境?

答:(1)描述了什麼樣的畫面(語言要有詩意)

(2)概括氛圍特點(用兩個雙音節詞)

例:孤寂冷清、恬靜優美、雄渾壯闊、蕭瑟淒涼。

(3)分析作者感情(忌空洞,要具體)不能只說表達了作者哀傷之情,需點明為什麼而哀。

例:讚美、仰慕、惜別、依戀、豪邁、閒適、恬淡等。

題型二、用了什麼表現手法?

抒情手法(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間接抒情:借物抒情、寓情於景、托物言志、托物寓理。)

描寫手法(襯托:正反,以動襯靜,以聲襯靜,以樂景襯哀情。聯想想象(虛實結合)白描

修辭手法(比興、比喻、擬人、誇張、雙關、用典、設問、反問,反語、對比)

賞析表現手法:手法+表達作用

答:(1)用了什麼手法

(2)結合詩句闡述為什麼用這種表現手法,(有什麼表達效果)

(3)傳達了詩人怎樣的感情

憂國憂民之情懷國破家亡之痛楚遊子遷客之淒涼徵夫思婦之幽怨

懷才不遇之寂寞報國無門之激憤建功立業之豪邁自由悠閒之恬淡

秀美山河之熱愛親情友情之真摯歸耕隱居之樂黑暗官場之厭

離別思念之緒貶官謫居之恨寄情山水灑脫豁達之超然時光易逝韶華不再之感慨

題型三、語言上有何特色?

答:(1)用一兩個詞點明語言特色

清新自然、樸實無華、華美絢麗、明白曉暢、多用口語、委婉含蓄、雄渾豪放、筆調婉約、簡練生動、有節奏感、有**美、有藝術感染力

(2)用詩中相關詩句具體分析這種特色

(3)指出這些詩句表現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題型四、最生動傳神的是哪乙個字?為什麼?(詩眼)

賞析時應聯絡全詩的主旨和意境,從遣詞、造句、修辭等方面

答:(1)解釋該字在句中的含義

(2)展開想象把該字放在原句中描述景象

(3)該字烘托了一種怎麼樣的意境,表達了怎樣的感情

題型五、某詞是全詩的關鍵,為什麼

可能是全詩的線索、感情基調、中心意旨

答(1)該詞對突出主旨的作用(使什麼主題更鮮明)

(2)該詞在詩中結構上所起的作用。

題型六、簡要分析這首詩中作者塑造的形象

答:(1)明了意境類別(景、物、人),找到相關語句

(2)分析基本含義

(3)結合主旨談寫這一形象的原因

(4)描述作者塑造這一形象的作用和效果,表達了詩人怎麼樣的思想感情

三、真題分析

1.閱讀杜甫的《望嶽》,回答1-2題。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層雲,決眥(zì)入歸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1)下面對詩的理解分析,錯誤的一項是( )

a.這首詩是現存杜詩中年代最早的一首,字裡行間洋溢著杜甫蓬蓬勃勃的朝氣。

b.全詩沒有乙個「望」字,但句句寫向嶽而望。

c.頷聯寫近望所見泰山的神奇秀麗和巍峨高大的形象。

d.詩的前六句在「望」字上下功夫,後兩句是詩人登上泰山後的感受。

(2)「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體現了青年杜甫英姿勃發的情懷,讀了這千古名句之後,你有什麼感受?

四、典型習題

(一)城南

宋·曾鞏

雨過橫塘水滿堤,亂山高下路東西。

一番桃李花開盡,惟有青青草色齊。

[注]路東西:分東西兩路奔流而去。

(1)一、二句寫出了「雨」怎樣的特點?

(2)詩的

三、四兩句和白居易的「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都寫小草,且有異曲同工之妙。請就此作比較賞析。

【答案】(1)雨量之大,雨勢之猛。(2分。意思符合即可)

(2)白居易的詩以「野火」襯托青草頑強的生命力;曾鞏的詩則通過與「桃李花開盡」作對比,突出了青草難以摧毀的精神。 (3分。白詩分析1分,曾詩分析2分。意思符合即可,有欠缺酌扣)

(二)漢江臨泛

王維楚塞三湘接,荊門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

郡邑浮前浦,波瀾動遠空。

襄陽好風日,留醉與山翁。

(1)中間四句描繪出了怎樣的景色?(2分)

(2)最後兩句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2分)

【答案】(1)前兩句描繪出了水天一色、廣闊渺遠的山水遠景,後兩句描繪出了水勢浩大、波瀾起伏的眼前景象。(2分。每個要點1分,意思對即可得分)

(2)表達了詩人追求美好境界、希望寄情山水的思想感情。(2分。每個要點1分,意思對即可得分)

一、考試技巧

文言文閱讀必然會考到課外語言材料。面對從未讀過的語段或文章,又無工具書可查,怎麼辦?在解答這類題目時,很多同學感到束手無策。我根據教學實踐總結出解題四個步驟,僅供同學們參考。

第一步快速瀏覽題目

課外文言文閱讀試題有個特點:有的題目選項出示了文中某些關鍵字詞的意思,有的題目則提示了文言文的主要內容。瀏覽題目有助於同學們初步了解文言文的大致意思。

所以,接到課外文言文閱讀文段,首先應該快速瀏覽文段後的題目。

第二步仔細分析標題

一般而言,課外文言文閱讀文段都會給出標題。教師要指導學生留意並仔細分析文段的標題。因為大部分標題本身就概括了文言文的主要內容。

例如,在一次考試中考了乙個「楚人學舟」的課外文言文閱讀文段。這個主謂結構的標題概括了文段的主要內容,我們看了標題就知道文段的主要內容了。總之,仔細分析文段的標題,可使我們快速理解文言文的主要內容。

第三步結合注釋速讀全文

課外文言文閱讀文段,對於一些難懂的文言字詞一般都會給出注釋。這些注釋有助於同學們準確理解文言文的主要內容。所以,教師應提醒學生千萬別忽略這些注釋,而應結合注釋速讀全文。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教師要提醒學生在閱讀全文的過程中,碰到「攔路虎」千萬別停下來苦苦思索,而應繼續閱讀。總之,速讀全文,不求完全讀懂,能明白文章的大致意思就可以了。

第四步「對症下藥」解答問題

課外文言文閱讀問題設計有三種型別,即詞語解釋題、句子翻譯題和內容理解題。對於不同的題目則採用不同的解題方法:

(1)詞語解釋題。這類題目多數是考查文言實詞中一詞多義的現象,而這些文言實詞基本上都是同學們在課內文言文中學習過的。解題時,應先套用我們學習過的文言實詞的意思,再聯絡上下文檢驗,經檢驗意思通順,則為正確答案。

(2)句子翻譯題。翻譯句子應該在直譯的基礎上意譯。首先,在草稿上把關鍵的字詞的意思解發布來(直譯);然後,將句子的大致意思寫出來(意譯)。

在翻譯句子時需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一是年號、人名、地名、官名、物名、書名、國名等專有名詞保留原樣,不用翻譯。例如:

「慶曆(年號)四年春,滕子京(人名)謫守巴陵郡(地名)」。可把這個句子譯為:慶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貶了官,做了巴陵郡的太守。

二是句子中沒有實際意義的詞語應刪去。例如:「陳勝者,陽城人也」,「者……也」表判斷,無義,應刪去,可把這個句子譯為:

陳勝是陽城人。三是文言文中有些特殊句式(如主謂倒裝、賓語前置、狀語後置等倒裝句)和現代漢語的語序不一樣,翻譯時要作適當的調整。例如:

「甚矣,汝之不惠(主謂倒裝)!」可把這個句子譯為:你的不聰明也太嚴重了。

四是所翻譯的句子若是省略句,則要把省略了的成分增補出來。例如:「乃丹書帛曰『陳勝王』(省略語)。

」可把這個句子譯為:他們(主語)就用硃砂在綢子上寫上『陳勝王』三個字。

七上文言文現代文默寫

語文七年級上期期末複習 文言文 現代文默寫一 文言文默寫 1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 2 至於 3不以疾也。4懸泉瀑布良多趣味。5猿鳴三聲淚沾裳。6 子曰不亦樂乎?7不亦君子乎?8 子曰可以為師矣。9 子曰思而不學則殆。10 子曰 由!誨女知之乎 11是以謂之文也。12何有於我哉?13則不復也。14 ...

現代文鑑賞技巧

1 表達方式 敘述 說明 議論 抒情 描寫。2 表現手法 想象 聯想 模擬 象徵 烘托 對比 渲染 修辭。3 結構技巧 承上啟下 懸念 首尾呼應 前後照應 鋪陳 鋪張 鋪墊等。考試 體 描寫手法 烘托手法 伏筆和照應 懸念和釋念 實寫與虛寫等。記敘文的寫作手法如首尾照應 畫龍點睛 巧用修辭 詳略得當...

現代文閱讀鑑賞答題

現代文閱讀鑑賞答題模式及解法 一 有關語言修辭的題型 提問方式 某句話中某個詞換成另乙個行嗎?為什麼?或 文章的某個句子說成另乙個句子好不好?為什麼?答題模式 不行。因為該詞生動具體 形象 準確 地寫出了 物件 效果,換了後就變成 不好的效果。或 不行,因為該詞比另一詞的感情更強烈 或該詞比另一詞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