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控制理論實驗報告

2021-03-04 09:56:10 字數 5135 閱讀 1495

院系:資訊工程學院

專業:11級自動化

組員:文超周

指導老師:張洪

2023年06月01日

[實驗要求]

應用matlab對系統仿照[例1.2]程式設計,求系統的a、b、c、陣;然後再仿照[例1.3]進行驗證。並寫出實驗報告。

[實驗目的]

1、學習多變數系統狀態空間表示式的建立方法、了解系統狀態空間表示式與傳遞函式相互轉換的方法;

2、通過程式設計、上機除錯,掌握多變數系統狀態空間表示式與傳遞函式相互轉換方法。

[實驗內容]

1 設系統的模型如式(1.1)示。

1.1)

其中a為n×n維繫數矩陣、b為n×m維輸入矩陣 c為p×n維輸出矩陣,d為傳遞陣,一般情況下為0,只有n和m維數相同時,d=1。系統的傳遞函式陣和狀態空間表示式之間的關係如式(1.2)示。

1.2)

式(1.2)中,表示傳遞函式陣的分子陣,其維數是p×m;表示傳遞函式陣的按s降冪排列的分母。

2 實驗步驟

1 根據所給系統的傳遞函式或(a、b、c陣),依據系統的傳遞函式陣和狀態空間表示式之間的關係如式(1.2),採用matla的file.m程式設計。

注意:ss2tf和tf2ss是互為逆轉換的指令;

2 在matla介面下除錯程式,並檢查是否執行正確。

3 [1.1] 已知siso系統的狀態空間表示式為(1.3),求系統的傳遞函式。

(1.3)

程式:a=[0 1 0 0;0 0 -1 0;0 0 0 1;0 0 5 0];

b=[0;1;0;-2];

c=[1 0 0 0];

d=0;

[num,den]=ss2tf(a,b,c,d,1)

程式執行結果:

從程式執行結果得到:系統的傳遞函式為:

4 [1.2] 從系統的傳遞函式式求狀態空間表示式。

程式:num =[0 0 1 0 -3];

den =[1 0 -5 0 0];

[a,b,c,d]=tf2ss(num,den)

程式執行結果:

5 [1.3] 對上述結果進行驗證程式設計

%將[1.2]上述結果賦值給a、b、c、d陣;

a=[0 5 0 0;1 0 0 0;0 1 0 0;0 0 1 0];

b=[1;0;0;0];

c=[0 1 0 -3];

d=0;

[num,den]=ss2tf(a,b,c,d,1)

實驗結果:

程式執行結果與[1.1]完全相同。

[實驗分析]

當已知系統的狀態空間表示式,我們可以求得系統的傳遞函式。當已知系統的傳遞函式式,我們也可以求得狀態空間表示式。由於乙個系統的狀態空間表示式並不唯一,所以程式執行結果有可能不等於原式中的矩陣,但該結果與原式是等效的。

驗證結果證明了這個結論。

實驗2 狀態空間控制模型系統**及狀態方程求解

[實驗要求]

1、進行模型間的相互轉換。

2、繪出系統單位階躍及脈衝曲線。

[實驗目的]

1、 熟悉線性定常離散與連續系統的狀態空間控制模型的各種表示方法。

2、 熟悉系統模型之間的轉換功能。

3、 利用matlab對線性定常系統進行動態分析

[實驗內容]

1、 給定系統,求系統的零極點增益模型和狀態空間模型,並求其單位脈衝響應及單位階躍響應。

2、 已知離散系統狀態空間方程:

取樣週期。在域和連續域對系統效能進行**、分析。

[實驗結果及分析]

1、程式:

num=[1 2 1 3];

den=[1 0.5 2 1];

sys=tf(num,den)

[z,p,k]=tf2zp(num,den)

[a,b,c,d]=tf2ss(num,den)

impulse(sys),hold on

step(sys);axis([0 50 -1 4]);

程式執行結果:

單位脈衝響應/單位階躍響應:

2、程式:

g=[-1 -2 2;0 -1 1;1 0 -1];

h =[2;0;1];

c =[1 2 0];

d=0;

u=1;

sysd=ss(g,h,c,d,0.05);

sysc=d2c(sysd,'zoh');

figure(1);dstep(g,h,c,d,u);

axis([0 5 0 10]);

figure(2);step(sysc)

axis([0 0.12 -0.5 4.5]);

程式執行結果:

z域效能**圖形:

連續域**曲線:

和連續系統不同,離散系統中各部分的訊號不再都是時間變數t的連續函式。

實驗3 能控能觀判據及穩定性判據

[實驗目的]

1、利用matlab分析線性定常及離散系統的可控性與可觀性。

2、利用matlab進行線性定常及離散系統的李雅普諾夫穩定性判據。

[實驗內容]

1、已知系統狀態空間方程:

(1)(2)對系統進行可控性、可觀性分析。

2、 已知系統狀態空間方程描述如下:

,, 試判定其穩定性,並繪製出時間響應曲線來驗證上述判斷。

[實驗結果及分析]

(1) 能控性分析

程式:a=[0 1 0;0 0 1;-2 -4 -3]

b=[1 0;0 1;-1 1]

qc=ctrb(a,b)

rank(qc)

程式執行結果:

系統滿秩,故系統能控。

系統的狀態可控性描述了輸入對狀態的控制能力

(2)能觀性分析

程式:a=[0 4 3;0 20 16;0 -25 -20]

c=[-1 3 0]

rank(obsv(a,c))

程式執行結果:

系統滿秩,故系統能觀。

系統的狀態可觀性描述了通過輸出可以觀測狀態的能力

2、程式:

a=[-3 -6 -2 -1;1 0 0 0;0 1 0 0;0 0 1 0];

b=[1;0;0;0];c=[0 0 1 1];d=[0];

[z,p,k]=ss2zp(a,b,c,d,1);

flagz=0;

n=length(a);

for i=1:n

if real(p(i))>0

flagz=1;

endend

disp('');zp

kif flagz==1

disp('¨');

else disp('¨');

endstep(a,b,c,d);

程式執行結果:

從圖中可以看出,系統是穩定的。

實驗4 狀態反饋及狀態觀測器的設計

[實驗要求]

1、求出系統的狀態空間模型;

2、依據系統動態效能的要求,確定所希望的閉環極點p;

3、利用上面的極點配置演算法求系統的狀態反饋矩陣k;

4、檢驗配置後的系統效能。

[實驗目的]

1、 熟悉狀態反饋矩陣的求法。

2、 熟悉狀態觀測器設計方法。

[實驗內容]

1、 某控制系統的狀態方程描述如下:

通過狀態反饋使系統的閉環極點配置在p=[-30,-1.2,-2.44i位置上,求出狀態反饋陣k,並繪製出配置後系統的時間響應曲線。

2、 考慮下面的狀態方程模型:

要求選出合適的引數狀態觀測器(設觀測器極點為op=[-100;-102;-103])。

[實驗結果及分析]

1、程式:

a=[-10 -35 -50 -24;1 0 0 0;0 1 0 0;0 0 1 0];

b=[1;0;0;0];

c=[1 7 24 24];

d=[0];

disp('原系統的極點為');

p=eig(a求原系統極點轉置

np=[-30;-1.2;-2.4+sqrt(-16);-2.4-sqrt(-16)]

k=place(a,b,np求反饋k值

disp('極點配置後的閉還系統為');

sysnew=ss(a-b*k,b,c,d) %配置後新系統

disp('配置後系統的極點為');

pp=eig(a-b*k求新系統極點

step(sysnew/dcgain(sysnew)) %dcgain為求最大增益,使得最後結果在0—1

程式執行結果:

2、程式:

a=[0 1 0;980 0 -2.8;0 0 -100];

b=[0;0;100];

c=[1 0 0];

d=[0];

op=[-100;-102;-103];

disp('原系統為');

sysold=ss(a,b,c,d)

disp('原系統的閉還極點為');

p=eig(a)

n=length(a); %求a陣維度

q=zeros(n); % 為n維0陣

q(1,:)=c; %c陣為q第一行

for i=2:n

q(i,:)=q(i-1,:)*a;

endm=rank(q);

if m==n

h=place(a',c',op')';

else

disp('系統不是狀態完全可觀測')

enddisp('狀態觀測器模型');

est=estim(sysold,h)

disp('配置後觀測器的極點為');

p=eig(est)

程式執行結果:

1. 李雅普諾夫第一方法:

某控制系統的狀態方程描述如下,試判斷其穩定性。

a=[-3 -6 -2 -1;1 0 0 0;0 1 0 0;0 0 1 0];

b=[1;0;0;0];

c=[0 0 0 1];

d=[0];

[實驗結果及分析]

1、程式:

a=[-3 -6 -2 -1;1 0 0 0;0 1 0 0;0 0 1 0];

b=[1;0;0;0];

c=[0 0 1 1];

d=[0];

flag=0;%±ê±¨·¨

[z,p,k]=ss2zp(a,b,c,d,1);%ó

disp('');

現代控制理論實驗報告

學校中南大學 院系資訊科學與工程學院 班級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0902班 導師彭濤老師 姓名金石 學號 0909090604 時間 2011年12月16 號 實驗1 用matlab分析狀態空間模型 1 實驗裝置 pc計算機1臺,matlab軟體1套。2 實驗目的 學習系統狀態空間表示式的建立方法 了解...

哈工大現代控制理論實驗報告一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現代控制理論基礎上機實驗一 亞微公尺超精密車床振動控制系統 的狀態空間法設計 院系 航天學院控制科學與工程系 專業 探測制導與控制技術 姓名班號 學號指導教師 史小平 哈爾濱工業大學 2015年5月26日 目錄一 工程背景介紹及物理描述 ...

控制理論實驗報告

控制理論 一 實驗報告 姓名許旭東 學號110108011112 學部 系 資訊科學與技術學部 專業班級 11級自動化一班 指導教師 張曉丹 2013年 12 月 24 日 一 實驗目的 1 熟悉thkkl 6型控制理論及計算機控制技術實驗箱及 thkkl 6 軟體的使用 2 熟悉各典型環節的階躍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