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哲第四章重點知識點

2021-03-04 09:54:04 字數 4250 閱讀 7847

第四章1、簡述自然經濟和商品經濟及其產生條件

自然經濟:是一種以自給自足為特徵的經濟形式。

條件:(1)生產規模狹小(2)社會分工低下(3)以使用價值為生產目的

商品經濟:是以交換為目的而進行的生產的經濟形式,它是一定歷史條件下的產物。

條件:(1)社會分工的出現(2)生產資料和勞動產品屬於不同的所有者

2、簡述商品二因素和勞動二重性及其相互關係。

商品是用來交換的能滿足人們某種需要的勞動產品,具有使用價值和價值兩個因素,是使用價值和價值的矛盾統一體。使用價值是指商品能夠滿足人們某種需要的屬性,即商品的有用性,反映的是人與自然之間的物質關係,是商品的自然屬性,是一切勞動產品所共有的屬性。商品的使用價值,不是用來滿足生產者自身需要的,它是通過交換用來滿足別人的、社會的需要的。

使用價值是交換價值的物質承擔者,價值和使用價值是商品二因素。

商品是勞動產品,生產商品的勞動可區分為具體勞動和抽象勞動。具體勞動是指生產一定使用價值的具體形式的勞動,也稱為有用勞動。抽象勞動是指撇開一切具體形式的、無差別的一般人類勞動,即人的體力和腦力消耗。

生產商品的具體勞動形成商品的使用價值,抽象勞動形成商品的價值實體。具體勞動和抽象勞動是同一勞動的兩種規定。任何一種勞動,一方面是特殊的具體勞動,另一方面又是一般的抽象勞動,這就是勞動的二重性。

相互關係:商品二因素是由生產商品的勞動二重性決定的。

3、簡述價值規律的含義、表現和作用。

含義:商品的價值量由生產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商品交換以價值量為基礎,按照等價交換的原則進行,形成價值規律。

表現:受供求關係變動的影響,商品的**圍繞商品的價值自發波動。

作用:(1)調節生產資料和勞動力在社會生產各部門的分配。在商品經濟條件下,按比例合理分配社會勞動的客觀要求,是通過價值規律的自發作用實現的。

(2)自發地刺激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商品生產者為了獲得較多的利益,並在競爭中獲勝,必然要不斷改進技術,提高勞動生產率,從而推動社會生產力的發展。(3)自發地調節社會收入的分配,導致商品生產者優勝劣汰。

由於生產條件好和努力程度高的企業和個人,生產商品的個別勞動時間少於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在競爭中處於有利地位,獲利就多,發展就快,反之,則會在競爭中失敗。

4、剩餘價值率和生產剩餘價值的基本方法

資本家提高對工人的剝削程度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最基本的方法有兩種,即絕對剩餘價值的生產和相對剩餘價值的生產。

絕對剩餘價值是指在必要勞動時間不變的條件下,由於延長工作日的長度和提高勞動強度而生產的剩餘價值。相對剩餘價值是指在工作日長度不變的條件下,通過縮短必要勞動時間而相對延長剩餘勞動時間生產的剩餘價值。縮短必要勞動時間是通過全社會勞動生產率的提高實現的。

全社會勞動生產率的提高是資本家追逐超額剩餘價值的結果。超額剩餘價值,是指企業由於提高勞動生產率而使商品的個別價值低於社會價值的差額。

5、簡述私人勞動和社會勞動的矛盾是簡單商品經濟的基本矛盾。

(1)私人勞動和社會勞動的矛盾決定著商品經濟的本質及其發展過程。商品經濟是以交換為目的的經濟形式,交換體現了商品經濟的本質。商品經濟的交換本質正是由私人勞動和社會勞動的矛盾決定的。

在商批經濟條件下,每個生產者的勞動本身是私人勞動,而私人勞動要轉化為社會勞動,就必須用自己的產品去同別人的產品相交換。在這裡,交換是解決私人勞動和社會勞動矛盾的唯一途徑。

(2)私人勞動和社會勞動的矛盾,是商品經濟的其他一切矛盾的基礎。這是因為只有通過商品交換,私人勞動才能轉變社會勞動,具體勞動才可以還原為抽象勞動,商品的使用價值就能被讓渡而實現其價值。如果私人勞動不能被承認為社會勞動,具體勞動就不能還原為抽象勞動,使用價值就不會被讓渡而實現其價值。

由此可見,商品經濟內在矛盾的產生和解決,歸根結底取決於私人勞動和社會勞動矛盾的產生和解決。

(3)私人勞動和社會勞動的矛盾決定著商品生產者的命運。商品的售賣過程,是私人勞動轉化為社會勞動的過程,這個過程進行的是否順利,決定著生產者的經濟效益甚至是命運。

6、簡述馬克思勞動價值論內容、意義

內容:商品的二因素和生產商品的勞動的二重性及其相互關係、價值的質和量的規定性及其變化規律、價值形式的發展和貨幣的起源、商品經濟的基本矛盾和基本規律及其作用,形成了科學的勞動價值論。

意義:(1)馬克思勞動價值論揚棄了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的觀點,為剩餘價值論的創立奠定了基礎。(2)馬克思勞動價值論揭示了商品經濟的一般規律,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提供了理論指導。

我國正在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在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過程中,馬克思在勞動價值論中所揭示的額關於商品生產和商品交換的一般理論,對於我國深化經濟體制改革,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巨集偉目標,具有重要的現實指導意義。

7、如何深化對馬克思勞動價值論的認識。

(1)深化對創造價值的勞動的認識,對生產性勞動作出新的界定。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生產資料所有制關係發生了變化,社會生產的根本目的也發生了變化,因此對於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的生產性勞動,也需要作出新的認識和界定。

(2)深化對科技人員、經營管理人員在社會生產和價值創造中所起作用的認識。應充分認識科學技術的作用,把大力發展科學技術擺到重要的位置。

(3)深化對價值創造與價值分配關係的認識。在實際經濟生活中,價值分配首先是由生產資料所有制關係決定的,體現一定的生產關係。有什麼樣的生產資料所有制關係,就有什麼樣的分配關係。

(在現代化條件下,深化對馬克思勞動價值論的認識,乙個核心問題是深化對創造價值的勞動的認識。在生產社會化和科技革命加速發展條件下,創造價值的勞動的內涵和外延所發生的變化表現在:

①創造價值的勞動的領域擴充套件,即由過去主要的物質生產領域向社會服務和精神文化領域延伸。這部分創造服務和精神財富的勞動也同創造物質財富的勞動一樣,也是創造價值的勞動。 『

②創造價值的勞動的形態和種類發生變化。科學技術的發展,使勞動的創造性、智慧型化大大加強,勞動正由以體力勞動為主向以腦力勞動為主轉變。第三產業中的勞動.尤其是教育和科技勞動在創造非物質形態的財富中的作用明顯凸現。

③創造價值的勞動的整體性增強。科學技術的發展。推動著社會分工細化,勞動的結合性和整體性大大增強。

馬克思講的「總體工人」、「總體勞動」的範圍呈不斷擴大的趨勢,從而使以往勞動過程中的管理、協調、監督等許多勞動職能從直接勞動過程中分離出來,成為專門職業,而且這些勞動作為複雜勞動在創造社會財富和價值中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

8、簡述勞動力成為商品。

9、簡述勞動力價值

勞動力的價值,是由生產、發展、維持和延續勞動力所必需的生活必需品的價值決定的,它包括三個部分:(1)維持勞動者本人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資料的價值(2)為維持勞動者家屬的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資料的價值(3)勞動者接受教育和訓練所支出的費用。由於勞動力價值的構成包含著歷史和道德的因素,在不同的國家或在同一國家的不同歷史時期,勞動者所必需的生活資料的數量和構成也是有區別的,所以勞動力價值的最低界限,是由生活上不可缺少的生活資料的價值決定的。

一旦勞動力價值降低到這個界限以下,勞動力就只能在萎縮的狀態下維持。

10、簡述資本和把生產資本區分為不變資本和可變資本的意義。

資本是能夠帶來剩餘價值的價值。資本在資本主義生產過程中採取生產資料和勞動力兩種形態,根據這兩部分資本在剩餘價值中所起的不同作用,將資本區分為不變資本與可變資本。

意義:(1)進一步揭露了剩餘價值的源泉和資本主義剝削的實質;(2)為確定資本家對雇傭勞動者的剝削程度提供了科學根據;(3)為理解資本有機構成、平均利潤等理論奠定了基礎

11、資本積累的含義、意義

含義:把剩餘價值轉化為資本,或者說,剩餘價值的資本化,就是資本累積。

意義:(1)揭露了資本主義制度下貧富兩極分化的原因(2)揭示了資本主義失業現象的本質(3)深刻地闡明了資本主義制度必然走向滅亡的歷史命運

12、產業資本迴圈的含義、階段、職能、條件

含義:資本迴圈是資本從一種形式出發,經過一系列形式的變化,又回到原來出發點的運動。

階段和職能:產業資本在迴圈過程中要經過三個不同的階段,與此相聯絡的是資本依次執行三種不同的職能。第乙個階段是購買階段,即生產資料與勞動力的購買階段。

它屬於商品的流通過程。在這一階段,產業資本執行的是貨幣資本的職能。第二階段是生產階段,即生產資料與勞動者按比例結合在一起從事資本主義生產的階段。

在這個階段上,生產資料與勞動者相結合產生物質財富並使生產資本得以增值,執行的是生產資本的職能。第三階段是售賣階段,即商品資本向貨幣資本的轉化階段。在此階段產業資本所執行的是商品資本的職能,通過國商品買賣實現商品的價值,滿足人們的需要。

條件:(1)產業資本的三種職能形式必須在空間上同時並存,也就是說,產業資本必須按照一定比例同時並存於貨幣資本、生產資本和商品資本三種形式中。(2)產業資本的三種職能形式必須在時間上繼起,也就是說,產業資本迴圈的三種職能形式必須保持時間上的一次連續性。

三種形式的迴圈在空間上的並存性與在時間上的繼起性表明,產業資本的連續迴圈,是流通過程和生產過程的統一,也是它所有三種迴圈形式的統一。

第四章知識點

c a exploration 網路基礎知識 4 osi 傳輸層 4.0 本章簡介 4.0.1 本章簡介 第 頁 1 無論是本地還是全球,資料網路和 inter 都能為人們提供順暢 可靠的通訊,以此支援以人為本的網路。人們可以在一台裝置上使用多種服務來傳送訊息或者檢索資訊。電子郵件客戶端程式 web...

馬哲第二章重點知識點

第二章1 簡述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與舊唯物主義認識論的區別。辯證唯物主義和舊唯物主義雖然都堅持反映論,認為認識是主體對客體的反映,但是兩者之間又有著性質上的區別。舊唯物主義的認識論即形上學唯物主義認識論,把人的認識看成是消極地 被動地反映和接受外界物件。它有兩個嚴重的缺陷 一是離開實踐考察認識問題,因...

第四章知識點複習

一 對數及其運算 一 對數的概念及對數恒等式 1 在對數式中 n 0 a 0 且 a 1 負數與零沒有對數 2 loga1 0 3 logaa 1 4 5 二 對數的運算性質 如果 a 0,a 1,m 0,n 0 有 4 5 以上公式可以反過來用 換底公式 二 反函式 一 求反函式的基本步驟 1 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