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哲第二章重點知識點

2023-01-06 04:18:05 字數 3093 閱讀 9585

第二章1、簡述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與舊唯物主義認識論的區別。

辯證唯物主義和舊唯物主義雖然都堅持反映論,認為認識是主體對客體的反映,但是兩者之間又有著性質上的區別。

舊唯物主義的認識論即形上學唯物主義認識論,把人的認識看成是消極地、被動地反映和接受外界物件。它有兩個嚴重的缺陷:一是離開實踐考察認識問題,因而不了解實踐對認識的決定作用;二是不了解認識的辯證性質,離開辯證法來考察認識問題,不能把認識看作是乙個不斷發展的過程,而認為認識是一次性完成的。

這種直觀的消極被動的反映論是不科學的。

辯證唯物主義的認識論在繼承了舊唯物主義的反映論的合理前提的同時,又克服了它的嚴重缺陷。首先,辯證唯物主義的認識論把實踐的觀點引入了認識論,科學地規定了認識的主體和客體及其相互關係,認為主體與客體的關係首先是一種改造與被改造的關係,在此基礎上才產生了它們之間的反映與被反映的關係。其次,辯證唯物主義把辯證法應用於反映論,應用於考察認識的發展過程,科學地揭示了認識過程中的多方面的辯證關係。

因而,它全面地揭示了認識過程的辯證性質,把認識看成乙個由不知到知、由淺人深的充滿矛盾的能動的認識過程。

這種以實踐觀點和辯證觀點為特徵的反映論,不僅駁倒了唯心主義先驗論和不可知主義懷疑論,而且克服了舊唯物主義直觀反映論的缺陷,創立了以科學實踐觀為基礎的能動的革命的反映論,實現了人類認識史上的變革。

2、如何理解實踐及其在認識中的決定作用?

(1)實踐產生了認識的需要(2)實踐為認識提供了可能(3)實踐使認識得以產生和發展(4)實踐是檢驗認識的真理性的唯一標準總之,人的認識是從實踐中產生,為實踐服務,隨實踐發展,並受實踐檢驗的。認識依賴於實踐,離開實踐的認識是根本不可能的。

3、認識辯證發展中的兩次飛躍及實現條件

第一次飛躍: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

條件:(1)勇於實踐,深入調查,獲取十分豐富合乎實際的感性材料(2)運用科學的思維方法對感性材料進行加工製作。

第二次飛躍:從理性認識到實踐(從認識到實踐)。

條件:(1)必須從實際出發,堅持一般理論和具體實踐相結合的原則(2)理論要回到實踐中去,需要經過一定的中介環節(3)理論必須回到實踐中去為群眾所掌握(4)要有正確的實踐方法即工作方法。

4、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的關係是什麼?

(1)理性認識依賴於感性認識,理性認識必須以感性認識為基礎。(2)感性認識有待於發展和深化為理性認識。(3)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相互滲透、相互包含、二者的區分是相對的,不可能把它們截然分開。

(4)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是辨證統一的,統一的基礎是實踐。

5、如何理解認識過程的反覆性和無限性?

認識發展的總過程表明了認識過程的反覆性和無限性。認識過程的反覆性和無限性是指人們的認識過程既不是封閉式的迴圈,也不是直線式的前進,而是螺旋式的曲折上公升運動。這個運動從形式上看,表現為認識和實踐的反覆迴圈;從內容上看實踐和認識之每一環節,都比較地進到了高一級的程度。

正式認識運動中實踐和認識的這種迴圈往復和無限發展,體現了認識的本質和一般發展規律。

造成認識過程中反覆性和無限性的原因:(1)人們對事物的認識,由於主客觀條件的限制,往往不是一次完成的。(2)從某個具體的認識過程看,當某一思想、理論、計畫、方案等,經過多次反覆,在實踐中達到了與想象的結果,就算完成了。

然而對於認識過程的推移而言,人們的認識運動還沒有完成,並且也永遠不會完成,因為物質世界及其發展是無限的,所以人的認識的任務,就在於不斷的客服主管和客觀、認識和實踐之間的矛盾,求得他們之間的具體的歷史的統一。

6、什麼是相對真理?

真理的相對性即具有相對性的真理,是指真理的有條件性、有限性。在一定條件下,人們對事物的客觀過程及其發展規律的正確認識總是有侷限的,不完全的。真理的相對性也有兩個方面的含義:

(1)真理所反映的物件是有條件的有限的。(2)真理反映客觀物件的正確程度也是有條件的、有限的。任何真理都只能是主觀對客觀事物近似正確即相對正確的反映。

7、怎樣理解相對真理和絕對真理的辯證關係?

真理的絕對性和相對性是辨證統一的。

(1)具有絕對性的真理和具有相對性的真理是相互滲透和相互包含的。(2)具有相對性的真理向具有絕對性的真理轉換。真理永遠處在由相對向絕對的轉化和發展中,這是真理發展的規律。

總而言之,絕對性真理和相對性真理,從「靜態」上看,即從它們的互相滲透上看,任何客觀真理既是絕對的,又是相對的;從「動態」上看,即從真理的發展上看,任何客觀真理都是由相對性真理向絕對性真理轉化的乙個環節、乙個過程。

8、如何理解真理和價值的關係

在實踐中,真理既是制約實踐的客觀尺度,又是實踐追求的價值目標之一,即通過實踐獲取關於外部世界的科學認識;而傢伙子則是實踐追求的根本目標,同時又是制約實踐的主題尺度,真理和價值在實踐基礎上是辨證統一的。

(1)成功的實踐必然是以真理和價值的辨證統一為前提的。(2)價值的形成和實現以堅持真理為前提,而真理又必然是具有價值的。(3)真理和價值在實踐和認識活動中是相互制約、相互引導相互促進的。

9、實踐標準的確定性(絕對性)和不確定性(相對性)

確定性是指實踐作為檢驗認識真理型的標準的唯一性。離開了實踐,再也沒有別的標準。

不確定性是指實踐對認識真理型的檢驗的條件性。即任何實踐都受到一定具體條件的制約,因而都具有一定的侷限。

10、為什麼說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實踐之所以能夠作為真理的檢驗標準,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實踐的特點決定的。首先,從真理的本性看,真理是人們對客觀事物及其發展規律的正確反映,它的本性在於主觀和客觀相符合。檢驗認識真理型的標準,既不是思想理論本身,也不是客觀事物,而只能是把主管和客觀聯絡起來的橋梁——社會實踐。

其次,從實踐的特點看,實踐是人們改造世界的客觀物質性活動,具有直接現實性的特點。

11、真理及其客觀性

真理是人們對於客觀事物及其規律的正確認識。真理具有客觀性,凡真理都是客觀真理。

(1)真理的內容是客觀的。真理作為一種主觀的思想形式,是把不依賴於人而存在的外部客觀世界作為認識物件的。(2)檢驗真理的標準也是客觀的。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凡是能夠經得起實踐的檢驗、得到實踐的正式、主管同客觀相符合的認識就是真理。(3)真理的客觀性原理,是唯物主義認識論即反映論的一般原理在真理問題上的貫徹。(4)在認識真理思想內容客觀性的同時,還必須正確認識真理形式的主管性。

(5)真理的客觀性決定了真理的一元性。

12、為什麼說實踐是認識發展的動力

(1)實踐的發展不斷地提出認識的新課題

(2)實踐為認識發展提供必要的條件

(3)實踐鍛鍊和提高了主體的認識能力

馬哲第四章重點知識點

第四章1 簡述自然經濟和商品經濟及其產生條件 自然經濟 是一種以自給自足為特徵的經濟形式。條件 1 生產規模狹小 2 社會分工低下 3 以使用價值為生產目的 商品經濟 是以交換為目的而進行的生產的經濟形式,它是一定歷史條件下的產物。條件 1 社會分工的出現 2 生產資料和勞動產品屬於不同的所有者 2...

化學第二章重點知識識記

一 氧氣的性質 1 物理性質 1 色 味 態 通常情況下,是無色無味的氣體 降溫後,氧氣可以變為淡藍色的液體,甚至淡藍色雪花狀固體。2 密度 標準狀況下,密度為1.429g l,略大於空氣 3 溶解性 氧氣不易溶於水 問題 有什麼事實可以證明自然界的水中溶有氧氣?答 水中的生物就是依靠溶解在水中的氧...

馬哲知識點

第六章發展的基本規律 量變和質變的辯證關係 區別 量變即事物量的變化,是事物在原有性質的基礎上,在度的範圍內發生的不顯著的變化。質變是事物性質的變化,是事物有一種質態向另一種質態的飛躍。聯絡 1 量變和質變相互聯絡 相互包含,並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2 量變是質變的比要準備,質變是量變的必然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