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小學教育學各章的知識要點第一章教育

2021-03-04 09:54:03 字數 1506 閱讀 9903

第一章教育

第一節教育的產生與發展

識記:1、教育的起源有三種不同的主張:(1)生物起源說:代表人物是勒圖爾諾,這種觀點認為動物界也有教育,其基本錯誤識混淆了動物的本能活動與人類社會教育活動的界限。

(2)心理起源說:代表人物是孟祿,這種觀點認為教育起源於兒童對成年的「無意識的模仿」。(3)勞動起源說;勞動起源說是在批判生物起源說和心理說的基礎上,在馬克思列寧主義唯物史觀指導下形成的。

主要觀點是:a教育具有社會性,只有人類社會才有;b、教育是有目的、有意識的活動;c、原始的教育中,傳遞生產勞動經驗是教育活動的主要內容,語言與交往的發展也與勞動密集相關;d、在階級社會中,教育具有階級性;e、教育要實現社會需要,最終要通過人的培養來實現,與人的發展的需要密切相關。

2、教育隨社會的發展而發展。按社會生產關係分為:(1)原始社會的教育;(2)社會的教育;(3)封建社會的教育;(4)資本主義教育;(5)社會主義教育。

按生產力發展水平可把教育劃分為古代教育(包括原始社會教育,奴隸社會教育和封建社會教育)和現代教育(包括資本主義社會教育和社會主義社會教育)。

識記與領會:

1、如何正確認識教育?教育有廣義和狹義之分。

(1)廣義的教育是指,凡屬教育者對受教育者所施加的影響,都是教育,包括家庭教育、社會教育和學校教育幾個方面的影響。

(2)狹義的教育專指學校教育。是指根據社會的需要和個體身心發展的特點,在教育者的指導下,充分發揮受教育者學習的主動性,使其在德智體美諸方面(或身心兩方面)生動活潑地全面和諧地發展。

2、教育有什麼樣的功能?

(1)教育的社會功能

主要指教育對社會的反作用.生產力發展水平制約著教育的發展水平,教育又反過來促進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教育能促進社會生產,鞏固經濟關係;教育可以成為社會政治鬥爭的手段,影響民主法制建設;教育能夠儲存、傳遞以至創造人類文化;教育還可以起到保護環境、控制人口的作用。

(2)教育的人的發展功能

主要指對人的發展的推動作用。一方面教育要適應人的身心發展規律,另一方面教育對人的身心發展起著重要的促進作用。教育發展與人的發展是在相互制約、相互影響的過程中進行的。

第二節現代教育

識記:1、現代教育的基本特點:(1)生產性(2)民主性;(3)科學性;(4)創新性;

2、理解:我國教育現代化的指導方針:(1)貫徹「三個面向」: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2)實施「科教興國」:堅持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

(3)推進素質教育

第三節小學教育

識記:1、義務教育:是國家用法律形式予以規定,要求適齡兒童必須接受、國家、社會、學校、家庭必須保證的、強制、免費和普通的國民基礎教育。

2、小學教育的基本特徵:(1)全民性;(2)義務性;(3)全面性;

理解:1、小學教育的基礎地位:2023年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規定國家實施九年制義務教育,小學是九年義務教育的第一階段。在我國的學校教育體系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中,小學教育是各級各類教育的基礎。

2、小學教育的啟蒙作用:(1)在身體素質方面的啟蒙作用;(2)在學習知識方面的啟蒙作用;(3)在思想品德方面的啟蒙作用。

教育學知識

試分析古代雅典的教育和斯巴達的教育特點?1.1 雅典教育的目的是培養有文化修養和多種才能的政治家和商人,注重身心的和諧發展,教育內容比較豐富,教育方法也比較靈活。斯巴達的教育目的是培養忠於統治階級的強悍的軍人,強調軍事體育訓練和政治道德灌輸,教育內容單一,教育方法也比較嚴厲。簡述孔子的教育教學思想 ...

2023年小學教育《教育學》自測模擬題

一 單項選擇題 在每小題的四個備選答案中,選出乙個正確答案,並將正確答案的序號填在題幹的括號內,每小題2分,共40分 1.我國制定教育目的的理論基礎是 a.義務教育法 b.馬克思主義關於人的全面發展的理論 c.我國優秀的教育傳統 d.西方先進的教育教學經驗 2.德育工作的出發點是 a.德育內容 b....

2023年教育學複習

一 名詞解釋 教育學 作為教師教育的一門基礎性課程,以出現在教育及其活動過程中的現象與問題為研究物件,是闡釋教育意義,揭示教育規律,指導教育實踐,解決教育問題,促進學生發展的一門科學。行動 是人的行為的表現形式和實踐方式。教育是一種行為,一種實踐。教育學的認識要落實於教育行為,也就是說需要進行教育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