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務風險評價體系

2021-03-04 09:53:26 字數 4719 閱讀 1655

(二)我國上市公司目前常用的財務風險評價指標及體系介紹

一般而言,財務風險評價指標應包括盈利能力、資產管理能力、償債能力、發展潛力,將企業短期財務指標與發展潛力指標相結合,互相補充[14]。而研究財務預警指標則以現金流量為基礎,重點把握兩類指標:現金盈利值和現金增加值。

這些觀點在定量分析方面有重

要的貢獻,但財務風險是複雜的,所以基本的財務風險評價指標應包括盈利能力、償債能力、資產管理能力、成長能力、現金能力指標,因為這些都可能影響乙個企業的財務:沒有足夠的盈利能力,企業不能生存;不能到期償債,企業可能宣告破產;資產的使用效率不高,會影響盈利能力;沒有利潤的增長,企業不會持續生存。另外,企業在可能的情況下還應設定定性指標,如財務人員的專業水平、財務人員的流動性、管理人員的財務風險意識等。

因為隨著企業規模的擴大,這些因素既反映企業基本財務狀況,又影響財務活動、財務決策。

綜合而言,財務風險的具體表現中,大都涉及到以下三類指標(收益性指標,流動性指標和安全性指標)中的一些重要指標:

1.收益性指標。收益性指標分析的目的在於觀察公司在一定時期的收益和獲利能力。收益性指標主要包括總資產收益率、淨資產收益率、毛利率等

2.流動性指標。流動性指標分析的目的在於觀察公司在一定時期的資金周轉情況,是對公司資金活動的效率分析,具體要計算各種資金的周轉期或周轉率,分析其運用效率,這是對資金的動態分析。

流動性指標主要包括資金周轉率等

3.安全性(償債能力)指標。安全性指標是指公司經營的安全程度,也可以說是資金流動的安全性。

安全性指標分析的目的在於觀察公司在一定時期的償債能力狀況。一般說來,收益性越好,安全性越高。但在有的情況下,收益性高,資金流動卻存在問題。

安全性指標主要包括流動比率、速動比率、資產負債率、權益乘數等。

(三)我國目前財務風險評價體系的不足之處

從目前我國企業實踐和理論研究的情況來看,現有財務風險評價所依據的指標,以及在如何有效地進行企業財務風險評價上仍有很大欠缺。

1、與企業經營環境不適應

就總體而言,對財務風險評價體系的研究開始較晚,同國外的大部分企業相比,理論知識的基礎較差,企業財務風險評價體系多採用單變模型進行財務比率綜合分析的方法,這種體系所反映出的資訊很有限,而且多位抽象概念及函式,不容易進行推廣,隨著企業經營環境的逐步複雜,已經無法滿足對財務狀況進行綜合分析的需要。

2、指標無法真實反映企業情況

現有財務評價方法中有些指標的歸類不一定恰當,設計也不全面,至少不足以反映企業的情況,財務資訊的失真現象時有發生。

(1)對短期償債能力分析的不足。首先,流動比率和速動比率指標都是通過資產負債表中的資料得出來的指標,是從靜態的角度來反映一定時期的存量流動資產和速動資產償還流動負債的能力。這時如果流動資產的質量很差,就會高估企業的流動資產,即使流動比率、速動比率很高,仍不能保障企業償還到期債務。

其次,存貨周轉率和應收賬款周轉率指標如果不能準確的反映出應收賬款和存貨周轉的均衡情況,會高估應收賬款和存貨的周轉效率,對於提供及時有效的資訊較為不便。而且不能量化地反映潛在的變現能力因素和短期債務。計算流動比率和速動比率指標值的資料都來自於財務報表,但是,一些增加企業變現能力和短期債務負擔的因素卻並沒有在會計報表中反映出來,這些因素會影響到企業的短期償債能力。

(2)對長期償債能力分析的不足。一方面,在企業資產質量較差的情況下,會使得企業的資產被高估,造成資產負債率和負債經營比率指標不能真實地反映出企業實際的償債能力。另外,企業在使用有關會計調節利潤時,會使得企業的利潤出現虛增,造成利息賺取倍數指標也不能夠真實地反映出企業的實際償債能力。

(3)對盈利能力分析的不足。常見的盈利能力分析指標基本上都是對以權責發生制為基礎的會計資料進行計算和作出評價的,比如銷售淨利潤率、資產淨利潤率、成本費用利潤率等。這些指標不能反映出企業有現金流入的盈利狀況,只能分析企業盈利能力的量,而不能分析企業盈利能力的質。

企業現金流量在某種意義上決定著企業的生存和發展能力,對企業的盈利能力有很大的影響力。所以這些指標在對企業盈利能力分析上有很大的侷限性

3、缺少行業針對性

我國不同行業大都使用現行通用的財務風險評價體系,而不是根據自己的行業特點制定適合自己的財務風險評價體系,造成財務風險評價體系應有的作用未能充分發揮,財務風險體系防範**失真。

二、建立財務風險評價指標體系

企業財務風險產生的原因很多,既有企業外部的原因,也有企業自身的原因,而且不同的財務風險形成的具體原因也不盡相同。同時,企業的財務指標較多,每個指標反映的內容不一樣,對評價公司的財務狀況的作用也不同,要設計和選擇乙個能有效地反映企業某一財務善的最佳指標並不容易。那麼,究竟為什麼要建立又如何建立乙個與當前市場環境相適應的財務風險評價指標體系呢?

(一)構建企業財務風險評價體系的意義

首先, 通過財務風險評價,可以利用其中的預警功能對整個企業的財務狀況進行監控, 預知財務危機; 其次, 通過財務風險評價, 可以避免由於財務主體的多元化而帶來的財務風險控制不力的狀況;再次, 通過財務風險評價, 可以加強在投融資方案實施過程中的財務風險控制, 當投融資效果不理想時,也更易於查詢原因以力求改進; 最後, 通過財務風險評價, 可以強化經營管理者的財務風險意識, 牢固樹立企業管理要以財務管理為中心的理念, 提高企業的整體管理水平。

(二)我國企業財務風險評價指標體系的現狀

我國現有的財務風險分析指標體系主要包括的短期償債能力分析、長期償債能力分析和盈利能力分析三方面。短期償債能力指標主要有流動比率、速動比率、存貨周轉率和應收賬款周轉率;長期償債能力指標主要包括資產負債率、負債經營率和利息賺取倍數;反映企業盈利能力的指標有資產淨利潤率、銷售淨利潤率、成本費用利潤率。

目前,財務風險評價的方法分為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兩大類,定性分析又包括財務比率綜合分析法、報表分析法、財務指標分析法以及專家意見法等,定量分析則包括單變數判別模型、多變數判別模型、概率模型、神經網路分析模型等。

1、單變數判定模型

選擇用單一的財務比率來評價企業財務風險,主要就是依據企業出現財務困境時,財務比率同正常狀態下的財務比率會有很明顯的差別。其中,較重要的有財務比率,現金流量/負債總額、資產收益率、資產負債率。單變數模型因其指標單一所以簡單易行,但是同樣也會造成評價上的片面性。

我國企業多採用這種財務風險評價方法。

2、多元線性評價模型

多元線性模型是在單變數判定的基礎上發展來的,它把財務風險概括在某一範圍內,但仍沒有考慮企業的成長能力,同時它的假設條件是變數服從多元正態分佈,沒有解決變數之間的相關性問題。這種方法在現實中比較常見。

3、綜合評價法

企業財務風險評價的內容主要是盈利能力,其次是償債能力,還有成長能力。盈利能力的主要指標是資產淨利率、銷售淨利率、淨值報酬率,償債能力有4個常用指標:自有資金比率、流動比率、應收賬款周轉率、存貨周轉率,成長能力有3個指標:

銷售增長率、淨利增長率、人均淨利增長率。關鍵是要確定標準評分值和標準比率,需要經過長時間實踐,主觀性比較強。這種方法在我國企業中的應用比較普遍。

4、神經網路分析模型

以上幾種財務風險評價方法都是靜態的,而神經網路分析模型實現了企業財務風險的動態評價。這種模型在20世紀90年代已經在國外普遍使用。它由乙個輸入層、若干中間層和乙個輸出層構成;它不需要主觀定性地判斷企業財務風險狀態,但是比較複雜,技術要求高,所以在我國企業中它的應用還是受到不小限制。

目前,我國企業財務風險評價在定性分析上採用財務比率綜合分析法,定量上採用單變數判定模型。

(三)對現有財務風險分析指標體系的改進和完善

1、短期償債能力分析指標的改進

(1)現金到期債務比率。 現金到期債務比率,是指經營現金淨流量與本年到期債務之比,其中本年到期債務是指一年之內到期的長期債務和應付票據,這兩種債務不能展期,除此之外的其他流動債務都可以還舊借新。因為經營現金淨流量需保證償還到期的債務,所以現金債務比率指標應大於1.

現金到期債務比率指標通過資產負債表和現金流量表的資料,可以從動態的角度反映一定時期內經營現金流量償還到期債務的能力,現金到期債務比率越高,則企業短期償債能力越強,那麼企業的財務風險就越小。

(2)負債現金流量比率。負債現金流量比率,指的是經營活動中產生的現金流量與年末流動負債和年初流動負債兩者差額的比值。其中,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於現金流量表,年末(初)流動負債則**於資產負債表。

考慮到即使有利潤的年份也不一定有足夠的現金來償還債務,所以便利用以收付實現制為基礎的負債現金流量比率指標,這樣能夠充分地體現企業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淨流入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保證其流動負債的償還,更能直觀地反映出企業償還負債的實際能力。另外,可動用的現金資源與本期預計的現金支付之比就是現金支付保障率,它能夠從動態角度衡量償債能力的變化,反映企業在特定期間內可動用的現金資源是否能夠滿足企業當前現金支付的水平。現金支付保障率越高,說明企業的現金資源越能夠滿足支付的需要,企業的支付能力正常、穩定,企業的財務風險較小;如果該比率低於1,顯然會削弱企業的正常支付能力,就有可能引發財務危機,使企業面臨較大的財務風險。

(3)周轉率指標。一方面,將應收賬款周轉率指標改為應收賬款平均賬齡指標,即∑(某項應收賬款賬齡×該項應收賬款金額)/σ各項應收賬款金額;另一方面將存貨周轉率指標改為存貨平均占用期指標,即σ(某項存貨占用期×存貨金額)/σ各種存貨金額。這種指標改進有以下幾方面優點:

首先,可以較為準確地反映應收賬款和存貨的均衡情況及進度情況;其次,方便隨**價應收賬款和存貨的變動情況,而不用再等到期末進行;;最後這兩個指標與企業對應收賬款和存貨進行日常管理所採用的一致,資料容易獲取,且無需花費額外的代價。

2、長期償債能力分析指標的改進

(1)現金債務總額比率。現金債務總額比率,也就是經營現金流量與負債之比。它是反映長期償債能力的動態指標,也是一種保守的長期償債能力指標,通常不要求以經營現金淨流量償還債務,所以,在全部債務均能展期的情況下,經營現金淨流量應與利息相等。

這種比率反映了企業最大的支付能力,從而決定了企業最大的借款能力。現金債務總額的比率越高,則企業長期償債能力、利息支付能力和借款能力越強,那麼企業財務風險越小。

高校財務風險預警評價指標體系構建

作者 汪小華 現代商貿工業 2015年第01期 摘要 為擴大規模,盲目的資金投入使高校收不抵支,大規模舉債更增加了高校的財務負擔,而學校資金運作及校辦企業管理存在的財務問題使高校財務局面更加複雜。因此,構建高校財務風險預警評價指標體系意義重大。根據我國公立高校的特點,借鑑前人的成果,指出高校財務風險...

財務評價指標體系

如何設計與使用財務評價指標體系 財務風險是企業破產倒閉的主要原因,利用財務槓桿作用籌集資金進行負債經營是企業發展的常規途徑,因而財務風險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加強企業財務風險管理,建立和完善財務預警系統尤其必要。企業的財務評價正是從分析企業的財務風險入手,評價企業面臨的資金風險 經營風險 市場風險 投...

我國企業財務風險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探析

作者 彭瑩 中國集體經濟 2014年第11期 摘要 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不斷發展,各個企業的財務管理面臨著極大的考驗,如何構建完善的企業財務風險評價指標體系,是各企業負責人應當充分重視的問題。文章從我國企業財務風險評價指標體系現狀入手,重點分析了如何構建完善全面的財務風險評價指標體系。關鍵詞 財務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