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馬克思主義在當代大學生中的指導意義

2021-03-04 09:50:03 字數 2994 閱讀 4564

姓名: 系別:資訊工程系專業班級:11級電子科學與技術

學號聯絡**任課老師:阮春

摘要:實踐的觀點是馬克思主義哲學首要的基本的觀點,它貫穿於全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各個環節。離開了實踐,就不能理解馬克思主義哲學在人類哲學史上實現的偉大變革,就不能科學地完整地理解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本質。

本文闡述了實踐觀在馬克思主義哲學世界觀、認識論的基本內容,以及當代馬克思主義實踐觀的大體內涵,最後闡述思主義實踐觀的理論意義、現實意義。

關鍵字:實踐觀社會實踐

隨著素質教育的普及開展,大學生能力建設逐漸成為高校培養教學目標的重點之一。辯證的唯物認識論認為,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大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是檢驗書本知識的必要選擇,是學以致用的客觀要求,是培養實用型人才的必經之路。

現如今,大學生作為一種特殊的社會群體被越來越多的人們所關注,大學生的學習狀況,就業率等問題成為近年來社會關注的焦點,但大學生依然是乙個將來建設國家的主力軍團,所以培養大學生良好素質刻不容緩,如果大學生在校期間能利用假期進行必要的社會實踐,對於大學生自身的發展非常有利。

一、馬克思主義實踐觀的內容、基本特徵和主要形式

1、實踐是指人能動地改造客觀世界的物件性活動。有兩方面含義:(1)實踐的一般本質——實踐是人改造客觀世界的物質活動,具有物質的性質和形式,具有直接現實性的特點。

(2)實踐的特殊本質:實踐又是人所特有的物件性活動,實踐以人為主體,以客觀事物為物件,並把人的目的、能力等本質力量物件化為客觀實在,創造出乙個屬人的物件世界,具有主體性的特點。

2、實踐的基本特徵:客觀現實性:實踐是客觀的物質的活動。

實踐的要素、過程和結果都是客觀的;自覺能動性:實踐是人有意識、有目的地改造客觀世界的活動,具有目的性、自主性和創造性。這種自覺能動性是人區別於動物的特點,也是實踐發展水平的標誌之一;社會歷史性:

實踐不是孤立的個人的活動,而是社會活動,並受著一定歷史條件的制約。

3 、實踐的基本形式:①生產實踐。也就是處理人和自然之間關係的活動,即物質生產活動。

這是人類最基本的實踐活動,是決定其他一切實踐活動的根本前提。②社會關係實踐。是處理和變革人與人的社會關係的實踐,即人類的社會交往以及組織、管理和變革社會關係的活動,在階級社會主要表現為階級鬥爭的實踐。

③精神文化創造實踐。首先包括科學實驗,它是從生產實踐中分化出來的,專門為認識世界而進行的探索性活動。此外,藝術和教育活動也屬於以生產精神文化產品為直接目的的精神文化創造實踐

二、在馬克思主義實踐觀大學生生活的中指導意義:

1、 社會實踐利於鍛鍊學生實踐能力,提高學生綜合素質。

大學不是完全的社會化,實踐提供這樣乙個機會,讓大學生們更多接觸社會,了解社會,開闊視野,擴大知識面,從實踐中學習新的知識,通過所從事的工作,一方面發現自身潛在的能力,另一方面發現自己的不足之處,綜合能力往往是乙個學生在社會交往,社會適應多方面能力的體現,在與社會的交流中,已有的能力得到鍛鍊,大學生對自己缺陷也有所了解,社會需要什麼樣的人才,可以在以後的發展中為社會需求做好準備。

2、 社會實踐對大學生實現人生價值,認識人生意義大有裨益。

我們邵陽學院十分重視學生參與社會實踐活動,學校舉行的「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充分提高了學生認識實踐,參與實踐的能力,學生在活動中學到了書本之外的知識和人生意義,這也是價值觀的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要求我們要在實踐中學習馬克思主義,弘揚民族精神,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科學,愛社會主義,有文化有紀律,社會實踐正是這些優良精神品質的試驗方式,學生可從中體會勞動的價值,人生的意義,實現自我價值,對學生的價值追求,政治文化信仰都將有影響。

3、 大學生社會實踐意義在於能夠推進其職業生涯的建構。

目前絕大多數的大學生只是急於找到乙份工作,而對於生涯發展意識、生涯決策能力、自我價值認知、職業定位等卻一無所知,導致了不少「畢業即失業」的尷尬局面出現。這顯然與高校培養「合格」人才的初衷更是相去甚遠。要培養合格的人才,這就有必要以社會實踐為方法入手,推進大學生職業規劃程序。

首先,通過行進中的社會實踐,大學生個體可以逐步建立與發展乙個適當的自我概念,並將其轉化為實際的選擇與生活方式,實現個人的職業生涯發展目標。我校每年都會安排大批學生外出參加實習,其目的就是為了讓學生了解社會的需求,結合自身條件,努力使自己成為社會需要的人才。其次,人生規劃中的關鍵是合理職業定位。

定位準確,才能使規劃實用有效,否則,規劃制訂得再好也無法變成現實。通過社會實踐,學生將在以活生生的職業環境中,進行正確的判斷,科學的規劃人生;認知自身的能力、興趣、個性等,以及明確個人的職業價值,有利於未來將個人追求與社會發展相結合,從而更好地為社會服務。

「理論與實踐的統一,是馬克思主義乙個最基本的原則」,因此,對於一名標準的大學生來說,要兼顧地做到做好這兩點,既要有紮實的理論基礎,還要有豐富的實踐經驗。大學生是國家寶貴的人才資源,我們都要以國家的建設為己任,在學習中自覺地嚴格地要求自己學好馬克思主義理論知識,以此武裝自己。學習的目的在於運用,這也是符合馬克思主義實踐觀對我們提出的要求。

我們在自己的專業課及公共文化課的學習當中,以馬克思主義作為我們的行動指南,要發揚實事求是的精神,勇於質疑,努力學好理論知識。

社會實踐是當代大學生自我完善、盡快成長的必經之路。離開了社會實踐,就談不上人才的成長和發展,更談不上發明創造。總之,大學生參加社會實踐對學生自己來說是有益的,對自己綜合素質的測評,對以後的學習自身素質的養成都有重要意義。

大學生是社會的乙個特殊群體,他們以後在社會上的作用不容忽視,社會實踐讓學生們漸漸走入職業化道路,親身感受到職業人士的行為生活習慣,為將來參加工作做好準備。社會發展、國民整體素質的提高都有賴於大學生們自身素養的提高。因而大學生參加社會實踐很重要,實踐方式的選擇可以多樣化,當今社會,對複合型與創新型人才需求,社會實踐也是一種磨練自我、提公升自我的途徑,所以大學生應該積極參加各種實踐活動,提高自身綜合素質,努力成為祖國棟樑之才。

大學生興,則國家興,現在我國的科學技術還與世界強國一很大的距離,科學技術的改革與創新的重擔落在我們的肩上,我們要以此為激勵,奮發圖強。 我們要努力提高運用馬克思主義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自覺辨別和抵制各種不良思想文化的影響。大家都知道當今社會物慾橫行,這給我們當代大學生提出了嚴峻的考驗,我們要運用所學到的一切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思想和方法,來指導自己的行動,讓自己冷靜地看世界,清醒地認識世界,不隨波逐流,努力發展自身,為將來投身現代化建設做好準備。

當代大學生的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

作者 汪永生 文教資料 2011年第04期 摘要 信仰教育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當代大學生信仰的主流是積極健康的,但也逐漸出現了一些令人擔憂的危機。本文從闡明當代大學生信仰現狀入手,分析了當代大學生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面臨的危機和挑戰,提出以馬克思主義大眾化推進當代大學生信仰的重塑。關鍵詞 大學...

馬克思主義哲學對當代大學生的意義

馬克思主義是關於全世界無產階級和全人類徹底解放的學說,它由馬克思主義哲學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和科學社會主義三大部分組成,是馬克思 恩格斯在批判地繼承和吸收人類關於自然科學 思維科學 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的基礎上於19世紀40年代創立的,並在實踐中不斷地豐富 發展和完善的無產階級思想的科學體系。馬克思主...

論馬克思主義的實踐觀

中國的現代化是新全球化時代的 後發現代化 尚未走完從傳統農業社會向現代工業社會轉型的路程,因而它的發展必然關涉到西方國家原初的經典現代性模式的參照系問題。從現代化的發展史來看,現代性生成的基礎是社會的物質生產和物質生活的現實訴求。傳統的自然經濟和僵化的計畫經濟體制不利於社會的物質生產系統的擴張和公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