頤和園教後感

2021-03-04 09:48:05 字數 1300 閱讀 4191

《頤和園》這篇課文是上海市新教材四年級第二學期的一篇遊記類美文。課文寫的是我國著名的公園——頤和園。文章的第一節為總起:

概括地寫了頤和園的美麗;最後一節又以頤和園的美麗作結,前後照應,結構完整。從第二節起作者如同一位導遊,引領讀者從進入大門開始,依次介紹了頤和園中的長廊、萬壽山和昆明湖。

在寫教案之前,我冥思苦想,不知如何上好這樣遊記類文章。第一稿我想抓住表示方位的詞語教學,比如,「兩旁」、「左邊」、「下面」、「正前面」等等,這些詞語講清了景物的所在位置;再次,要注意作者怎樣「看」的,比如,「抬頭一看」、「向下望」、「向東遠眺」等這些詞語,寫出了景物和作者之間的相對位置。但是又轉念一想,這對於年僅十歲的孩子,能否搞懂?

搞懂又有何意義?於是,我推翻了這次教案。

當我再次捧起課本,細細研讀時,我慢慢地覺得,從教的方面來說,教師為達到教學目標而在教學實踐中呈現的種種材料。它既包括在教學中對現成教材內容的沿用,也包括教師對教材內容的『重構』——處理、加工、改編乃至增刪、更換;既包括對課程內容的執行,也包括在課程實施中教師對課程內容的創新。」顯而易見,後者是從教學實踐的層面上來衡量語文教學內容的。

於是,我定了本堂課的教學目標:

1通過對文章內容的感悟,知道北京的頤和園景色優美,從而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2繼續學習默讀、歸納文章內容的方法。

3理解「幾乎」的意思,知道準確運用「幾乎」這個詞語。

4能選擇自己喜歡的小節背誦。

圍繞這一目標,我以文中的過渡句為突破口,巧妙地讓大家跟隨作者遊覽的順序乙個個的景點遊覽,讓大家欣賞到了頤和園美麗的風光。又詳細講述了課文的第二節頤和園的長廊和昆明湖,並落實說後練習,結合具體的句子,體會「幾乎」的用法,略講了萬壽山上的排雲殿和佛香閣。最後,讓學生找出書上概括頤和園特點的詞語出現在**,引出總分總的寫作手法。

課後讀寫結合,讓學生介紹自己喜歡的景點。

聽完課後,老師們紛紛說:「課件製作新穎!」「教學思路清晰!有借鑑價值!」

對照浦東新區教育研究院顧院長的報告,反思如下

教師從教材到教案的原創能力上有所提高,但教師從教案到課堂教學的原創能力上還要加強。

(1)沒有充分利用預習作業。

例如:讀好句子,照樣子寫句。

昆明湖靜得像一面鏡子,綠得像一塊碧玉。

____得像得像_____。

學生不理解包含兩個比喻句的造句,怎麼做?教師在預習中應該鋪墊,並在課堂上隨機指導,要從這個物體的兩個方面考慮。

(2)對所教學生知識技能和能力水平把握不足。課堂應變能力不夠。課堂中沒有教學高潮。教師還需要長期的錘煉。

(3)對於這樣的錄影課,教師、學生的心理準備不足,有些怯場。

以上不足,供同事們借鑑,希望不要重蹈覆轍。

《乙酸》教後感

教學比武課 乙酸 教後感 首先我想談下我認為化學學科對學生的意義。化學課如果僅僅是拿起教材,書上寫什麼我上什麼,如此學生也只能是學到書本上的知識。讓他們背很多化學方程式,物質結構,分子式等等這樣的化學知識純粹只是用於考試。等學生畢業了以後,那麼這些學到的知識也就不再起什麼用處了。我覺得化學課不應該是...

天鵝的故事 教後感

三 著力通過換位體驗引導學生走進文字世界。在教學中為了進一步拉進學生與文字之間的距離,使用這樣的提問方式 如果你是老天鵝,你會想什麼?如果你是其中的乙隻天鵝,你會對老天鵝說什麼?這樣的提問方式只要運用恰當,對學生順利進入文字,進入文字中人物的內心是非常有幫助的,同時也是訓練學生想象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

《可能性》教後感

學校教研活動聽我的課,我講了三年級上冊 可能性 一課。這節課,通過摸旗子遊戲,讓學生感知事件發生的可能性,通過找朋友 擲色子 說一說.等活動讓學生鞏固練習,課堂氣氛活躍,學生積極性特高。因為各位老師的到來,最後我設計了乙個與各位老師告別的環節,利用今天學習的知識聽要求敬隊禮,對各位老師的到來表示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