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支橋梁施工方案

2021-03-04 09:41:58 字數 5250 閱讀 6438

第十三章橋梁工程施工

13.1總體施工方案

(1)樁基根據地質情況和樁基深度,保留採用小型鬆動爆破配合人工挖孔方案。

(2)明挖擴大基礎土質基坑採用挖掘機配合人工開挖,石質基坑採用小型鬆動爆破配合挖掘機開挖,排水整平基底後,安裝鋼筋,支立側模,澆築混凝土。

(3)中低墩柱採用定型鋼模一次澆築成型,墩身繫梁和墩帽採用抱箍承重支架現澆施工;橋台採用大平面鋼模現澆施工。

(4)板梁採用滿堂碗口式腳手架就地現澆。

(5)橋梁混凝土集中拌和,混凝土罐車運到工地後,用輸送幫浦輸送。

13.2施工方法

(一)基礎施工

(1)擴大基礎施工

土質基坑用挖掘機配合人工開挖,坑壁坡度根據地質情況確定,開挖過程中,須加強排水,開挖至距基底20cm時,由人工清理至設計標高。石質基坑採用挖掘機開挖,無法鬆動時,採用小型鬆動爆破配合開挖,挖至設計標高後,鑿出新鮮岩面,用砂漿找平。開挖完成後,各項指標符合要求即可進行基礎混凝土施工,如承載力達不到設計要求,應按監理工程師批覆方案處理。

基礎鋼筋運到現場綁紮,並預埋墩台身聯接鋼筋。基礎模板採用定型平面鋼模,利用基坑壁對稱支撐和對拉螺桿加固。混凝土由拌和站**,混凝土罐車運送,輸送幫浦輸送入模,水平分層澆築。

(2)樁基施工

①樁基成孔

淺樁採用小型鬆動爆破配合人工挖孔,測量放樣確定各樁基孔位後,按樁徑做好孔口護圍,並設定手搖絞車排渣。在開挖過程中,採用15cm厚c15混凝土護壁,每層護壁高度不得超過1.0m,地質變化段埋設連線鋼筋增加護壁的整體性。

岩層開挖採用爆破作業,炮眼布置根據岩層硬度和傾向而定,先試爆,確定間距及用藥量,防止成孔過大或孔壁破壞。當樁底進入傾斜岩層時,樁底應鑿成水平狀。孔內經爆破後,應先通風排煙,經檢查無毒氣後,施工人員方可下井繼續作業。

孔內有水時應做好排水工作,剛澆築的護壁混凝土不得被水浸泡。

挖孔時,應注意施工安全。挖孔工人必須配有安全帽、安全繩,必要時應搭設掩體。提取土渣的吊桶、吊鉤、鋼絲繩、捲揚機等機具,應經常檢查。

井口圍護應高出地面200㎜-300㎜,防止土、石、雜物落入孔內傷人。挖孔工作暫停時,孔口必須罩蓋並派專人守護。如孔內的二氧化碳含量超過0.

3%,或孔深超過10m時,應採用機械通風。

②孔底清渣

挖孔樁爆破終了時,孔底應預留20-30cm,用人工、風鎬鑿除至設計標高,將鬆散石渣、淤泥等攏動軟土層清理乾淨,如地質複雜,應用鋼釺探明孔底以下地質情況,並報經監理工程師複查認可後方可灌注混凝土,以保證樁底嵌巖效果。

③鋼筋籠製作安裝

鋼筋籠根據孔深在施工現場分節製作成型,吊車起吊入孔,採用2臺電焊機單面焊接。樁基檢測管下端用鋼板封底焊牢,並牢固綁紮在加強箍筋內側,隨鋼筋籠接長用套管焊接密封,最後一節焊好後應灌滿淨水用木塞堵死。

④混凝土灌注

當孔底及孔壁滲入的地下水上公升速度》6mm/min時,採用水下灌注混凝土的方法施工,灌注混凝土之前,孔內水位至少應與孔外地下水位相同;若孔壁土質易坍塌,應使孔內水位高於地下水位1-1.5m。水下混凝土採用φ30cm導管灌注,導管使用前進行水密試驗,灌注時採用混凝土罐車配合吊車運送混凝土,首批混凝土採用剪球灌注,其容量應保證導管埋深不小於1.

0m,混凝土灌注應連續進行,導管埋深控制在2-6m,每根樁的灌注時間控制在8h以內。

當孔內無水和地下水上公升速度≤6mm/min時,採用幹灌的方法,混凝土塌落度控制在7cm--9cm左右,並保證足夠的砂率,使混凝土自重密實。灌注時導管對準孔中心,孔底積水不得超過5cm,灌注速度應盡可能加快,使混凝土對孔壁的側壓力盡快大於滲水壓力,以防止孔內滲水,樁頂以下2m範圍內用插入式振動棒振搗密實。

(3)承臺施工

首先做好基底墊層,然後現場綁紮焊接承臺鋼筋,鋼筋安裝時預埋墩身連線鋼筋。承臺模板加固及混凝土施工參考擴大基礎相關工藝進行。

(二)墩台施工

(1)墩台身施工

施工前,鑿除基礎、承臺與墩台身結合部位表層砂漿,定出墩台身位置。墩台身鋼筋在加工棚集中下料,現場綁紮成型,用吊車配合安裝,墩身鋼筋與基礎預留聯接筋焊接。腳手架採用鋼管腳手架搭設。

中低墩柱採用定型鋼模一次澆築成型,模板用吊車安裝,柱模四周用纜風繩對拉。混凝土採用混凝土灌車運輸,輸送幫浦入模,水平分層連續澆築,混凝土灌注完畢後,頂面混凝土應高出設計標高3-5cm,採用塑料薄膜包裹保水養護。

柱式墩設有墩中系梁的墩身分兩次澆築,先澆築上繫梁以下的部分,後澆築繫梁以上的部分,繫梁採用抱箍承重支架完成。施工時水平分層進行,澆築到距模板上口不少於10--15cm的位置為止,排柱式墩身,各立樁應保持一致。混凝土強度達到0.

2-0.5mpa後,方可脫側模,承重底模待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強度標準值的75%後,方可拆除。已澆混凝土及時採用塑料薄膜包裹保水養護。

下一節模板在已澆混凝土強度達到10-15mpa後,才可用吊車配合支立。

(2)墩台帽施工

墩身繫梁和柱式墩墩帽採用抱箍支承的現澆托架施工。抱箍與墩柱之間設定橡膠夾層增大摩擦力,抱箍安裝後,用吊車將型鋼吊到抱箍兩側的牛腿上,兩側用螺栓連成平面框架,依靠墩身定位,再用工字鋼搭設底模平台並安裝底模。

肋式臺臺帽採用穿心螺桿錨固型鋼作為支架施工方案。穿心螺桿安裝後,吊車將工字鋼吊起並穿在螺桿中,工字鋼用螺栓連成平面框架,緊貼墩身,用工字鋼搭設底模平台並安裝底模。

u台台帽及背牆搭設支架現澆施工。

鋼筋在加工棚下料製成排架,鑿除墩台身高出的混凝土、測量放樣定出墩台帽縱橫軸線後,用吊車逐片起吊,在底模上綁紮、安裝。鋼筋安裝結束後吊裝組拼側模,側模以對拉螺桿拉緊,用纜風繩調節模板垂直度,側模頂口加設定位撐桿。

混凝土澆築參考墩台身進行,施工中應注意各種預埋件的預埋、預留。墩台帽應嚴格控制頂面標高並收漿平整。混凝土達到一定強度後拆除側模,底模待其強度達到90%後方可拆除。

(三)板梁施工

(1)、地基處理:

支架搭設前先清理場地內的浮土及鑽機施工時留下的泥漿;再根據梁底標高與碗口支架配杆高度確定地面標高;然後用推土機推平場地,用平地機刮平後,用20噸振動壓路機壓實;再在已處理平整、壓實的地基基礎上澆築一層10cm厚的c25混凝土墊層以方便支架的搭設及穩定。地基兩側順橋向各設排水溝一道,以保證排水系統要暢通,避免雨水浸泡地基。

(2)、支架搭設:

滿堂式支架採用滿堂碗扣式腳手架,根據支架受力計算確定碗扣架立桿縱向間距為80cm,橫樑端部位置縱向間距為40cm,橫向間距為60cm,肋板處橫向間距為30cm,水平杆步距為1.2m、頂端步距為0.6m,支架搭設時先在支架底部鋪設10×15cm木方,再安裝腳手架底托,安裝碗扣支架主杆及水平杆,安裝時應保證立桿處於底托下墊鋼板中心位置,構件結點以碗扣鎖定,用錘子順時針鎚擊上碗扣至鎖死為止。

然後安裝支架可調頂托,為便於在支架上高空作業時安全省時,可在地面上大致調出頂托伸出量,再運至支架頂安裝。

考慮支架在荷載作用下的彈性與非彈性壓縮值、支架基底在荷載作用下的非彈性沉陷及由混凝土、溫度變化引起的撓度等因素,支架安裝後需具根據支架預壓結果預設預拱度。

(3)模板安裝:

均採用厚度為1.5cm的木膠模,安裝前先用全站儀放出底板邊線,兩端點拉線確定底模的安裝邊線。安裝時將底模放在橫向方木上,縱向板與板相接處需在同一方木上,拼縫處如有縫隙可用矽膠進行填充。

底模兩側各需比底板邊線寬出5-10cm,以便側模的固定,安裝完成後進行標高複測,複測無誤後再安裝側模。

(4)、支座安裝:

安裝前需先檢測支座墊石的頂面高程與四角高差,頂面高程控制在0、-5之間、四角高差在±2mm之內;符合設計要求並經驗收後再安裝支座。

(5)支架預壓:

為檢驗支架的整體穩定性及支架基礎的實際承載能力,克服混凝土澆築過程中支架的不均勻沉降,避免箱梁混凝土因支架不均勻沉降而出現裂縫,滿堂支架底模、支座安裝完成後要進行壓載試驗。

(6)、板鋼筋綁紮:

鋼筋到現場首先驗收出廠合格證,無合格證不得卸料。認真檢查來料鋼筋的外觀質量,剔除外表有嚴重鏽蝕的鋼筋,不符要求禁止在本工程中使用。按規範進行取樣試驗。

施工前認真學習圖紙,施工時嚴格按圖下料及配製鋼筋,並注意節約。

為避免混凝土澆築後出現露筋現象,在鋼筋的兩側應設定足夠的高強塑料保護層墊塊。

(7)、箱梁混凝土澆築:

採用混凝土拌和場集中拌和混凝土,坍落度控制在10±2cm左右。

混凝土要求到施工現場需進行抽檢,對每部幫浦車混凝土的坍落度都必須進行檢測,坍落度要求按技術要求進行。混凝土澆築前做好準備工作,確保混凝土澆築連續進行一次性完成,包括混凝土運輸車、澆築幫浦車的安排布置(計畫在支架搭設時,預留幫浦車位置),橋面振搗人員,裝置的安排分工,以及混凝土澆築過程中的檢查人員配置等。混凝土澆築前對模內必須清理,模內雜物進行清除,並充分灑水濕潤。

混凝土振搗要求:混凝土振搗嚴格按照施工操作規程進行,振搗時混凝土振搗要求分布均勻,振搗充分。混凝土澆築過程上保持混凝土澆築施工的連續性,前後兩次混凝土結合處要特別注意,要求結合處充分振搗。

每一處振搗完成後應邊振動邊慢慢的提出振動棒,對每一振動部位,必須振動到該部位混凝土密實為止,密實的標誌是混凝土停止下沉,不再冒氣泡,表面呈現平坦、泛漿。

(8)、混凝土養護

混凝土澆築由於採用集中拌和混凝土進行澆築,混凝土初凝時間較短,反映出溫度公升高快,容易產生收縮裂縫,又由於節段長、方量大,澆築時間也較長,先澆段混凝土的養護應及時進行灑水濕潤,初凝後立即用土工布覆蓋並灑水養護。混凝土的灑水養護時間一般為7天,每天灑水的次數以能保持混凝土表面經常處於濕潤狀態為度。

(四)橋面系施工

①防撞護欄及路緣石施工

防撞護欄及路緣石模板均採用鋼模。防撞護欄分兩層澆注,第一層順向澆注防撞牆轉折處後,再回頭澆注第二層至設計標高。路緣石一次澆注成型。

②橋面板施工

橋面板和大樑預製的施工時間盡量縮短,以免兩者之間產生過大的收縮差。首先鑿毛大樑頂面,並將橋面混凝土及雜質清洗乾淨。施工前做好測量放樣,嚴格控制標高。

模板採用10#槽鋼製作,鋼筋網嚴格控制鋼筋間距,鋼筋網加焊梅花狀支撐鋼筋。混凝土採用輸送幫浦輸送,人工攤平並大致找補均勻,三軸式攤鋪機攤鋪,拉毛器拉毛,麻袋覆蓋灑水保濕養生。

③橋梁伸縮縫

橋梁伸縮縫材料及其產品必須是取得合格證書的產品。安裝前清除墊縫料,鋼筋復位,鑿毛並衝冼乾淨。伸縮縫應在規定的溫度下安裝,精確定位,伸縮縫效能必須有效,縫面與橋面必須結合良好,並保持平整。

13.3、橋梁施工安全保證措施

建立健全安全保證體系。針對橋梁施工,制定各種安全制度:⒈設立專職安全員並建立24小時旁站制度,及時糾正和消除施工中出現的不安全苗頭。

⒉對施工人員定期進行安全教育和安全知識的考核。

⒊各種臨時的承重結構及模板認真檢算設計,確保強度、剛度和穩定性。⒋高空作業要嚴格按照規範和安全作業規則佩戴安全帽、安全帶、設定安全網,大風、大雨等不良氣候條件下不得進行高空作業。

⒌吊裝作業時,起重機下嚴禁人員逗留,並設立明顯的作業和禁入標誌。

⒍作業時經常性派專人檢查起重裝置各系統,確保萬無一失。

⒎工地設立明顯的安全警示牌和安全注意事項宣傳欄。

⒏各類機械裝置操作人員必須持證上崗,無證人員或非本機人員不得上機操作。

鋼筋混凝土簡支橋橋梁施工方案

一 軸線測量的技術措施 1 控制網的控制和測量 根據業主提供的控制點,先對全線控制點進行複核閉合。複核的結果報現場監理驗收認可,並按照施工需要加密控制網。為了確保控制網的可靠性,將把所有的控制點都選定在施工作業範圍以外的適當位置,並且確保各控制點的通視性良好,符合施工需要,應選在附近的多層屋頂上。控...

簡支梁橋施工方法

1 支架澆築 包括以下幾個工序 1 澆築前的檢查。包括 1 支架和模板的檢查 2 鋼筋和鋼索位置的檢查 3 澆築混凝土前的準備工作。2 混凝土澆築。包括 1 確定混凝土的澆築速度 2 確定混凝土的澆築順序。有以下幾種澆築方法 1 水平分層澆築 在一跨全長內分層澆築,在跨中合攏。適用於跨徑不大的簡支梁...

先簡支後連續結構橋梁施工技術

摘要 先簡支後連續結構體系近幾年在我國高速公路及路網工程中的大 中橋梁建 設中得到廣泛應用,本文簡要闡述了先簡支後連續結構體系的優點及施工工藝要點,了施工過程中採用的簡便易行的工藝技術,最後提出先簡支後連續橋梁施工的質量控制意 見。關鍵詞 公路橋梁先簡支後連續施工技術 隨著國家加大基礎設施投資,高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