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造適合學生的教育》讀後感

2021-03-04 09:39:17 字數 926 閱讀 5468

馮先生認為,老師三尺講台上的事情平凡、具體、瑣碎,但是具體平凡瑣碎的日常事務卻關係著國家的強弱興衰。他舉的幾個例子讓人心裡頗不是滋味。 「中國製造」與「中國創造」,僅一字之差,境遇卻有天壤之別。

如何培養出能夠進行「中國創造」的頭腦?——這是中國當代教師不可推卸的神聖使命。馮先生得出的結論是:

創造適合學生的教育,就需要教師隊伍想大道理,做小事情。我想他所說的「大道理」便是乙個偉大的教育理想,而「小事情」就是我們每天平凡卻實在的點滴工作吧。能夠從平凡中發現契機,孕育偉大,這又何嘗不是為師者的幸福呢?

熱愛講台,享受講台,關鍵是端正我們的位置。找準定位,自覺到位,主動補位,不能越位,不得錯位。到位時你就享受講台,不到位時你就會埋怨講台,缺位會給你的工作帶來煩惱,到位會給你的工作帶來享受。

這點相信每位老師都感同深受。當班主任的最高追求是,讓我的學生快樂地成長。當任何乙個孩子沒有任何一絲笑容走進教室的時候,我們知道我們的工作缺位了,教育無效;教育要有效,教師就必須具有把握學生心靈變化軌跡的能力,具有走進學生心靈世界的本領。

當一堂課下來,每位學生在課堂上都是反應積極,而且情緒愉快,並且作業鞏固表現良好,相信我們都是愉快地走下講堂,並且覺得剛才的時間是自己的一種成功享受,心情也會隨之愉悅。假使一堂課,學生是漫不經心,甚至沒有把你當回事,自顧自的在做著自己的事情,而且作業反應情況糟糕,那麼我們就會非常沮喪地走下舞台,備受挫敗感。

學生快樂了,教師才能快樂,只有快樂了,才能享受工作的樂趣。我常與學生說的一句說是:老師每天的快樂與痛苦都是您們賦予的。

如果我們只是把教書當作乙份職業,那我們每天的工作就很可能演變成謀生的必需,我們無可奈何地做著份內之事,聽天由命地循著日常之軌,這種情況下奢談「享受講台」恐怕只能是個笑話。

既然我們選擇了教師這個職業,就應珍惜這三尺講台,讓我們把每一次登臨講台都當作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場演出,傾注熱情,全力以赴。當你的每一節課都成為學生一天最深切的期盼,這就是我們最大的光榮和幸福。。

《創造適合學生的教育》讀後感

讓學生成為更好的自己 教師專業標準解讀 讀後感 暑假學習了 教師專業標準解讀 通過學習,使我真正理解了很多過去所不理解的內容,收穫了許多相關知識。這本書值得我們每一位教師認真反覆地閱讀。尊重小學生的權益,以小學生為主體,充分調動和發揮小學生的主動性,遵循小學生身心發展特點和教育教學規律,提供適合的教...

創造適合學生的教讀後感王春林

讀 創造適合學生的教育 有感 學校 夏官營初級中學姓名 王春林 通過閱讀教育專家馮恩洪寫的 創造適合學生的教育 這本書,受到了很大的啟發,作為一名農村鄉鎮九年一貫制學校的校長,對這些年來的教育改革,自己在思想方面和管理方面還存在著很大差距,現談感想如下 一 重新認識了教育的目的,改變了自己的教育理念...

創造適合學生的教育

感觸之四 做乙個追求卓越 富有創新精神的教師。教育家和教書匠,乙個最大的區別,就是教育家有一種追求卓越的精神和創新的精神,他們以不教之本為基本的教育教學指導思想,追求的是一種充滿靈性與智慧型的教育教學。而教書匠往往忽視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以灌輸作為教育教學的指導思想和主要的教育教學手段。接受教育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