鑽孔樁工藝性試樁方案

2021-03-04 09:37:18 字數 4267 閱讀 1589

目錄1、工程概況 1

2、鑽孔樁工藝性試樁點 1

3、試驗目的 1

4、工期安排 1

5、組織保證 1

5.1人員保證 2

5.2機械裝置保證 2

6.1樁基礎 3

6.1.1.2鑽機鑽孔 3

6.1.1.3清孔 4

6.1.1.4檢孔 4

6.1.1.5鋼筋骨架的製作和安裝 5

6.1.1.6設立導管 5

6.1.2.2樁基鋼筋施工 8

6.1.2.3樁基混凝土施工 8

6.1.3工藝效果 8

7、環保措施 9

8、安全施工保證措施 14

1、工程概況

本管段內共有2座特大橋、8座大橋、1座中橋,基礎大部分採用鑽孔灌注樁,設計樁徑為1.0m,樁長集中在6~32m。

橋址所在地屬剝蝕低山丘陵區,一級階地地形平坦、開闊,地面高程在5~10m之間;高階地呈壟崗地貌,波狀起伏,「梳狀」坳溝發育,階地面平緩,表層為第四系(qeldl)殘坡積形成的粉質粘土和全新(q4alpl)衝洪積形成的粉質粘土、淤泥質粉質粘土、碎石土,土體層規律性較強。下伏基岩為侏羅系上統(j3hn)角礫凝灰岩。

2、鑽孔樁工藝性試樁點

鑽孔樁工藝性試樁點計畫安排在某雙線特大橋的23#墩承臺邊大里程方向4m,確定本試樁方案的樁長為35m。

3、試驗目的

3.1通過鑽孔樁工藝性試驗,分析總結試驗成果,積累經驗資料,為本管段橋梁施工提供原始依據。

3.2通過鑽孔樁工藝性試驗,進一步完善工藝流程和施工要點,規範質量管理。為規範化、標準化作業提供經驗。

3.3通過鑽孔樁工藝性試驗,暴露施工中存在的問題,及時改進、提出防範措施,為下一步工作提供預案。

4、工期安排

施工準備階段:2023年4月15日~2023年4月18日

施工階段:2023年4月19日~2023年4月25日

成果整理階段:2023年5月8日

5、組織保證

為確保鑽孔樁工藝性試樁一次成功,我部領導高度重視,專門成立鑽孔樁工藝性試樁領導小組,組長由專案部總工程師張長忠擔任,副組長由副經理xx和技術質量部部長xx擔任,成員由質檢工程師xx、橋梁工程師xx、專職安全員xx、試驗主xx、測量隊長xx組成。鑽孔樁工藝性試樁生產要素的到位由組長負責、鑽孔樁工藝性策劃由副組長負責,主要業務工作如實施、跟蹤、分析、總結等由羅檢萍負責,其它人員密切配合。

5.1人員保證

主要管理人員見下表:

主要管理人員一覽表

5.2機械裝置保證

機械裝置見下表:

機械裝置配置表

6、施工要點、保證措施、工藝效果

6.1樁基礎

6.1.1鑽孔灌注樁施工工藝及施工要點

6.1.1.1施工準備

(1)修築便道、平台:修築便道通往墩台位置處,施工場地須平整硬化,樁位處平整壓實,須填築部分要用砂礫夾素土夯實,滿足鑽機施工時平衡穩定的要求。

(2)測量放線定樁位:先定出基礎中心線,測量地面標高,樁孔中心外3m設定前後左右的樁孔定位護樁,施工時拉線確定樁位。樁孔定位後報監理工程師複核確認。

(3)護筒的埋設:護筒用厚6~8mm鋼板捲製而成,其內徑比樁徑大400mm,平面位置偏差不大於4.5cm,長度1.

5-2.0m,由現場地質情況定。根據複核好的樁位挖好基坑後,在護筒外側四周及下部50cm範圍內夯填粘土,以防鑽進過程中造成塌孔。

護筒頂高出地面高度50cm以上,且高出施工水位或地下水位2.0m;以防雜物、地面水流入井孔內。

(4)泥漿的製備:泥漿是黏土和水的混合物,選用塑性指數應大於15,小於0.05mm的粘粒含量應大於50%,膠體率不低於95%,含砂率不大於4%,造漿能力不低於2.

5l/kg的良好製漿黏土。並對泥漿的各項效能指標進行測定。因該地層上部為黏土層,孔內拋入一定數量的水泥、碳酸鈉等改善泥漿效能的物品後可於孔內直接造漿。

(5)泥漿池:鑽孔施工前,選擇適宜地點,開挖乙個泥漿池與樁位旁的迴圈槽連線,用於泥漿的排放和存放,儘量減少泥漿迴圈造成的汙染。

6.1.1.2鑽機鑽孔

(1)鑽機就位前,對主要機具進行檢查、維修,配套設施就位及水電設施的接通等。然後開始組立鑽機,安裝起吊系統、撥移就位,將鑽頭對準設計中心徐徐放入護筒內。鑽機就位後,用墊木做機座,底座和頂端要平穩,在鑽進和執行中不得產生位移和沉陷。

(2)鑽孔時,孔內水位應高於護筒底腳0.5m以上或地下水位以上1.5~2.0m;在衝擊鑽機鑽進取渣時和停鑽後,應及時向孔內補水,保持一定的水頭高度。

(3)鑽孔前在孔內加適量粒徑不大於15cm的片石,頂部拋平,用低衝程衝砸,鑽進0.5~1.0m,再回填粘土,反覆

二、三次。開始鑽進時,進尺需適當控制,使初成孔豎直、圓順,直至孔深達護筒下3~4m後,方可轉入正常鑽進,鑽進過程中及時排除鑽渣,經常檢查泥漿的主要指數。

(4)衝擊過程中,要勤抽查,勤檢查鋼絲繩和鑽頭磨損情況等,預防發生安全事故。

(5)鑽孔作業必須連續進行,不得中斷。因特殊情況必須停鑽時,孔口加保護蓋,並嚴禁鑽頭留在孔內,以防埋鑽。

(6)在鑽進過程中,經常注意鑽渣的撈取,並注意土層的變化,在岩層變化處均應撈取巖樣,判明岩質,並記入記錄表中,以便與地質斷面圖核對。同時經常檢查泥漿的各項指標。在不同的地層,採取不同的衝程,在粘性土及含砂率小的泥岩中,宜用中等衝程、稀泥漿鑽進,在砂性土及含砂率高的地層中,宜用低速慢進、稠泥漿鑽進。

(7)及時詳細地填寫鑽孔施工記錄,交**時交代鑽進情況及下一班應注意的事項。當鑽孔深度達到設計要求時,用測繩對孔深、用檢孔器對孔徑和孔形、用全站儀對孔位等進行檢查,確認滿足設計要求後,立即填寫終孔檢查證,並經駐地監理工程師認可後,進行孔底清理和灌注水下混凝土的準備工作。

(8)鑽進過程中,入孔泥漿比重為1.1—1.3,含砂率不大於4%,黏度16-22s。

6.1.1.3清孔

(1)鑽孔達到設計要求深度後,應採用泥漿幫浦及時進行清理,避免延時過長,泥漿、鑽渣沉澱,造成清孔困難或坍孔。

清孔採用換漿法施工,即鑽孔完成後提起鑽錐至距孔底約20cm處繼續衝擊,然後以相對密度較低的泥漿逐步把鑽孔內懸浮的鑽渣和相對密度較大的泥漿換出。

清孔的後的泥漿效能指標:含砂率小於2%、泥漿比重不大於1.1,黏度17-20s。

(2)清孔注意事項:在清孔排渣前,必須注意保持孔內水頭在地下水位或地表水位1.5~2.

0m以上,防止坍孔;清孔後的泥漿效能指標應符合質量標準要求,孔徑、孔形、傾斜度及孔底沉渣厚度應符合規範要求。

(3)不得用加深孔深來代替清孔。

(4)清孔後灌注前,孔底沉渣厚度柱樁不大5cm,摩擦樁不大於20cm。

6.1.1.4檢孔

根據該橋的樁徑為φ1.0m,採用φ16mm鋼筋製作成的長度5公尺、直徑0.97m的鋼筋籠檢孔器來檢驗孔徑及傾斜度,保證檢孔器能自由通過。

6.1.1.5鋼筋骨架的製作和安裝

(1)鑽孔樁鋼筋籠在鋼筋加工場一次整體製作,骨架應具有足夠的剛度和穩定性,以便運送、吊裝和澆注混凝土時不致變形;製作時每隔2m增設架立鋼筋一道。為增加鋼筋籠強度,主筋與箍筋結點處全部採用點焊。鋼筋在縱向採用雙面對接焊,焊縫飽滿,上下縱筋於一直線上,同一截面上的鋼筋接頭不超過總面積的50%。

骨架製作方法可用卡板、箍筋成形法。

(2)骨架上端應均勻設定吊環,數量不少於2個。

(3)在骨架主筋外側,將鋼筋耳環焊接在骨架主筋上,以控制保護層。

(4)鋼筋籠利用16t吊車吊裝入孔。在骨架下端拴掛混凝土塊或加長數根主筋,以防澆注混凝土時骨架上浮,鋼筋上端伸出至少6根加長主筋焊接固定在地面護筒上,防止掉籠或浮籠。鋼筋骨架應及時準確地就位,待混凝土澆注完畢並初凝後方可解除固定設施。

6.1.1.6設立導管

(1)導管直徑採用30cm在導管外壁用明顯標誌逐節編號,並自下而上標明尺度,以計算導管埋深。根據樁孔的深度,確定導管的拼裝長度。

(2)導管吊裝前先試拼,介面連線牢固,封閉嚴密,並進行導管水密性試驗,試壓的壓力宜為孔底靜水壓力的1.5倍。同時檢查拼裝後的垂直情況。

(3)吊裝時導管位於井孔**,穩步沉放,防止卡掛鋼筋籠,並在澆注混凝土前進行公升降試驗。每次混凝土灌注完畢必須馬上清洗導管確保導管內壁光滑圓順,法蘭表面乾淨。因使用時間過長而變形、磨損的導管應剔除。

6.1.1.7混凝土

採用c30水下混凝土。

6.1.1.8水下混凝土灌注

(1)灌注水下混凝土是鑽孔樁施工的重要工序,在灌注前,探測孔內泥漿及孔底沉澱厚度,如不符合規範要求,再次清孔,直到滿足要求為止。

(2)混凝土輸送到灌注地點時,應經常抽檢其和易性、塌落度等情況。

(3)灌注首批混凝土時應注意下列事項:

①導管下口至孔底的距離一般宜為25~40cm;

②根據孔深與導管長度,計算首批封底混凝土的數量,以滿足導管初次埋置(≥1m)和導管底部間隙的需要。

鑽孔樁工藝性試樁總結

山西中南部鐵路通道zntj 21標段 橋梁樁基工程工藝性試樁總結 中鐵二十三局集團山西中南部鐵路通道專案部工程部 二 一一年一月 目錄1 工程概況 1 2 工藝試樁的目的 1 3 工藝試樁方案 1 3.1試樁機械主要裝置配置 1 3.2試樁方法 3 3.2.1施工工藝 3 3.2.2試樁選址 3 3...

二環路鑽孔樁工藝性試樁方案

目錄1 試驗目的及試樁方案 1 1.1試驗目的 1 1.2試樁方案 1 2 工程概況 1 2.1工程簡介 1 2.2工程地質特徵 1 2.3水文地質特徵及評價 3 2.4設計採用規範和主要技術標準 3 2.4.1設計採用規範 3 2.4.2主要技術標準 4 2.5施工採用規範 標準 4 3 施工組織...

鑽孔樁試樁報告

王家庄大橋所處地區地表覆蓋第四系全新統人工堆積層,第四系全新統衝洪積層,元古代晉寧期侵入岩層。地質情況主要為人工填土 粉質粘土 全或弱風化泥質砂岩 全或弱風化花崗岩,花崗岩主要為條帶狀細粒黑雲二長花崗岩。原地面標高為64.375,頂層地質為鬆質粘土,厚度為5.8公尺,第二層為強風化花崗岩帶 0 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