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鐵隧道測量施工方案

2021-03-04 09:34:38 字數 2932 閱讀 6483

盾構隧道監測的物件主要為土體介質、隧道結構和周圍環境,監測的部位包括地表、土體內、盾構隧道結構、以及周圍道路、建築物等,監測型別主要是地表和土體深層的沉降和水平位移、地層水土壓力和水位變化、建築物及其基礎等的沉降和水平位移、盾構隧道結構內力、外力和變形等。

1監測專案的確定

盾構法隧道施工監測專案的選擇主要考慮如下因素:

1.工程地質和水文地質情況;

2.隧道埋深、直徑、結構型式和盾構施工工藝;

3.雙線隧道的間距或施工隧道與旁邊大型及重要公用管道的間距;

4.隧道施工影響範圍內現有房屋建築及各種構築物的結構特點、形狀尺寸及其與隧道軸線的相對位置;

5.設計提供的變形及其其他控制值及其安全儲備係數。各種盾構隧道基本監測專案確定的原則參見表2。

根據本工程的具體情況、人員安排及經費投入等因素綜合考慮,本工程的盾構隧道施工監測內容主要為地面沉降監測、隧道沉降監測、建築物沉降(裂縫)監測和過江段地形變化監測。在盾構推進起始段100公尺範圍內進行以土體變形和隧道結構為主的監測,土體變形監測包括土體深層垂直和水平位移、地下水位監測,隧道結構監測主要為隧道收斂位移。

2監測點的布設和監測方法

2.1地面沉降監測點的布設和監測方法

在位於隧道推進方向上,在30m範圍內沿隧道中心線每3m布置1個沉降監測點,同時距井壁6m及15m處各布置1條沉降監測斷面,此斷面在軸線左右各布4點,間距分別為距離隧道中軸線2m、5m、8m、12m;在進洞段20m~100m範圍內沿隧道中心線每4m布置1個沉降監測點;在100m以後範圍內沿隧道中心線每5m布置1個沉降監測點,距井壁30m、50m、75m處各布置1條沉降監測斷面,斷面點間距同上;以後每50m布置1個斷面。軸線點編號,左線以az001為軸線起點編號,右線為ay001作為起點編號;斷面測點編號,根據斷面測點所處軸線的方向,由n(北)向s(南)編號。地面沉降測點如遇到江河或水塘,則採用水深測量方法;如周圍無建築物或場地比較空曠,則橫剖面間隔可加大至50m。

地面沉降測點的埋設採用標準地表樁,必須將其埋入原狀土,並做好井圈和井蓋。在堅硬的道面上埋設地表樁,應鑿出道面和路基,將地表樁埋入原狀土,或鑽孔打入1m以上的螺紋鋼筋做地表觀測樁,並同時打入保護鋼管套。

為布設軸線點,沿隧道軸線附近布設一條閉合平面控制導線,將軸線點放樣到地面上。由於移交的水準點比較分散,所以在沿途較穩定地區埋設5~10個水準控制點。測量儀器採用sdz2水準儀+銦鋼尺。

觀測方法採用精密水準測量方法。基點和附近水準點聯測取得初始高程。觀測時各項限差宜嚴格控制,每測點讀數高差不宜超過0.

3mm,對不在水準路線上的觀測點,乙個測站不宜超過3個,如超過時,應重讀後視點讀數,以作核對。首次觀測應對測點進行連續兩次觀測,兩次高程之差應小於±1.0mm,取平均值作為初始值。

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盡可能的布設導線網,以便進行平差處理,提高觀測精度,水準線路閉合差應小於±0.3(mm)(n為測站數),然後按照測站進行平差,求得各點高程。施工前,由基點通過水準測量測出隆陷觀測點的初始高程h0,在施工過程中測出的高程為hn。

則高差△h=hn-h0即為隆陷值。

2.2隧道沉降監測點的布設和監測方法

隧道沉降由襯砌環的沉降反映出來,襯砌環的沉降監測是通過在各襯砌環上設定沉降點,自襯砌脫出盾尾後測其沉降,隧道的沉降情況反映盾尾注漿的效果和隧道地基處理效果。隧道的沉降相當於增加地基損失,也必然加大地面沉降。

為了監測盾構在推進過程中隧道的沉降變化情況,在隧道管片底部設立一定數量的隧道沉降觀測標誌,以管片拼裝螺母為監測基點。進洞段、幫浦房和曲線段每3環設1個點,直線段每6環設1點。若有較大的隧道沉降可增加測點。

襯砌環(管片)的沉降採用水準測量方法在管片脫出盾構機後測量,每次測量需回測後三環管片。每環管片均需測量。監測點布設在管片底部。

每天換班時均需進行管片測量工作。測量儀器採用sdz2精密水準儀+銦鋼尺。觀測方法採用精密水準測量方法。

2.3周圍建築物沉降及裂縫觀測

本標段由於地處東風農場,周邊多為果樹。隧道沿線50公尺範圍內的基本上沒有建築物。根據工程現場周邊環境,對軸線兩側50公尺範圍內建築物作不均勻沉降監測,觀測點布置於建築物四牆角上,用膨脹螺絲打入牆體內。

對周圍建築物的裂縫狀況,在盾構推進前作詳細調查摸底,掘進施工過程中定期巡視檢查。對已經存在的裂縫,施工前必須會同有關各方現場檢查,並作文字、拍照、錄影記錄。沉降觀測採用ii等幾何水準測量,每次觀測要與兩個相對穩定的水準點進行閉合,組成水準網進行平差計算。

建築物裂縫觀測採用下圖所示的方法進行觀測:

2.4土體變形監測點的布設和監測方法

在盾構推進起始段100公尺範圍內,布設土體垂直和水平位移監測點是為了確定盾構正面推力、壓漿時間、壓漿壓力和數量、推進速度、送排泥速度等施工引數。土體深層垂直位移測孔一般布置在隧道中心線上,監測結果比地表沉降更為敏感,因而能更有效地診查施工狀態和工藝引數,尤其是盾構正前方一點的沉降。土體深層水平位移測孔布設在盾構前方兩側,用測斜儀量測,監測結果可以分析盾構推進中對土體擾動引起的水平位移以及研究減少擾動的對策。

地下水位孔布設在隧道兩側影響範圍內,水文地質條件在施工過程中可能有變化的區域,如在砂層或淤泥質砂土中掘進的區域。採用水位計進行量測。

具體布置詳見盾構推進起始段監測點布置圖和如下圖「盾構隧道始發段監測斷面圖」。

2.5隧道收斂測點的布設和監測方法

在盾構推進起始段100公尺範圍內,分別按10公尺為一區段選擇乙個斷面埋設收斂計掛點,用來量測隧道結構內部收斂位移。詳見隧道結構內部收斂監測點布置圖。採用收斂計進行量測.

4.2.6防洪堤壩測點的設定

盾構隧道施工過程中,將先後兩次穿越小虎瀝,沙仔瀝,獅子洋。對兩岸的防洪堤壩構成影響.為此沿軸線縱向堤壩處布3個橫斷面,需加密布設沉降監測點;橫向斷面布點為推進軸線中心處布1點,左右各布6點,其點間距為2~3m。

在上述需重點加密監測的區域內布設沉降監測時,視不同環境地質情況宜採用不同的布設方法。【測點布設要求】測點標誌採用牆面標誌,布設時,採用衝擊鑽成孔,然後用水泥將道釘封牢。或採用標準地表樁,必須將其埋入原狀土,並做好井圈和井蓋。

在堅硬的道面上埋設地表樁,應鑿出道面和路基,將地表樁埋入原狀土,或鑽孔打入1m以上的螺紋鋼筋做地表觀測樁,並同時打入保護鋼管套。

地鐵區間隧道施工方案

第一章編制依據 目的 依據的規範標準 1.1編制依據 1 天津市地下鐵道2號線機場延長線招標檔案 設計圖紙及其答疑 補遺檔案 小里程端盾構始發井主體結構設計圖。2 現場踏勘 調查資料 岩土工程勘察報告 盾構機圖紙,盾構機使用維護技術檔案 3 國家現行技術規範 標準及天津市現行相關規範 標準及檔案 4...

穿越地鐵隧道施工方案

第1章編制說明 1.1 編制依據 1 中鐵大橋勘測設計院 的 城市快速內環西線南延 緯八路至繞城公路段 基坑支護結構施工圖b版 支護變更1 支護變更5 2 中鐵大橋勘測設計院 的 南京市城市快速內環西線南延工程 緯八路 繞城公路 二標段施工圖設計 第二冊隧道工程 第一分冊總體 樁基 主體結構及防水 ...

重慶地鐵區間隧道施工方案

重慶軌道交通六號線二期起點 金山寺車站區間隧道施工方案 一 工程水文地質概況 1.1工程概況 重慶市軌道交通六號線二期北段起點 金山寺車站區間隧道為六號線一期終點,其設計里程為 左線zdk35 400.000 zdk36 281.740,全長863.334m 右線為dk35 400.000 ydk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