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版七年級歷史下冊複習筆記

2021-03-03 20:27:49 字數 4556 閱讀 3162

第一單元第一課隋的統一與大運河

一、隋的建立:581年,楊堅(隋文帝)奪取北周政權,建立隋朝,定都長安。年號:開皇

二、隋的統一:時間:589年,隋朝滅陳,統一南北。

1、統一的條件:客觀上:①北方民族的大融合,南方經濟的發展;②長期的**割據,人民渴望統一;③南方陳政權統治的腐敗。

主觀上:①隋朝建立後,勵精圖治,政治穩定,經濟繁榮,軍事強大;②隋為滅陳做了充分準備,戰略戰術運用得當。

2、統一的原因:①長期的**和戰亂,人民渴望統一;②北方:經過南北朝的民族大融合,民族界限縮小,為南北統一創造了條件;南方:

江南經濟的發展,南北人民要求結束**局面,加強雙方的經濟交流。③隋朝勵精圖治,國力強盛;陳朝統治腐敗,力量衰弱。

3、統一的意義:①是繼秦漢之後,又一次統一。②結束了西晉末年以來二百七十多年的**、對峙局面,開創隋唐時期三百二十餘年的「大一統」局面,③為經濟文化的繁榮發展奠定了基礎。

三、隋朝經濟的繁榮──「開皇之治」

1、表現:人口激增,墾田擴大、糧倉豐實。

2、原因:①國家統一,社會安定;②隋文帝勵精圖治,發展生產;③統治者提倡節儉。

3、隋文帝在位時期,國家統

一、安定,人民負擔較輕,經濟繁榮發展,史稱隋文帝的統治為「開皇之治」。

四、隋的滅亡:**引起農民起義,公元618年,隋煬帝楊廣在江都被部將殺死,隋朝滅亡。

五、大運河的開通

1、目的:促進南北政治、經濟、文化聯絡和交流。加強隋王朝對全國的統治。

2、開通原因:①隋文帝在位的二十多年裡,國家治理得比較好,出現了經濟繁榮的景象,這就使隋煬帝開通大運河具備了經濟實力。②隋朝國家統一,使隋煬帝有徵發幾百萬人的可能性。

③有前代開鑿的幾段古運河為基礎。

3、時間、人物:隋煬帝從605年起,用了6年時間,開通了一條縱貫南北的大運河。

4、中心、起始點(三點):以洛陽為中心,北達涿郡(北京),南至餘杭(杭州)。

5、長度及地位:全長兩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長的運河。

6、四個組成部分(四段)(自北向南):永濟渠、通濟渠、邗溝、江南河。

7、連線五條河流(自北向南):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

8、流通七省區:(略)

9、開鑿大運河的影響(意義、作用):①大運河通航後,不僅有利於維護國家統一和**集權,成為南北政治、經濟、文化聯絡的紐帶;大大促進了我國南北經濟的交流。②也成為溝通亞洲內陸「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的樞紐;③運河的通航還促進了沿岸地區城鎮和工商業發展;④此後,歷朝對運河不斷疏浚、改造,使它持續發揮著貫通南北動脈的作用。

四.問題** 1.隋煬帝時為什麼能夠開通縱貫南北的大運河?

答:①隋文帝在位的二十多年裡,國家治理得比較好,出現了經濟繁榮的景象,這就使隋煬帝開通大運河具備了經濟實力。②隋朝國家統一,使隋煬帝有徵發幾百萬人的可能性。

③有前幾代開鑿的幾段古運河為基礎。

2.怎樣評價大運河的開鑿?

答:大運河的開鑿既有它的積極作用,又有它的消極作用。積極作用:

①溝通了南北交通。②促進了運河沿線經濟和商業城鎮的發展。③鞏固了國家的統一。

消極作用:由於當時徵發勞役過重﹑過急,造成的社會後果十分嚴重,是隋朝滅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3.隋朝大運河地圖識別:它分為永濟渠﹑通濟渠﹑邗溝和江南河四段,連線海河﹑黃河﹑淮河﹑長江和錢塘江五大河流,成為我國南北交通大動脈。

4.隋朝大運河的概況:大運河以洛陽為中心,北達涿郡,南至餘杭,全長兩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長的運河。它的開通,大大促進了我國南北經濟的交流。

第二課唐太宗與貞觀之治

一、唐朝的建立

1、隋朝滅亡的原因:統治者推行**,導致農民起義,最後被推翻。

2、唐朝建立者:李淵(唐高祖,開國皇帝) 建立時間:618年都城:長安

二、唐太宗「貞觀之治」

1、主要內容措施:①吸取隋亡歷史經驗教訓,重視人民群眾的力量。②重視發展生產,開墾荒地、減輕農民的賦稅勞役。

③崇尚節儉,節制享受慾望。④合併州縣,整頓吏治。⑤任用賢才、虛心納諫:

「房謀杜斷」—房玄齡和杜如晦 ;魏徵為著名諫臣。⑥大興學校,發展科舉。

2、效果評價:① 唐朝是我國歷史上少有的封建盛世。唐太宗居安思危,以史為鑑的開明思想和政治遠見,在中國封建帝王中是罕見的。

②唐太宗採取一系列改革措施,有利於社會的發展,符合歷史發展的趨勢,促成了「貞觀之治」的出現。③貞觀之治為唐朝進入鼎盛時期──「開元盛世」奠定了基礎。④唐太宗統治時期,政治比較清明,經濟發展較快,國力逐步加強,成為世界上的強國,我國的封建制度發展到頂峰。

李世民(唐太宗) 上台時間:626年,627年改年號「貞觀」。唐太宗重用人才: 房玄齡、杜如晦-----「房謀杜斷」。

魏徵著名諫臣,被唐太宗比喻為可以「知得失」的一面鏡子。

貞觀新政主要內容:①在賦役制度方面,唐朝減少百姓服勞役天數,使人身關係束縛逐漸鬆弛;②沿襲和完善隋代的「三省六部」制;③唐朝在《隋律》的基礎上,多次修訂法令,刪繁就簡,化重為輕。

《唐律疏議》 是中國現存最早的一部完備的法典,在歷史上對亞洲各國產生了重大影響。

唐太宗統治時期,被譽為「貞觀之治」。

思考:1、秦亡漢興,隋亡唐興有什麼共同之處?

答:①秦隋都是在完成統一後很快滅亡的。秦隋後期都爆發了大規模的農民起義,滅亡的原因都是統治者殘暴無道,政治黑暗,濫用民力,經濟倒退,人民生活困苦,社會矛盾尖銳。

②漢唐的興起都是統治者吸取前朝的教訓,都出現了繁榮的局面並且都成為影響當時世界的大國;漢唐兩朝初的統治者,都勤於政事,輕徭薄賦,發展生產,都整頓吏治,任用賢良。

2、比較漢武帝與唐太宗的歷史功績

中國古代出現治世的原因:①政策因素:農民戰爭的作用(農民起義迫使統治者調整統治政策)。

②政治交往因素:民族間融合和中外交往的加強。③群眾作用:

人民的辛勤勞動。④個體作用:傑出帝王將相的個人政治品質。

5、《唐律疏議》是中國現存最早的一部完備的法典,在歷史上對亞洲各國產生重大影響。

6、中書省替皇帝起草政令,門下省負責省審核,尚書省執行。

7、評價唐太宗:唐太宗是我國古代傑出的政治家。但也必須指出,作為封建帝王,唐太宗同樣對人民進行剝削和壓迫,在晚年,他的驕矜情緒和享樂思想逐漸滋長。

第三課氣度恢弘的隆盛時代

一、武則天 1、原為唐高宗的妃子,兼通文史,多謀善斷,受到高宗的寵愛和倚重。是我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晚年稱帝,改國號為周

2、武則天的統治武則天當政期間,繼續實行唐太宗發展農業生產、選拔賢才的政策,使社會經濟進一步發展,國力不斷增強。人稱她的統治「政啟開元,治巨集貞觀」。史稱「貞觀遺風」,為唐朝全盛時期的到來奠定了基礎。

主要:①統治前期,重用酷吏,藉此打破大族控制大局、壟斷**的局面;②改《貞觀氏族志》為《姓氏錄》,以此提高他們的政治地位;③大力發展通過考試選拔官吏的科舉制度,擴大了統治基礎;武則天還創立了殿試制度,親自面試考生;④注重減輕農民負擔,採取各種措施促進社會生產繼續發展(最重要的一點)。

二、「開元之治」:唐玄宗即位以後,「勵精為治」:①任用賢才(姚崇);②重視地方吏治;③注意節儉。

這些改革措施,使得開元年間的政局為之一新,史稱「開元之治」。 姚崇被譽為開元初年的「救時之相」。

三、「開元盛世」: 唐玄宗統治的前期,年號「開元」,政局穩定,經濟繁榮,被譽為「開元盛世」。

1、時間:唐玄宗統治前期,

2、具體表現: ①農業:修建水利工程、治理蝗蟲災害、農耕技術大發展:

創造出曲轅犁和灌溉工具筒車、水稻廣泛種植、大量蔬菜從西域傳入。茶葉生產的發展。唐朝出現了世界上第一部茶葉專著《茶經》,作者陸羽被後人稱為「茶神」,

②手工藝:絲織技術高潮(以蜀錦最有名)、四肢花色品種增多、陶瓷有重要發展(越窯青瓷、邢窯白瓷與唐三彩最為有名)

③商業:大都市林立:長安、洛陽、揚州、成都;長安是國際大都市;長安城內的「坊」是居住區,「市」是繁華的商業區。

3、評價:政治清明,經濟空前繁榮,倉庫充實,人口明顯增加,唐朝進入了全盛時期。

4.唐朝全盛局面出現的歷史啟示:①必須正確認識人民力量的偉大,調動其生產的積極性②清明的政治,安定的社會環境是社會經濟發展、出現盛世局面的重要保證和必要前提。

③統治者的個人作為至關重要。

四、唐朝的經濟高度繁榮表現:①在農業生產方面,曲轅犁和筒車灌溉技術的發明、使用,促進了土地開發,增加了糧食產量;②唐手工業在產品種類、生產規模、工藝技術方面都超過了前代;③唐初控制的人口不足三百萬戶,唐玄宗時增至一千多萬戶;④唐朝最盛時,疆域東至安東,西迄安西,北達蒙古高原,南抵南海。

五、唐朝幾位皇帝的順序: 唐高祖(李淵)—唐太宗(李世民)—唐高宗(李治)—武則天(武瞾zhāo)—唐玄宗(李隆基)

第四課昂揚進取的社會風貌

一、科舉制度

1、定義:創立於隋朝,完善於唐朝,廢除於清末(2023年)。 通過分科考試選拔官吏的制度,強調以才能作為選官標準的原則。

2、 主要科目有明經和進士。明經科主要測試考生記誦儒家經典能力,比進士科相對容易些。進士科包括策問,加試經史、雜文,後來雜文專考詩賦。

策問以解決社會實際問題為目的,考察處理政事的能力。因此有「三十老明經,五十少進士」的說法。

3、作用:①便於在全社會範圍內選拔人才,擴大了**政權的社會基礎;②讀書人可以自由報考,人才不斷更新,增強了國家機構的活力和辦事效率;③科舉制為士子創造了相對平等的競爭機會,激發了他們對前途的自信和熱情。④他們推動而了以系列改革,開創出政治、經濟、文化以及民族關係的嶄新局面,為社會帶來革新氣象和創造精神。

⑤19世紀英國的文官制度,就是仿照科舉制度的。

北師大版七年級歷史下冊複習筆記

第一單元第一課隋的統一與大運河 一 隋的建立 581年,楊堅 隋文帝 奪取北周政權,建立隋朝,定都長安。年號 開皇 二 隋的統一 時間 589年,隋朝滅陳,統一南北。1 統一的條件 客觀上 北方民族的大融合,南方經濟的發展 長期的 割據,人民渴望統一 南方陳政權統治的腐敗。主觀上 隋朝建立後,勵精圖...

北師大版七年級歷史下冊複習筆記

第一單元第一課隋的統一與大運河 一 隋的建立 581年,楊堅 隋文帝 奪取北周政權,建立隋朝,定都長安。年號 開皇 二 隋的統一 時間 589年,隋朝滅陳,統一南北。1 統一的條件 客觀上 北方民族的大融合,南方經濟的發展 長期的 割據,人民渴望統一 南方陳政權統治的腐敗。主觀上 隋朝建立後,勵精圖...

北師大版歷史七年級下冊期中測試

12 南宋的政治和經濟中心是 a.汴京 b.成都 c.臨安 d.中都 13 若問古今興廢事,請君只看洛陽城。宋代著名政治家司馬光的這兩句詩,概括了洛陽作為舉世聞名的古都,在華夏形成與發展過程中無可替代的重要地位。洛陽在歷史上曾經是下列哪些王朝的都城 東周 西漢 三國時的魏 北魏 北宋 ab.cd.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