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心理劇簡介

2021-03-04 09:14:18 字數 4684 閱讀 8106

所謂「校園心理劇」是一種團體心理輔導方式,就是把學生在生活、學習、交往中的衝突、煩惱、困惑等,以小品表演、情景對話等方式編成「小劇本」進行演出。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可通過演戲的方式來表達自己,釋放內心隱藏的矛盾與衝突,釋放壓力, 劇中融入心理學的知識以及教育技巧,讓學生表演發生在他們身邊熟悉的,甚至是親身經歷的事,從中體驗心理的變化過程,領悟其中道理,而使全體受到教育啟發的一種團體心理輔導**方法。表演者不完全是會表演的學生,根據劇情發展和觀眾表現,還可以隨時邀請作為觀眾的學生上台來表演劇中某一角色,讓學生參與到劇中來,讓他們有更深的心理體驗。

因此,校園心理劇不是單純的背台詞,它是乙個變化的過程,是乙個分享的過程,也是當事人和觀眾共同成長的過程。

(心理劇是由莫雷諾(moreno)在20世紀20年代創立的,它是由來訪者將自己的心理問題通過表演的方式展示給**師,表達出自己的內心感受,從中培養、提高自己的洞察力,藉此走出困境,實現自我整合和人際關係和諧。心理劇以其參與性、自創性、體驗性、直觀性、 啟發性和回味性的特點,開始成為一種獨具魅力的心理**方法,日益得到發展和推廣)

「校園心理劇」的內容通常選擇學生自身存在問題,渴望得到解決,因此在中小學心理劇的主題一般都是老師和學生一起確定的。由於孩子的言語有其相對的特點,所以老師通常會和孩子們一起編寫。 校園心理劇通過演繹校園生活中的人和事來減緩學生的心理壓力,解決學生心理壓力,解決心理問題。

作為戲劇的形式之一,校園心理劇涉及劇本的結構與創作。校園心理劇的結構與創作,要根據心理劇的要素、過程特點,結合校園實際生活進行。

一、校園心理劇的構成要素

1、人物:

人的生活方式、行為習慣、內心矛盾與衝突正是心理劇研究、**和解決的主要問題;心理劇的結構、情節、情景、主題等也必須圍繞人物來進行。校園心理劇涉及四種角色。

⑴組織者:

作為心理劇的策劃者、組織者,把握和控制心理劇的進行,在需要時進行點撥。在暖身階段對群體行為作評估,並進行角色分配和組織熱身;在演出階段描述探索問題、維持演出過程和進行解釋;在分享階段組織問題分享各自的體驗和感受。

⑵當事人:

指遭受心理困惑並急需解決這些困惑的學生,他們在表演過程中提出問題並獲得指導幫助,或者通過他人的表演演繹問題,領悟問題的原因,解決問題的方法。

⑶參演人:

飾演當事人生活中重要的關係人或角色,以其所飾演人物的口吻和行為方式同當事人交往並坦誠說出自己的想法。

⑷觀眾:

心理劇的觀眾不是欣賞心理劇演出的,而是來體驗心理劇的感受的。通過**演出對當事人提供支援或領悟心理問題產生的實質,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5)其它參與者:撰寫人,提示人(舉牌),服務(遞送話筒)場記/舞台監督等

2、活動場所:

活動場所是人物活動的地點和事件發生、發展的空間,主要是舞台、觀眾席,包括燈光的設定、明暗,道具的擺放,背景**等等。

3、內容:

心理劇不塑造人物典型,而是圍繞問題展開,重在通過問題展現心理發展歷程和對問題的感受,探尋事件對個體心理發展造成的影響,並且通過對心理問題的陳述、辨別和澄清,來明確問題或調整心態。老師利用豐富的知識、經驗對表象進行分析,挖掘隱藏在背後的深層問題和意義,把零星的片象連線,找到造成心理問題的深層原因,通過表演、直觀形象的顯現,有助於當事人了解問題的真相和實質,更好地體驗和領悟。其中包括:

⑴事件:

事件是引起當事人內心衝突的導火線和造成心理問題的原因,是其真實生活中發生的,對其造成重要影響的事情。心理劇圍繞事件展開,通過對事件的演繹進對其進行重新思考和領悟,達到認知改變和行為矯正的目的。

⑵人物關係

人物關係是人在社會生活中通過交往所形成的人與人之間各種關係,成為個人生活甚至生命中的一部分,對個人的成長發展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從各個方面影響著人的心理。心理劇通過角色扮演的方式,展現造成心理問題的各種關係,使當事人通過觀察或領悟來調整自己的行為,從而為自己在現實生活中恰當地處理各種人物關係奠定基礎。

二、校園心理劇結構的組成部分

校園心理劇是**和解決心理問題的,以問題為主線展開劇情情節,其結構包括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分享感受四部分。

1、提出問題

⑴開端的任務:

①交代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背景、時代特點等②交代人物之間的關係

③引出全劇的主要矛盾和問題

⑵開端的形式

①說明和旁白(老師/或學生自己完成)

②情節引出:通過演員一連串的動作來暗示時間、地點和事件的起因。

2、分析問題:

問題提出以後,就要分析造成這些問題的原因和各個事件的影響程度及相互關係。通過對造成心理問題的相關事件和人物關係的精心演繹,使問題層層展開,不斷深化,從而**這些問題對個人心理產生的影響程度以及他人如何看待這些問題。

人物的內心心理感受不能僅僅通過表白來說明和揭示,而要以角色扮演的方式,以第一人稱的身份通過相應動作表現出來,通過動作表現人物對某一具體事件的情緒反映和內心體驗,真實地再現當時具體的情景,從而使當事人有所領悟和感受。由於角色扮演提供了在假設、不用負責的情況下嘗試應付問題,以發現問題所在,從而學習及練習應付問題的技巧。通過對這些問題的演繹,使演員和觀眾受到震撼和感悟。

這部分情節講究曲折有致,起伏跌宕。

3、解決問題:

心理和行為問題的改變不是通過一兩次角色扮演就能實現的,這是乙個持續過程,需要當事人在領悟的基礎上通過日常生活的訓練來完成。解決問題只是指當事人症狀有所減輕或有所領悟,找到了問題的原因和解決問題的方法。

心理劇的結局要有深意,能夠引起觀眾的回味與反思,要通過內心衝突與鬥爭,使觀眾有所體驗和領悟,改變一些不恰當的行為。

結局可以通過老師的解釋來完成,也可以通過旁白來進行。

4、分享感受:

老師可以在扮演結束後把大家組織起來,相互交流角色扮演的感受和領悟,使當事人從不同角度看待問題,了解別人的反應和感受,學會換位思考,改變不正確的認知;同時使團體氣氛更融洽,使當事人獲得安全感和歸屬感,獲得團體的支援和幫助,從而消除無助感,增強信心和勇氣。

補充資料:

心理劇是美國心理**專家moreno所創,它通過特殊的戲劇形式(主要技術是角色扮演、角色互換、內心獨白等),讓參加者扮演某種角色,以某種心理衝突情景下的自發表演為主,將心理衝突和情緒問題逐漸呈現在舞台上,以宣洩情緒,消除內心壓力和自卑感,誘導出當事人的自覺性,增強其適應環境和克服危機的能力,促進自我成長。心理劇集戲劇、小品、心理問題為一體,既能幫助當事人解決自己的心理問題,又讓其他人獲得心理的修復和改善。心理劇誕生60多年,已經演繹出藝術**心理劇、****心理劇等10多個流派,在心理**、人力資源管理、家庭**、教育等方面得到越來越廣泛的運用。

校園心理劇是基於心理劇的理論基礎之上,通過學生扮演當事人或由當事人自己借助舞台來呈現他們各種典型的心理問題,在心理輔導老師和全體參與演出者以及觀眾的幫助下學會如何應對和正確處理心理問題,從而使全體受到教育啟發的一種團體心理輔導**方法。校園心理劇是學生把自己實際生活中遇到的事件編寫成劇本,然後按照劇本自己表演。表演者不完全是會表演的學生。

根據劇情發展和觀眾表現,還可以隨時邀請作為觀眾的學生上台來表演劇中某一角色,讓學生參與到劇中來,讓他們有更深的心理體驗。因此,校園心理劇不是單純的背台詞,它是乙個變化的過程,是乙個分享的過程,也是當事人和觀眾共同成長的過程。

校園心理劇是一種富有成效和極具特色的團體心理輔導方式。校園心理劇就是把學生在生活、學習、交往中的心理衝突、煩惱、困惑等,以小品表演、角色扮演、情景對話等方式編成「小劇本」進行表演。在劇中融入心理學的知識原理和技巧,學生表演發生在他們身邊熟悉的,甚至是親身經歷的事,從中體驗心理的細微變化,進而達到宣洩、釋壓和領悟其中道理。

通過學生「自己演,演自己」, 把「大道理」用「心理劇」的形式表現出來,既能夠讓中學生從中受到心靈上的啟迪,又能夠使中學生感受到現實生活的美好,還能夠增進學生間的互動和交流,增進學生間的感情和友誼,使學生正確的認識自我和成長自我。校園心理劇的演繹過程一般包括:熱身、演出、分享、審視等四個階段。

心理劇是由莫雷諾(moreno)在20世紀20年代創立的,它是由來訪者將自己的心理問題通過表演的方式展示給**師,表達出自己的內心感受,從中培養、提高自己的洞察力,藉此走出困境,實現自我整合和人際關係和諧。心理劇以其參與性、自創性、體驗性、直觀性、 啟發性和回味性的特點,開始成為一種獨具魅力的心理**方法,日益得到發展和推廣。

心理劇始創於本世紀初,創始人莫倫諾 (j·l·moreno,1889~1974)。他認為在每個人身上都存在著「自發性」和「創造性」的自然傾向,「演劇」是即興發揮的結果。最早他在兒童教育中使用了這種自發性戲劇,並建成了第一座心理劇劇場,隨後又召開了國際心理劇會議,成為世界心理劇研究中心。

隨著東西方的學術交流,心理劇被介紹到日本。20世紀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開始被我國心理諮詢領域的專家、學者了解並有所實踐。近年來,隨著心理教育越來越受到大家的重視,許多學校經過實踐,尋找到了不少心理教育的方法。

其中校園心理劇便是乙個卓有成效的方法。

心理劇的概念:通過戲劇表演的形式,探索當事人的人格、人際關係、心理衝突和情緒問題等,以達到精神渲洩,消除心理上的壓力和自卑感,並能誘導出當事人的自覺性,增強其適應環境和克服危機的能力。現在,我們所嘗試摸索的校園心理劇就是在心理劇的基本理論、技術的基礎上,圍繞當前小學生的生活、學習及人際交往中存在的諸多心理問題,加強心理劇的示範作用,以便在校園內更廣泛地預防、疏導、教育學生,使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是非觀,增進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

校園心理劇作為一種以現實生活為模式的團體心理輔導方式,它以特殊的戲劇化形式把學生在生活、學習、交往中的衝突、 煩惱、困惑等情況,以角色扮演、角色互換、內心獨白等方式編成小劇本進行表演。劇中融入心理學的知識原理和技巧,學生表演的都是發生在他們身邊的、熟悉的事,從中體驗心理上的細微變化,領悟其中的道理。通過實踐反饋,我們發現對學生來說,校園心理劇更易被學生接受,因為學生演和看心理劇時是一種主動接受的愉悅的心理狀態,劇中主人的心理獨白,情節的發展能引起學生換位思考,達到教育學生理解他人的目的。。

校園心理劇活動方案

為進一步加強我校廣大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高我校學生的心理健康意識,優化中學生的心理健康素質,學校決定面向初 一 初二年級學生開展優秀校園心理情景劇劇本徵集及表演大賽。現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 主辦單位 校團委 初一年級組 初二年級組 心理健康教育諮詢中心 二 徵集主題 人際關係,學習困惑,情緒...

校園心理劇大賽方案

校園是青春飛揚,放飛理想的地方,為繁榮校園文化,豐富校園生活,優化心理健康教育,結合我校第五屆 5.25 心理健康活動月主題,深入開展我校心理健康系列活動,特舉辦首屆校園心理劇大賽。校園心理劇作為一種新興的表演形式,可以為學生們提供一種發現 思考及解決問題的思維方式,是一種學生們喜聞樂見的校園文化形...

心理劇劇本

筱雨 明子可不可以不要打遊戲了,都凌晨兩點了,明天早上還有老區的課呢?明子 狠了筱雨一眼 睡你覺去!我又沒說話就一點鍵盤聲就吵著你睡不著,別人怎麼能睡著,就你事多,你以前和你男友整夜整夜的煲 粥的時候,我說過做什麼嗎?我哼過一聲嗎?如今你和你男友鬧掰了,到了夜深時寂寞了空虛了,就衝我!你什麼玩意,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