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小班班級管理案例

2021-03-04 07:43:29 字數 3227 閱讀 1052

幼兒園小班班級管理案例:戶外活動的「不文明活動」

江蘇省連雲港市灌雲縣同****兒園王莉

案例:戶外活動的時間到了,老師對小朋友說:「小朋友們出去玩的時候注意安全,玩滑滑梯的時候不能倒著滑,盪鞦韆不能和小朋友搶,得和小朋友商量,老鷹捉小雞的時候,慢一點要遵守規則。」過了一會,就有果果過來和老師』告狀』:

「老師,吳宇豪盪鞦韆不給我玩。」「老師,寶寶哭了,他倒著滑的。」「老師,娜娜哭了。

」~先解決盪鞦韆的問題,老師問果果:「老師怎麼說的呀,首先你站在小朋友們前面玩是不對的,這樣多危險,第二,老師說了小朋友剛坐上鞦韆,你要等一會才能和他說讓你玩會。第三,你要和小朋友好好說,他才會給你玩的,每個小朋友都喜歡盪鞦韆呀。

所以你不能這樣子,你用老師的方法看看行不行。」果果似乎明白了。「寶寶,你怎麼為什麼哭呀,告訴老師原因。

」寶寶還在繼續哭,說:「說頭疼。」老師繼續說:

「我聽小朋友說,你是倒著滑滑滑梯的,老師有說過吧,滑滑梯倒著滑很危險的,看你現在頭是不是很疼呀,老師給你揉揉。」寶寶在老師的安撫下不哭了,乖乖的躺在老師的懷裡。「娜娜,你怎麼了呢?

「老師,他碰到我了。」「那你剛剛有沒有跑呀,你自己有沒有注意呢。」「我剛剛也跑的,我和他玩的,他碰到我了。

」娜娜委屈地說。「那他是故意的嗎,老師覺得娜娜如果是這樣子的話,小朋友都不願意和你玩了。大家不是故意的呢。

」娜娜輕輕地點點頭過了一會,老師看見果果開心的坐在鞦韆上,吳宇豪幫她推呢。寶寶喊著老師「老師,看看我,我坐著用屁股滑的哦。」娜娜也和小朋友開心的玩呢。

案例分析:

1、行為的原因分析

(1) 家庭

果果、寶寶、娜娜這些小朋友的問題在班裡是很普遍的,其實並不止他們幾個,現在的小朋友這種現象很多。我想這並不是一天兩天形成的。這極大程度上歸因於家庭。

現在的孩子基本都是和父母生活在一起,大多是獨生子女,父母對孩子寵愛有加,加上經濟條件好,對孩子更是溺愛。也有孩子和爺爺奶奶一起生活,老人對孩子更是捧在手心裡,吃飯喂,什麼都是最好的,什麼好吃的好玩的由孩子來。孩子習慣了這樣的生活,等到上幼兒園了,初次和許多小朋友一起生活,大家在家裡的各種「不文明行為」就會表現出來。

不僅在戶外活動,室內活動也會出現。比如:小朋友搶玩具,教學活動會出現打鬧的行為,甚至出現暴力行為。

在家裡都是父母包辦一切,失去了自己思考方法解決各種問題的機會,就逐漸養成了這種唯我獨尊,自私的習慣。導致孩子不想來幼兒園,因為適應不了幼兒園生活,沒有小朋友願意與他做朋友。這對孩子是不利的。

(2)教師

雖然在日常生活中老師們也會運用故事、榜樣激勵、說理、看圖等策略,但是這些對他來說更多的時候只是簡單的說教,教育只停留在表面而使被教育者缺乏感性認識和經驗。教師對於孩子的教育有時還是會受到傳統教育的思想束縛,有時也會只注重教育的結果而非過程。比如有時教師為了讓孩子盡快的完成任務,僅僅只是用了語言的提示讓孩子學會與別人分享,大方的行為習慣。

孩子才融入幼兒園集體生活,教師應該給予更多的時間,讓孩子慢慢學會,也要注重保教結合,重視隨機教育。在孩子做的對的時候給予肯定的表揚,讓小朋友互相學習,錯的時候也要指出來,意識到自己的行為。因為幼兒在家的時候父母或者爺爺奶奶孩子又失去了這種機會,所以家園共育才是解決這種「不文明行為」問題的根本辦法。

2、教師策略:

作為一名教師,對於班裡幼兒這種的普遍行為,必須採取一定的措施來進行管理,下面是我覺得教可以做的一些措施:

1、 做好家園共育工作,統一孩子的教育方式方法

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形成,離不開老師的引導,同樣離不開家庭的薰陶。現在的孩子,大多數都是獨生子女,是家中的小太陽,對孩子的生活照顧的是無微不至,給孩子吃最好的、穿最好的,幫孩子做一切需要做的事情,最大限度的滿足孩子的要求,從不在孩子面前說一聲:不!

結果使孩子養成了自私自利、依賴性強的壞習慣。況且幼兒在生理、心理上都在不斷發展變化,其行為習慣尚未真正形成。在幼兒園接受的行為模式,如果家長不配合,幼兒回到家後,可能很快便棄之一旁。

孩子是小鳥,小鳥逐漸長大了,要飛,作為家長我們要做的不是拉孩子到自己身邊,應該是推他一把。幼兒園的教育是離不開家庭的配合和補充的。

幼兒園和家庭之間可以制定家園聯絡表、家園信箱,使家長了解科學育兒的知識,對家長提出一些具體要求,要求家長督促幼兒嚴格執行,積極鼓勵有進步的幼兒,逐步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幼兒園定期召開家長會,組織家長圍繞如何培養幼兒形成良好行為習慣中的若干問題進行討論,組織各種親子活動形式,使幼兒家長真正了解幼兒的良好行為習慣究竟有哪些內容,指導家長用科學的育兒方法,循序漸進,幫助幼兒逐步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定期舉行家長開放日活動,可以讓家長親眼目睹幼兒在園的表現,了解自己孩子與其他孩子之間的差距,同時也增加了父母與孩子之間的親情,寓教育於遊戲之中讓家長和孩子在愉快的環境中受到教育。

家庭也要創設良好的教育環境。首先,父母要努力創設和保持一種和諧愉快、互相尊重的氛圍。幼兒在這樣的家庭中才會感到溫暖愉快,情緒穩定,得到愛心的薰陶,萌發自信心、上進心。

最後,要將教師的教育模式延伸到家庭教育中來,幼兒園要求孩子怎麼做的,在家裡同樣如此要求孩子。這樣,才能培養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 總之,幼兒時期,良好的行為習慣易於塑造,不良的行為易於糾正。

行為日久成習慣,習慣日久成性格,性格日久定前途。

2、淡化說教,寓教於樂,注重隨機教育。

在我們得日常教育中,不要以**的眼光或語氣去教育孩子該怎麼做、不該怎麼做,不要總習慣於把現成的東西告訴孩子,作為教師,不僅在教學活動中運用各種教學要倡導以人為本,更多得運用遊戲為孩子創設有趣的情景讓他們親身體驗,要利用幼兒感興趣、喜歡的方式給他們鍛鍊的機會。比如:當出現「不文明行為」時,老師不要急於個別指出,教師應在集體的環境中以形象的遊戲的口吻引導幼兒,讓孩子知道這種行為都是不對的,還有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它能代替枯燥的說教,加深幼兒的印象,幫助小班幼兒記憶。

但僅憑感性的認識還不足以形成習慣,還必須讓幼兒在有趣的遊戲中進行行為練習,從而避免只是機械的模仿所造成的做與說的不一致,因此必須寓禮貌教育於遊戲活動中在遊戲的時候,如果發生了什麼事情,老師充當引導者的身份,剩下的事情應交於孩子自己處理。不要急於個別指出,教師應在集體的環境中以形象的遊戲的口吻引導幼兒。在戶外活動中應悄然地關注幼兒的活動過程,如果發現幼兒遵守戶外遊戲規則,要及時表揚;如還未發現要及時點撥、繼續鼓勵。

3、創設良好的環境,讓「不文明行為」逐漸消失。

俗話說:「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幼兒期不僅是智力早期開發的重要階段,更是塑造良好文明禮貌、行為習慣的關鍵時期。

3~4歲幼兒正處於一生中的敏感期,是學習做人的奠基期在這個階段進行文明禮貌習慣的培養,將會事半功倍。在班級主題牆上布置和日常教學中教育孩子,家園共育,隨著環境的薰陶和孩子日漸成長的心理和生理,這種「不文明的行為」會逐漸消失的。

備註:部分內容參考《小班幼兒戶外活動不文明行為現象分析》

《幼兒園小班幼兒的文明禮貌的培養》

幼兒園小班班級工作計畫

4.美工 漂亮的圍巾 撕紙 運果子的小刺蝟 印畫 秋天的葉子 5.遊戲 我有一雙小香手 喂喂小動物 過小河 小雞吃公尺 小魚和大灰狼 採蘑菇 樹葉飄呀飄 四 家園共育 1.天氣逐漸轉涼,建議家長利用休息日多到戶外一起活動,保證適量的戶外遊戲時間,提高幼兒的運動興趣和抗病能力。2.建議家長為幼兒提供方...

幼兒園小班班級工作總結

育兒園 育兒,幼兒,幼兒園,寶寶 8006 既面向全體,又照顧了個別差異。王麗華和劉曉燕老師,有著豐富的教育經驗,她們在工作中總是勤勤懇懇 任勞任怨,對待教學總是一絲不苟,每次上課為孩子們準備的教具不但數量充足,而且認真 仔細。對於因患病而落課的孩子也總是認真為其補課。王麗華老師對待孩子態度和藹可親...

幼兒園小班班級工作計畫

伴隨著小朋友成長的腳步,新的學年又開始了。我們班小朋友經過托班一年的學習 鍛鍊,各方面能力都有了明顯的進步,形成了良好的班風班貌。根據園務計畫 小段教研組計畫的工作精神,同時結合本班幼兒的實際情況,開展具有班級特色的教育活動,為幼兒營造乙個愉快 舒適的環境。一 班況分析 本學期我們班共有幼兒 名,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