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遙《人生》有感

2021-03-03 20:27:30 字數 2191 閱讀 9488

2010213229 金艾

古人云;十五而向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對於尚處於向學之年的自己,何為不惑。由於對於人生這樣話題的討論並非那樣容易,所以至此感覺到自己的讀後感稍許有些倉促。

何為路遙的《人生》,我想路遙筆下的《人生》所代表的不是他自己,而是乙個矛盾的群體,乙個處於改革初期這樣歷史潮流下的因子,這群因子所經歷的很多相似的東西。通過**中主人公所具有的或者說是所經歷的一切所表現出來。我想這就是作者所帶給讀者的東西。

**無非很多時候也是在反應我們現實生活,當問作者路遙是,為什麼在這本**中你那麼的照顧其中的兩個人物時,他回答了他們不是**,他們是活的,是活在他身邊的人。

人生我想我們每個人都會有這樣的感覺,這個話題是不是很空,是不是對於我們現在的年齡來說是不是為時尚早了。但是我們在無意之中又會經常觸及到這個問題。因此我們不得不談,我們也許現在沒有路遙那麼深刻,但是我們必須找到我們人生這個話題,看其在我們的心目中是什麼樣的乙個位置。

而《人生》在這裡我想將會給我們很多的指導。

《人生》著不**自己已經仰慕很久,指導在這個假期才的以拜讀。原因那就是因為他是路遙寫的,因為路遙的《平凡的世界》已經給我帶來了相當大的影響。我想再次從本書裡面再次獲得一些智慧型。接下

來那我們就進入到人生這部**的具體環節。

當我們讀一本**的時候我們總是想從這部**中去尋找一些很精闢的語句,這些東西我想都將是作者的智慧型的積金。也是一種創新思維的體現。但是我想在《人生》這部**裡同樣的給我感覺那就是這樣的語句很難找,但是也不能說沒有。

如果放在乙個區域性去看我想不是那麼引人入勝,但是當你明白了作者想要告訴你什麼時候你就會明白這句話的力量。簡約而平淡這就是總體的感覺。但是我想下面的兩句話將會使我牢記在心,兩句都是高加林和德順老人的談話。

但高加林問到德順爺爺還愛自己曾經心裡的那個人時,他的回答我想對於我們現在社會之中很多人在物質驅使所尚失的那些個人原則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那就是「如果我還活著,那她就永遠活在我的心裡」。這樣的經歷這樣的對話,我想對於當時路遙來說他應該已經意識到改革開放經濟的發展對於現實社會人精神方面的衝擊。

他告誡了我們留下我們心裡那些美好的東西。不要再改革開放這個潮流之下丟失自己。第二次談話那就是那句我想對於我們每個年輕人看來都是像是一句哲理性的話,「我一開始就想把生活中最苦的東西都嚐遍,以後就什麼都不害怕了」.

在這部**之中我想其實這兩個人物將會是相互之間的影子那樣。他們在我的眼裡或許說老來的德順就是高加林的未來,這不是說在生活方面,事業方面,而是在這部**之中作者所提到最多的東西,那就是他們人生的經歷促使了他們對於美好愛情的守候。

其實有些時候我們都生活在一種錯覺裡,我們彼此的動機的解讀經常都將是錯誤的,我們都是從自己的主管立場去看問題。這樣就是負雜因果關係的起源。如果我們從自己,他人、環境等種種因素加在一起會發現所有的事物都具備各種面向,也都有不同的詮釋角度。

這就是我們在面對**《人生》裡面人物是所需要的,高明樓的圓滑世故,順德的眼光,高玉德的憨厚,劉立本的精明。這些就是**中人物所具備的性格。我想這一切其實不是所每個人都天生所具備的,這些將會和乙個人的經歷環境是相當重要。

所以當讀到書中每個人物時都是帶有一種包容的態度去看待他們,其實我們很多時候不能去怪乙個人的性格,我想環境經歷是相當重要。這些人就組成了這部**裡這個復的社會。這個複雜的社會又在影響下一代人。

高加林和孫少安這兩個人有太多相似的東西,在他們身上擁有很多的需要傳承下來的精神,他們都是農村知識青年,有激情,有理想,勤勞,勇敢,才華橫溢。這些都是他們所共有的美好品質。現實的社會一次一次的打擊之下,他確堅持著努力實現自己的人生夢想。

但是慾望,虛榮卻是充斥著他的內心世界,直到最後衝破他的思想。這就是」幸福的家庭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劉巧珍則是作者給予了很高評價的人物,或者說是在她的身上作者希望傳承下去的美好的品質,勤勞,簡樸,善良,敢於追求,熱衷於現實,對知識非常嚮往的女性。

而黃亞萍和張克蘭則由於生活的環境的相同使他們

相似的東西。但是性比的差異也是他們的理性情感上有了很大的差別。他們都是敢於追求的的年輕人,但是理性的主導下是張克南看上去更符合我們讀者的情感思想。

就是在這樣的乙個小世界裡面擁有讓我們看到了,每個人都是平凡的,但是每個人都有乙個強大的內心世界。這個內心世界將會是趨使我們向前的力量源泉,但是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由不得不碰到很多人生的岔道。總體來說那就是人性的本源和我們所接受到的理性思想的鬥爭。

這也就是在這對矛盾體的鬥爭之中我們如何和去平衡它,使他更趨於理性的思維。這樣我想在我們再回望我們人生時,人生帶給我們的也許更多的的美好的回憶。

我想上面的就是路遙在《人生》中想要帶給我們的。

再讀路遙《人生》有感

2015年11月12日 初讀路遙的 人生 是上小學五年級時候,那時候與其說是慕名,倒不如說是為了其中的 酸澀 情節,也就是無意中的一瞥,我迷上了德順老漢的一句句調侃 迷上了孩子們口中的 高加林,劉巧珍,老婆老漢逛縣城 甚至迷上了高加林侃侃而談的樣子 再讀 人生 是時隔十年之久的事了,這一次,我沒有像...

讀路遙人生有感

人生 作者 路遙,陝西省清澗縣人,1949年出生於陝北山區乙個貧困的農民家庭,7歲時因為家裡困難被過繼給延川縣農村的伯父。文革開始後受影響直到69年底才回到家裡務農。這段時間裡他做過許多臨時性的工作,並在農村一小學中教過一年書。1973年進入延安大學中文系學習,其間開始文學創作。大學畢業後,任 陝西...

路遙《人生》讀後感

學校 信陽師範學院華銳學院 系別 土木工程 專業 班級 2011級土木工程專業1班 學號 20110701028 姓名朱耀坤 人生 讀後感 又一次溫讀 人生 又一次熱淚滿眶,又一次領悟那一句話 人生的道路雖然漫長,但緊要處常常只有幾步,特別是當人年輕的時候。讀 人生 讓我對未來的未知充滿了恐懼,同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