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讀路遙《人生》有感

2021-03-04 00:03:15 字數 1207 閱讀 7518

2023年11月12日

初讀路遙的《人生》是上小學五年級時候,那時候與其說是慕名,倒不如說是為了其中的「酸澀」情節,也就是無意中的一瞥,我迷上了德順老漢的一句句調侃;迷上了孩子們口中的「高加林,劉巧珍,老婆老漢逛縣城……」;甚至迷上了高加林侃侃而談的樣子……

再讀《人生》是時隔十年之久的事了,這一次,我沒有像初讀那樣貪婪,卻多了些沉思:

首先,什麼是人生?有人說人生如戲,有人說人生如夢,而我卻始終認為人生就是活在當下,珍惜擁有,懂得感恩,不懈奮鬥。

其次,我從《人生》中的高加林的生活環境的變化,從乙個高中畢業生到農民,從乙個農民到教師,到人人羨慕的記者,再回到那片賦予他生命卻又一無所有的土地裡,感受著加林的種種心裡。他有理想,有愛好,知上進,懂感恩,卻又一次次的被現實無情的剝奪,甚至肆意的踐踏。

誰都不能否認單純對於人性的致命**,他也一樣,在乙個風華正茂的年代裡,感恩般的喜歡著同村的劉巧珍,也許是人在失意時候的感情太過脆弱,也許是對於乙個主動久了的人的回饋,我卻終究認為他們的感情純潔無瑕。也正是由於他的風華正茂,所以他在教書工作被村書記的愛子替換後痛心疾首,也正是由於他的不甘落後,才有了縣城記者這個人見人愛的角色,黃亞萍的出現不是偶然,她是我們現實生活中到處存在的人,至少在我們每個人心中存在過,有著得天獨厚的條件,養尊處優但不會為富不仁,她有著劉巧珍的羞澀,但更多的是落落大方,所以,高加林在面對她兩時,事業心的要求他只能選擇黃亞萍。而我卻一再為劉巧珍的態度叫絕,沒有怨言,沒有打鬧,縱有千萬的不捨和期待也化為淚水含在眼裡,留在心裡。

高加林從記者到農民,從嚮往的愛情到單身是歷史,也是現實的產物。曇花易謝,可又因它的花期短暫而令人神往,對於幾近完美的生活的追求,對於懵懂的初戀,雖然它們如煙雲過眼,卻無不讓人回味無窮。好在回憶能像刺一樣提醒我們要珍惜擁有。

最後,《人生》的全書以高加林的兩起兩落為坎,以他的兩次愛情經歷為線,生動形象的書寫了乙個改革時期的青年的遭遇,以悲劇結尾,卻能催人奮進。高加林的人生經歷是我們年輕一代人的人生經歷的縮影,面對挫折,也許我們害怕彷徨,但決不能氣餒自棄,面對成功,也許我們瀟灑放鬆,但決不能得意忘形。就像路遙在《人生》中引用了作家柳青的一段話:

人生的道路雖然慢長,但緊要處常常只有幾步,特別是當人年輕的時候.沒有乙個人的生活道路是筆直的,沒有岔道的.有些岔道口,譬如政治上的岔道口,事業上的岔道口,個人生活上的岔道口,你走錯一步,可以影響人生的乙個時期,也可以影響一生。

對於生活,對於現實,我們可能不會有太多的選擇,愛情也罷,工作也好,我們只要活在當下,做乙個懂得感恩的人。

2023年11月12日

路遙《人生》有感

2010213229 金艾 古人云 十五而向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對於尚處於向學之年的自己,何為不惑。由於對於人生這樣話題的討論並非那樣容易,所以至此感覺到自己的讀後感稍許有些倉促。何為路遙的 人生 我想路遙筆下的 人生 所代表的不是他自己,而是乙個矛盾的群體,乙個處於改革初期這樣...

讀路遙人生有感

人生 作者 路遙,陝西省清澗縣人,1949年出生於陝北山區乙個貧困的農民家庭,7歲時因為家裡困難被過繼給延川縣農村的伯父。文革開始後受影響直到69年底才回到家裡務農。這段時間裡他做過許多臨時性的工作,並在農村一小學中教過一年書。1973年進入延安大學中文系學習,其間開始文學創作。大學畢業後,任 陝西...

再讀《劉胡蘭》有感

生的偉大,死的光榮!再讀 劉胡蘭 有感 晉江市安海養正中心小學六年級8班 王心嵐指導老師 陳瑞清 生的偉大,死的光榮!這八個大字,自從我讀完 劉胡蘭 這本書,這幾個大字與主人公劉胡蘭都深深地刻在了我的腦海中。書中敘述了劉胡蘭與六位戰士寧死不屈的品質,劉胡蘭在敵軍面前毫不畏懼 毫不動搖的精神。劉胡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