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大學生就業現狀分析及對策

2021-03-04 06:42:46 字數 4162 閱讀 6040

眾所周知,我國的人才供需所存在的不平衡問題。其中遍地都是大學生,所造成的就業難度增加,熱門專業人才過剩,就業崗位與畢業生人數結構性差距太大,大學生畢業生待遇過低,用人單位的不合理錄用制度等等一系列衍生問題便是首當其衝。

那麼,究竟會出現如此窘境的癥結又何在呢?

據國家教育部統計,2023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達559萬人,比2023年增加64萬人。2023年高校畢業生規模達到611萬人,比2023年增加52萬人。而全國高校畢業生總量壓力在今後幾年還將繼續增加。

據統計,2023年畢業大學生實際就業率不到70%,每年高校畢業生數量的不斷增加,歷年未就業的畢業生數量的逐年累積,由此可見2023年的大學生就業難度勢必更為巨大。

其實,就目前而言我國當前企業是求才若渴的,高階管理、高階技術人才缺口大,不同區域、不同行業對人才的需求都得不到滿足。我國國民整體素質不高,雖然是人力資源大國,但面臨著嚴重的人才短缺問題。截至2023年底,接受大學教育的人口只佔總人口的4%。

國際比較研究表明,我國人才培養比率遠遠低於發達國家。發達國家勞動人口的文化程度一般以高中為起點,受過高等教育的人數比例佔人口總數的25%以上,本科以上的佔15%以上。從業人口方面,2023年中國具有高中及以上學歷的比例為22%,具有大專及以上學歷的比例僅6%,

這在一定成都上便是我國人才供需不平衡的最好體現。

而一有大型招聘活動,找工作、換工作的人便都會爭先恐後地去招聘會,像很多人花了錢,雖然進了招聘會,卻連和招聘官交談的機會都沒有,很多人投了簡歷就如石沉大海。這就讓很多的大學畢業生不得不感嘆:「找到乙份合適的工作實在太難了。

」據估算,2023年全國至少有100萬名畢業生面對「一畢業,即待業」的窘境。

我們很多人讀大學就是為了能找到乙份好的或者說滿意的工作。可為什麼就業問題卻一直讓大家如此困擾呢?就目前表面形勢來看,從經濟學的角度來說,就是供過於求。

資料表明,從2023年至2023年,全國高校畢業生從114萬增加到611萬,是擴招前的5倍;然而,用人崗位增加的比率卻遠遠小於此。

像近幾年所出現的,每隔幾年熱門專業從某幾個專業轉移到另幾個專業現象,如計算機,土木工程等等,這些熱門專業剛開始時畢業人數少,求大於供,致使眾多考生紛紛報考這些專業,幾年之後熱門專業畢業的人數大增,已經超過飽和,工作難找,便也進一步造成供過於求的現象。

其實很多大學生讀書的初衷是為了找到乙份好的、滿意的工作,可有些大學生剛剛畢業,一踏入社會,就認為自己高人一等,希望找到乙份條件較好,薪水高出社會現實水準的工作。從而便對相對較低的薪水崗位不屑一顧。理論是書本上的,不會把理論應用於社會實踐,學得再多也等於無用之才。

所以,不管是什麼樣的大學生,關鍵是看能不能把理論用於實踐。所以,大學畢業生的期望值不能太高,這就是人們常說的「高不成,低不就」。

而在大學畢業生「就業難」的同時,其實用人單位也普遍存在著「選材難」的問題。好多企業雖明知其公司的棟樑和骨幹是大學生,企業的發展離不開大學生,可是,他們每年基本上不要應屆大學生。這便又是應屆大學生值得思考的乙個問題,因為企業是不會無緣無故不要應屆生的。

目前,我國大學畢業生就業難已成為全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來自教育主管部門的資訊顯示,至2023年底,我國各類高校畢業生中待業人數有100萬以上。通過分析不難發現,其中存在多種原因。

當前,由於資源的不合理配置,導致結構層面上的不平衡,主要表現在區域、專業領域層面上。其一,西部地區、落後地區和廣大農村地區,大學生和高素質的勞動力奇缺,而發達地區卻無法有效配置。從就業難的地域分布來看,廣大農村和西部欠發達地區一直存在著大量的職位空缺,這裡不存在明顯的大學生就業難問題。

因此,真正存在就業難問題的是在大城市。另外,大學畢業生若去了農村就業,工作一段時間後想換到大城市工作,至少會面臨三種成本:一是工作搜尋成本,即為了在城市中找到乙份理想工作所發生的支出;二是與工作單位相關的福利和人力資本損失;三是與原單位的交易成本,即在一些地區為了讓原單位放人還需要支付一定的費用。

因此,大學畢業生在選擇工作時一般會首先考慮留在城市。其二,學歷層次和學科專業等結構上的不平衡是大學生就業難的另乙個重要原因。在某專業領域,高素質的大學生勞動力也不足,而其他專業領域卻大量冗餘。

這些差異也導致大量大學生人才在配置上面的失調。在總量一致的情況下,結構的不平衡依然會導致供需不平衡。由此可見,大學畢業生的「過剩」並不是真正意義的供給過剩,而是結構「短缺」的過剩。

社會意識對大學生就業也是有較大影響的。第一,傳統文化重視人際關係和權力等級的影響,「學而優則仕」的觀念對就業選擇還有很深的影響,又加上了新經濟時代的「白領情結」,即大都要求去大城市的好單位,影響了大學生的就業期望值和擇業取向。第二,社會缺乏創業氛圍。

社會缺乏創新意識和創新**,優秀人才不能自主創業在商界脫穎而出。第三,用人單位注重以「物」為中心的發展觀;缺乏以「人」為中心的發展觀。許多用人單位都只看到人才使用的短期行為,不願作長期投資。

第四,畢業生缺乏創業觀。如果換個思維,將開闢就業的嶄新天地。

普通高等院校逐年擴招,總體專業結構上的無計畫性,相信也同樣是造成大學畢業生就業難不可避免的原因之一。

現在普通高校都在逐年擴招,各院校雖然在校內招生上做到了應對人才市場的需要計畫招生,但由於大學生培養的時間延時和全國總體上專業結構上的無計畫性,造成大學畢業生畢業時供需不平衡,一畢業就面臨激烈的就業競爭,市場供需出現混亂現象。另外,一些學校對專業課程的設定單一,造成學生儘管知識深度有所加強,但學生知識面的擴充套件受到限制。

高等教育投資收益率下降

根據人力資本投資理論,上大學是一種非常重要的人力資本投資行為,它受到投資預期收益率的影響。一般認為高等教育投資收益率處於不斷下降狀態,擴招後的就業難與同時出現的畢業生工資水平下降就是最直接的反映。造成大量畢業生根據投資收益率來選擇就業崗位,這就造成發達地區、高薪崗位就業扎堆現象。

大部分學生對社會的期望值過高,就業觀念不能與時俱進。熱衷於大城市和沿海城市,不願去急需人才的中小城市和農村,對工資待遇的要求居高不下,存在脫離實際的要求;至今仍停留在傳統精英教育階段形成的「大學生是人上人」的思維定式上,高不成低不就。這些觀念不改變,大學畢業生就業還會難上加難。

大部分大學畢業生缺乏自我推銷能力

我國的大學生不會自己推銷自己,出賣自己,在市場上插上草標,把自己標個好價錢,讓買

主——企業雇主來把你買回去。乙個人的求職能力相當於產品生產者的營銷能力。再好的產品,也需要好的營銷手段與策略與包裝;再優秀的人才,也需要自己使用有效的策略把自己推銷出去。

很大一部分大學畢業生缺乏這一方面的知識與技巧——也就是大家常說的自薦技巧。

大學生整體綜合素質不高,知識結構和實際操作技能低下

激烈競爭的就業市場,實際上是能力與素質的較量,大學生要把握就業的主動權,必須注重自身能力的培養與綜合素質的提高。再加上大學擴招造成的大學生入學生源素質的低下,進一步造成大學畢業生綜合素質的低下。

部分學生缺乏憂患意識,他們仍沉溺於「天之驕子」之稱

「天之驕子」的意識造成了部分大學畢業生自我感覺過於良好,這無疑造成走向社會另一巨大的心理障礙。這種心態主要表現在兩種不良的擇業觀中:一是消極等待;二是過於強調專業對口。

企事業單位不合理的用人制度及不規範、不健全的人才市場機制

隨著就業市場出現供大於求的情況,用人單位對大學生的期望也水漲船高,出現了互相攀比,盲目提高錄用標準的現象。用人單位對人才的要求越來越苛刻,不管實際崗位是否需要,動輒要求應聘學生通過英語六級,更有甚者,把身高、長相、氣質都作為選拔的條件。另外,有的單位把工作經驗作為應聘條件之一,更是限制了一部分大學生的就業。

當前,大學生就業問題確實暴露了一些教育體制、專業結構、就業制度、就業政策、勞動力市場建設等方面的問題。那麼面對這些加劇了大學生就業形勢嚴峻程度的問題。我們究竟又怎樣來改變畢業大學生就業難的現狀呢?

就目前我國的國情與形勢可以從這幾個方面進行引導。一是,轉變觀念,提高當代大學生思想政治素質。高等教育必須加強素質教育,強化質量意識,這是時代賦予的使命。

在對大學生的諸多素質要求中,應把思想政治素質作為最重要的素質。二是,了解社會需求,提高自身綜合素質。高校應根據社會需求來設定專業,有目的地培養人才,引導大學生在學習期間應根據社會所需人才型別使自己在學好專業知識的基礎上,培養自己某方面的特長。

三是,需求資訊的蒐集工作。建立完備的畢業生資訊網路,建立畢業生需求資訊庫和用人單位資訊庫,擴大就業面。四是,引導學生積極調整心態,主動應對「高學歷失業」時代的來臨。

要樹立「先就業,後擇業」的觀念,不必要非把第乙個工作定為終身職業,其次要進一步拓寬就業視野,到急需人才的領域、地區去。五是,要引導學生針對所有需要考試的崗位,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六是,引導、培養和提高畢業大學生的自薦藝術。

七是,加強招生結構或者說專業人數的國家巨集觀調控。院校的自主計畫招生與國家整體上的專業結構招生的失控性之間的矛盾有待解決,這樣才能緩解大學生就業專業結構上的不平衡。八是,降低擇業期望值,拓寬就業領域。

當代大學生就業心理分析及對策

國際教育學院中新1105 傅強 2011070362 點亮一盞心燈 開啟搜尋引擎google,在大約15000項 心理高壓人群 查詢結果中,有一半以上關於大學生 大學生 新的心理高壓人群 三成大學生鬱悶 畢業生成高壓人群 等,而在來自四面八方的壓力中則以就業壓力最為突出。一 近年來大學生所面臨的就業...

大學生就業現狀及對策

大學生就業調查報告 我國大學擴招後,大學生就業難的問題已經是乙個不爭的事實,且有可能越來越難的趨勢。這個問題一方面和國際經濟形勢近3年來連遭打擊,中國經濟結構體制和教育改革落後有關,另一方面也和當今大學生的就業觀滯後有關。針對這一社會普遍現象,我們小組此次調查範圍覆蓋湖南大學17個院系,包括所有在校...

大學生就業現狀分析

全球經濟急落的今天,大學生就業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問題。大學擴招留下的後遺症,在近幾年裡越來越明顯地呈現出來,其中最直觀的就是大學生畢業後的去向問題。一般情況下,大學生畢業走向有三 就業 自主創業 繼續深造 考研 出國 而理清嚴峻的原因方能為大學生就業找到良好的對策,本人認為大學生就業嚴峻的原因有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