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力》讀後感

2021-03-04 06:42:45 字數 883 閱讀 5768

從型別上來講這是一本關於心理學範疇的書籍,而且是一本通過科學原理來闡述,現實案例來分析的心理學書籍,與我想象中的心理學書籍有很大的差異,因為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甚至我的內心隱隱的認為搞心理學的人多半是有點神經病的,加之日常接觸的多半是電視上看到有心理諮詢,同時總會有催眠的手法,更讓我覺著心理學是神秘的,玄乎的,而這本書給我感受是一本層次清晰,通俗易懂的科普讀物。

這本書的結構是足夠明朗的,書中的心理學原理和案例足夠清晰,非常值得我們去學習,但絕不是僅此幾天對它的通讀就能掌握的, 在此也僅能羅列其中原理與大家一同回顧整本書。除去首位兩章,總共分為6個心理因素:互惠、承諾一致、社會認同、喜好、權威、稀缺。

影響力的**(武裝自己)——凡事都應當盡可能地簡單,而不是較為簡單。

互惠:給予,索取,再索取。每一筆債都得還的乾乾淨淨,就好像上帝他老人家是債主。

承諾一致:腦子裡的怪物。剛開始就拒絕,比最後反悔要容易。

社會認同:我們就是真理。在人人想法都差不多的地方,沒人會想得太多。

喜好:友好的竊賊。辯護律師的主要任務就是讓陪審團喜歡他的客戶。

權威:教化下的敬重。跟著權威走。

稀缺:數量少的說了算。不管是什麼東西,只要你曉得會失去她,自然就會愛上她了。

即時的影響力(自動化時代的原始順從)——每時每刻,我都變得更好了。

除此,這本書還帶給我們實實在在的用處,讓我們認清場合中各種陷阱,減少生活中的認知誤區,(例:便宜沒好貨,好貨不便宜;既好又便宜的事情是存在的),在生活中可以更加理性的認知,做出更正確的選擇,而非世世傳承於我們的動作或反應。當然這本書的作者羅伯特-西奧迪尼的初衷肯定是為了來幫助困惑中的人們,作為書的本身是沒有對錯與利弊的選擇,而讀者則是多種多樣的,希望我們能更多的用在善處,幫助自己,扶持他人,而不是用作其他旁門左道。

以上是我的分享,願大家共同進步,win-win!

《影響力》讀後感

4 喜好 人往往會答應自己認識和喜愛的人提出的要求。5 權威 因為專業,所以權威。因為不專業,所以要相信權威。6 短缺 商場打折 的時候,某種商品每人限購四套和每人限購兩套,哪一種更讓有購買慾?事實證明,乙個人害怕失去某種東西比希望得到同等價值東西的心理更加強烈。7 同情 看看街邊的職業乞丐,是否正...

影響力讀後感

成為 有影響力 的人 初次聽到 影響力 這本書,本以為是講一些偉人的故事去激勵別人,但是作者通過以下六個方面 互惠,承諾和一致,社會認同,喜好,權威,稀缺,結合一些妙趣橫生的例子,讓人了解到 影響力 這樣一種無形的力量在我們日常生活工作,乃至政治中所發揮的重要作用。目前,我讀了其中三個方面。1 互惠...

《影響力》讀後感

讀 影響力 有感 現在我可以坦白地承認,我是乙個容易上當受騙的人。在記憶的歲月裡,我總是容易被小商小販 這樣那樣的運營商 當然我現在也屬於運營商中的一員了,所以很高興這一點可以到此為止 當成好捏的柿子。我發現自己老是會訂購一些不需要的雜誌或報紙,在超市裡總是容易被推銷員們忽悠買一些只有到家才會發現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