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是為了什麼

2021-03-04 05:45:07 字數 3356 閱讀 7600

馬斯洛理論告訴我們:工作為了薪水,只是人們最低層次的需要;而每個人都有自我價值實現的渴望和要求。對於職場中的人來說,工作是他們實現自我價值的乙個很好的途徑。

因而,工作是為了價值而不是僅僅為了薪水這個簡單道理,剛開始工作就應該弄清這個道理。

如果明確了工作是在為自己,那就很容易回答「為價值工作還是為薪水工作」這個問題了。既然工作是為自己,那也就是說,根本的目標是為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而不僅僅是每個月能夠拿到多少薪水。

從我多年的職業諮詢體會來看:在不少人眼裡,薪水就是他們的全部工作目的。有些人在對待工作的態度上採取一種超然的態度,「給我多少工資,就幹多少活」,「不是自己份內事情一律不幹」,「公司的事情能推就推,做多錯多」。

表面看來,這些「精明人」沒有吃虧,但長遠來看,他們卻損失「慘重」:他們逃避工作、推卸責任,整天為眼前的工資傷腦筋;卻忘記了在工資背後深藏的更為珍貴的東西。工作給予了他鍛鍊、訓練的機會,工作提公升他的能力,工作豐富他的經驗,在工作中他能逐漸建立起自己的品格、完美自己的職業道德,所有這一切所蘊含的是他將來提高薪水和提高職位的根本基礎。

那種「短視」的「等價交換」:「我為公司幹活,公司給我工資,我對得起自己的工資」——讓「短視者」錯失了諸多機會。這其實是現代版的「買櫝還珠」,拿到了薪水,卻失去了自己的前途和信心。

或許公司正在為其公升職、加薪而讓其多有機會工作鍛鍊,但他本人卻不能正視這些,因此丟掉可以獲得成長、技能和經驗的機會。

另外,許多人很容易拿薪水的豐厚程度來衡量乙個人成功與否。在他們的眼中,薪水就等同於一切,包括知識、經驗、興趣、快樂等等,似乎只要有豐厚的薪水,那麼這些就都會隨之而來。薪水是這種人的身價標誌,他們對此都有著十分遠大的理想,剛出校門就希望自己成為年薪幾十萬的經理;剛創業,就期待能像比爾?

蓋茨一樣領袖群倫、富甲一方。這顯然是一種不良的心態。

希望總是美好的,但必須切合實際,有可操作性,對自己的發展是積極、有益的。因此,剛工作就必須樹立為價值而不是為薪水工作的意識和信念,這樣才能將你的所有努力和汗水導向成功的坦途,才能縮短達到成功的距離和時間。

我承認,從短期的目標來看,工作固然是為了生計。但這只是前進路上保障你意識無憂的基本條件,而這種需求在馬斯洛的需求理論中是最低階、最容易得到滿足的,人最高層次的目標是實現自我的價值,這也是人的一生竭力追求的終極目標。

所以我告訴我的客戶說,工作不是為了討多少薪水(薪水只是我們工作回報的一部分),而是在工作中能獲得更多的技能和經驗,它是人們實現自身價值最基本的方式和途徑。很顯然,後者才是人們看中和追求的。

薪水只是工作的一種報償方式,雖然是最直接的一種,但決不是唯一的一種。乙個人如果只為薪水而工作,沒有更高遠一些的自我提公升和發展的意識,工作起來也就沒有了主動參與的積極性,所有的事情都是被動的在接受,比如公司策劃的一些需要員工積極參與的活動,只要不是下硬性任務到頭上,而是希望員工自主參與的話,那麼就很有可能流產,這樣公司的活動也沒法開展,總是被強迫做事,自己也會覺得很累。

乙個以薪水為個人奮鬥目標的人是無法走出平庸的生活模式的,也從來不會有真正的成就感。雖然工資應該成為工作目的之一,但是從工作中能真正獲得的更多的東西卻不只是工資卡中的數字。如果工作僅僅是為了麵包,那麼生命的價值也未免太低俗了。

人生的追求不僅僅只有滿足生存需要,還有更高層次的需求,有更高層次的動力驅使。不要麻痺自己,告訴自己工作就是為賺錢——人應該有比薪水更高的奮鬥目標。

你必須承認,工作的質量決定生活的質量。最明顯的事實是,工作可以帶來收入。但也是這一明顯的事實蒙蔽了不少人的心靈:

工作就是為了生活。由於你不能正視自己的工作、輕視工作,很多人倍感工作的壓抑和煩悶,工作自然也就做得不好,只是被動地適應生活,生活質量也不高。這就是工作質量決定生活質量。

其實,無論薪水高低,工作中盡心盡力、積極進取,能使自己得到內心的平安,這往往是事業成功者與失敗者之間的不同之處。工作過分輕鬆隨意的人,無論從事什麼領域的工作都不可能獲得真正的成功。將工作僅僅當作賺錢謀生的工具,這樣的人其實是很悲哀的。

我們都知道,每個人只能在發展中追求更好地生存,而不是滿足現狀、不思進取。這種發展依託於你在工作中放棄一些眼前的小利益,更多的去接受新的知識、鍛鍊,去接受越多的挑戰,去解決越多的問題來提公升自己的能力,展現自己的才華。

其實,更多的人忽略了這樣乙個事實:公司或者可以掌控你的薪水、影響你選擇工作,但卻無法阻擋你在工作中去思考、去學習、去提高、去養成自己良好的工作習慣、積極的態度和無邪的職業道德,也無法阻攔你為自己的未來所做的努力,更無法剝奪你將來因此而得到的回報。當然公司也無法不讓你享受工作中的樂趣。

換句話說,公司是你的又一所學校,工作豐富了你的思想,增進了你的智慧型、豐富了你的閱歷,也為你更美好的明天鋪平了道路。

我從一些心理學家那裡得到了一些啟示:金錢在達到某種程度之後就不再誘人了。我也試著請教那些事業成功的人士,問他們在沒有優厚的金錢回報下,是否還繼續從事自己的工作?

大部分人的回答都是:「絕對是!我不會有絲毫改變,因為我熱愛自己的工作。

」我由此得出的結論是:即使你還沒有達到那種境界,但如果你忠於自我的話,就會發現金錢只不過是許多種報酬中的一種。想要走上成功之路,最明智的方法就是選擇一件即使酬勞不多,也願意做下去的工作。

所以,如果你覺得這份工作是被動的,沒有樂趣的話,你最好的選擇就是離職,重新去應聘。當你熱愛自己所從事的工作時,你也將成為別人競相聘請的物件,並且獲得更滿意的酬勞。

通過研究,我發現人們常會犯這樣的錯誤:總是很容易關注別人的高薪水,卻很少去了解別人努力的過程。事實上,有果必然有因,天上不會掉餡餅,別人的高薪水是努力得來的,不是憑白撿來的。

如果你渴望能夠有高薪水,正確的做法不是每天盼著自己什麼時候能夠拿到,而是拋棄只關注薪水的做法,努力把自己的工作做好,得到老闆的賞識和工作的成就,高薪水自然就不盼自到了。

我的乙個朋友尼斯先生的經歷就是很好的證明。他一開始來到了一家進出口公司工作後,晉公升速度之快,讓周圍的人都驚詫不已。一天,他向我「洩露」了自己晉公升迅速的秘訣。

尼斯先生對我說:「其實,這個很簡單。當我剛開始去這家公司工作時,我就發現,每天下班後,所有人都回家了,但是,經理蘭特先生依然留在辦公室內工作,而且會一直工作到很晚。

另外,我還注意到,在這段時間內,蘭特先生經常尋找乙個人幫他把公文包拿來,或是替他做些重要的服務。於是,我決心下班後也留下來,呆在辦公室裡。雖然沒有人要求我這麼做,但我認為我應該這麼做,如果需要,我可以為蘭特先生提供任何他所需要的服務。

另外,我還可以利用這段時間為明天的工作做一些準備,抽空多了解一些工作方面的知識和資訊。就這樣,時間久了,蘭特先生就養成了有事叫我的習慣,這就是我的秘訣。」

我的朋友尼斯先生這樣做是為薪水嗎?顯然不是。事實上他也確實並沒有因此而得到物質方面的獎勵,但是由於他的付出,他的工作總是很出色,業績很突出,他也因此得到了老闆賞識和乙個成功的機會。

我的經驗告訴你:不要太計較工資的多少,它只是你從工作中獲取的一小部分。保持積極的心態、勤奮地工作,不但獲得內心的充實和寧靜,也會獲得他人的讚許和大家的認同,最終會獲得公司的肯定和器重,公升遷、加薪和獎勵的機會也隨之而來。

記住這句話:把薪水放在第一位,你可能處於貧窮中;把態度放在第一位,你可走向致富和成功之路。

教是為了不教學是為了創造

寧陽二十中蘇艷霞 陶行知先生曾經說過 處處是創造之地,時時是創造之時,人人是創造之人 創造沒有固定的模式,生活中無時無刻不充滿著創造的機會。教育的重要目的就是要發掘孩子身上蘊藏著的無限創造潛能。培養學生創造性素質的途徑很多,課堂教學是最基本的途徑。在課堂教學中實施創造性教育,教師是關鍵,教材是媒介,...

思想匯報入黨是為了什麼

2010年3月思想匯報范文 入黨是為了什麼 敬愛的黨組織 中國 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國 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是馬克思列寧主義同中國工人...

學是為了會學教是為了不教

數學教案學案一體化的實踐認識與體會 數學教研組宋林榮 學案並不是新名詞,對奉賢中學來說,部分學科實施教案學案一體化,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學案與教案雖然一字之差,但無論是從教師的備課到學生的預複習,從教師的教到學生的學,為改善高中生學習方式搭建了乙個很好的平台。這必將譜寫奉賢中學教學歷史上新的篇章。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