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學控制習題

2021-05-22 19:06:24 字數 4869 閱讀 4904

六章控制職能

1.傳統的控制方法有哪些?

答案:預算、統計資料、專題報告、盈虧平衡分析、經營審核、深入現場。

2.簡述控制的動態性特點。

答:組織是動態的,其外部環境及內部條件隨時都在發生變化,因此控制標準和方法不可能固定不變。管理控制應具有動態的特徵,這樣可以提高控制的適應性和有效性。

3.簡述現場控制的弊端。

答:1)容易受到管理者時間、精力、業務水平的制約。2)應用範圍較窄。3)容易在控制者和被控制者之間形成對立。

4.簡述影響組織目標實現的主要因素。(即:控制的物件)簡述影響組織目標實現的主要因素。(即:控制的物件)

答:1)環境特點及其發展趨勢2)資源投入3)組織活動

5、簡述制定控制標準的步驟。

答:1)確立控制物件。2)選擇控制重點。3)制定控制標準。

6.簡述工業企業常用的控制標準。

答:1)時間標準。如工時、交貨期等。2)數量標準。如產品數量、廢品數量等。3)質量標準。如產品等級、合格率等。4)成本標準。如單位產品成本等。

7.簡述制定控制標準的方法。

答:1)統計標準:利用統計方法來確定預期結果。2)經驗標準:根據經驗和判斷來估計預期結果。3)工程標準:在客觀的定量分析的基礎上建立標準。

8.簡述控制標準的制定要求。

答:1)便於對各部門的工作進行衡量。2)有利於組織目標的實現。

3)應與未來的發展相結合。4)應盡可能體現出一致性。5)應是經過努力可以達到的。

6)應具有一定的彈性。

9.對控制資訊有什麼要求?

答:控制資訊應具備以下特性:及時性、可靠性、適用性。

10.怎樣理解控制工作的重要性?

答案:(1)一方面,任何組織、任何活動都需要進行控制。因為由於主客觀原因,計畫在執行過程中可能出現偏差。

控制工作起著執行和完成計畫的保障作用,以及在管理過程中產生新的計畫、新的目標和新的控制標準的作用。通過控制工作了解偏差和糾正計畫。

(2)另一方面,控制工作的重要性還表現在管理的五個職能中它所處的地位及其相互關係。控制工作還處於管理的全過程中,它不僅可以維持其他職能的正常活動,而且在必要時還可以採取糾正偏差的行動來影響其他職能的活動。通過糾正偏差的行動,控制工作與其他職能緊密結合在一起,使管理過程形成乙個相對封閉的系統。

11.為什麼糾正偏差是控制的關鍵?

答案:(1)它體現了執行控制職能的目的。控制職能,就是將計畫的執**況同計畫所制定的控制標準對照,從而發現執**況同計畫目標之間的偏差,並採取相應措施,使這種偏差保持在一定範圍內,以達到保持組織系統的活動穩定的目的,也就是糾正偏差的目的。

(2)糾正偏差,將控制工作同管理的其他職能結合在一起。糾正偏差是整個管理系統中的一部分工作內容。通過確立目標,修訂計畫,改變組織結構,調整人員配置以及在指導與領導方法上的重大改進,可以使糾正目標的工作取得滿意效果,使得整個控制工作達到預期的目的。

12.簡述一般控制與管理控制的相同點?

答案:(1)同是乙個資訊反饋過程。管理控制系統實質上也是乙個資訊反饋系統,通過資訊反饋,發現管理活動中的不足之處,促進系統進行不斷的調節和改變,使之逐漸趨於穩定、完善,直至達到優化狀態。

(2)管理控制也有兩個前提條件,即計畫指標在控制工作中轉化為控制標準:有相應的監督控制機構和人員。(3)管理控制也包含三個基本步驟,即擬定標準、衡量成效、糾正偏差。

(4)管理中的控制工作與控制中的控制一樣,也是乙個有組織的系統,它根據系統內外變化而進行相應調整,不斷克服系統的不確定性,是系統保持某種穩定狀態。

13、簡述管理的控制職能及其目標。

答:控制是指監視組織的活動和環境的變化,保證組織計畫與實際狀況動態適應的管理職能。管理控制的目標主要有兩個:限制偏差的積累。適應環境的變化。

15.簡述控制的前提條件。

答:1)要有乙個科學的、切實可行的計畫。2)要有專司控制職能的組織機構。3)要有反饋渠道。

16.簡述控制與計畫的關係。

答:控制與計畫既互相區別,又緊密聯絡.

1)計畫為控制工作提供標準,沒有計畫,控制也就沒有依據。

2)如果只編制計畫,而不對其執**況進行控制,計畫目標就很難得到實現.

17.簡述控制工作的過程和要素。

答:1)建立控制標準。2)衡量偏差資訊。3)採取矯正措施。控制標準、偏差資訊和矯正措施是控制工作的三項基本要素。

18.簡述管理控制的特點。

答:1)管理控制具有整體性。2)管理控制具有動態性。3)管理控制是對人的控制並由人執行控制。4)管理控制是提高職工工作能力的重要手段。

19.簡述管理控制整體性特點的含義。

答:管理控制具有整體性,這包括兩層含義:管理控制是組織全體成員的職責,完成計畫是組織全體成員共同的責任,參與控制是全體成員的共同任務。控制物件是組織的各方面。

20.簡述控制的型別。

答:根據控制的側重點不同,可以分為:前饋控制、現場控制和反饋控制。其中,反饋控制最為常用。

21.簡述前饋控制的優點及其困難。

答案:預算、統計資料、專題報告、盈虧平衡分析、經營審核、深入現場。

22.簡述現場控制及其型別。

答案:預算、統計資料、專題報告、盈虧平衡分析、經營審核、深入現場。

23.簡述管理人員獲得控制資訊的方法。

答:1)親自觀察。2)分析報表資料。3)召開會議。4)抽樣調查。

24.簡述控制過程中衡量實際工作時應注意的問題。

答:1)通過衡量成績,檢驗標準的客觀性和有效性。2)確定適宜的衡量頻度。3)建立資訊反饋系統。

25.在制定和實施糾偏措施的過程中要注意哪些問題?

答:1)找出偏差產生的主要原因。(找出原因)

2)確定糾偏措施的實施物件。(確定物件)

3)選擇適當的糾偏措施。(適當選擇)

26.簡述糾偏工作的主要方法。

答:1)工作失誤:對於由於工作失誤而造成的問題,主要應加強管理、監督,確保工作與目標的接近或吻合。

2)計畫問題:若計畫目標不切合實際,應按實際情況修改計畫目標。3)環境變化:

若組織的執行環境發生重大變化,使計畫失去客觀的依據,應及時啟動備用計畫或重新制定新的計畫。

27.調整計畫目標或控制標準的原因是什麼?

答:1)計畫本身問題:原先的計畫或標準制定得不科學,在執行中發現了問題。2)環境發生變化:由於客觀環境發生了預料不到的變化,原來被認為是正確的計畫不再適應新形勢的需要。

28.在糾偏措施的選擇和實施過程中要注意哪些問題?

答:1)使糾偏方案雙重優化。2)充分考慮原先計畫實施的影響。3)注意消除組織成員對糾偏措施的疑慮。

29.簡述糾偏方案的雙重優化。

答:第一重優化:糾偏的的成本應小於糾偏可能帶來的損失。

第二重優化:在第一重優化的基礎上,通過對各種糾偏方案的比較,找出其中追加投入最少,成本最小,解決偏差效果最好的方案來組織實施。

30.簡述有效控制的原則。

答:1)控制應同計畫與組織相適應。2)控制應該突出重點,強調例外。

3)控制應該具有靈活性、及時性和經濟性的特點。4)控制應該具有客觀性、精確性和具體性的特點。5)控制應該注意培養組織成員的自我控制能力。

31.控制必須由健全的組織結構來保證的含義是什麼?

答:1)渠道暢通:要能在組織中將反映實際情況和工作狀態的資訊迅速地上傳下達,保證聯絡渠道的暢通。

2)責權分明:要做到責權分明,使組織結構中的每個部門、每個人都能切實擔負起自己的責任。

32.簡述自我控制的優點。

答:1)有助於發揮職工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2)有助於減輕管理人員的負擔,減少企業控制費用的支出。3)有助於提高控制的及時性和準確性。

33.簡述三種控制型別應用的側重點,並舉例說明之。

答:預先控制的側重點在於預先防範,現場控制的側重點在於及時了解情況並予以指導,事後控制的側重點在於矯正偏差。總結經驗。

1.控制工作要達到的第二目的是――( )

a.維持現狀 b.打破現狀 c.改變現狀 d.實現創新

2.下列關於一般控制與管理控制的比較不正確的是-----( )

a.同是乙個資訊反饋過程 b.前提條件和基本步驟相同

c.都是有組織的系統 d.目的相同按原定計畫維持正常活動,實現既定目標

3.下列有關控制和計畫之間關係的表述正確的是( )

a.控制和計畫是乙個事物的兩個方面 b.控制和計畫沒有內在聯絡

c.計畫是實現控制工作的依據 d.控制是計畫的保證

e.控制系統不必根據計畫的特點和要求來設計

4.最常有的綜合控制方法是( )

a.總預算 b.計畫評審法 c.損益控制 d.投資**率 e.企業的自我審核

5.按控制程度分,計畫的前提條件為( )

a.外部   b.內部  c.不可控的 d.部分可控的 e.可控的

6.在管理控制上實行例外原則,是說經理管理( )

a.一般日常事務b.例外情況的決策c.對日常事務的監督

d.概括性的壓縮性的和比較短的報告e.職權範圍之外的事情

7.控制的兩個前提條件中有( )

a.控制標準b.控制經營c.控制物件d.控制機構e.有群眾的認可

8.控制工作的原理有( )

a.直接控制原理  b.例外情況的原理

c.反映計畫要求的原理d.控制關鍵點原理e.組織適應性原理

9.現場控制的有效性取決於主管人員的( )

a.個人素質b.個人作風c.指導的表達方式 d.言傳身教

10.管理控制系統實質上也是乙個---------系統( )

a.自動控制b.完全開放c.資訊反饋d.完全封閉

11.損益控制法通常應用於

a.公司的主要部門b.公司的參謀機構

c.服務部門 d.收集資訊機構

12.控制論的創立者是―――( )

a.梅奧b.泰羅c.維納d.馬斯洛

13.控制的根據是――――工作( )

a.計畫 b.組織c.人員配備  d.指導和領導

14.從輸入端提取資訊達到對受控物件的控制是―――控制( )

a.現場b.反饋c.前饋d.直接

15.現場控制工作的重點是―――――( )

管理學控制

第五章控制 主要內容 控制的含義和必要性 控制理論 控制的基本型別 控制的過程 有效控制的特徵 控制的方法 一控制的內涵與型別 1 內涵 控制是保障企業計畫與實際作業動態相適應的管理職能。2 控制的必要性 環境的變化。要求企業對原先制定的計畫,從而 對企業經營的內容作相應的調整 管理權力的分散。企業...

管理學教案習題

第一章一 填空題 1.管理的職能包括和 2.管理者的角色包括和 三類。3 法國工業家法約爾在其 工業管理與一般管理 中把管理的職能分為和 4.管理者所扮演的人際角色包括和 5.管理者所扮演的資訊角色包括和 6.管理者所扮演的決策角色包括和 7.管理思想要點 二 簡述題 1.何謂管理?如何理解管理的具...

管理學原理習題

第一章管理與管理學 一 名詞解釋 1 管理 2 管理學 3 系統 二 簡答題 1 管理的基本特徵有哪些?2 什麼是管理的二重性?3 為什麼管理既是一門科學又是一門藝術?4 為什麼要學習管理學?第二章管理學的形成與發展 一 名詞解釋 1 管理運動 2 例外原則 3 霍桑試驗 二 簡答題 1 管理學的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