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程培訓教師成長課堂經驗

2021-03-04 05:35:47 字數 5083 閱讀 2515

從教材的「複製者」到教材的「創造者」

教材是最重要的課程資源,它是根據課程標準統一編寫的。傳統的教學往往受教材的限制,教材裡有什麼教師就教什麼。因此教材的侷限性和學生的需要產生了矛盾。

多年課改的經驗告訴我們教師要善於結合教學實際,靈活的有創造性的使用教材,對教材的內容編排順序、教學方法等方面適當的給予取捨或調整。換言之,新課程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師更新教育理念,不能為了完成教學任務而牽著學生學教材。

教師要盡可能由教材的「複製者」轉變為教材的「創造者」,要根據自己學生的實際情況,對使用的教材做出相宜的「裁剪」,從教「教材」轉向用「教材」教,加深、拓展課程的內涵和外延,從而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下面結合自己的實踐談談如何在課堂教學中創造性使用教材。

北師版的教材在編寫中呈現出「一張一弛」的順序,但是這樣的順序在教學連貫性較強的知識時,容易造成學生對知識的遺忘,新的乙個單元的起始教學時需要拿出許多的時間進行知識的回顧。在這樣的情況下,教師可適當調整單元之間的呈現順序。

2、調整主題圖情境的呈現方式,巧把「故事」變難為易,或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有意識的設定障礙,變易為難。

1、擴充教材內容,如數學家的故事,和教學內容有關的小知識、小發明等,啟迪學生的文化意識。

2、擴充教材內容,啟迪學生的創新意識。

未來的學習應該是選擇性學習。我在教學「除數是小數的除法」時,設計了這樣的學生自學的過程:

(1)如果你已經學會了「除數是小數的除法」,請你直接跳到基本練習一;如果有同學向你請教,請你通過給他的講解來測驗你是否真的明白了。同學會謝謝你,老師也會欣賞你。

(2)如果你對「除數是小數的除法」的計算方法還不是很了解,請看書自學。希望你不但看會,更能看懂,尤其是過程中的算理,更要邊看邊想呦!如果你真的學會了「除數是小數的除法」,請你直接跳到基本練習一。

(3)如果你怎麼看都看不明白(這也沒有關係,老師有時也會看不明白你們的演算法),請你請教老師或你身邊的朋友。不恥下問,是中華的美德。如果你終於學會了「除數是小數的除法」,請你試著做基本練習一。

這樣的設計,開放了教學空間,使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根據自己的特點和意願,按照自己的學習方法和習慣,主動選擇學習內容,學習進度,可以滿足不同個性學生的需要,真正實現因材施教。

課堂是落實教學的主渠道,但不是唯一。數學學習的最終目的就是能夠在真實的生活中進行使用。因此,開放教學空間,拓展學生學習運用數學的渠道,加強數學學習與社會生活實際的聯絡,更是尤為重要。

我在教一年級的小朋友認識數字時,當學生在課堂上明白數字表示的不同意義之後,我把學習的範圍延伸到課外,給學生布置了這樣乙個作業:發現身邊的數字,說出表達的意義。學生的答案各式各樣:

有表示數碼的,如自己家的**號碼、生活中常見的應急號碼、房間號碼、汽車的車牌號碼等;有從身邊事物的數量找到數字的;還有的找出了表示序數的數字……總之,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走出課本,步入生活,把數學的學習融入了生活實際之中,學以致用,從而真正體驗到數學的形式和意義。

綜上所述,我們必須樹立正確的教材觀:教材是為了學生發展服務的,它不是教學內容的全部,它是可變的、發展的和開放的,我們不能靜止的和絕對的看教材。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量力而行,「力」就是學生的實際情況,「行」就是增、減、改變教學內容。

教師要利用教材作載體,創造性使用教材,使教材服務於學生,促進數學學習。

挖掘教材的深度

教師認真備課是使用教材的先決條件。在備課過程中,一些教師習慣於把教科書、參考書或資料抄寫在教案本上,從表面上看教案寫的滿滿的,而實際上在教學中卻沒有太大的用處。有些教師為了應付領導檢查教案,幾天就能寫滿滿的一本。

有些教師一本書教了多年,年年備課時再把老教案原封不動的抄寫一篇,實際上是乙個教案用了多年。這些教師除了缺乏教學的責任心之外,更缺乏的是挖掘教材的深度。所謂教材深度,是指某一學科知識的縱向發展的深淺程度。

一方面,教學的深度要有限度,因為不同的學生和同一學習在的時間階段,接受知識的能力各不相同。教學內容在深度上必須使大多數學生能夠接受。另一方面,教學的深淺要有分寸,教學內容過深學生會接受不了,教學內容過淺既不能使學生全面深刻地理解所學知識,又不能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學無止境,教無深淺。教師教學是良心活。教學的深淺取決於教師道德和教育智慧型。

在備課過程中,教師要能夠深挖教學資源的潛力,凝聚優質教學資源,注重挖掘教材的深度。教材的深度是指促使學生人生發展的影響程度:一方面是指教材中知識的深度,一方面是指教材的思想深度,一方面是指思維的深度,一方面是指科學的深度。

在備課過程中,教師要能夠透視教材,真正讀懂教材,研究教材。在教學過程中能夠非常閒熟地駕馭教材,靈活地使用教材。教師挖掘教材的深度,就是要挖掘教材中的對學生人生發展真正有用的東西,挖掘能夠提公升學生的生命價值的東西,挖掘能夠讓學生感悟和體驗人生價值的東西,這些有價值的東西越大,就證明挖掘的越有深度。

在教學實踐中,教師怎樣挖掘教材的深度呢?一是要充分認識生命教育的價值,確立生命教育的價值取向,這對明確教育目標和確定教育目標具有重要的意義。二是要有敏銳的教學眼光,能夠及時發現和捕捉有利於學生發展,能夠提公升人的生命價值的教學內容。

三是要有靈敏的教學思維能力,能夠快速有效的整合有生命教育價值的教學內容,把零散的生命教育之光凝聚成生命教育的能量。

敢打破常規重新組合教材內容

作者:林同教材本身具有內在的系統化,這是無數教材編寫者辛勤勞動的結果。它使具體教學活動有序高效地進行。

如果肯打破常規,根據實際學情,將教材再進行科學合理統籌安排的話,能大幅度提高教學實效。

許多教師在進行複習課前,往往精心挑選相似或相反的典型的練習成組製成壓縮餅乾之後,交給學生去練習。由於壓縮得當學生往往能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預定的複習目標。這便是處理整組教材的例子之一。

有很多教師提倡對一單元課文進行整體的備課。備課過程中,將單元目標循序安排在各課,這也是對整組教材經行合理重組的積極辦法。

例如有位教師把聽說訓練《轉告》和習作訓練《留言條》的教學進行合理統籌和壓縮。將原有三課時的教學合為兩課時,時間縮短了效果同樣很好。眾所周知,新課程標準強調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轉告和留言都是人際交往的手段和方式,區別在於表達方式而起到的作用是一樣的。正是對教學目標的準確定位和對教材的透徹理解,在教學時,首先創設情境:如何在不能碰面的情況下將資訊傳達給對方?

進而教學轉告和寫留言條,先進行口語訓練再進行書面寫作。實踐證明這種處理方法行之有效的,而且能有更充裕的時間用來進行口語實踐活動。

由此類推,將相似或相近的題材拎出來進行教學,或比較不同,或尋找相似,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做更多的事情,可省下更多的時間用來擴充學生的閱讀量或進行大量的語言文字訓練。

(1)找出共同點

例如《熟能生巧》一文,一位經驗豐富的教師在處理時,要求學生找出與「百步穿楊」、「小孔注油」這兩個故事的有關語句,進行朗讀與理解再作比較。由此引導學生尋找故事的共同點,找出共性,徹底理解熟能生巧的含義,再順利地帶動對全文的閱讀。這樣的處理,用科學的思維和工作方法縮短了教時,學生對課文的掌握程度卻因為教材處理得當而有過之而無不及,同時潛移默化地教會學生用科學的方法對事物進行歸模擬較,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2)找準訓練點

《春天的雨點》,該文刻畫了達麗瑪和烏漢娜老師兩個互動的人物。刻畫達麗瑪是為更好地烘托教師烏漢娜對學生的關心。有位老師教學時大膽開放,讓學生在找出主要人物後,自由上黑板寫自己對人物的突出感受。

學生從自己的認知年齡出發,都積極地跑上來,板書了自己對達麗瑪這名學生不認真聽課的心理認識。如「後悔」、「傷心」、「出神」等詞語。然後教師只好順著學生的思路去講「學生--達麗瑪」。

結果沖淡了這節課的教學目標,偏離了這堂課的主旨。這是由於教師找錯了訓練的契合點,而使一堂課因開放,而無法收攏,最終不得要領地結束。如果教學時抓住:

烏漢娜老師從42雙眼睛中發現了達麗瑪這雙走了神的眼睛。這句話來體會、指導,就能使學生發現老師工作的細緻和對學生學習的關注。這裡教師還可以讓學生放開想象的翅膀去討論:

教師為什麼能從42雙眼睛中發現這一雙眼睛走神?學生就會從老師工作認真、細緻的角度去展聯想。從而感受到老師對學生的這份關心。

通過落實這個語言點,合理展開想象,學生就能講出教師對工作的認真,對學生的關愛。選準語言訓練點作為教材處理的突破口和教學目標的落實點,可謂是綱舉而目張。

教師要人性化地使用教材

教材,在我們傳統的教學中處有神聖不可侵犯的地位。可這次新課程改革明確提出:教師要參與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成為課程研究者。

那麼,究竟在教育教學中,我們該怎樣給教材定位,怎樣合理地運用教材呢?

我的理解是:教材仍然是我們進行教學的主要依據,因為我們所使用的教材畢竟是很多專家根據我國總體的教育目標量身而編定的,聚集了大量的專業智慧型和實踐經驗,很多觀點和方法都是毋庸質疑的,有很大的可取性。但是,教材是人編定的,人無完人,所以教材也難免會有一些錯誤和缺憾,還有教材所選案例可能具有的地域特色和操作實施可能出現的條件限制等諸多因素,也決定了我們不能把教材神聖化,不能把它看作是「欽定的檔案」。

於這些理解,我認為教師在教學中要在吃透教材的基礎上去超越教材,根據各自的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補充教材、調整教材、開發教材。決不能照本宣科,作教材的奴隸。新課程有乙個口號提得非常好,「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

」這句話的意思不是說我們新課程不重視教材,而是告訴我們教材的作用無非是要是學生掌握某一方面的知識,那麼也就是說只要能使學生學會知識,我們不必拘泥於某一種形式,我們要更人性化地使用教材,根據自身的特點和實際對教材進行補充、調整、甚至更換,使教材更具靈活性。

從新教材看教師角色的轉變

在當前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形勢下,隨著課程改革的進行,新教材的試用,教師的教育觀念、教育方式、教學行為等都發生了很大的轉變,教師在教學中的角色也必須隨之改變,才能適應教育改革發展的需要。

在傳統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是嚴格實行課程計畫,忠實地向學生傳授課本知識的「教書匠」。在新教材的使用過程中,教師不再只是課程的被動實施者,而應成為課程的設計者。

在新教材中,為教師留出的教學空間和可支配因素增多了,課堂不僅是課本的實施場所,而且也是進行教育教學實驗的實驗室。教師不僅是教材的執行者,也應是教材的編寫者。

在《**故事──森林小衛士》中,教學內容是**活動──配樂講故事,教學目標是根據教材的插圖,聽辨**情緒,配上相應的畫面。在教材上,這一課沒有過多的要求,這就給教師的教學留出了很多的思想空間。教師可以根據**的順序,選好**讓學生聽辨各段**的情緒,再把**連起來,讓學生聽著**按照**的順序講乙個自己的**故事。

教師還可以打亂**的順序,讓學生有更多的想象空間,讓他們按照自己的想象,根據**的內容,排列故事的順序,並且選擇欣賞過的**或歌曲來講述這個**故事。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教師還可以為學生分組,每個組分別進行討論,再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講述**故事。在學生討論的過程中,不僅提高了他們的**想象,培養他們的創新意識,還促進了他們的合作能力。

《新課程培訓教師成長》心得體會

新教材新起點新觀念 通江縣永安中學校何光學 通過近段時間網上學習 新課程培訓 教師成長 我感到長了許多見識,對我在山區教學工作有效開展有著極大的幫助。特別是在教師的教學智慧型和管理智慧型中我們學到了很多新的招數,也因此認識了許多在這方面做得比較突出的老師。他們的教學 管理智讓我校欽佩不已。如何吃透教...

新課程課堂規劃

赤峰四中閆俊 一 課時教學目標制定 從課程改革所提倡的 關注結果 關注過程 關注情感 的理念來看,課堂教學目標的確定應該堅持 行為性目標 生成性目標和表現性目標 三者並重 有機融合 相互滲透的價值取向。為此,確定有效的課時教學目標必須分析課標規定和教材體系。課時目標設計與達成按新課程標準 考試大綱 ...

新課程下教師的課堂語言及課堂評價

聽 分數的意義 之後感 新 數學課程標準 指出 評價要關注學生學習的結果,更要關注他們學習的過程 要關注他們在數學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情感和態度,要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上述所言,我深感方老師都已把理性的認識落實到了實處,在她的課堂上都得到很好的體現,具體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其一注重情感教育 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