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品生產質量風險管理制度

2021-03-04 04:53:53 字數 4843 閱讀 9426

1目的建立質量風險管理制度,規範藥品生命週期中質量風險的評估、控制與審核操作行為,降低產品的質量風險。

2適用範圍

適用於公司所生產藥品其質量風險的評估、控制與審核的管理

3術語或定義

質量風險:是乙個系統化的過程,是對產品在整個生命週期過程中,對風險的識別、衡量、控制以及評價的過程。質量風險管理:

是對藥品整個生命週期進行質量風險的識別、評估、控制、溝通、回顧的系統過程,運用時可採用前瞻或回顧的方式。

4職責質量部:負責組織進行質量風險評估、控制與審核協調、管理等相關事宜。

職能部門:對本規程的實施負責。

5安全注意事項

不適用於本文

6規程6.1風險管理的內容

6.1.1風險管理包括的內容有風險評估、風險控制、風險溝通和審核等程式,持續地貫穿於整個產品生命週期。

6.1.2風險評估是風險管理過程的第一步,它包括風險識別,風險分析和風險評價三個部分即解決三個基本問題:

(1)將會出現的問題是什麼? (2)可能性有多大? (3)問題發生的後果是什麼?

6.1.3風險控制的目的就是將風險降低到可接受的水平。

重點歸納為:(1)風險是否在可以被接受的水平上?(2)可以採取什麼樣的措施來降低、控制或消除風險?

(3)在控制已經識別的風險時是否會產生新的風險?

6.1.4風險溝通:通過風險溝通,能夠促進風險管理的實施,使各方掌握更全面的資訊從而調整或改進措施及其效果。

6.1.5風險審核:在風險管理流程的最後階段,應該對風險管理程式的結果進行審核,尤其是對那些可能會影響到原先質量管理決策的事件進行審核。

6.2風險管理程式

6.2.1風險管理的啟動

6.2.1.1確定問題和/或有關風險的疑問,包括確認風險可能性的相關假設;

6.2.1.2 風險管理小組負責召集與風險相關的部門或專家,收集與所評估的風險相關的可能性危險、危害或對人體健康的影響的有關背景資料和資料。

6.2.1.3 根據存在的主要風險的性質確定風險管理的組長和必要的資源。

6.2.1.4 確定如何使用這些資訊,評估和結論;

6.2.1.5 根據具體的問題,由風險管理的組長負責組織建立風險管理流程,包括詳細的時間計畫。

6.2.2風險評估:

首先系統地利用各種資訊和經驗來確認工藝、裝置、系統、操作等過程中存在的風險,指出將會出現的問題在**。包括識別可能的後果,為進一步質量風險管理程序的其它步驟提供基礎;其次對已經被識別的風險及其問題進行分析,這需要相當有經驗的技術人員以及qa相關人員共同完成,通過分析確認將會出現問題的可能性有多大,出現的問題是否能夠被及時地發現以及造成的後果等,然後並參照預先確定的風險標準對風險進行評價(可以風險的等級表示);最後討論風險問題的危害會引起其它什麼問題,後果會是什麼?得出定量的結論:

即使用從0%~100%的可能性數值來表示。另外,也可以對風險進行定性描述,比如「高」、「中」、「低」。

6.2.3 風險控制包括作出決策來降低和/或接受風險。

風險降低針對風險評估中確定的風險進行改進,通過實施一些措施使風險降低。接受風險是指考慮到風險等級和降低風險所需的成本兩個方面,從而設定乙個可以接受的風險等級,一旦風險降低至該等級,就接受該風險而不用再採取更嚴格的措施進一步降低風險。

6.2.4風險溝通:

在風險控制與最後的風險回顧(風險審核)中間一般會包括乙個風險交流的步驟,是指在採取了風險控制措施以後,需要通過實際的生產或操作來檢查上述風險控制的措施是否有效,是否可以將風險降低至預期的等級。在風險管理程式實施的各個階段,決策者和相關部門應該對進行的程度和管理方面的資訊進行交換和共享,通過風險溝通,能夠促進風險管理的實施,使各方掌握更全面的資訊從而調整或改進措施及其效果。

6.2.5風險審核:

是指通過一段時間的執行,需要對整個系統的風險進行審核,因為之前採用的風險控制措施也許沒有效果,也或許工藝或裝置等發生了一些變更,從而需要對整個過程進行再評估,甚至如果變更是個很重大的變更,應該在變更執行完以後就立刻開始風險回顧的工作。風險管理是乙個持續性的質量管理程式,應當建立階段性審核檢查的機制,審核頻率應當建立在相應的風險水平之上。

6.3常用的風險管理工具

6.3.1通常用組織資料和簡化決策用圖表形式:流程圖、檢查表、控制圖、因果圖

6.3.2非正式工具-以經驗和公司內部sop為基礎,被實踐證明行之有效:質量審計、投訴處理、產品質量趨勢分析、偏差處理,capa等

6.3.3正式管理工具-在足夠數量的基礎資料支援下,可定量或半定量地進行風險管理缺陷模式效應分析:

通過分析生產過程的各種潛在缺陷模式以判斷其對產品可能的後果;降低風險的方法針對各種缺陷模式;通過解析生產過程,將複雜問題簡單化;將缺陷、缺陷的原因和缺陷的後果聯絡起來

6.7風險管理的實際運用

6.7.1作為質量管理體系一部分的質量風險管理

6.7.1.1檔案:審核法規方面最新的釋義和應用,確定開發新的sop的需求,指南。

6.7.1.2教育與培訓:員工素質的基礎教育、經驗的傳授和工作習慣的形成,以及對前階段培訓的定期評價(或效果)。

6.7.1.

3質量缺陷:為識別、評估和溝通可疑的質量缺陷、投訴、趨勢、偏差、調查和oos結果等對產品質量的潛在影響提供基礎。促進與藥品管理機構之間的風險溝通及確定解決嚴重的質量缺陷的適宜措施(如,產品召回)

6.7.1.

4審計/檢查:在確定審計的範圍和頻率時,不論是內部的還是外部的,應考慮以下因素:現行的法規要求、企業總體符合規範的狀況和歷史、場地的複雜性、生產工藝的複雜性、藥品本身特性的複雜性、質量缺陷的數量和嚴重性(如召會)、以前審計和檢查結果、各種變更、某產品的生產情況(如頻率、週期、批量)等

6.7.1.5週期性審核:選擇、評估和解釋產品質量評審所得資料的趨勢結果、解釋監控資料(如,對再驗證需求的評價、取樣方面的變更)

6.7.1.6變更管理/變更控制:基於藥品開發和生產過程中積累的知識和資料來管理變更。

評估變更對最終產品的可獲得性的影響。評估廠房、裝置、物料、製造工藝或技術轉移的變更對產品質量的影響。在實施變更前確定應採取的適宜行動,如,附加測試,(再)確認,(再)驗證,與管理機構溝通。

6.7.1.

7作為開發的一部分的質量風險管理:選擇最佳的產品設計和工藝設計(如,製造工藝、終端滅菌工藝)、加強不同的物料性質(如,粒徑分布、水分控制、流動性能)、不同的加工方式和工藝引數對產品效能的影響的了解、評估原料、溶劑、活性成分(api)的起始物料、活性成分、輔料或包裝材料的關鍵屬性、建立適宜的規格標準與生產控制要求(如,運用藥品開發研究中來自對質量屬性在臨床上的重要性和在生產過程中控制的可能性方面考慮的息)、以減少質量屬性的變化(如:減少物料和產品缺陷、減少生產缺陷、減少人為差錯)、評價與放大和技術轉移相關的附加研究需求(如,生物等效性,穩定性)

6.7.2 廠房、裝置、設施的質量風險管理

6.7.2.

1廠房、裝置的設計:當設計建築物廠房時應確定適宜的區域(如,物料和人的流向、將汙染降至最低、有害生物控制措施、防止混淆、開放與密閉裝置、潔淨室與隔離器技術、專用或隔離的廠房/裝置)、為裝置和容器確定適宜的產品接觸材料、確定適宜的輔助設施、對相關裝置確定適宜的預防性維護。

6.7.2.2廠房的衛生方面:保護產品免受周圍環境的危害,包括化學的、微生物的、物理的危害、保護環境(如,人員、潛在的交叉汙染)免受與所生產的產品相關的危害

6.7.2.3廠房、裝置、設施的確認:確定廠房、建築、生產裝置和/或實驗儀器的確認範圍和程度,包括適宜的校正方法。

6.7.2.4裝置清潔和環境控制:根據使用意圖確定努力和決定的差異(如,多重目的對單一目的、單批對連續性生產)、確定可接受的清潔驗證限度

6.7.2.5校正/預防性維護:設定適宜的校正與維護時間表

6.7.2.

6計算機系統和計算機控制的裝置:選擇計算機硬體和軟體的設計(如,模組、架構、容錯)、確定驗證範圍(如,關鍵效能引數的識別、要求與設計的選擇、**審查、測試的範圍與測試方法、電子記錄和簽名的可靠性)

6.7.3 作為物料管理一部分的質量風險管理

6.7.3.1**商的評價與評估:對**商提供綜合性的評估(如,審計、**商質量協議)

6.7.3.2起始物料:評估與起始物料變化(如,年代,合成路徑)相關的差異與可能的質量風險

6.7.3.3物料使用:確定處於待檢狀態下的物料是否適宜使用(如,進一步的內部處理)、確定返工,再處理和退回物品再使用的適宜性。

6.7.3.

4儲存、物流和銷售狀態:評估為確保保持適宜的儲存和運輸條件的安排的正確性(如,溫度、濕度、容器設計)、維護基礎設施(如,確保適宜的運輸條件的能力、臨時儲存、危險物品和受控物資的處理、清關)、為確保藥品的可獲得性提供適宜的考慮。

6.7.4 作為生產管理一部分的質量風險管理

6.7.4.

1驗證:識別核實、確認和驗證活動的範圍與程度(如,分析方法、工藝、裝置和清潔方法)、確定後續活動的程度(如,取樣、監控和再驗證)、區分必須在已驗證的範圍內操作的關鍵工藝步驟和不是必須在已驗證的範圍內操作的非關鍵工藝步驟

6.7.4.2過程取樣和測試:評估過程控制測試的的頻率和程度(如,說明在已證明的控制條件下減少測試的理由)、評估和解釋工藝分析技術(pat)桶引數和實時放行的應用

6.7.5 作為實驗室控制和穩定性研究一部分的質量風險管理

6.7.5.1穩定性研究:同ich其他指南相結合確定儲存和運輸條件的偏差對產品質量的影響

6.7.5.2 oos結果:在進行oos結果調查時確定潛在的根本原因和糾正措施

6.7.5.3複驗週期和有效期:評估中間體、輔料和原料的測試和儲存的正確性

6.7.6作為包裝與貼籤管理一部分的質量風險管理

6.7.6.1包裝設計:為保護已經經過內包裝的產品設計外包裝(如,以確保產品的真實性,標籤的可讀性)

6.7.6.2容器密封系統的選擇:確定容器蜜蜂系統的關鍵引數。

6.7.6.3標籤控制:基於不同的產品標籤和同種標籤的不同版本混淆的可能性設計標籤管理程式。

6.7.7 作為持續改進的一部分的質量風險管理:在產品的整個生命週期內識別、評價和(再)評估關鍵引數(如,隨著產品和工藝從研究階段,到開發和整個生產階段).

藥品質量風險管理制度

目的 建立質量風險管理制度,降低產品的質量風險。適用範圍 適用於公司所生產藥品整個生命週期質量風險的評估 控制與審核的管理 責任 質量部負責組織進行質量風險評估 控制與審核協調 管理等相關事宜,各 職能部門負責配合本制度的實施。內容 1.質量風險的含義 1.1藥品生產過程中可能產生的質量問題和嚴重性...

藥品經營質量風險管理制度

1 目的 建立公司藥品經營質量風險管理制度,為保證藥品經營過程中的質量風險有效識別並得到控制,將風險的影響降到最低,制定本制度。2 適用範圍 適用於公司經營藥品全過程中質量風險的評估 控制 溝通與審核的管理。3 職責 質量管理部負責組織風險評估,各部門負責識別本崗位質量管理及流通環節的風險。4內容 ...

藥品風險管理制度

1 目的為加強藥品經營安全管理,及時解決公司經營過程中的各種質量風險事件,減少風險事件帶來的損失 確保公司經營的持續 穩定 安全執行,保障公司各項業務的正常開展,提高規避藥品經營風險的能力,特制定本管理制度。2 適用範圍適用於公司所有藥品在經營全過程中各個環節質量風險管理。3 內容 3.1 藥品經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