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堂教學改革工作總結

2021-03-04 04:12:47 字數 5110 閱讀 8593

-「在教育領域裡,如果將學校比喻成樹,那麼教師就是這棵大樹的根。要想樹茂葉盛,常青不衰,教師工作必須扎根在課堂教學這片沃土上。」

盱眙縣於2023年9月進入了基礎教育課程改革 。縣教育局高度重視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實驗工作,在進入課程改革實驗工作前召開了動員大會,成立了基礎教育課程改革領導小組——加強對課程改革的領導,負責實驗區工作的組織、協調、管理和實施。組建課程改革實驗指導小組——跟蹤、研究、選擇關鍵性的課題深入的探索,為實驗提供有力的理論指導和幫助;組建實驗學校領導小組——負責本校實驗工作的組織、管理和實施,定期向上級領導小組反饋實驗工作進展情況;成立實驗學校研討小組——建立縣級、校級兩級研討網路,定期研討備課,學習教育理念,共同分析、研究新教材,**新教法,改進學生學習狀態,及時組織教師進行教學反思。

成立了課改辦公室,設在縣教研中心。主抓課堂教學的培訓、開展、落實、評估工作的實施過程,從而有效地全面提高伊寧縣的教育教學質量。首先做到:

以「教研」為途徑、以「課改」為突破口、以「科研課題」為先導、以「課堂教學改革」為核心、以「課例」為龍頭、以「專題講座」為重心、以「大面積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為目標。主要工作從以下面幾個方面入手。

一、紮實有效、形式多樣的培訓為教師發展奠定基石

首先,我們認為教研隊伍是決定教育工作、課改實驗工作成敗的關鍵因素,因此抓好抓實教研隊伍的建設已成為重中之重。早在2023年教研中心就選派漢文教研員六人參加了自治區第一輪課程改革通識、新教材培訓;2023年又選派民、漢教研員和學校骨幹教師三十六人參加自治區課程改革培訓,各實驗學校均選派骨幹教師參加自治州主辦的各類課改培訓; 2023年5月及2023年5月由教育局領導親自帶隊,帶領由教研中心領導、主要學科教研員和部分課改實驗學校的領導、骨幹教師組織成的考察團前往首批進行課改實驗的烏市沙區、沙灣縣、克拉瑪依市及民語進行課改實驗的喀什、阿克蘇、庫爾勒(塔城、阿勒泰)等地觀摩,學習課改實驗區的工作方法、管理手段及成功經驗。通過培訓、參觀、學習,教研員和骨幹教師的課改意識得到了強化,課改能力得到了提高,指導全縣做好課改實驗工作的信心進一步增強。

在工作中,除要求教研員自身進行理論學習外,還將學習、培訓和研究結合起來,努力提高教研員的專業素質,轉變教研員的工作方式。自覺變指導檢查為合作、服務、研究,與教師建立了平等互助的關係,教研員即是指導者、合作者,又是教育者,他們知道只有通過教師的實踐才能豐富個人的教研理論,提高自身的業務水平。

第二,如果說教研員和骨幹教師是課程改革的生力軍,那麼廣大的中小學教師就是課改的主力軍,沒有教師對新課程的準確理解,大力參與和積極支援參與,課改實驗工作就難以順利進行。因此,教研中心堅持把更新教育觀念、樹立全新的實驗教師隊伍作為課改實施的關鍵,把培訓提高作為重點,分期分批對課改實驗教師進行培訓,明確要求參加課改實驗的教師必須堅持「先培訓,後上崗;不培訓,不上崗」的原則。自2023年起至今,每學期寒暑假期間舉辦了中、小學各科課改實驗通識、教材分析,教材教法培訓班共計八期,前來參加培訓的各學科課改實驗教師共計3058人次,基本上達到了課改起始年級的各學科教師的全員培訓;分學科培訓期間,對各科課程標準進行了詮釋,對新教材進行了手把手的分析、講解、

輔導,並開展了討論、集體備課、說課、看錄影等活動。通過培訓,課改實驗教師初步樹立了「新教材、新理念、新教法」的觀念,對為什麼要在教育教學中有機地整合「三維目標」有了一定的認識。

第三,在課改中倡導「走進新課程,體驗新課程,實踐新課程,與新課程一同成長」的理念。我縣出台了《伊寧縣發展教師專業水平五年規劃》,構建了兩級培訓模式。通過兩年多的探索實踐,我們已初步探索出了縣、校兩級培訓(培養)教師的模式。

縣級培訓主要以通識培訓和學科培訓為重點,以專題培訓、教研視導、片區教研活動、新課程教學活動展示等形式來開展活動。校級以校本培訓及校本教研活動為主導形式(研討、集體備課、交流課等,輔以專題講座、教師自修),以學校為實驗基地,用理論指導實踐者,在行動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與途徑,在實踐中反思、總結提公升以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

二、開展豐富多彩的教研活動為教師發展搭建平台

1、大力開展課堂教學教研活動。

其次,縣四中抓住「以校為本」的基本特徵,倡導教師「自壓」「自省」「自悟」,提倡教師間廣泛交流,學校形成了「以科研興校,向科研要成效」的良好氛圍。每乙個教研組都申報了校本研究課題作為「建立以校為本的教研制度的研究」的課題化管理的研究課題。在全校掀起了教師教學基本功大比武的浪潮;每人每學期硬筆書法習作20篇、教學心得一篇、教學**一至兩篇、學校組織專題講座九次、組織教師開展案例設計活動,其中獲國家「教育科研成果評選」三等獎一篇。

第三,縣六中發揮學校自身的資源優勢,配置了三個資訊資源庫,建起了學校教學管理區域網,各辦公室配備了電腦。要求35歲以下的教師必須參加課件製作培訓,人人學會製作課件並積極探索資訊科技與課堂教學整合的最佳切入點,每學期開展一次「資訊科技與課堂教學整合」展示活動、一次大賽活動。學校把教師課件的質量、數量以及在課堂上的應用納入教師量化考核。

2、有計畫、有目的地開展多層次、多形式的教研活動。

(1)新課程需要教研員與教師共同轉變觀念,轉變教與學的方式,需要轉換角色,跳出舊

的框框,本著繼承與發揚的態度,建立新的操作方式。伊寧縣中小學涉及的教學點多、面廣,便有計畫、有目的地開展「送教下鄉」「片區活動」「同課異構」等活動,通過「集體備課——→示範教學——→專家評點」的方式,幫助廣大鄉村教師加深對教材的理解和把握,收到「眾人搭台——→人唱戲——→大家收益」的效果。

(2)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實驗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是一項艱鉅、複雜、長期的全面改革。為了能夠使實驗教師在新課程理念下實現教師角色轉變和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大膽地實踐和運用新課程理念。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和綜合素質能力的同時,實現自我發展,教研中心組織開展立足優化課堂教學過程的豐富多彩的教研活動。

中小學組首先把20個鄉(鎮、場)與縣直的課改實驗學校根據交通、教師基本素質、學校資源配置等劃分為三個教研片區,以學科為單位,由教研員牽頭,各片區選一名組長負責召集教師,全體實驗教師參加該片區的活動。起初,在「個人備課講座教研員——→教師說課——→授課——→自評——→他評」的工作流程中,主備人吸納他人經驗和建議,修改教案後授課。

其次聯合下鄉:教研員根據各自的個性特點、學識專長自由組合,結合農村學校的現實情況,開展以鄉為單位的教研活動,現場輔導、指導,當場解答。最後推行「說評式」。

集體備課講究怎麼「說」,如何「評」,講究有所感、有所知、有所得,推行片區教研問題化。我們提出案例的出爐必須是課堂上的真實問題,是教師自身的問題,是新課程改革中教材、教法、三維目標和學習方式的問題,是經過了課後反思、小組討論、專業引領的問題。因為只有這樣才能使案例具有鮮明的現場感、個體性和情境化。

從而規範了案例撰寫的基本模組:「案例背景描述,案例公開『發表』過程,案例分析與討論,啟示與反思」。同時推行合作互助的團隊工作方式,在教師中掀起了「學會分享,學會合作,學會選擇」的新風尚,樹立「成果是個人的,更是團隊的」的意識。

3、課改課例的展示。

自開展課程改革三年以來,教研中心每位教研員每年下鄉聽課平均工作量在120節次。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我們就從聽課到評課,從常規管理到課堂教學,從新教材的使用到教學觀念的轉變等方面著手,作為教研員的我們每走過一所學校,總是要求他們通過相互聽課、切磋、研討向同伴學習,將教育理論知識、學科專業知識與教學實踐融合而學。並與教師們促膝交流、碰撞、切磋技藝形成對話暢談的氛圍。

在**中與教師們共同提高教學實踐水平的能力。在新課程的實施中一面呼喚一線教師職業轉型的同時,又要求教研員職業角色的創新。針對教師是一項照亮人心的事業。

闡明「乙個發不出光芒的人,難以在這一行當中有所建樹」的道理,讓教師們清醒的認識到:從教學文化的高度從新審視課堂,引領孩子們在文化的天空理解知識、觸控知識,這才是乙個優秀教師在課堂教學藝術中不懈的追求。

在教研中心精密部署、精心組織下,每年的課改交流活動都能如期順利完成。在活動前,各學科教研員首先全面了解上研討課、交流課教師的備課、教學設計等動態,使活動能充分體現課改精神。活動開展以學科為主,交流內容涉及到中小學各學科,每學科一天,我們欣喜地看到,課堂教學發生了一些變化:

從教學理念上看,教師注意將學科知識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緊密聯絡,課堂教學富有情景性、人文性和趣味性,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有效性也逐步增強;從教學行為上看,課堂上不斷湧現師生間相互討論、平等對話的良好局面,學生在學

習過程中能嘗試著主動**、自主參與。課堂教學改革已是實施新課程改革的核心。

在各級部門的大力支援下,在教研中心領導的精密部署、精心組織和積極領導下,全體教研員在兩年多來的下鄉服務指導課改課堂教學中,把握了詳盡的一手資料,全面了解課改實驗中的各種情況,針對我縣在課改課堂教學中存在著的普遍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小結,制定出課改交流計畫、活動安排,深入到全縣各校教師中選拔展示研討課的教師,交流課的大多數教師是來自縣直及鄉、鎮、場各學校,他們給大家上了高質量的交流課,這點充分說明城鄉教師距離正逐漸縮短。以上研討課的教師入手,以縣四中、六中、縣二小的學生為主體,以現階段學科內容為活動內容,在活動前,各學科教研員全面了解研討課教師的備課、教學設計等動態,使活動能充分體現課改精神。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伊寧縣課改交流會分別於2023年12月2——3日在縣二小舉行,共展示交流課十幾節;又在2023年12月11日----12月9日分別分小學組、中學組在縣進修學校、縣二小、縣六中三個全面順利進行課改交流課的展示活動。

活動的形式是:上午是交流課展示,下午是與會教師的交流、研討。內容包括上交流課教師的說課活動及教研員的點評與講座。

在各學段各學科以課堂教學為基點,以實施課堂教學為主陣地,以合作交流為平台,以行為反思為抓手,以教師專業化成長為目標,以落實課改精神、解決課改實施中的困惑、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為目的的交流活動中,教師在不同程度上都得到了啟示。在為期七天的40節研討課中,有40名教師為大家上了研討課,在這40名教師中有大多數教師來自鄉鎮場各學校,這些教師給大家上了高質量的研討課,這點充分說明城鄉教師距離正趨向縮短。與會人員達956人次。

4、在全縣舉辦形式多樣、注重實效的各類教學競賽活動。以教研中心每年精心組織的各科教學能手賽、調講賽、優質錄影課選拔賽研討課等,為伊寧縣不同層次的教師搭建交流、學習、對話和展示的舞台,提高了教師的課堂教學能力和教師綜合素質的空間。

5、努力改進評價手段,增強教學過程評價,關注每乙個教師和每乙個學生的發展 。

評價是課改的重要內容,正確的評價不僅具有激勵作用,而且具有導向作用。為了適應新課改要求,促進我縣課改實驗工作的進一步開展,我們多次修訂《伊寧縣中小學課堂教學評估細則》、《中小學校教師教學常規評估方案》、《中小學校教學管理評估方案》,從而進一步規範了我縣課改工作的教學評價體例。對教師課堂教學的評價是過程評價的乙個重頭戲,教研員大量的時間都在給老師評課,其中主要的部分是對老師的課堂教學做過程評價。

教研中心要求教研員評課必須掌握一條原則,那就是一切為了老師的進步和發展,既切中要害又合乎情理,既體現公平公正又不失原則,既注重常規又能體現個性風格。可以這樣說,教師課堂教學過程評價是教研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新課程得以順利實施的重要保證。

課堂教學改革工作總結

年 月 日 部門新課程的實施以來,傳統的課堂教學面臨一場變革,但要從根本上改變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最關鍵的是我們的思想要變革,我們的理念要更新。我們的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打破傳統教學束縛學生思維發展的舊模式,遵循以人為本的觀念,給學生發展提供最大的空間,要根據教材提供的基本知識內容,把培養學生的創新素...

小學課堂教學改革工作總結

篇一 小學課堂教學改革總結.2011.7doc 2013 2014學年上學期小學體育課堂教學改革總結 一學期來,我校按照教育局的安排和部署,在中心學校的關心指導下,緊緊圍繞 課堂教學改革 這一中心工作,在本學期積極開展了 先學後教 當堂訓練 課堂教學模式的改革與嘗試,加強了 課程管理,注重校本教研活...

課堂教學改革階段工作總結

龍沼中學 王迪 新課程的實施以來,傳統的課堂教學面臨一場變革,但要從根本上改變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最關鍵的是我們的思想要變革,我們的理念要更新。我們的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打破傳統教學束縛學生思維發展的舊模式,遵循以人為本的觀念,給學生發展提供最大的空間,要根據教材提供的基本知識內容,把培養學生的創新素...